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桥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交底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0:13
文档

桥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交底书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施工部位一、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流程(一)、桩基1.场地平整后,向工区测量班下测量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桩基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结束后,由工区测量班向现场技术干部进行桩位交底,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引设护桩,以便护筒埋设后桩机对位。2.护筒埋设桩机就位后,根据护桩恢复桩基中桩,检查钻头是否对中,自检合格后,测量护筒顶标高,并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冲孔深度。然后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技术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
推荐度:
导读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施工部位一、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流程(一)、桩基1.场地平整后,向工区测量班下测量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桩基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结束后,由工区测量班向现场技术干部进行桩位交底,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引设护桩,以便护筒埋设后桩机对位。2.护筒埋设桩机就位后,根据护桩恢复桩基中桩,检查钻头是否对中,自检合格后,测量护筒顶标高,并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冲孔深度。然后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技术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施工部位
一、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流程

(一)、桩基

1.场地平整后,向工区测量班下测量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桩基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结束后,由工区测量班向现场技术干部进行桩位交底,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引设护桩,以便护筒埋设后桩机对位。

2.护筒埋设桩机就位后,根据护桩恢复桩基中桩,检查钻头是否对中,自检合格后,测量护筒顶标高,并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冲孔深度。然后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技术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内容包括护筒顶标高,冲孔深度,钢筋笼加工工艺,主筋数量、直径,箍筋直径、间距等施工参数。以上工作完成后,开始冲孔,由施工作业人员填写钻孔记录表。同时加工钢筋笼。

3.冲孔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随时检查项目:

①孔桩垂直度。检查方法:根据护桩挂线恢复中桩位置,对比钢丝绳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如超过允许范围,调整钻机位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②钻孔记录表与渣样留取情况。检查方法:钻孔记录表是否按要求填写(每两小时记录一次或地质发生变化时填写),渣样每两米留取一次或地质发生变化时留取,并记录取样时的孔深。

③钢筋笼加工完成后,通知试验室进行焊接接头取样试验,每200个接头取一组(三个接头),同时报给试验室接头数量,钢筋使用部位(钢筋笼使用的桩号)。

4.成孔后,首先进行清孔,现场技术人员测量护筒顶标高,测量孔深,计算孔底标高,如达到设计桩底标高,检查泥浆比重、泥浆稠度、泥浆含砂率,钢筋笼长度主筋数量间距,箍筋间距,焊接质量与混凝土垫块数量。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如下工作:

①计算吊筋长度、导管长度,并向作业班组交底,开始下钢筋笼,如钢筋笼为两节,焊接完成后在自检合格的情况下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下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②在下钢筋笼的同时,计算灌注混凝土设计数量(包括超灌1m),填写混凝土申请单,交与拌和站调度。并计算首盘混凝土灌注数量。(注意控制钢筋笼吊筋长度与混凝土垫块数量,防止钢筋笼偏位与掉笼。)

5.二次清孔同时,通知搅拌站调度开盘。

6.混凝土到现场后,同时二次清孔完成,(注意控制沉渣厚度,柱桩为5cm,摩擦桩为10cm,沉渣厚度=首次清孔完成时孔深-混凝土灌注前孔深。)测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合格后按计算首盘混凝土灌注数量进行首盘混凝土灌注封底。填写混凝土灌注记录表。首盘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然后测量孔深,计算导管埋深。继续灌注混凝土,随时灌注随时测量孔深计算导管埋深,提升导管并拆卸,导管提升拆卸原则:控制导管埋深2-6m。直至混凝土面标高=设计桩顶标高+1m。混凝土灌注完成,拆卸导管。混凝土初凝后拔出钢护筒。(注意超灌混凝土高度控制在80cm-100cm,灌注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以防止钢筋笼浮笼。)

7.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将现场数据整理,包括泥浆比重、泥浆稠度、泥浆含砂率、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灌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实际灌注混凝土数量等数据,同试验室与监理工程师核对,确保数据无误。

(二)、承台

1.场地平整后,向工区测量班下测量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承台中心里程与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结束后,由工区测量班向现场技术干部进行桩位交底,包括桩位与标高。引设护桩,以便控制开挖范围与开挖深度。为便于施工,基坑每边比承台尺寸大0.5m。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开挖范围、开挖深度、放坡坡度、设计桩顶标高、承台底标高。同时对钢筋加工班组进行钢筋交底,内容包括钢筋直径、长度、数量、布置形式。相同尺寸承台可一次交底完成。

2.开挖完成后对基坑周围用钢管与密目安全网进行防护。(注意控制开挖坡度与基坑排水,基坑底部四周挖排水沟,一角设集水坑。)

