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卡代號:001
壹、單選題( 佔32分)
說明:第1題至第16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
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徐志摩〈再別康橋〉所用的形容詞意象皆很鮮明,下列形容詞解釋,
何者錯誤?
(A)豔影:指榆樹在水中的倒影 (B)沉默:指笙簫、夏虫的靜默 (C)斑斕:指星輝燦爛 (D)油油:指青荇光亮潤澤的樣子。
2.下列文句,何者與「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所運用的修辭相同?
(A)一隻尚未脫皮的蟬正笨拙地走向相思林 (B)左邊的鞋印才下午,右邊的鞋印已黃昏 (C)何等生動的死亡,她謝時正值盛放 (D)每一顆雨點是一個跳動的字。
3.下列何者足以表達「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的情境?
(A)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B)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C)去似朝雲無覓處。 (D)此時無聲勝有聲。
4.「增字」是同意字的重複,目的在拉長音節,使語氣更為完足,語意更加充足,形成同義複詞的現象。下列「」中的詞,何者不屬於增字?
(A)你現在可以去探他的「虛實」 (B)大概是出於一種「逃避」心理 (C)一點一滴「吮吸」滋養與愛情(D) 那五個紙盒本身就是母愛兩字的最原始的「詮釋」。
5.下列選項何者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詩所描述的季節相同?(A)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B)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C)和露摘黃花,帶霜分紫蟹,煮酒燒紅葉。 (D)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6.「結廬在人境」,地本不偏,是什麼原因使作者能超凡脫俗,安居於塵世之外
?
(A)飲酒 (B)山氣 (C)心遠 (D)離群。
7.王國維《人間詞話》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無我之境界,
下面何句亦屬之?(A)「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脩〈蝶戀花〉) (B)「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 (C)「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元好問〈潁亭留別〉) (D)「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
8.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其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請根據陶淵明的詩風及韻文的相關常識,由下列選項中判斷何者是陶淵明的詩句?
(A)夕陽下,酒旆閒,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B)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C)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D)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9.下列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可以判斷為東漢末期不得志文人,仿〈國風〉及樂府體裁所創作的抒情短詩。 (B)內容充滿遊子他鄉、逐臣棄婦、朋友闊絕、生命無常的苦悶與悲哀。(C)開啟唐朝文人創作詩歌的風氣。 (D)代表東漢末期五言古詩的最大成就。
10.「乃即石上俯瞰之」其中「即」字解釋,下列何者與其相同?
(A)召之「即」來,揮之即去(B)公閱畢,「即」解貂覆生
(C)若「即」若離(D)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
☉閱讀測驗11. 12.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而穫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樂府〈戰城南〉)11.這首樂府詩的主旨是
(A)描寫戰爭的罪惡以詛咒戰爭(B)誇張戰役的壯烈 (C)描述戰爭的進行過程 (D)埋怨在戰爭中不得種禾黍。
12.「且為客豪」,依上下文,此句的意思是 (A)勸烏鴉須先替死者招魂嚎哭,
不要爭先吃死者的屍肉 (B)戰士們視死如歸,雖身首異處仍不後悔
(C)戰士在出征之前,豪氣震天 (D)目睹戰死的慘狀,不禁悲從中來。13. 下列是一首徐志摩寫給林徽音的詩,題為〈你去〉,請依詩意選出排列最恰當的選項:等你走遠了,我就大步向前╱……………╱有那顆不滅的明珠,我愛你! (甲)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鮮
(乙)也不愁愁雲深裡,但須風動
(丙)雲海裡便波湧星斗的流汞
(丁)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
(A)丁甲乙丙 (B)甲乙丙丁 (C)丙丁乙甲 (D)丙乙丁甲
14. 下列各組「 」的讀音,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 )薈「萃」/周「晬」( B )奴「婢」/搏「髀」
( C )寒「暄」/「渲」染( D )為我隱「諱」/甘冒不「韙」
15. “通同字"是指通假字〈二字只有音的關係〉和同字〈二字之音、義皆同〉的
訓詁現象,下列“通同字",何者為非?
(A)「無」失其時。無,通「勿」。( B )「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矣。頒,通「斑」。( C )塗有餓「莩」。莩,同「殍」。( D ) 「鄉」為身死而不受。鄉,通「曏」。
16. 下列各句「 」內的語詞,若依時間先後排列,正確的次序為何?
