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36:29
文档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40分)1.(10分)(2017九上·邵阳月考)按要求填空。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2)大漠孤烟直,________。(3)《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4)《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5)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美好祝愿的一句
推荐度:
导读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40分)1.(10分)(2017九上·邵阳月考)按要求填空。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2)大漠孤烟直,________。(3)《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4)《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5)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美好祝愿的一句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40分)

1. (10分) (2017九上·邵阳月考) 按要求填空。    

(1) 征蓬出汉塞,________。 

(2) 大漠孤烟直,________。 

(3) 《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 

(4) 《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在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常被人们引用来形容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2. (5分) (2017·威海) 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并订正

普照寰宇   亦复如释   叱咤风云    精意求精

囊萤映雪   豁然贯通   有例可源    秉烛夜谈

3.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 .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 , 乐此不疲 , 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 .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D . 教语言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4.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购买彩色眼镜,要查看其是否具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注册证书。

B . 在问题上标榜“中立”的美国,却更多地为日本撑腰打气,这给本来就紧张的东亚局势增添了新的复杂。

C . 首航西沙的游客们于当天中午大约1点左右乘坐“椰香公主号”结束了愉快的西沙之旅。

D . 一次性发泡餐具的解禁,再度激发人们对“白色污染”的担忧。

5. (2分) (2017八下·宜兴月考)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 . ④①②③⑤    

B . ②①④⑤③    

C . ②⑤④①③    

D . ④②①⑤③    

6. (5分) 阅读同学们的对话,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自拟标题,简单介绍书法节的有关情况。150字左右。 

甲:听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徐渭原作来到绍兴啦!书法节期间会在兰亭博物馆展出。绍兴人有眼福啦!

乙:是呀,兰亭书法节已经是第32届了。徐渭原作展览,算是今年最大的亮点呢。

丙: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徐渭原作首次来绍兴吧?

乙:是的。知道作品展的名字不?呵呵,——跟着徐渭看书画: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艺术人生。

甲:报纸上说,展出的徐渭书画精品有近30幅,其中故宫博物院借展原作5套,共12件,还有我们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所藏的徐渭作品5件。

丁:书法节什么时候开幕?在哪里开幕呀?我想去看看。

乙:已经举行过开幕式了。4月9日呀,就在兰亭王右军祠。你不知道吗?

7. (2分) (2016·河源模拟) 仿照所给例句,用下面的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________。

友情:________。

8. (5分) (2017九上·龙江期中) 你的同学陆明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聊天,导致成绩下滑。作为他的好朋友,你该怎样劝说他? 

9. (7分) (2017九·湖州月考) 名著阅读。

(1) 

下列情节叙述与名著不符的一项是(    )

A . 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出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格列佛游记》)

B . 《论消费》表明了作者“为了避免困境,就要在任何消费上尽量克制住自己,避免大肆挥霍。”以及要善于理财的消费观。(《培根随笔》)

C . 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被发配到沧州,路过十字坡,险些遭到母大虫孙二娘的毒手,后与菜园子张清结拜为兄弟。(《水浒传》)

D .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鲍西娅在关键时刻出场,坚持依法办案,欲擒故纵,鼓励夏洛克坚持照约处罚;后来情节“突转”直下,夏洛克最终失败。(《威尼斯商人》)

(2) 

阅读《简爱》第三十七章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简,你愿意嫁给我吗?”“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侯。”“是的,先生”“真的吗,简?”“完全当真,先生。”

文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71分)

10. (15分) 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小令中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2)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季节的什么图:    

(3)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1.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以头抢地耳      ②休祲降于天      ③长跪而谢之       ④寡人谕矣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中“天子之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4) 

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怎么回应的?结果如何?

