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三语文试卷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1:25
文档

高三语文试卷新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人:吴俊达审校李海宝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因为(wèi)瞋怪(chēn)冠心病(guān)称体裁衣(chèn)B.尽快(jǐn)难(nàn)大杂烩(huì)管窥蠡测(lǐ)C.诰命(hào)处方(chǔ)应声虫(yìng)溘然长逝(hé)D.衍变(yǎn)茎叶(jīng)闷葫芦(mēn)同仇敌忾(kài)2.
推荐度:
导读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人:吴俊达审校李海宝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因为(wèi)瞋怪(chēn)冠心病(guān)称体裁衣(chèn)B.尽快(jǐn)难(nàn)大杂烩(huì)管窥蠡测(lǐ)C.诰命(hào)处方(chǔ)应声虫(yìng)溘然长逝(hé)D.衍变(yǎn)茎叶(jīng)闷葫芦(mēn)同仇敌忾(kài)2.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命题人:   吴俊达    审校  李海宝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因为(wèi)  瞋怪(chēn)    冠心病(guān)    称体裁衣(chèn) 

B.尽快(jǐn)   难(nàn)    大杂烩(huì)      管窥蠡测(lǐ)

C.诰命(hào)   处方(chǔ)     应声虫(yìng)     溘然长逝(hé)

D.衍变(yǎn)   茎叶(jīng)   闷葫芦(mēn)      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涡阳县近年在发掘老子文化资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人们徜徉在老子文化广场上,在慢妙的道家音乐声中,顿感道家文化之精髓。

B.在印度,水和修行关联密切,在酷热难当的季节,即便你有深厚的定力,心绪恐怕也会被天气扰乱,只有凉凉的河水或井水才能让人安心。

C.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过量摄入食醋会有碍钙的代谢,使骨质疏松,而胃溃疡和胃酸过多的人,食醋过多会使征状加重,至于骨伤患者更不宜多食。

D.新时期报告文学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完整地审视和把握现实生活,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不虚美,不阴恶,揭示和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3.下列各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2010年澳网公开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小威廉姆斯奋力抵挡住海宁的凶猛反扑而夺冠,但她获胜也不是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力气,手臂都酸软了。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C.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电视台400名记者严阵以待,准备对这次会议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D.央视虎年春晚在观众的期待与争议中落下了帷幕,但人们对春晚的讨论却如雷贯耳,“王菲冷、小虎热、本山闷、刘谦神”是观众对虎年春晚四大亮点节目的基本评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C.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5.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30个字(3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人类需要温馨的家园,开发商在开发住宅小区时,不仅给小区取一个独特的名字,还会拟一句匠心独具的广告语,如“城南新居——听城南故事,看城南新居”,“花前树下——春来花香语,福入树下人家”。

       请你紧扣下面楼盘的名称,选择其中的一处,就某一方面,拟一条广告语。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练。    

  (1)华府新都    (2)江南明珠花园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 100字左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崇高的人生境界。

C.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D.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9.对第⑤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B.林徽因和张爱玲均是著名的才女,但林徽因的人生角色都是完美的,而张爱玲却并非如此。

C.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但张爱玲的爱情生活并不美满。

D.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10.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请加以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选取一点谈谈她成为“树”后的具体表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总有一些事情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

黄昏的时候,在浅山上吃草或者在田野里劳作的牛。跟着扛了一捆青草、柴禾,或者是被泥土擦得锃亮的农具的牧人或农人们踢踢沓沓地踏着暮色回来了。那些蠕动的灰白色山羊们,像一团团涌动的云朵,唇齿上还弥漫着青草的腥香,往往是一撮胡须被草汁染得绿着。它们也意犹未尽地飘回了村庄里。那些一天在野外觅食的鸟儿,它们慵懒地扇着翅膀,有些叼着虫子或草籽,有些叼着草茎或细微的树枝,也在暮色里飞回村庄,回到屋檐下或者村庄里那些榆树和桐树树缝间草碗一样的鸟巢里去。在院子里叼了一天虫子的鸡一只一只回到了鸡埘。在村庄野地和巷道里浪荡了一天看不到踪影的狗不声不响地溜回家里,蹲卧在被暮色染暗的檐下或大门口。一切生灵都带着怀想回到了村庄,夜晚的村庄是睡觉和做梦的地方。

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显得越发地沉静。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