3.根据图纸上设计桩顶标高在桩身上用红色油漆标识。开始凿除桩头,注意桩身应伸入承台10cm。(严格控制桩顶标高,防止桩基伸入承台高度不足,凿除桩头过程中严禁破坏桩基钢筋。)

4.桩头凿除完毕后,填写检桩资料,通知项目部负责桩基检测人员,由项目部人员与桩基检测单位沟通确定检桩时间,技术人员通知监理工程师见证共同完成桩基检测。

5.桩基检测完毕后施工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顶标高为承台底标高。

6.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开始绑扎承台钢筋,同时根据钢筋焊接接头数量通知试验室进行焊接接头取样,钢筋绑扎完成后(注意预埋墩身钢筋),开始支立承台模板。完成后进行自检,然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填写混凝土申请单,通知拌和站开盘。绑扎钢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钢筋数量、规格、长度、特别注意保护层厚度。模板工程注意检查尺寸、平面位置及加固方式是否牢固。)

7.混凝土到达现场后进行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等测试,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并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

8.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浇筑速度,检查模板是否有涨模、跑模并及时处理。浇筑快完成时注意控制混凝土顶面标高。

9.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将现场数据整理,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灌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实际灌注混凝土数量等数据,同试验室与监理工程师核对,确保数据无误。

(三)、墩身

1.墩身施工前,向工区测量班下测量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墩身中心里程与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结束后,由工区测量班向现场技术干部进行桩位交底,包括桩位与标高。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桩位、标高、墩高、模板配置,预埋件位置。同时对钢筋加工班组进行钢筋交底,内容包括钢筋直径、长度、数量、布置形式。

2.墩身钢筋绑扎完成后,通知试验室接头取样,支立墩身模板,模板支立前应对承台表面支立模板处用水泥砂浆找平,按交底模板配置进行模板施工。然后绑扎托盘钢筋并进行预埋件安装。(注意预埋垫石钢筋、控制钢筋型号、数量、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随时检查预埋件是否遗漏,模板是否打磨干净,接缝位置是否存在错台。)

3.以上工作完成后,通知测量班对墩身模板进行校核,并向测量班交底,交底内容为模板托盘中心里程与平面位置,测量班校核完成后将校核结果向技术人员进行交底。

4.完成后进行自检,自检项目有钢筋型号、数量、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是否遗漏,模板是否打磨干净,接缝位置是否存在错台,模板加固是否牢固。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后填写混凝土申请单,通知拌和站开盘。

5.混凝土到达现场后进行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等测试,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浇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浇筑速度过快引起爆模,高墩可分段分次浇筑。

6.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将现场数据整理,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灌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实际灌注混凝土数量等数据,同试验室与监理工程师核对,确保数据无误。

二、桥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一)、桩基

1.桩位放样:桩位放样误差:要求中心位置≤5mm;

2.放护桩:引出十字护桩并保护好,要求中心偏差≤5mm;

3.护筒埋设:护筒严密不漏水,回填密实,埋深满足(施工)设计要求,顶面位置误差≤50mm,倾斜度≤1%,孔内水位宜高于护筒地脚0.5m以上;

4.钻机就位:有防止钻机下沉和位移的措施,对中误差≤10mm,钻头直径满足成孔孔径要求;

5.开钻、钻进:泥浆指标根据钻孔机具和地质条件确定,针对卵石层情况,新制泥浆比重指标控制在1.25~1.3为宜,钻孔过程中做好钻孔记录,计入岩层或卵石层技术干部现场核实;

6.终孔检查:孔深≥设计孔深,孔径≥设计孔径,倾斜度<1%;孔径不小于设计值;孔深不小于设计值;孔底沉渣柱桩≤5cm,摩擦桩≤20cm。

7.钢筋笼加工: 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厚度≥0.3d、并不得小于0.4mm,焊缝宽度≥0.7d,并不得小于8mm,焊渣敲净。主筋间距≤±5mm,箍筋间距≤±10mm;

8.钢筋笼入孔及焊接: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厚度≥0.3d、并不得小于0.4mm,焊缝宽度≥0.7d,并不得小于8mm,焊渣敲净。主筋间距≤±5mm,箍筋间距≤±10mm,声测管街头严密不漏水,绑扎牢固,间距均匀,保护层误差-5~+10mm,街头箍筋绑扎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控制吊筋位置和长度来控制笼顶标高和位置,钢筋笼平面位置偏差≤±10mm,底面高程偏差≤±10mm;

9.下导管: 导管接头牢固,严密不漏水,控制导管长度和导管节数,导管下口距孔底控制在50cm左右;

