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难点 :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求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时,有时要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由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明确,并由学生完成学案上所涉及的题目。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添上括号后,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添上括号后,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用短除法,依次除以两数的公约数,直到几数互质,再将所有公约数相乘再乘几个互质数。
二、探究新知
例1:解方程
(该题目由教师主讲,讲解时注重明确每一步的做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解
带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让学生自己解。
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
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
(该种解法由教师主讲,在课件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每一步的做法。)
解:由原方程得
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
补充例2:解方程
教师提问:如果先去分母,方程两边应同乘以一个什么数?(由学生讨论,提问一名学生进行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明确。)
教师明确:应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3的最小公倍数是18。
教师提问: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结论,在课件上进行展示。)
教师明确: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a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练习1、2。
(练习第1题是辨析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认识和纠正解题中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
1.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2.同学们要灵活运用这些解法步骤,在解方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移项要变号;
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
3)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3页习题6.2.2第2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