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指导手册
(第一版)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系
2008年10月
课程编号:10944
课程名称: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实验个数:6
实验学时:课内8学时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验一 信息采集(一)——网络信息检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情况;
2、了解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思路;
3、熟悉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检索方法;
4、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流程;
5、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的检索方法(简单搜索、高级搜索、二次搜索等)以及检索技能;
6、掌握搜索结果的鉴别方法。
二、建议学时: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
三、实验条件
1、硬件环境:配置完整的奔腾计算机;
2、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
3、网络环境:Internet网络。
四、实验内容
1、用搜索引擎Baidu进行信息检索;
2、用搜索引擎Google进行信息检索;
3、对搜索结果进行鉴别。
五、实验要求
1、搜索引擎的工作流程
搜索引擎的一般工作流程是:首先由搜索器,即网络机器人从 Internet上收集各信息站点的摘要信息;再由索引器对该网页上的某些字或全部字作上索引,建立本地数据库;然后用户在检索时,通过搜索引擎的用户接口访问摘要信息数据库;检索器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快速检出文档,并对将要输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和相关性处理;最后再通过用户接口将检索结果反馈给用户。
2、实验步骤
1)实验者自拟若干检索实例,如:“有关企业信息的集成技术”、“中小企业实施ERP系统”、“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2)选择相关搜索引擎,如Baidu或Google;
3)确定检索词,根据检索实例的需要,同时又便于扩检与缩检,选择与检索实例相关的检索词,如“有关企业信息的集成技术”可以提取检索词——企业信息、集成、技术;
4)拟定检索表达式,使用搜索引擎的基本算符(空格、|、+、-、( )、“”、*等)组合各检索词,确定这些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如:“企业信息 集成 技术”、““*集成技术””;
)设置检索条件,包括限定搜索范围、语言种类、文件格式、日期等;
)实施检索,输入检索表达式,提交检索表达式,完成提交过程;
)获取网页摘要信息,查看具体网页内容;
)根据检索结果,调整检索表达式,重新进行检索。
)鉴别检索结果,从“信息来源与出版”、“权威性”、“用户”、“网站内容”、“时效性”等方面对检索结果进行鉴别。
3、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搜索引擎的名称、检索信息的主题、检索表达式、检索结果。
)实验报告参考格式,参见附件。
实验二 信息采集(二)——数据库信息检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与专业有关的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情况;
2、熟悉相应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阅读器使用;
3、掌握常用中文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检索流程及检索结果的处理。
二、建议学时: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
三、实验条件
1、检索终端(配置完整的计算机);
2、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CAJViewer7.0(CAJ阅读器)、Adobe Reader9.0(PDF阅读器);
3、网络环境、CNKI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资讯系统、超星电子全文图书等。
四、实验内容
1、CNKI数据资源系统检索
重点掌握《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包括初级检索、高级检索的操作方法。
2、维普数据资讯系统检索
重点掌握《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包括快速检索、传统检索、高级检索的操作方法。
3、超星电子全文图书检索
1)掌握超星中文电子图书的基本检索途径和操作。
2)练习电子图书阅读器的安装与使用技巧。
五、实验要求
1、实验步骤
1)实验者自拟若干检索实例。如:“有关企业信息的集成技术”、“有关中小企业实施ERP”、“网络信息方面的图书”;
)确定检索词,通过分析检索实例,确定检索词。
)登陆相关联机检索系统,选择并进入某个数据库。
①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选择检索方式——初级检索或高级检索,高级检索应注意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设置检索条件,包括选择检索入口、限定检索范围、输入检索表达式等;进行二次检索设置;提交检索条件;查看检索结果;下载并使用相应的阅读器查看全文。
②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选择检索方式——快速检索、传统检索或高级检索,高级检索应注意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设置检索条件,包括选择检索入口、限定检索范围、输入检索表达式等;进行二次检索设置;提交检索条件;查看检索结果;下载并使用相应的阅读器查看全文。
③ 超星电子全文图书检索。选择检索方式——快速检索或高级检索;设置检索条件,包括限定检索范围、输入检索表达式等;提交检索条件;进入检索结果界面;浏览并选择适合需求的检索记录,点击其题名超链接(需安装超星阅读器),可直接查看该电子图书。
