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没有差别。
手动量程,是不是更精确?
答:精度没有区别,只是使用习惯。自动量程有个1秒量程锁定时间,手动就省掉了。
数字变化很快,测不准。
答:不能稳定原因,测试线与电池接触不良,周围有强干扰或者电池正在充放电当中等。正常使用不会出现跳动。
测试电动汽车多块窜连中的一块,是需要拿下电瓶线才能测?还是直接就可以测?
答:只要不是启动中,或者充电中,就可以直接对其中一节测。
请教一下YR1030怎么调零?两个开尔文夹短接还有0.XX毫欧电阻
答:参看说明书调零讲解部分。测试线直接短接是有个接线顺序的,红线接黑线,白线接白线再与黑线相接。探针测试线要对同一金属面接触才可能是最小值。最小值一般不会是零,但不会影响测量精度。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随时长按HOLD直到显示ZR就启动调零了。这个调零和通常意义上的不一样,是在测量一个小负载时,运算出相当于调零后的结果。所以不需要短接测试线就能达到调零的效果。比如测0.50毫欧的内阻,不使用ZR时可能为0.75毫欧,使用ZR后显示0.50毫欧,这个过程不需要短接表笔归零。对于极小内阻,比如0.05毫欧甚至直接短接0.00毫欧,可能会有个最小残留值0.0X毫欧,这个值对于比它大的内阻(比如大于0.1毫欧)测量结果没影响。不用减去,否则更影响结果。
什么时候使用调零?以哪个为准?
答:当比较小的内阻如3毫欧以下时,用ZR可以更精确。而5毫欧以上使用ZR,和不使用ZR差别可能不大。当差别比较大时,以ZR测量值为准,因为ZR时测量是调零后的结果。
测量电池组可以吗?
答:只要总的测量电压小于28V即可。但是电池间的连接线电阻往往比电池内阻还大,所以串联测量不能准确测内阻。最好直接测电池两极。
举例说明:
以锂电池测量举例。测量时选择0.2欧档,探针接触电池正负极,待显示稳定读数。充电电池需要先充满电再测量内阻,得到的是最小内阻。并以下列各种情况说明内阻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
1。同一18650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容量,使得容量越来越小,而内阻越来越高。
2。同一18650的电池在充满电后,4.2V时内阻达到最小值,使用过程中电压下降,内阻会有小幅上升。
3。相同为18650体积的电池,容量越大的内阻可能会越大,因为体积,增加容量参数就需要牺牲内阻参数。
4。同样容量的电池,一般内阻越小越好,说明越能承受较大的放电电流。
5。同类型电池不限定其他因素,容量越大内阻越小,因为极板面积厚度电解质量等会更大,所以内阻更小。
6。同电压、容量、体积时,C数越大,内阻越小。内阻小才能有更大放电能力。
7。同一电池电池内阻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内阻越小,电池越旧越敏感。
铅酸电池情况除与锂电池类似情况外:
1。同电压下容量规格越大,内阻会非常明显更小。
2。同体积、容量的电瓶,内阻越小高C数下放电能力越优秀,高C数放电的容量越大。
廉价干电池的情况:
1。内阻一般都比较高,比如较好的AA 5号电池内阻在100毫欧以上,较好的9V方电池8欧以上。且质量越差,内阻明显越高。
2。内阻与剩余电量明显正相关,比如AA 5号电池满电内阻在100毫欧,电量用尽后内阻可能高达500毫欧。
碱性电池与干电池情况类似,只是内阻要小很多。纽扣电池也与干电池情况类似。
电瓶内阻列表高容量型,仅作参考。
普通蓄电池内阻标准参考: (单位:毫欧)
| 序号 | 容量 | 电压 | 内阻值 | 序号 | 容量 | 电压 | 内阻值 |
| 1 | 0.8AH | 12V | 120.00 | 33 | 150AH | 12V | 4.00 |
| 2 | 1.3AH | 12V | 102.00 | 34 | 200AH | 12V | 3.00 |
| 3 | 2.2AH | 12V | 63.70 | 35 | 230AH | 12V | 2.00 |
| 4 | 3.3AH | 12V | 55.70 | 36 | 250AH | 12V | 1.00 |
| 5 | 4.0AH | 12V | 46.90 | 37 | 1.3AH | 6V | 55.00 |
| 6 | 5AH | 12V | 37.40 | 38 | 2.8AH | 6V | 40.00 |
| 7 | 6AH | 12V | 30.20 | 39 | 3.2AH | 6V | 28.50 |
| 8 | 7AH | 12V | 23.00 | 40 | 4AH | 6V | 24.00 |
| 9 | 8AH | 12V | 20.00 | 41 | 5AH | 6V | 18.30 |
| 10 | 9AH | 12V | 19.00 | 42 | 7AH | 6V | 14.00 |
| 11 | 10AH | 12V | 18.70 | 43 | 10AH | 6V | 12.00 |
| 12 | 12AH | 12V | 14.40 | 44 | 110AH | 6V | 4.30 |
| 13 | 14AH | 12V | 13.60 | 45 | 200AH | 6V | 1.70 |
| 14 | 15AH | 12V | 13.00 | 46 | 100AH | 2V | 1.00 |
| 15 | 17AH | 12V | 12.10 | 47 | 150AH | 2V | 0.83 |
| 16 | 18AH | 12V | 11.40 | 48 | 170AH | 2V | 0.76 |
