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 单元 | 第二单元 | 主备人 | 时间 | |||||||||
| 学习 目标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 ||||||||||||
| 能力目标 | 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 |||||||||||||
| 知识目标 | 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及造字特点。 | |||||||||||||
| 重点 |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文 | |||||||||||||
| 难点 | 青铜器的造字特点 | |||||||||||||
| 学法 |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 教法 |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 |||||||||||
| 课前 准备 |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 |||||||||||||
| 教学过程 | 二次备课 | |||||||||||||
| 1、导入新课: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 师:人类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阅读课本23-26页,回答下列问题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时间5分钟: 1、青铜器的出现、发展、功能、制作工艺及代表分别是什么? 2、甲骨文的含义、发现者、记载的内容及意义?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 三、学习新课 (一)青铜器 1、青铜器的分布范围,出示地图,从中了解青铜器的分布范围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 2、青铜器的特点:A、出示司母戊鼎图,介绍它的高、重、口长、口宽,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铸的。 问: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体现了青铜制造怎样的特点?(学生总结:特点一:规模大) B、播放视频《司母戊鼎》,回答: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C、出示图片《四羊方尊》,师生一起观察图片,总结青铜器的特点二:工艺精美。 D、展示图片:酒器、乐器、生活器具等,总结青铜器的特点三:品种繁多。 3、青铜器的用途: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4、出示《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 问:列鼎列簋(guǐ)制度反映出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点? 社会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5、讨论:“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词语呢?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人声鼎沸、春秋鼎盛、鼎足之势、鼎铛玉石、力能扛鼎、钟鸣鼎食等等 6、师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 1)、制模; 2)、雕刻纹饰 3)、翻制泥范 4)、高温焙烧(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5)、熔化后的浇注金属液体 6)、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教师过渡:我们刚刚对商周青铜文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下面我们将对我国文字的发展情况进行学习。 (二)甲骨文记事 1、播放视频《甲骨文》看视频,并回答这个视频介绍了哪些内容? 2、师补充问题:什么是叫甲骨文?它怎么被发现的? 3、“探寻甲骨文”之甲骨文与历史: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学习甲骨文的地位价值:从几幅图片中总结,由传说时代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5、师问: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记载着商朝的方方面面的情况,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么可以得出一个历史结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教师结合课本利用四幅图片学习甲骨文的四种造字方法,如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A、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B、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C、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D、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6、师总结: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 ||||||||||||||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 | |||||||||||||
| 布置 作业 | 必做题 | |||||||||||||
| 选做题 | ||||||||||||||
板书设 计 |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1、用途功能广泛2、制作工艺高超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甲骨文:1、发现2、影响3、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