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编划重点(开卷必备)[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1:34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编划重点(开卷必备)[1]

知识分类主要知识点重要时间●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岳飞抗金—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在对外交往方面推行闭关锁国。重要事件●李渊建立唐朝,唐末火药运用于军事、唐朝咸通九年印制《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辽《澶渊之盟》、北宋张择端著《清明上河图》、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运用于航海;●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推荐度:
导读知识分类主要知识点重要时间●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岳飞抗金—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在对外交往方面推行闭关锁国。重要事件●李渊建立唐朝,唐末火药运用于军事、唐朝咸通九年印制《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辽《澶渊之盟》、北宋张择端著《清明上河图》、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运用于航海;●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知识分类主要知识点
重要时间●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岳飞抗金—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在对外交往方面推行闭关锁国。

重要事件●李渊建立唐朝,唐末火药运用于军事、唐朝咸通九年印制《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辽《澶渊之盟》、北宋张择端著《清明上河图》、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岳飞抗金——郾城大捷、泉州成为第一大港口。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定都大都、《马可·波罗行纪》描述大都繁荣景象、和正式归属管辖(是在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时已经归属)、创立行省制度、关汉卿《窦娥冤》;

●明朝朱元璋废除宰相、、八股取士、明成祖迁都北京、明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抗击荷兰收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册封五世、康熙册封五世班禅、雍正设立驻藏大臣、乾隆“金瓶掣签”制度、伊犁将军(管辖)、1684年施琅收复,清朝设立府,隶属福建省、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修建(清朝第二政治中心)、两次雅克萨反击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重要制度隋朝创立,唐朝发展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元朝创立行省制
二、历史分期及主要事件

社会时间

朝代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封建社会(前221年—1840年鸦片战争)

①经济上:封建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结束)

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也称帝制)1911年辛亥结束;新中国成立结束封建制

第一阶段:秦汉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二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的融合

第三阶段: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隋朝(类似秦朝)隋文帝

(杨坚)

581年建立隋朝

●5年统一全国,开创“开皇之治”,创立三省六部制和采用分科考试选拔。

●提倡节俭,使隋朝存粮食最多、最为富裕的王朝之一。

意义:●结束割据(长达300年),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为隋唐强盛奠基。

隋炀帝

科举制开创于隋朝

●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科举制是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的制度,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选官的范围由士族地主扩大到庶族地主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修建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隋朝大运河。

●中心洛阳南端余杭(今浙江杭州)北端涿郡(今北京)。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隋炀帝要结合修建大运河来评价,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

功: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成为沟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给我们一笔文化遗产,历代沿用至今。过:隋炀帝推行,滥用民力。结论:功在千秋,过在一时,功大于过。 

李春●隋朝工匠李春在隋炀帝统治时期修建赵州桥

●地位: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拱大石桥;

●意义:从行走的角度看开创了世界平拱桥的先河。

李渊

(唐高祖)

●隋炀帝引发农民

●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国家又归统一

●长安地位: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国际性大都会,建筑布局影响周边国家。

去东西市购物,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唐朝发展科举制,到清朝末年(1906年)废除,持续1300年

李世民

(唐太宗)

●评价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功: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贞观新政,内容如下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劳役天数,以物代役松束缚。

2)政治上:完善行政制度——“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3)法律上:宽省刑律,修订《唐律疏议》。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过:到唐太宗统治晚期,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政局大不如前。

●结论:功大于过,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

扫平东突厥(北方)唐太宗东突厥,任其贵族,留其风俗,对少数民族推行开明的民族,少数民族受感召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派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今)首领松赞干布和亲,密切汉藏两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1.带去科技、物种书籍,大大促进吐蕃(藏族)经济文化。

2.松赞干布接受册封。    3.奠定汉藏密切关系。

拉萨大昭寺修建纪念文成公主,还有文成公主的像。

●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半岛佛教、人文社会重要资料,成为明朝小说《西游记》的蓝本。
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    友好使者代表:阿倍仲麻吕