〈甲〉「日近晡」,冉冉漫滅。
〈乙〉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
〈丙〉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
〈丁〉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A)甲乙戊丙丁( B ) 戊甲丙乙丁( C ) 丁戊丙甲乙 ( D ) 乙甲戊丙丁
貳、多重選題( 佔30分)
說明:第17題至第26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得3分,答錯一個選項倒扣五分之ㄧ題分。
17.下列詩句,使用「隱喻」修辭的選項是:
(A)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B)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C)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E)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18. 下列文句,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A)讓我詛嚼那濃黑,那甘美的苦澀。
(B)對於學習的課程,我們應有溯源探本、追根究底的精神。
(C)我到湖上釣魚,魚是一條也沒上鉤,卻網住了一輪溶溶的落日。
(D)時下年輕人為了追求名利,搶拍寫真集,或當網路模特兒,真是作賤自己。
(E)大家都搶著說話,一時人聲頂沸,嘈雜得像夜市。
19. 關於詩的特質與流變,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為一種文字運用最為精緻的創作。
(B)唐以前詩人所創作的詩歌,通稱為樂府詩。
(C)唐以後詩人所創作的詩歌,通稱為近體詩 (D)古詩不限句數,不分平仄,但押韻須一韻到底。
(E)白話新詩的創始者,一般認為開風氣之先者乃胡適先生。
20.下列詩句和聯語,用以描述陶淵明的選項是:
(A)棄彭澤微官,松翠菊黃,琴書而外醉三斗。/開田園詩派,韻真詞樸,百年來第一人。
(B)質而綺,真且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 (C)南山忽在眼,倦鳥亦知歸。至今東籬花,青如首陽薇。
(D)歸來松竹開三徑,老去柴桑受一廛。晉代衣冠誰避世,劉家社稷自書年。(E)杖履逍遙五柳傍,一辭獨擅晉文章。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
21. 下列現代詩派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新月派」主張詩節的勻稱和詩句的整齊,且講求聲律之美,尤其以徐志
摩為代表。
(B)「現代詩社」提倡橫的移植,強調知性,排斥情緒的告白,追求詩的純粹, 其靈魂人物是瘂弦。
(C)「藍星詩社」反對橫的移植,詩風偏向抒情,其成員以余光中的成就最為
人稱道。
(D) 「創世紀詩社」由洛夫和張默創立,作品表現現實主義的色彩。
(E) 「笠詩社」是代表本土意識的詩派,認為詩的創作應回歸到現實生活及
鄉土情懷,其代表人物陳千武乃本校之校友。
22. 下列文句或「」中詞語所使用的修辭格,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每回重見這兩樣東西,都不得不教我回憶那些悲傷的黃昏/我們銜悲默默,分頭清理,沒有費多少時間就做完 了工作。
(B)她總是把「梳櫛」之際脫落的髮絲纏盤成團/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C)「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D)輕輕的我走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E)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草木不生,地熱如炙
23. 有關《昭明文選》一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梁朝昭明太子蕭統所著的詩文總集。
(B)其成書即名為《昭明文選》,簡稱為《文選》。
(C)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D)其選錄標準為「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E)以唐朝呂向的注本較為完善。
24. 試從作品內容思索、判斷,下列何者是閨怨詩?
(A)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
(B)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
(C)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經》)
(D)一枝紅豔露凝香,巫山雲雨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李白)
(E)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樂府)
25、請就孔子所談論的教育內容和理念,選出正確的選項:
(A)孔子對詩教非常重視,認為詩可以興、觀、群、怨,並可以之事奉父母、君王,甚至可以藉此多認識鳥獸草木之名。
(B)「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是說孔子認為學習應著重在多層次的反覆練習。
(C)「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是說孔子有教無類。
(D)子路、冉有同時問「聞斯行諸」,但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但對冉有卻說「聞斯行之」。這是因孔子一向因材施教。
(E)有鄙夫問於孔子,孔子「叩其兩端而竭焉」,這是說孔子先採用威嚇的手段,再竭盡心力來教誨他。
26、下列選項中的字詞,何者詞義為非?
(A)松山泰半皆「童」矣:矮小。(B)「數罟」不入洿池:為數不少的漁網。(C)愚者「愛惜費」:不知節儉。(D)那輕,那「娉婷」:光豔貌。
(E)顧君「濟勝有具」,與導人行,輒前:有戰勝大自然的方法。
臺中一中96學年度第2學期第二次期中考一年級國文科非選擇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卷須繳回】
參、簡答題 12﹪【依各題配分。】
1、嘗於孔廟見一聯:四配十哲,兩廡群英。
此聯乃言孔廟先聖先賢之配祀,此「四配」何謂也?〈4﹪〉
2、何人何書稱譽《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2﹪〉
3、由沈括《夢溪筆談》可窺見古代科技史,請寫出兩本與科技有關之古代名著
及其作者。〈2﹪〉
4、清代楊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曾為蘇州網師園之濯纓水閣書寫一聯:
曾三顏四,禹寸陶分。
此聯所用之典有四,相關之古人亦有四,請依序寫出此四位古賢人。〈4﹪〉
肆、翻譯14﹪【依各題配分】
1、始悟向之倒峽崩崖,轟耳不輟者,是流穴沸聲也。〈3﹪〉
2、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3﹪〉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4﹪〉
4、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4﹪〉
伍、默寫 12 ﹪【每題6分,每句一分,扣完為止。】
1、陶淵明《飲酒詩》共二十首,請默寫其中一首。
2、《古詩十九首》為東漢末期成熟之五言詩代表作,請默寫其中一首。
伍、加分題 10﹪【每題五分,每句1分,扣完為止。】
1、此次期中考試所背誦的五首七絕中,你最喜歡那一首詩?請默寫並簡述喜歡
的理由。〈作者、詩題皆應註明。〉
2、此次期中考試所背誦的唐詩,有五首七言律詩,請寫出這五首七言律詩
頷聯的下聯。
陸、再加分題:〈完全答對可得五分,否則不給分。〉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
院。此帖或行或楷,或流
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
有的節奏韻律。筆法圓勁
古雅,無一筆掉以輕心,
無一字不表現出閒雅飄逸
之氣。在趙孟頫、劉賡、
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
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
中都表示驚羨和讚歎。清
乾隆皇帝曾說:“天下無
雙,古今鮮對";“龍跳
天門,虎臥鳳閣"。他把
此帖和王珣《伯遠帖》、
王獻之《中秋帖》,一同
收藏於養心殿西暖閣,並
名其堂為“三希堂",視
為稀世瑰寶。
現在請你用楷書為這件尺
牘寫出釋文〈原文〉,並加
以斷句。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