12. (18分) (2019·高邮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是成长的必修课

桂从路

①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常常令人感动不已。女友患病3年不离不弃,病床前举办婚礼;洪水中坐在屋顶歇息的年轻人,原来一直在救助他人;车祸发生后血库吃紧,全城接力献血……爱是沟通人心的桥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足以温暖人心。

②说到爱,每一个人都不陌生,但似乎又难以用语言表达。古往今来,我们给这个美好的词汇注入了许许多多的内涵。哲学家将爱视作“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渴望”,心理学家定义爱为“人与人间抛弃恐惧、不再戒备的信赖关系”。在文学家笔下,我们能从父母的背影中理解什么是亲情,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吟唱中读懂一份倾慕。虽然“什么是爱”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都包含了一项起码的内容,那就是一种关怀与给与,一种对他人真诚而无私的关心。

③对爱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对爱的追求却始终如一。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先贤就讲“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涵养一颗仁爱之心,这是君子的德行,也是中国传统理想社会的写照。刚刚过去的开学季,不出意料被各种开学致辞刷屏。高校校长的寄语,无疑是新生收获的第一笔财富,而在跋涉未来的行囊中,不少人都会把“学会爱”纳入其中。历史背景、时代条件早就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但是“学会爱”“追求爱”依然是师长们的谆谆教诲,成为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

④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爱是最好的滋养,用爱浇灌,就能让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拔节生长。现实中,一些人信奉精致利己主义的处世哲学,将“学会爱”视作无用的心灵鸡汤;有的精于算计、衡量得失,面对选择时不是“听从内心”而是听从利益,这些功利心态往往会滋生焦虑、走入误区。有得有失、有风有雨,这是生活的常态。唯有心中始终深爱,才能经风历雨收获内心的平和;唯有对世界充满善意,才能懂得与其抱怨不如奋斗的道理。

⑤心中有爱,方能走出开阔的人生。经由时间检验的爱,才能历久弥新。它不会因为生活的平淡而辜负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也不会因为道路的坎坷而迷失了内心的渴望。在这一点上,陆游可以说是充满爱的人。对爱情的追求,让他笔下的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读来格外刻骨铭心;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让他留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名句;笃定对国家的热爱,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尽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对他人、对自然、对国家的爱浸透一生,每每读到陆游的诗句,依然能够感受到穿越历史烟云的力量,给当代人以启迪。

⑥心中有爱,方能成就大写的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无数年轻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挺身而出,为民族甘洒热血。今天远离了战火,但甘于牺牲奉献的大爱依然延续。灾难来临时义无反顾的人民子弟兵,32年守卫孤岛无怨无悔的王继才,汽车失控后一把推开学生,自己却身负重伤的“最美女教师”……每一个凡人善举的背后,何尝不是人性的彰显、爱的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心中没有对事业的爱、对国家最真诚的爱,如何能够锻造出中国人的脊梁?

⑦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将一生献给了聋哑人事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曾这样写道,“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成长在当下的年轻人,也不妨做一个像她那样有爱的人,温暖着他人、改变着世界。

(选自《 人民日报 》2018年10月09日19 版)

(1)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开头提出问题,爱是沟通人心的桥梁;接着分析问题,对爱的理解不同,却追求如一;从遇见更好的自己 、________ 、________ 三个方面阐述心中有爱的重要性;最后解决问题,发出号召:________ 。

(2) 说说第④段画线句中加下划线词“心灵鸡汤”的含义。 

(3)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对“爱是成长的必修课”这句话的理解(80-100字) 

13. (18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 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 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 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 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本文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 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B . 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

C . “头脑中的旅行”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D . 第⑨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 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

E . 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帮助,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

(2) 

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

(4)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九上·岳池期末) 总要求: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写。②字迹工整,600 字以上。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一)也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也不是每一个正确行为都被认可„„但是,即使是那些曾让我们迷茫、苦恼、沮丧的事,也能使我们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不为那件事后悔”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二)“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一、 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40分)

1-1、

1-2、

1-3、

1-4、

1-5、

1-6、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71分)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3-4、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文档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9题;共40分)1.(10分)(2017九上·邵阳月考)按要求填空。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2)大漠孤烟直,________。(3)《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4)《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5)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美好祝愿的一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