2、下载安装电子图书阅读器
超星阅读器可以从超星数字图书馆网站、迅雷等多个地方进行下载,并安装。进入安装向导界面,根据安装向导提示进行操作,选择安装路径后,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3、阅读器的使用
1)CAJViewer7.0处理功能
① 当打开一篇CAJ格式的文章,若阅读器的栏选键为黑色(表示可选),那么可以选中栏选键,然后在文章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将所需要的文本标亮,即可将标亮部分的内容复制到其他地方(比如WORD中)。
② 当打开一篇CAJ格式的文章,若阅读器的栏选键为灰色(表示不可选),则可以先选中“图像选择”,然后在文章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将所需要的文本以图像的形式选中,再选中“文字识别”,即可出现识别结果。如图2-1所示。
图2-1 识别结果
2)Adobe Reader9.0处理功能
① 当打开一篇PDF格式的文章,可以选中“选择”,然后在文章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将所需要的文本标亮,即可将标亮部分的内容复制到其他地方(比如WORD中)。
② 当打开一篇PDF格式的文章,可以选中“快照”,然后在文章中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将所需要的内容以图像的形式选中,并可以复制到其他地方(比如WORD中)。
3)超星阅读器
用阅读器打开要阅读的图书,选择工具栏中的T图标,然后选中书中需要的文字段落,即可弹出文字识别对话框,编辑或保存识别出的文字,如图2-2所示。
图2-2 超星阅读器识别文字图
4、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报告:利用三个数据库,针对每种检索方式(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传统检索、快速检索)各编若干个检索实例用于检索,并在实验报告中记录每种检索方式及其检索流程。
2)详细准确记录一个检索实例的检索过程,要求写出:检索课题名称、检索表达式、检索结果数、5-10条检索命中记录的题录信息(题名、作者、文献出处)。
3)实验报告参考格式,参见附件。
实验三 信息采集(三)——问卷调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问卷调查法进行信息采集的步骤;
2、掌握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问卷设计的几种形式;
4、了解问卷调查样本选取的方式;
5、了解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二、建议学时:课外4~6学时
三、实验条件
1、硬件环境:配置完整的奔腾计算机;
2、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Office;
3、网络环境:Internet网络。
四、实验内容
1、根据信息需求,确定采集信息的内容范围、数量,选定调查对象;
2、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结构式、非结构式、混合式);
3、完成问卷调查表的编写;
4、实施调查,并回收问卷调查;
5、统计问卷调查的回收率、作废率等。
五、实验要求
1、问卷调查参考题目
1)大学生旷课情况调查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调查
)PC机市场的调查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调查
)《读者》用户群调查
)重庆公交系统调查
)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
)银行业务员业务能力调查
)重庆市农民工住房情况调查
)学生评教现状调查
)大学生作业情况调查
)移动电话用户群调查
)房地产市场情况调查
)物业管理情况调查
)学校餐饮服务情况调查
)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
)大学生打游戏情况调查
)家庭教育情况调查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2、实施调查的方式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问卷调查,包括普通邮件方式、电子邮件方式、纸质方式、网页方式、报刊方式等。
3、统计问卷回收率和作废率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实施的问卷调查,要计算出问卷调查表的回收率,以确保获取的信息数量。
对回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筛选和过滤,去掉不满足要求的问卷调查表,并计算其作废率。
、问卷调查表案例
)图书馆问卷调查表
问卷调查
尊敬的读者:
欢迎您到图书馆参观学习。为了把图书馆建设更好,真诚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图书馆每天8:20-22.30开馆,您觉得合理吗?
□合理 □不合理 □其它__________
2.您对馆内的服务设施、学习环境满意吗?
□满意 □不满意 □其它__________
3.您来图书馆主要办理那些服务?(可多选)
□借书 □多媒体点播 □试用数据库 □软件下载
□馆内资源联机查询 □电子资源 □打印复印 □放松休息
□看书\看报 □网上游戏\聊天 □网上办公 □其它__________
4.图书馆的下列资源,您在使用当中哪项比较方便?(可多选)
□联机查询(网上查找图书等资源) □中文期刊库 □国家法规库
□中文电子图书 □多媒体点播 □英文电子图书
□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 □全国期刊联合目录
□Emerald管理学期刊 □国研网 □中国金融
| □中经要报 □万方硕博论文 |
5.您对图书馆的报纸和杂志满意吗? (可多选)
□专业类期刊 □休闲类期刊 □外文期刊 □报纸 □其它__________
6.您对图书馆的图书满意吗?(可多选)
□外文图书 □专业类图书 □休闲类图书 □其它__________
7.您对图书馆值班人员的服务满意吗? (可多选)
□热情服务 □业务办理 □仪表举止 □工作认真 □解答问题 □专业知识 □其它
8.对图书馆目前的资源和服务,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谢谢!
