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MMARY:
摘要(SUMMARY):
随着己内酰胺二条线项目的建立,废水处理量将上升到366m3/h,但环保部门允许排入长江的水量仅为98 m3/h,因此剩下的268 m3/h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回用,设计作为循环水的补水。因MBR出水盐度、对系统有害的离子浓度等较高、并且生化出水存在波动性,下面将分别分析MBR出水直接作为循环水补水、RO出水作为循环水补水的可行性,并结合分析数据给出如下建议:
1、循环水补水不能全部使用MBR出水,其中各种对系统有害的离子浓度经过4倍浓缩后均超过的上限离子浓度,并且生化出水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对循环水系统干扰较大。
2、循环水补水同样不能全部使用RO出水,因为碱度和硬度过低,经过浓缩后无法形成CaCO3保护膜来遏制腐蚀。
3、生化进水pH调节建议使用NaOH来调节pH,这样减少CO32-的浓度,避免碱度过高发生沉积或者增加反渗透的运行成本。
4、循环水补水建议使用MBR出水、RO出水、清江水的混合水,这样能避免补水的碱度和硬度过低以及过高的反渗透运行成本。
分析(Date analysis)
一、水质分析
下表将对目前生化装置出水、反渗透出水、清江水以及国标中中水的离子浓度进行对分析比:
表一、离子浓度分析
| Item | MBR出水水质 | RO出水水质(设计软件值) | 清江水水质 | 中水水质 | 
| pH | 6.5-9 | 7.15 | 8.0 | 7.5-8.5 | 
| SS | 0 | 9.2 | 10 | |
| 浊度 | 5 | 5 | ||
| 色度 | 30 | 30 | ||
| BOD | 10 | 5 | ||
| COD | 50 | 30 | 30 | |
| Fe | 0.3 | 0.7 | 0.5 | |
| Mn | 0.1 | 0.2 | ||
| Cl | 80 | 5.99 | 40.7 | 250 | 
| SiO2 | 50 | 0.03 | 50 | |
| 总硬度 | 500 | 2.55 | 123.4 | 250 | 
| 总碱度 | 3000 | 20 | 102.4 | 200 | 
| SO4 | 1000 | 3.55 | 56.2 | 150 | 
| NH4-N | 5 | 1.22 | 5 | |
| TP | 15 | 1 | ||
| TDS | 4000 | 58.98 | 1000 | 
1、氯离子
氯离子具有极高的极性,能促进腐蚀反应,又有很强的穿透性,容易穿透金属表面的保护膜,造成缝隙和孔蚀等局部腐蚀。特别是对奥氏不锈钢造成的应力腐蚀开裂危害很大,可以使换热器在短期内泄漏报废。一般认为,在使用碳钢水冷器的循环水系统中,应控制Cl-<1000mg/l;使用不锈钢换热器较多的系统应控制低于300mg/l。目前MBR出水的氯离子浓度设计值在80mg/l,考虑到循环水浓缩倍数为4以及循环水系统通过加氯杀菌因此增加约10~30mg/l的情况下,若采用MBR出水直接作为循环水补水,系统的氯离子浓度将达到350mg/l,对于不锈钢换热器存在一定的风险。
2、硅酸
硅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pH值<9时,饱和度为2mmol/l(以SiO2计约120mg/l),过量的硅酸则形成胶状硅或者称为悬浮硅。硅酸在循环水中具有缓蚀作用,但容易和氢氧化镁生成黏性大、颗粒小的硅酸镁粘泥,所以一般要求循环水中低于175mg/l,同时Mg2+*SiO2<15000,MBR出水的SiO2浓度达到50mg/l,以4倍浓缩系统浓度将达到200mg/l。
3、硫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是腐蚀性离子,含量高时,电导率升高,为防止腐蚀,循环水中常跟氯离子浓度一起控制,该控制值与缓蚀阻垢配方有关,近些年有的可以控制两者之和低于1500mg/l即可达到要求。硫酸根还会对水泥构筑物造成侵蚀,当>250mg/l时集水池等构筑物采用抗硫酸盐的硅酸盐水泥。
