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29:44
文档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命题“∃x∈R,x2﹣x+3=0”的否定是.2.直线x﹣y+3=0的倾斜角为.3.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5.已知球的半径为3,则该球的表面积为.6.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5,底面边长为6,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7.函数f(x)=x2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8.直线ax
推荐度:
导读www.ks5u.com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命题“∃x∈R,x2﹣x+3=0”的否定是.2.直线x﹣y+3=0的倾斜角为.3.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5.已知球的半径为3,则该球的表面积为.6.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5,底面边长为6,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7.函数f(x)=x2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8.直线ax
www.ks5u.com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命题“∃x∈R,x2﹣x+3=0”的否定是      .

 

2.直线x﹣y+3=0的倾斜角为      .

 

3.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      .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5.已知球的半径为3,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6.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5,底面边长为6,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      .

 

7.函数f(x)=x2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

 

8.直线ax﹣2y+2=0与直线x+(a﹣3)y+1=0平行,则实数a的值为      .

 

9.已知圆x2+y2=m与圆x2+y2+6x﹣8y﹣11=0相内切,则实数m的值为      .

 

10.已知直线x+3y+1=0和圆x2+y2﹣2x﹣3=0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11.已知两条直线a1x+b1y+1=0和a2x+b2y+1=0都过点A(2,3),则过两点P1(a1,b1),P2(a2,b2)的直线方程为      .

 

12.已知F1是椭圆的左焦点,P是椭圆上的动点,A(1,1)是一定点,则PA+PF1的最大值为      .

 

13.如图,已知AB=2c(常数c>0),以AB为直径的圆有一内接梯形ABCD,且AB∥CD,若椭圆以A,B为焦点,且过C,D两点,则当梯形ABCD的周长最大时,椭圆的离心率为      .

 

14.设函数f(x)=,g(x)=ax2+bx,若y=f(x)的图象与y=g(x)的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当b∈(0,1)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纸制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D,AB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CB1D1;

(2)求证:平面CAA1C1⊥平面CB1D1.

 

16.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三个点O(0,0)、A(1,3)、B(4,0)

(1)求圆C的方程;

(2)求过点P(3,6)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的方程.

 

17.已知m>0,p:(x+2)(x﹣3)≤0,q:1﹣m≤x≤1+m.

(I)若¬q是¬p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II)若m=7,“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18.现有一张长80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ABCD铁皮,准备用它做成一只无盖长方体铁皮盒,要求材料利用率为l00%,不考虑焊接处损失.

方案一:如图(1),从右侧两个角上剪下两个小正方形,焊接到左侧中闻,沿虚线折起,求此时铁皮盒的体积;

方案二:如图(2),若从长方形ABCD的一个角上剪下一块正方形铁皮,作为铁皮盒的底面,用余下材料剪拼后作为铁皮盒的侧面,求该铁皮盒体积的最大值,并说明如何剪拼?.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1(a>b>0)的焦点为 F1(﹣1,0),F2(1,0),左、右顶点分别为A,B,离心率为,动点P到F1,F2的距离的平方和为6.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若,,Q为椭圆上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直线DM•CN,BQ分别交直线m于点M,N.

(i)当直线AQ的斜率为时,求△AMN的面积;

(ii)求证:对任意的动点Q,DM•CN为定值.

 

20.已知函数,f(x)=x3+bx2+cx+d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2x﹣y﹣1=0.

(1)求实数c,d的值;

(2)若过点P(﹣1,﹣3)可作出曲线y=f(x)的三条不同的切线,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x∈,均存在t∈(1,2],使得et﹣lnt﹣4≤f(x)﹣2x,试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参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命题“∃x∈R,x2﹣x+3=0”的否定是 ∀x∈R,x2﹣x+3≠0 .

考点: 特称命题;命题的否定.

专题: 规律型.

分析: 根据命题“∃x∈R,x2﹣x+3=0”是特称命题,其否定为全称命题,即∀x∈R,x2﹣x+3≠0,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 解:∵命题“∃x∈R,x2﹣x+3=0”是特称命题

∴否定命题为:∀x∈R,x2﹣x+3≠0故答案为:∀x∈R,x2﹣x+3≠0.