10.二清:泥浆指标≤1.15,含砂率≤2%,粘度17~20s,孔深≥设计桩长,沉渣厚度:柱桩≤5cm,摩擦桩≤10cm;

11.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保证首灌混凝土导管埋深不小于1m,控制拔罐长度,导管埋深控制在2~6m,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连续浇筑,每根桩的关注时间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注高度高出设计桩顶约1m;

(二)、承台

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测量,定出承台四角,地面抄平,确定开挖尺寸和深度,精度±10mm;

2.基坑支护:基坑开挖方法和支护形式必须符合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基坑支护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防止边坡坍塌;

3.基坑开挖:基坑的平面位置和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基坑无积水,基底高程允许偏差:(土)±50mm、(石)+50mm、-200mm;

4.桩头处理:先画出桩顶设计标高线,将标高线20cm以上的桩基钢筋保护层用风镐凿除,再从三个约成30度角的方向平行桩顶打入三个孔(孔深不得小于桩径的二分之一,即用吊车吊出桩头),凿桩时注意,控制好桩顶标高,桩顶凿平整,露出新鲜混凝土面,桩顶标高允许误差为±50mm,并保证桩基钢筋伸入承台不得小于1.15m(含标准弯钩);

5.桩基检测:对桩身混凝土全部做无损检测,检测合格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6.砂浆垫层:垫层强度、厚度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垫层顶面平整密实),允许误差:平整度10mm,高程±20mm;

7.承台模板:尺寸允许误差±10mm;

8.对于明挖基础基底地质条件、承载力和基底处理:基底地质条件及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在无水的条件下浇注混凝土;

9.排水:应及时不间断排水,并能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和边坡稳定;

10.模板及支架: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平整度,接缝严密,拆装工艺先进;

11.浇注混凝土:按施工配合比投料生产混凝土,不得离析、泌水、不间断浇注、在初凝时间内浇注完成,振实充分,坍落度偏差不大于20mm,在浇筑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

12.养护:温度、时间和湿度符合验收标准规定要求;

13.非承重模板和支架的拆除: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拆除方法得当不破坏混凝土表面。

(三)墩身

1.承台顶凿毛:承台顶墩身截面范围内将浮浆凿掉,露出新鲜混凝土,冲洗干净;

2.墩、台身钢筋安装: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厚度≥0.3d、并不得小于0.4mm,焊缝宽度≥0.7d,并不得小于8mm,焊渣敲净。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箍筋内净尺寸±3mm。观感洁净、规整;

3.保护层垫块:采用与设计保护层等厚的砂浆垫块(强度不低于墩身混凝土的强度),数量4个/m2,呈梅花形布置;

4.测量放样:测出墩台中线、水平、标出墩台地面位置,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允许误差0~+20mm;

5.模板及安装:采用整体钢模(尽量一次安装完成)。模板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10mm,表面平整度3mm,相邻模板错台1mm,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及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将脱模剂涂刷均匀;

6.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标高在模板上作出记号,混凝土严格按实验室提供配合比拌和,墩台混凝土一次浇注到顶,连续不间断浇注,混凝土垂直下落高度超过2m挂窜桶,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专人观察模板情况;

7.混凝土捣固:混凝土水平分层浇筑,每浇注40cm高,采用插入式振动泵振捣一次,要快插慢拔,将混凝土中的气体引出,插入深度进入前次混凝土面10cm左右,墩身顶部将面收平;

8.拆除模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强度达到2.5MPa时即可拆模,拆除时严禁用撬棍和大锤猛撬、猛砸,注意成品混凝土保护;

9.墩身养护:拆模以后,用朔料薄膜罩上,洒水养护,混凝土面始终保持湿润,连续养护四周以上;

10.墩身混凝土外观:光洁、颜色一致、无蜂窝、麻面,允许偏差: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20mm、桥墩平面扭角≤2°、表面平整度±5mm,支撑垫石:顶面平整度±1mm,顶面高程-10~0mm、同一墩台梁下两垫石高差≤3mm,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5mm;

交底部门交底人接受交底人交底日期

文档

桥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交底书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施工部位一、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流程(一)、桩基1.场地平整后,向工区测量班下测量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桩基平面位置,进行测量放样。测量放样结束后,由工区测量班向现场技术干部进行桩位交底,再由现场技术人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引设护桩,以便护筒埋设后桩机对位。2.护筒埋设桩机就位后,根据护桩恢复桩基中桩,检查钻头是否对中,自检合格后,测量护筒顶标高,并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冲孔深度。然后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技术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