武则天●功:1)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提高普通地主地位。

2)发展科举制,从普通地主中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生产

4)设立殿试(第一个亲自面试学生)和武举(还是有武状元)在其统治时间,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经济继续得到发展。史称“贞观遗风”

过:任用酷吏,刑法过于严酷。

●结论:所以功大约过。

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因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为“开元”,故这一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是唐朝最鼎盛时期。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修建唐招提寺,传播唐朝的文化,被尊称为日本律宗初祖和“天平之甍”,对发展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科技发明曲辕犁和筒车
文化发明雕版印刷术,唐咸通九年(868)印制《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唐末火药运用于军事(“火箭”、“飞火”),进入热兵器时代。
五代十国《资治通鉴》记载的事情从战国到五代为止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并立政权名称民族时间建立者都城重要事件
三足鼎立契丹916耶律阿保机辽被金所灭
北宋汉族960赵匡胤(宋太祖)东京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北宋被金所灭

西夏党项1038元昊兴庆被蒙古所灭
两雄相争女真1115完颜阿骨打
南宋汉族1127赵构(宋高宗)临安

杭州

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的胜利
蒙古蒙古1206成吉思汗

(铁木真)

功:统一蒙古

过:扩张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元朝1271忽必烈大都《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大都的盛况
和议三个和议签订双方共同内容意义:都推进汉化改革
澶渊之盟北宋送岁币没有割地1、积极: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繁荣的景象。消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赔款先河

宋夏和议北宋西夏少数民族推进汉化改革(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
宋金和议

绍兴和议

南宋割地
北宋

定都开封文化具体内容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使用陶活字
北宋画家张择端著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风俗画)——展示北宋开封(东京、汴京)的城市风貌,是北宋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

宋代的社会生活基本情况(看学案),汴河是天然河流。 

娱乐场所——瓦舍勾栏 ,宋代“元旦”就是现在春节。

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推动作用
火药广泛运用于战争 

司马光著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从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历史。

豪放派代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农业:引进越南占城稻,太湖流域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第一位,谚语“苏湖(苏州、湖州)熟,天下足”。

手工业:瓷都——江西景德镇

商业:北宋四川使用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反映北宋商业经济繁荣。

对外贸易:在广州、杭州、泉州等港口城市设立市舶司收税,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起到推动作用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业使用纸币会子、关子,都城临安的人口超过百万,商业繁荣。

豪放派代表: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元朝元世祖

(忽必烈)

政治

●元朝重新统一全国,建立大一统国家。

积极措施——推向汉法

●政治上:建立行省制度(现行省级制度的雏形)

——“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行中书省”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和澎湖列岛

设立宣政院,管理

(意义:从元朝开始,和开始归属管辖)

边疆——管辖、云南、辽阳、岭北

B.经济上:重农

a.田归农   b.禁掠人为奴 c.设司农司d.编《农桑辑要》

C.文化上:提倡儒学,在设国子学;

消极措施——人分四等(实质:是民族其实)

●意义:有利于社会进步,巩固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有利于民族融合——回族形成

经济意大利马可·波罗著有《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统治时期的商业盛况。

文化戏剧家关汉卿著有悲剧《窦娥冤》
棉纺织业有黄道婆

主要贡献:1.从海南黎族人处学会棉纺织技术并加以改进

2.在松江地区推广,使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中心。

从元朝开始,棉布取代丝麻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料。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朱元璋

(明太祖)

建立明朝

定都应天(今南京)

●政治上:

(1)废除宰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归皇帝指挥(朱元璋)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   

(3)设立廷杖制度(朱元璋)

(4)设立军机处(不是明朝,而是清朝雍正时期,标志君主达到顶峰)

●思想文化上:

(1)八股取士(2)

影响:1、加强了明清对全国的控制;2、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局面。

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把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设立东厂。
大修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修建北京城;
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一带)

1、    背景:①政治目的:明成祖朱棣,宣扬国威,

          ②经济目的: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时间:1405年——1433年(比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要早,规模要大,但是目标不够远大,局限于宣扬国威)