点评: 这类问题的常见错误是没有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或者对于“>”的否定用“<”了.这里就有注意量词的否定形式.如“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而不是“都不是”.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存在”对应“任意”.

 

2.直线x﹣y+3=0的倾斜角为 45° .

考点: 直线的倾斜角.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得到直线的倾斜角.

解答: 解:直线x﹣y+3=0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45°.

故答案为45°.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的有关概念,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倾斜角的关系,考查计算能力.

 

3.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 (1,0) .

考点: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确定焦点位置,即在x轴正半轴,再求出P的值,可得到焦点坐标.

解答: 解:∵抛物线y2=4x是焦点在x轴正半轴的标准方程,

p=2∴焦点坐标为:(1,0)

故答案为:(1,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属基础题.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y=±x .

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把曲线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a和b的值,再根据焦点在x轴上,求出渐近线方程.

解答: 解:双曲线,

∴a=2,b=3,焦点在x轴上,

故渐近线方程为 y=±x=±x,

故答案为 y=±.

点评: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a、b的值,要注意双曲线在x轴还是y轴上,是基础题.

 

5.已知球的半径为3,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36π .

考点: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直接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根据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S=4π×32=36π

故答案为:36π

点评: 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记清球的表面积公式.

 

6.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5,底面边长为6,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  .

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由求出底面面积,再由棱锥的体积,求出体积即可.

解答: 解:由于一个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则=,

又由正三棱锥的高为5,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15

故答案为.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体积,属于基础题.

 

7.函数f(x)=x2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2x﹣y﹣1=0 .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 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 求导函数,确定切线的斜率,确定切点坐标,利用点斜式,可得方程.

解答: 解:由题意,f′(x)=2x,

∴f′(1)=2,

∵f(1)=1

∴函数f(x)=x2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1=2(x﹣1),即2x﹣y﹣1=0

故答案为:2x﹣y﹣1=0.

点评: 本题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直线ax﹣2y+2=0与直线x+(a﹣3)y+1=0平行,则实数a的值为 1 .

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次项系数之比相等,但不等于常数项之比,求得实数a的值.

解答: 解:直线ax﹣2y+2=0与直线x+(a﹣3)y+1=0平行,

∴,解得 a=1.

故答案为 1.

点评: 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利用一次项系数之比相等,但不等于常数项之比,求得实数a的值.

 

9.已知圆x2+y2=m与圆x2+y2+6x﹣8y﹣11=0相内切,则实数m的值为 1或121 .

考点: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根据两圆的圆心距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差,求得m的值.

解答: 解:圆x2+y2+6x﹣8y﹣11=0 即 (x+3)2+(y﹣4)2=36,表示以(﹣3,4)为圆心,半径等于6的圆.

再根据两个圆相内切,两圆的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差,可得 =|6﹣|,

解得m=1,或 m=121,

故答案为 1或12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标准方程的特征,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属于中档题.

 

10.已知直线x+3y+1=0和圆x2+y2﹣2x﹣3=0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3x﹣y﹣3=0 .

考点: 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根据直线与圆相交于A,B两点,得到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且斜率与直线AB的斜率乘积为﹣1,将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找出圆心坐标,根据直线AB方程求出线段AB垂直平分线斜率,即可确定出所求的直线方程.

解答: 解:将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1)2+y2=4,

∴圆心坐标为(1,0),

∵直线AB方程x+3y+1=0的斜率为﹣,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的斜率为3,

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0=3(x﹣1),

即3x﹣y﹣3=0.

故答案为:3x﹣y﹣3=0

点评: 此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以及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垂直关系,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11.已知两条直线a1x+b1y+1=0和a2x+b2y+1=0都过点A(2,3),则过两点P1(a1,b1),P2(a2,b2)的直线方程为 2x+3y+1=0 .

考点: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把点A(2,3)代入线a1x+b1y+1=0和a2x+b2y+1=0的方程,即两点P1(a1,b1),P2(a2,b2)的坐标都适合方程2x+3y+1=0,从而得到点(a1,b1)和(a2,b2)所确定的直线方程.