那年七月,我在紧靠庄子的后地守青。很多个夜晚,我睡不着觉,一个人半卧在草庵里抽烟或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远处的村庄睡熟的时候,玉米地里却嘈杂了起来,噼噼叭叭地,像下起了一片硕大的雨滴,那响声无边无际的,一声声清脆,响亮,像石粒掉在阔大的玉米叶子上,像鸟鸣滴在宁静的池塘里。伸头望望庵外,星粒闪烁,一弯残月斜挂在天上,根本没有落雨的样子。直到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地里的玉米秆子在一夜之间又长高了许多顶梢的茎上又冒出一截蛋黄一样的新茎,又隐隐生出一片嫩嫩的新叶。原来是玉米拔节生长的声音。

村庄睡着了,地里的庄稼没睡着,田野里的泥土没睡着,村庄在夜晚沉沉睡熟的时候,庄稼和泥土们是醒着的。

还有一年,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庄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我们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思谋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我大吃一惊,还以为是蛇呢,但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但它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

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它碍事,就把它锯了,又挖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墩,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那张床底下,我曾一次又一次扳倒过许多冒出的苍白树芽,直到几年后,当我扳得有些心烦意乱时,它才终于不再冒出新的树芽来,我想它还是终于睡着了,那棵泡桐树的灵魂终于睡熟了,或许是永远睡着了。

前年老家的那座土屋坍塌了,家里人也没理睬它,不想从我以前放床的地方竟长出一棵树苗来,一个春天竟然长出了丈余高,我很惊讶,思谋已经十多年了,思谋它已经睡熟再不会醒来了,但它依旧醒着,几滴残雨几缕风它又长成一棵树了。

鸟儿睡了,牲畜睡了,我们睡了,村庄睡了,世界睡了,但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我们睡熟时它却醒着,在鸟儿滴下梦呓,在我们呼呼打着短促的鼾声时,它们醒着,生长着,打量着这个世界。

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

12.从原文来看,文中哪些内容具体典型表现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请加以概括。(每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答:                                                                         

13.文章题为“总有一些事情在大地上醒着”,却为何从万物“睡着”写起?(4分)

答:                                                                          

14.点评,一般用来记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既可以点评其思内容,也可以点评其表现手法运用的特色,还可以点评其语言运用的特点,等等。请点评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4分)

答:                                                                          

15.联系全文,赏析文末“泥土是不会睡着的,灵魂是不会睡着的,时光是不会睡着的,在我们沉沉睡着的时候,它们还醒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及其表达上的作用。(6分)

答:                                                                          

16.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迪?(4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 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贤:有才德

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D.吾六十,善病        善:很容易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朋友之穷老             ②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B.① 有假其威虐人者       ②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① 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① 拜故旧之陇而酹之      ②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学。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相见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①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②松菊秀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③人物两相忘。

   [注] ①溜:水流。 ②斜川:晋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作诗记之。③清商:即商声,古时五音之一,其声凄清,故称“清商”。

22.这首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身份的人?请简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4分)

2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君子之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之风》)

孔子对颜回的赞美精神可以体现在“不改其乐”四个字上。请结合以上两章论语谈谈“不改其乐”中所包含的儒家思想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

(4) 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5) 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角落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站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卡耐基的脸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他讲自己的坏话一样。后来,此人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

请以“微笑的力量”为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县/市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答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

题号二(一)二(二)三(一)三(二)三(三)三(四)总分
得分
一、(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4._________

5.(3分)

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二、(一)(12分)

8.________  9.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20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一)(18分)

17.________  18._________ 19.__________

20. (3分)

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二)(6分)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4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6分)

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作文(60分)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答案

1. A( B管窥蠡测lí   C诰gào命、溘kè然长逝   D闷mèn葫芦)

2.B(A慢——曼     C征——症    D阴——隐)  

3.A(A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正确。B 各种色彩、光亮相互映照。 C“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不符语境。D形容人的名声很大,对象搭配不当。)

4.A.(B项搭配不当,“素养”不能和“工具”搭配。  C项强加因果  D语序不当,“往往”应该在“是”的前面。)

5.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教给学生真善美

6.(1)华盛新都——住繁华都市,享美丽生活。  尽享都市繁华的宁静,重温尊贵生活的从容。(对偶)   

  (2)江南明珠园 ——明珠落江南,山水共缱绻。   赏明珠江南景,住江南明珠园。(对偶)      放眼江南明珠满眼春色,尽收江城四岸十里繁华。(夸张) 

