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历史七上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32:36
文档

部编历史七上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能力目标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知识目标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及造字特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难点青铜器的造字特点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
推荐度:
导读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能力目标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知识目标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及造字特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难点青铜器的造字特点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能力目标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知识目标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及造字特点。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甲骨文

难点青铜器的造字特点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1、导入新课: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时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

师:人类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阅读课本23-26页,回答下列问题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时间5分钟:

1、青铜器的出现、发展、功能、制作工艺及代表分别是什么?

2、甲骨文的含义、发现者、记载的内容及意义?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

三、学习新课

(一)青铜器

1、青铜器的分布范围,出示地图,从中了解青铜器的分布范围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

2、青铜器的特点:A、出示司母戊鼎图,介绍它的高、重、口长、口宽,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铸的。

问: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体现了青铜制造怎样的特点?(学生总结:特点一:规模大)

B、播放视频《司母戊鼎》,回答: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C、出示图片《四羊方尊》,师生一起观察图片,总结青铜器的特点二:工艺精美。

D、展示图片:酒器、乐器、生活器具等,总结青铜器的特点三:品种繁多。

3、青铜器的用途: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4、出示《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

问:列鼎列簋(guǐ)制度反映出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点?

社会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5、讨论:“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词语呢?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人声鼎沸、春秋鼎盛、鼎足之势、鼎铛玉石、力能扛鼎、钟鸣鼎食等等

6、师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

1)、制模;   

2)、雕刻纹饰 

3)、翻制泥范

4)、高温焙烧(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5)、熔化后的浇注金属液体

6)、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教师过渡:我们刚刚对商周青铜文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习,下面我们将对我国文字的发展情况进行学习。

(二)甲骨文记事

1、播放视频《甲骨文》看视频,并回答这个视频介绍了哪些内容?

2、师补充问题:什么是叫甲骨文?它怎么被发现的?

3、“探寻甲骨文”之甲骨文与历史:甲骨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甲骨文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学习甲骨文的地位价值:从几幅图片中总结,由传说时代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5、师问: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记载着商朝的方方面面的情况,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么可以得出一个历史结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教师结合课本利用四幅图片学习甲骨文的四种造字方法,如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A、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B、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C、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D、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6、师总结: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1、用途功能广泛2、制作工艺高超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甲骨文:1、发现2、影响3、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教学反思

文档

部编历史七上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课题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单元第二单元主备人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能力目标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知识目标了解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甲骨文及造字特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难点青铜器的造字特点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找出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评价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