解答: 解:∵A(2,3)是直线a1x+b1y+1=0和a2x+b2y+1=0的公共点,

∴2a1+3b1+1=0,且2a2+3b2+1=0,

即两点P1(a1,b1),P2(a2,b2)的坐标都适合方程2x+3y+1=0,

∴两点(a1,b1)和(a2,b2)都在同一条直线 2x+3y+1=0上,

故 点(a1,b1)和(a2,b2)所确定的直线方程是2x+3y+1=0,

故答案为:2x+3y+1=0.

点评: 本题考查两直线交点的坐标和点在直线上的条件.

 

12.已知F1是椭圆的左焦点,P是椭圆上的动点,A(1,1)是一定点,则PA+PF1的最大值为  .

考点: 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确定A在椭圆内部,利用最大PA+PF1=2a+AF2,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由题意,A(1,1)在椭圆内部,椭圆长轴2a=10,右焦点坐标F2(4,0),则AF2==

所以最大PA+PF1=2a+AF2=10+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椭圆的定义,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3.如图,已知AB=2c(常数c>0),以AB为直径的圆有一内接梯形ABCD,且AB∥CD,若椭圆以A,B为焦点,且过C,D两点,则当梯形ABCD的周长最大时,椭圆的离心率为  .

考点: 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设∠BAC=θ,作CE⊥AB于点E,则可表示出BC,EB,CD,进而可求得梯形的周长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周长的最大值时θ的值,则AC和BC可求,进而根据椭圆的定义求得椭圆的长轴,利用离心率公式,可得结论.

解答: 解:设∠BAC=θ,过C作CE⊥AB,垂足为E,则

BC=2csinθ,EB=BCcos(90°﹣θ)=2csin2θ,∴CD=2c﹣4csin2θ,

梯形的周长l=AB+2BC+CD=2c+4csinθ+2c﹣4csin2=﹣4c(sinθ﹣)2+5c.

当sinθ=,即θ=30°时,l有最大值5c,这时,BC=c,AC=c,a=(AC+BC)=,

∴e===.

故答案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应用,考查椭圆与圆的综合,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属于中档题.

 

14.设函数f(x)=,g(x)=ax2+bx,若y=f(x)的图象与y=g(x)的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当b∈(0,1)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考点: 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结合对字母a进行分类讨论,不难推出结论.

解答: 解:当a>0时,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

则当b∈(0,1)时,函数f(x)=,g(x)=ax2+bx,若y=f(x)的图象与y=g(x)的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故考虑当b=1时,两个函数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如图.

由方程=ax2+x,得ax3=1﹣x2,两边求导,得3ax2=﹣2x,∴a=﹣,

∴﹣×x3=1﹣x2,解得x=,

∴a=﹣=﹣,

结合图象可知,当a>0时,

当b∈(0,1)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同理,当a<0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当b∈(0,1)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又当a=0时,函数f(x)=,g(x)=bx,的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函数图象,直接利用图象判断,利用了构造函数的方法,利用函数与导数知识求解.要求具有转化、分析解决问题,由一般到特殊的能力.题目立意较高,很好的考查能力.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纸制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AD,AB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CB1D1;

(2)求证:平面CAA1C1⊥平面CB1D1.

考点: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1)连结BD,得EF∥BD,又BD∥B1D1,所以EF∥B1D1,由此能证明直线EF∥平面CB1D1.

(2)由已知得A1C1⊥B1D1,CC1⊥平面A1B1C1D1,从而CC1⊥B1D1,由此能证明B1D1⊥平面CAA1C1,从而能证明平面CAA1C1⊥平面CB1D1.