| 17 | 20AH | 12V | 10.60 | 49 | 200AH | 2V | 0.70 |
| 18 | 24AH | 12V | 9.80 | 50 | 250AH | 2V | 0.68 |
| 19 | 25AH | 12V | 9.50 | 51 | 300AH | 2V | 0.65 |
| 20 | 26AH | 12V | 9.20 | 52 | 350AH | 2V | 0.60 |
| 21 | 28AH | 12V | 8.90 | 53 | 400AH | 2V | 0.50 |
| 22 | 31AH | 12V | 8.60 | 54 | 420AH | 2V | 0.48 |
| 23 | 33AH | 12V | 8.40 | 55 | 450AH | 2V | 0.45 |
| 24 | 38AH | 12V | 8.20 | 56 | 462AH | 2V | 0.43 |
| 25 | 40AH | 12V | 7.90 | 57 | 500AH | 2V | 0.40 |
| 26 | 60AH | 12V | 6.50 | 58 | 600AH | 2V | 0.32 |
| 27 | 65AH | 12V | 5.80 | 59 | 800AH | 2V | 0.24 |
| 28 | 75AH | 12V | 5.50 | 60 | 1000AH | 2V | 0.20 |
| 29 | 80AH | 12V | 5.30 | 61 | 1500AH | 2V | 0.16 |
| 30 | 85AH | 12V | 5.00 | 62 | 2000AH | 2V | 0.12 |
| 31 | 100AH | 12V | 4.50 | 63 | 3000AH | 2V | 0.11 |
| 32 | 120AH | 12V | 4.30 |
7号干电池0.3-0.8欧。
9V电池质量较好的8-15欧,质量较次20-40欧。
LR44纽扣电池1.5-2.2欧。
18650锂电池 0.03-0.06欧:
很好的小于20毫欧,较好的20—30毫欧,一般的30—60毫欧,较差的60—100毫欧,100以上的就很差了。
5号镍氢电池 0.01-0.05欧。
动力镍镉电池1—5毫欧。
举例说明:
以锂电池测量举例。测量时选择0.2欧档,探针接触电池正负极,待显示稳定读数。充电电池需要先充满电再测量内阻,得到的是最小内阻。并以下列各种情况说明内阻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
1。同一18650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容量,使得容量越来越小,而内阻越来越高。
2。同一18650的电池在充满电后,4.2V时内阻达到最小值,使用过程中电压下降,内阻会有小幅上升。
3。相同为18650体积的电池,容量越大的内阻可能会越大,因为体积,增加容量参数就需要牺牲内阻参数。
4。同样容量的电池,一般内阻越小越好,说明越能承受较大的放电电流。
5。同类型电池不限定其他因素,容量越大内阻越小,因为极板面积厚度电解质量等会更大,所以内阻更小。
6。同电压、容量、体积时,C数越大,内阻越小。内阻小才能有更大放电能力。
7。同一电池电池内阻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内阻越小,电池越旧越敏感。
铅酸电池情况除与锂电池类似情况外:
1。同电压下容量规格越大,内阻会非常明显更小。
2。同体积、容量的电瓶,内阻越小高C数下放电能力越优秀,高C数放电的容量越大。
廉价干电池的情况:
1。内阻一般都比较高,比如较好的AA 5号电池内阻在100毫欧以上,较好的9V方电池8欧以上。且质量越差,内阻明显越高。
2。内阻与剩余电量明显正相关,比如AA 5号电池满电内阻在100毫欧,电量用尽后内阻可能高达500毫欧。
碱性电池与干电池情况类似,只是内阻要小很多。纽扣电池也与干电池情况类似。
举例说明:
以锂电池测量举例。测量时选择0.2欧档,探针接触电池正负极,待显示稳定读数。充电电池需要先充满电再测量内阻,得到的是最小内阻。并以下列各种情况说明内阻与其他参数的关联性:
1。同一18650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耗容量,使得容量越来越小,而内阻越来越高。
2。同一18650的电池在充满电后,4.2V时内阻达到最小值,使用过程中电压下降,内阻会有小幅上升。
3。相同为18650体积的电池,容量越大的内阻可能会越大,因为体积,增加容量参数就需要牺牲内阻参数。
4。同样容量的电池,一般内阻越小越好,说明越能承受较大的放电电流。
5。同类型电池不限定其他因素,容量越大内阻越小,因为极板面积厚度电解质量等会更大,所以内阻更小。
6。同电压、容量、体积时,C数越大,内阻越小。内阻小才能有更大放电能力。
7。同一电池电池内阻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内阻越小,电池越旧越敏感。
铅酸电池情况除与锂电池类似情况外:
1。同电压下容量规格越大,内阻会非常明显更小。
2。同体积、容量的电瓶,内阻越小高C数下放电能力越优秀,高C数放电的容量越大。
廉价干电池的情况:
1。内阻一般都比较高,比如较好的AA 5号电池内阻在100毫欧以上,较好的9V方电池8欧以上。且质量越差,内阻明显越高。
2。内阻与剩余电量明显正相关,比如AA 5号电池满电内阻在100毫欧,电量用尽后内阻可能高达500毫欧。
碱性电池与干电池情况类似,只是内阻要小很多。纽扣电池也与干电池情况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