若补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过高,还有生成硫酸钙水垢的可能性,根据工厂目前的负荷,循环水的回水温度超过40℃,硫酸钙将以稳定相的硬石膏的形式存在,并能在较长时间处于过饱和状态。为防止沉积,需控制Ca2+和SO42-离子活性浓度积不超过硫酸钙溶度积,当使用阻垢剂的情况下Ca2+*SO42-<750000。
目前MBR出水SO42-离子浓度达到1000mg/l,浓缩4倍后将达到4000mg/l,加上调节pH引进的硫酸根离子,比较难以控制沉积。
4、碱度
pH在6~9之间的情况下,总碱度的大部分组份为HCO3-,在循环水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受热后易分解为CO32-与Ca2+形成碳酸钙水垢,并且碱度不能控制过高或者过低,过低的则形不成保护膜容易造成金属腐蚀,过高则易形成碳酸钙水垢。当使用无磷配方的情况下,循环水系统的碱度应大于100mg/l,并且<500mg/l,MBR出水的碱度过高原因是通过碳酸钠调节生化进水的pH值,来满足深度除磷的进水要求,建议将来使用NaOH来调节pH。若使用RO出水作为循环水补水碱度过低,并且总硬度也过低,无法形成保护膜。
5、铁和锰
铁和锰一般两者共存,不易分离,故常以总铁含量来代表铁、锰离子总量。水中的总铁量包括胶态铁和亚铁离子两部分。胶态铁为三价铁,通常以氢氧化铁或铁氧化物的水合物呈胶体存在,循环水系统中,会沉积在换热器表面,形成黏着性强,难清除的污垢,并导致垢下局部腐蚀。一般对补水中的总铁含量要求<0.2~0.5mg/l。系统中的总铁控制低于0.5mg/l。控制总铁量除了控制补水,对于改善系统的腐蚀性能同样很重要。
6、总硬度
总硬度主要是指水中的钙镁硬度,由于钙离子是结垢性离子,前面介绍容易与CO32-,SO42-形成碳酸钙,硫酸钙垢。钙离子含量适中时,形成的碳酸钙水垢可以再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使金属免受腐蚀,但当钙离子浓度过高时,则会形成循环水中危害最大的水垢。为此,循环水中钙离子浓度有个低限和高限的控制指标。若采用无磷配方以及特殊优良的分散剂的情况下,钙离子浓度一般控制在高于150mg/l,低于500mg/l。
在循环水的pH范围内,不易生成氢氧化镁水垢,因而镁离子在循环水系统中不算成垢离子。
7、NH4-N和NO3-N
NH4-N和NO3-N浓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氨污染,会给循环水带来如下危害:
1)氨污染增加了氧化性杀菌剂的用量,同时降低了杀菌效率。因为循环水系统的水温在30~45℃之间,亚硝化菌、菌、反硝化菌以及氨化细菌生长旺盛,使氮在系统中发生了转化,氧化性杀菌剂在NH4-N转化成NO3-N的过程中被大量消耗。
2)氨污染促进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黏泥。微生物产生的粘泥和腐蚀物附着在设备的表面,降低了冷却水的效果,阻塞换热器的冷却通道,阻止缓蚀剂和阻蚀剂到达金属表面发挥作用,形成浓差腐蚀电池而引起金属设备的腐蚀。
3)氨污染使系统的pH下降。
结论(conclusion)
1、循环水补水不能全部使用MBR出水,其中各种对系统有害的离子浓度经过4倍浓缩后均超过的上限离子浓度,并且生化出水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对循环水系统干扰较大。
2、循环水补水同样不能全部使用RO出水,因为碱度和硬度过低,经过浓缩后无法形成CaCO3保护膜来遏制腐蚀。
3、生化进水pH调节建议使用NaOH来调节pH,这样减少CO32-的浓度,避免碱度过高发生沉积或者增加反渗透的运行成本。
4、循环水补水建议使用MBR出水、RO出水、清江水的混合进水,这样能避免补水的碱度和硬度过低以及过高的反渗透运行成本。
季森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