解答: (1)证明:连结BD,在△ABD中,

E、F分别为棱AD、AB的中点,故EF∥BD,

又BD∥B1D1,所以EF∥B1D1,…(2分)

又B1D1⊂平面CB1D1,EF不包含于平面CB1D1,

所以直线EF∥平面CB1D1.…(6分)

(2)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A1B1C1D1是正方形,

则A1C1⊥B1D1…(8分)

又CC1⊥平面A1B1C1D1,B1D1⊂平面A1B1C1D1,

则CC1⊥B1D1,…(10分)

又A1C1∩CC1=C1,A1C1⊂平面CAA1C1,CC1⊂平面CAA1C1,

所以B1D1⊥平面CAA1C1,又B1D1⊂平面CB1D1,

所以平面CAA1C1⊥平面CB1D1.…(12分)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16.已知圆心为C的圆经过三个点O(0,0)、A(1,3)、B(4,0)

(1)求圆C的方程;

(2)求过点P(3,6)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的方程.

考点: 圆的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专题: 计算题;直线与圆.

分析: (1)设出圆的一般式方程,利用圆上的三点,即可求圆C的方程;

(2)通过过点P(3,6)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推出方程判断是否满足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是利用圆心距与半径的关系,求出直线的斜率,即可解得直线的方程.

解答: 解:(1)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

圆C经过三个点O(0,0)A(1,3)B(4,0),

所以

解得D=﹣4,E=﹣2,F=0,

所以圆C的方程x2+y2﹣4x﹣2y=0.

(2)①过点P(3,6)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此时x=3,满足题意.

②当过点P(3,6)且被圆C截得弦长为4的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为k,

直线方程为y﹣6=k(x﹣3).

则,解得k=,所求直线方程为:12x﹣5y﹣6=0.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3或12x﹣5y﹣6=0.

点评: 本题考查圆的一般式方程的求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7.已知m>0,p:(x+2)(x﹣3)≤0,q:1﹣m≤x≤1+m.

(I)若¬q是¬p的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II)若m=7,“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I)m>0,p:(x+2)(x﹣3)≤0,q:1﹣m≤x≤1+m,分别求出命题p和q,根据¬q是¬p的必要条件,可得q⇒p,从而求出m的范围;

(II)m=7,代入命题q,求出m的范围,“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可知p与q一真一假,分类讨论进行求解;

解答: 解:(I)m>0,p:(x+2)(x﹣3)≤0,q:1﹣m≤x≤1+m,

∴p:﹣2≤x≤3,q:1﹣m≤x≤1+m,

∵¬q是¬p的必要条件,q⇒p,

∴解得m≤2,

当m=2时,q:﹣1≤x≤3,满足题意;

综上:0<m≤2;

(II)若m=7,可得q:﹣6≤x≤8,

∵“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

∴p与q有一个为真,一个为假,∵p:﹣2≤x≤3,

若p真q假可得,x为空集;

若p假q真可得,﹣6≤x<﹣2或3<x≤8;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以及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解题过程中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一道基础题;

 

18.现有一张长80厘米、宽60厘米的长方形ABCD铁皮,准备用它做成一只无盖长方体铁皮盒,要求材料利用率为l00%,不考虑焊接处损失.

方案一:如图(1),从右侧两个角上剪下两个小正方形,焊接到左侧中闻,沿虚线折起,求此时铁皮盒的体积;

方案二:如图(2),若从长方形ABCD的一个角上剪下一块正方形铁皮,作为铁皮盒的底面,用余下材料剪拼后作为铁皮盒的侧面,求该铁皮盒体积的最大值,并说明如何剪拼?.

考点: 导数在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方案一: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利用体积公式可求体积;

方案二:设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x(0<x<60),长方体的高为y,利用面积确定x,y之间的关系,进而可表示出体积,利用导数法,可求最值.

解答: 方案一: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由题意得4x=60,x=15,

所以铁皮盒的体积为65×30×15=29250(cm3). …(4分)

方案二:设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x(0<x<60),长方体的高为y,

由题意得x2+4xy=4800,即,

所以铁皮盒体积,…(10分),令V′(x)=0,解得x=40或x=﹣40(舍),

当x∈(0,40)时,V'(x)>0;当x∈(40,60)时,V'(x)<0,

所以函数V(x)在x=40时取得最大值32000cm3.将余下材料剪拼成四个长40cm,宽20cm的小长方形作为正方形铁皮盒的侧面即可.     …(15分)

答:方案一铁皮盒的体积为29250cm3;方案二铁皮盒体积的最大值为32000cm3,将余下材料剪拼成四个长40cm,宽20cm的小长方形作为正方形铁皮盒的侧面即可.(16分)

点评: 本题考查函数模型的选择与运用,考查几何体的体积,考查导数知识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1(a>b>0)的焦点为 F1(﹣1,0),F2(1,0),左、右顶点分别为A,B,离心率为,动点P到F1,F2的距离的平方和为6.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若,,Q为椭圆上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直线DM•CN,BQ分别交直线m于点M,N.

