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问题与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最后不知抄写生字练习。学生学的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当让认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为了巩固,教师一位味追求写字的数量,布置抄写生字,简单化地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五遍、十遍甚至更多的数量。学生为了解脱教师的“惩治”,常常乱画一气,凑满所规定的字数上交了事。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失去了“认、写”的意义,而且滋长了马虎、潦草的不良习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视学习为负担。
二、问题诊断
从目前识字教学中发现,低年级识字量大,学生之所以不能有效地完成识字写字任务,通过分析和观察,有以下几种原因:
1、识字量多,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重点。
2、教师错误地认为以识字为重点,就是要多认字,其它内容于形式的语文训练便可以削弱、忽略,以至于片面追求识字数量的误区。
3、教师只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二忽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缺乏学法指导,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许多教师的识字教学方法陈旧死板,缺少创新意识。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照本宣科,闭门教学的弊端,不顾学生的实际,每天定量给学生输入新的内容,不加消化地灌输,然后就进行一些列程序的死记硬背,从而严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5、有些教师教学时盲目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落空。不按笔顺规则书写,不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和基本功训练,以至于学生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久而久之,“恶习”难改。
3、策略探索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也是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要想有效地完成识字写字任务,我们在教学中探讨了以下几个策略,与君共勉。
1、突出教学重点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落实课标中提出的“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学中突出这个重点,在教学实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识字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教学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而导致蜻蜓点水式的处理识字、写字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要相信儿童的认字能力,调动小学生的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识字、写字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2、要求认识的字,要明确要求,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
教科书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教材中认识,换个地方也认识,没有其他的要求。有的老师还认为,对要求认识的字,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力求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能提高认字质量。这样,花费的时间很多,又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效果不一定好。要想取得理想的认字效果,首先,第一次见面力求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要认的字第一印象强烈。如利用音像、动作、表情、图片等情景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其次,课堂上要采取多种方式重复出现该认得字,让大多数学生都认得。如分组玩字词卡片、做识字游戏等等。再次,要及时复习巩固。根据儿童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刚认识的字一定要在以后的两三天中及时复习。最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巩固识字的办法,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再口头组词中,在生活中的各个场合,留意生字的变化,做巩固认字的有心人。
3、重视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
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可以联系教科书中的识字内容,引导学生增识字词。另一方面,借助教材中的有关提示,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如人教版教材在“语文园地”中,陆续出现了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报刊杂志上的字的提示。再一方面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经常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如,指导学生把课外认的字,制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册,定期在班上交流。
此外,对学生的评价要跟得上。要转变观念,课内课外的字都能帮助阅读,都应计入学生的识字量;课内认识的字“丢”几个,课外认字再拣一些,这样的学生成绩都应视为优秀。针对识字量在的学生,老师应当及时鼓励或物质激励。
4、加强指导,把好写字观。
《课程标准》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注意间架结构”,教师在教学生写字时,首先要以身作则,教师一定要练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扳书,每次上课时在黑板上板书给学生,以达到示范并引导学生的目的;其次是加强写字指导。教师平时要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次,要保证写字时间。小学低处级语文课每节课都要安排写字时间,每他课三、五分钟,细水长流。还可利用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按写字教材的要求,练习硬笔字,力求每个字写对,而且书写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最后,教师还要重视写字的评改环节,在评议中加以指导。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除了当堂进行作业评改,还可以组织开展写字竞赛、评展活动。
4、点拨感悟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美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简单接受和被动的工作,如何教育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有了自主识字的积极性,有了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再多的字也不会成为负担。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