3、出发点:江苏刘家港

4、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意义:<积极>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规模大) 

b、加强中国与亚非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c、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南洋地区经济发展

社会危机方向事迹时间侵略者共同意义:维护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
社会危机东南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倭寇保护东南沿海边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东部郑成功收复1662年

荷兰(1)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2)打击了荷兰殖民者,间接保护亚洲其他国家。

东北雅克萨之战(清朝康熙)1685

1686

沙俄16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平等);维持中俄东段边境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外来,贸易得到发展

文化明朝科技著作:

医药学: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农学:  徐光启—《农政全书》

农业、手工业:宋应星—《天工开物》

三大古典文学著作:

《三国演义》—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北宋宋江农民

《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  吴承恩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作了系统的总结,较全面反应当时手工业发展状况,十七世纪的中国科技百科全书。
清朝前期

(西方开始英国资产阶级和第一次工业)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顺治在册封“班禅”(联系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来记)
康熙在册封“班禅”,平定准噶尔叛乱;

设立府,隶属于福建省。

雍正1727年,在设置驻藏大臣,和、班禅共同管理事务。

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达到顶峰。

乾隆

康乾

盛世

在颁赐金奔巴瓶,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监督灵童转世。

“十全老人”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

闭关锁国——只保留广州(广州十三行)为唯一通商口岸,严格对外通商,导致中国的落后。(可以和唐朝的对外开放证明我们必须要有世界的眼光,落后就要挨打)

1、原因

A、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自足)

B、统治者盲目自大(自大)

C、恐惧抗清力量,维护清朝的统治。(自保)

2、含义——严格对外贸易,并非完全断绝往来。

3、影响:A、积极:一定程度上防御西方殖民势力(不是根本)

        B、消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a.我国对外贸易与航海贸易发展,阻碍中外文化交流;b.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c.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经济出现“康乾盛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推行重农主义,打击资本主义萌芽,不重视科技,坚持八股取士与等主义,对外实行闭关锁国。而外国西方相继开始资产阶级和工业,中国社会危机严重,帝国陷入彷徨与衰落中。
文化《红楼梦》曹雪芹——古典文学小说的顶峰。

1、唐代科举制和明清八股取士的比较

时间背景概念科目或内容意义对比
科举制隋朝创立

唐朝完善

清朝废除

凭家世任官不合时宜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常设科目
明经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策问(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经史、杂文(后来专考诗赋)
1.打破门第,扩大选拔人才面→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

2.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途径。

3.统治集团人才更新,带来革新气象与创造精神。

.1.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2.带来革新气象与创造精神。

八股取士明清时期君主皇权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试文体被称为“八股取士”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2.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取好成绩,学生从小死背经书,联系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1.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2.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唐太宗   (2)  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3)为此,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简述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1)南方农业有较大发展。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2)南方手工业兴旺。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业繁荣,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历史意义(作用)是什么?  

(1)目的: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意义(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清朝前期对外实行什么?清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实行些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1)清朝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  

(2)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是:第一: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压抑、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第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第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  

(3)闭关锁国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清看不到世国界形势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评价“武则天与周武政治” 

(1)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后人把武氏临朝制到代唐称帝的20余年统治,统称为“周武政治” 

(2)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任用“酷吏”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发对他的贵戚重臣和李唐宗室。  

(3)在政治经济方面,武则天则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举制。 

(4)她任用贤能之士有不少成为开元间的名相重臣,周武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简述《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   

天朝指清朝  外夷指外国  

(2)这句话是谁说的?   

是乾隆帝说的  

(3)这段话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   

重本抑末,压制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保守思想  

(4)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       

 采取了闭关锁国的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精编划重点(开卷必备)[1]

知识分类主要知识点重要时间●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岳飞抗金—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雍正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在对外交往方面推行闭关锁国。重要事件●李渊建立唐朝,唐末火药运用于军事、唐朝咸通九年印制《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宋辽《澶渊之盟》、北宋张择端著《清明上河图》、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运用于航海;●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