(i)当直线AQ的斜率为时,求△AMN的面积;

(ii)求证:对任意的动点Q,DM•CN为定值.

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分析: (1)利用动点P到F1,F2的距离的平方和为6,建立方程,化简可得P的轨迹方程;

(2)确定椭圆的方程,求出M、N的坐标,( i)当直线AQ的斜率为时,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AMN的面积;(ii)表示出DM,CN,计算DM•CN,可得定值.

解答: (1)解:设P(x,y),则,

即(x+1)2+y2+(x﹣1)2+y2=6,整理得,x2+y2=2,

所以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2.…(4分)

(2)解:由题意知,,解得,

所以椭圆方程为.  …(6分)

则,,设Q(x0,y0),y0>0,则,

直线AQ的方程为,令,得,

直线BQ的方程为,令,得,

( i)当直线AQ的斜率为时,有,消去x0并整理得,,解得或y0=0(舍),…(10分)

所以△AMN的面积==.   …(12分)

(ii),,

所以.

所以对任意的动点Q,DM•CN为定值,该定值为.    …(16分)

点评: 本题考查轨迹方程,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性强.

 

20.已知函数,f(x)=x3+bx2+cx+d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为2x﹣y﹣1=0.

(1)求实数c,d的值;

(2)若过点P(﹣1,﹣3)可作出曲线y=f(x)的三条不同的切线,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x∈,均存在t∈(1,2],使得et﹣lnt﹣4≤f(x)﹣2x,试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考点: 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 综合题;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1)由点(0,f(0))在切线上得f(0)=﹣1,且f′(0)=2,联立可解得c,d;

(2)设切点为Q(x0,y0),易求切线方程,把点P(﹣1,﹣3),代入并整理得,由题意,方程有两个不同的非零实根,据此得到不等式组,解出可得b的范围;

(3)不等式et﹣lnt﹣4≤f(x)﹣2x,即et﹣lnt≤x3+bx2+3,由题意可知,et﹣lnt的最小值应小于或等于x3+bx2+3对任意x∈恒成立,构造函数h(t)=et﹣lnt,用导数可求得h(t)min,分离参数后再构造函数,转化为求函数最值即可;

解答: (1)f'(x)=3x2+2bx+c,由题意得,切点为(0,﹣1),

则,解得. 

(2)设切点为Q(x0,y0),则切线斜率为,,

所以切线方程为,即,

又切线过点P(﹣1,﹣3),代入并整理得,

由题意,方程有两个不同的非零实根,

所以,解得,

故实数b的取值范围为(﹣∞,0)∪(0,1)∪(9,+∞).   

(3)由(1)知,f(x)=x3+bx2+2x﹣1,则不等式et﹣lnt﹣4≤f(x)﹣2x,即et﹣lnt≤x3+bx2+3,

由题意可知,et﹣lnt的最小值应小于或等于x3+bx2+3对任意x∈恒成立,

令h(t)=et﹣lnt(1<t≤2),则>0,

∴h(t)在(1,2]上递增,因此,h(t)>h(1)=e.                    

∴e≤x3+bx2+3对任意x∈恒成立,即b≥对任意x∈恒成立,

令g(x)=(1≤x≤2),则g′(x)=<0,

∴g(x)在上单调递减,∴g(x)的最大值为g(1)==e﹣4,

∴b≥e﹣4.

点评: 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函数恒成立问题,考查转化思想,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档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2014-2015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二中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命题“∃x∈R,x2﹣x+3=0”的否定是.2.直线x﹣y+3=0的倾斜角为.3.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5.已知球的半径为3,则该球的表面积为.6.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5,底面边长为6,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为.7.函数f(x)=x2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8.直线ax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