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品读一本好书,我们的心便插上一对翅膀,穿越前山万水,去领略 自然的美丽,造物的神奇。这是心灵的洗涤 ,灵(hún) 的净化,更是生命的升华。书(jí ) ,让我们收获人生的美丽。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这个山区的风景,对我很熟悉,能一一说出佳处来。
C.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D.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我国男女运动员夺得一共 183 枚金牌。
3、下列句中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是那样的高大雄伟,人站在它面前不过如芝麻粒儿,但人们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 。
A.而山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高大雄伟
B.而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而山却默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己是光荣的
D.而山也因为给人类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而骄傲
4、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虐杀 缭亮 葱茏 碌碌终生 B.辜负 伫蓄 响晴 碧瓦飞甍
C.祷告 郎润 静谧 斤斤有味 D.蹂躏 玄奥 瑟缩 苦心孤诣
5、古诗文默写:(14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3)“源头活水”这一成语出自朱熹的哪两句诗: ,
。
(4)《观沧海》中体现出了曹操博大胸怀的千古名句是: ,
;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莺燕描写早春勃勃生机的的句子是: , 。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
(7)当别人因不了解你而对你产生误解时,你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请用《论语》中的话来回答: , ?
6、根据下面文段的意境,将横线处补充完整。(4分)
蓝天是寂寞的,所以需要白云来做伴;湖水是 ,所以 ;高山是 ,所以 。同样,生命也不应单调,每个人都不应过或灰或白的人生,我们应该去追求生命中的波澜与亮点。
7、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
(1) 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的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
请问,彭德怀改动后的话是怎样的?(2分)
答:
(2)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2分)
答: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礼物(19分)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 )地退出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 )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 )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 )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显出( )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回答下列问题:
8.将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原文的括号内,使原句完整通顺。(5分)(填号码即可)
A忐忑不安 B疲惫不堪 C蹑手蹑脚 D朦朦胧胧 E向往已久
9.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0.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11“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12.“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与愠怒”。(4分)
(二)一碗馄饨(18分)
⑴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⑵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⑶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⑷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⑸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给她吵架?”
⑹女孩愣住了。
⑺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站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⑻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⑼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回答下列问题: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4分)
14.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是什么?(4分)
第一个“又”字:
第二自“又”字:
15.第⑺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16.第⑹段是独句成段,分析其作用。(3分)
17.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说说对第⑼段的理解。(4分)
(二)山市(18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⑴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⑵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数年恒不一见: ②故又名“鬼市”云:
③惟危楼一座: ④或凭或立:
19.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2分)
A.空间顺序 B.游踪顺序 C.时间顺序 D.逻辑顺序
20.“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2分)
21.写出文中出现的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4分)
2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
(2)
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5+5分)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相当于50万人民币〕。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 6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