7.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闭着眼睛,任由自己的小船在湖面上飘荡,自身仿佛要越过万顷碧波,自由飞翔。  

8.D(“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

9.A(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

10.三个方面:①她的光辉成就。②她的巨大凝聚力。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1.“花”指年轻的林徽因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花一样,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树”指历经生活艰难,成熟坚强的林徽因。具体体现:①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②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靠典当过日,她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③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坚持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花”“树”的喻意各1分,具体表现答对任意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12.概括:(1)玉米拔节;(2)泡桐树根绽出新芽。(每点2分)

13.从黄昏时候牲畜、农夫归村、鸟儿归巢、鸡归鸡埘写起,继而写夜色让一切生灵都沉沉睡去,使之形象化,具有画面感(2分);行文自然,为下文写“醒着”作对比,突现生生不息。(2分)

14.①运用拟人、反复修辞手法,突出了那棵泡桐树终于停止了生命力,表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②泡桐树芽虽遭我无数次扳掉,终于不再冒芽,以此反衬那棵树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依然醒着,生长成一棵树。(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15.含意:表明在我们沉睡着的时候,大地上泥土、灵魂,时光还醒着,自然界正刚健地运行,不舍昼夜,永不停息;各种生物正在顽强地生长,不屈不挠,张扬生命之力;寓意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生命激情。(3分,答出一点给1分)

表达作用:运用排比句,富有气势,强化了作者的感情;句中反复呈现“睡”与“醒”

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字眼,形成巨大的反差,增强表达效果;总结上文,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寓意深远,富有启发性。(3分,答出一点给1分)

16.本文令人不自觉地想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我们应师法自然,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地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17.B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

18. C( ①②都是介词,用。 A ①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结构;②结构助词,的。B ①代词,他的 ②语气副词,表反问。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却”。)

19. C (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20.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

21.(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是”、“安”,倒装句式,各1分)

(2)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出”、“孝友”,后置句,各1分)

22.(6分)写景手法。答绘声绘色、以声衬静、比喻、白描绘景其中之一皆可。(1分)意境特点答“清”、“清静”、“凄清”、“宁静”皆可。(1分)分析要紧扣前面提及的手法和具体例句:如“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三个比喻渲染了环境的“宁”和色的“清”,洁白;“晚溜琅琅”和“一曲清商”反衬了环境的清静,等等。(1分)

23.应是隐逸之士,或意趣高雅的隐逸者。(1分)理由至少有三:①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是隐逸者的典型生活环境; ②小序中提及交往的“故人陈公辅萧然有尘外趣”; ③写景中提及的松菊以及注释中提及的陶渊明也暗示了人物的追求和分身(2分;3点中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24.“不改其乐”也就是“贫而不移”的精神,它反映了儒家思想的超功利性。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使人认识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从而避免社会过度的功利化、物质化。

25.(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3)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4)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5)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26.[写作点拨] “微笑”在这里是一种平和、宽容的生活态度。写作时只有掌握以下技法,才能让文章脱颖而出:用细小的故事折射人物的品质,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歉疚的笑脸,一串诚恳的笑声,都是写作的好题材,要学会用细小的事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人物的品质;用细腻的描写记录心灵的痕迹,要尽量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有意义的细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心灵的波澜在曲折的情节中放射美丽的光彩;用新颖的形式增添创新的色彩。这类文章往往具有时间跨度大、故事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尝试用日记、小故事、童话等形式进行写作。

古代诗文阅读

【参考泽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 ”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 ”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26. [写作点拨] “微笑”在这里是一种平和、宽容的生活态度。写作时只有掌握以下技法,才能让文章脱颖而出:用细小的故事折射人物的品质,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歉疚的笑脸,一串诚恳的笑声,都是写作的好题材,要学会用细小的事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人物的品质;用细腻的描写记录心灵的痕迹,要尽量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有意义的细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心灵的波澜在曲折的情节中放射美丽的光彩;用新颖的形式增添创新的色彩。这类文章往往具有时间跨度大、故事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尝试用日记、小故事、童话等形式进行写作。

文档

高三语文试卷新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人:吴俊达审校李海宝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因为(wèi)瞋怪(chēn)冠心病(guān)称体裁衣(chèn)B.尽快(jǐn)难(nàn)大杂烩(huì)管窥蠡测(lǐ)C.诰命(hào)处方(chǔ)应声虫(yìng)溘然长逝(hé)D.衍变(yǎn)茎叶(jīng)闷葫芦(mēn)同仇敌忾(kài)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