2008年12月图书馆
)大学生旷课情况问卷调查表
实验四 信息整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信息整序的概念、目的和要求;
2、了解信息整序的方法;
3、掌握EXCEL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二、建议学时: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
三、实验条件
1、硬件环境:配置完整的奔腾计算机;
2、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EXCEL软件(有数据分析功能)等。
四、实验内容
1、利用EXCEL进行数据收集;
2、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
五、实验要求
1、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进行信息采集时,调查对象样本的选择问题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由于调查的组织、目的、对象、内容不同,一般社会调查经常采用的取样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来选取样本。实验要求使用EXCEL进行抽样,完成数据收集。
例子:大学生旷课现状调查,要求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抽样选择样本。假定大三有100个学生,每个学生给一个编号,共有从1到100个编号,利用EXCEL完成抽样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工作表中输入100个编号,如图4-1所示。
图4-1 学生编号表
第二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中选择抽样。如图4-2所示。
图 4-2 数据分析对话框
第三步:单击抽样选项,弹出抽样对话框,如图4-3所示。
图 4-3 抽样对话框
第四步:在输入区域中输入学生编号表所在的单元格区域,本例是A1:J10,系统将从A列开始抽取样本,然后按顺序抽取B列到J列。如果表有标题,则勾选标志复选框。
注意:抽样方法有两种抽样模式:
“周期”模式即所谓的等距抽样,采用这种抽样方法,需将总体单位数除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的周期间隔。如我们要在100个总体单位中抽取12个,则在“间隔”框中输入8。
“随机”模式适用于纯随机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和阶段抽样。采用纯随机抽样,只需在“样本数”框中输入要抽取的样本单位数即可;若采用分类抽样,必须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分类编号,然后在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这种抽样方法实际是分组法与随机抽样的结合;整群抽样也要先将总体单位分类编号,然后按随机原则抽取若干类作为样本,对抽中的类的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
可以看出,此例的编号输入方法,只适用于等距抽样和纯随机抽样。
第五步:指定输出区域,单击确定后,即可得到抽样结果,如图4-4所示。
图4-4 等距抽样结果
2、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问卷调查表按要求进行整理,以便后期的分析和预测。要求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
1)统计分组
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FREQUENCY函数;二是利用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工具。我们介绍一下FREQUENCY的操作方法, FREQUENCY函数忽略空白单元格和文本。
例子:大学生旷课现状调查,把其中50位调查学生的成绩录入工作表(注意将结果转化为分数,优90,良80,中70,及格60,不及格50),如图4-5 所示。
图4-5 学生成绩表
第一步:确定分组标志,并将其输入到工作表中,本例是分别统计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人数,标志如图4-6所示。
图4-6 每一分组的标志
第三步:选择要存取结果的区域,如图4-7所示(注意选择单元格的个数要比分段单元格的个数多1个),再函数FREQUENCY,弹出对话框,如图4-8所示。
图 4-7 存取结果的区域
图 4-8 函数对话框
第四步:分别设置函数参数,Data_array 为一数组或对一组数值的引用,用来计算频率;Bins_array 为标志的数组或对标志的引用。再按Ctrl+Shift+Enter(返回值是数组),得到图4-9所示的结果。
图 4-9 统计分组结果
2)绘制统计图
Excel提供的统计图有多种,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面积图、环形图、雷达图、曲面图、气泡图、股价图、圆柱图、圆锥图等,各种图的作法大同小异。选择其中一种图形完成统计图。
例子:根据上题的统计分组结果,用饼图表示分别所占的比例。
第一步:选中某一单元格,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选项,弹出图表向导对话框,如图4-10所示。
图4-10 图表向导对话框
第二步:在图表中选择饼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源数据对话框,如图4-11所示。
图4-11 源数据对话框
第三步:在源数据框中填入数据所在区域,并进行简单的设置,单击完成按钮即可。
图4-12 饼图
3、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报告:对所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实施抽样,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使用统计分组进行统计,并用图形将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2)实验报告参考格式,参见附件。
实验五 信息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信息分析的方法;
2、了解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作用;
3、掌握EXCEL中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
4、掌握EXCEL中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函数;
二、建议学时:课内2学时,课外2学时
三、实验条件
1、硬件环境:配置完整的奔腾计算机;
2、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EXCEL软件(有数据分析功能)等。
四、实验内容
1、了解相关分析的作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
2、了解回归分析的作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
3、利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4、利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五、实验要求
1、相关分析的概念及作用
相关分析是对变量间相互发生的关联进行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如果分析两组数据间的相关,称为单相关;分析多组数据间的相关,称为复相关。
当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时,才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即通过一个变量(一组变量)来预测另一个变量。
、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及作用
EXCEL中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线性回归分析,其他的分析方法自行学习。
线性回归分析(y= ax+b 或y=mixi+b,i=1,2,3…n)是由一个或一组自变量(预测变项X)来预测一个因变量(被预测变项Y),它是利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绘出一条符合一组观测数据的直线。它可以分析一个因变量是如何受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影响的。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方法
EXCEL中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有:XY散点图、函数(计算相关系数)、数据分析三种方法,复相关利用“数据分析”完成。其中“数据分析”自行学习。
① 相关系数
相关系统是[-1,1]之间的数据,当相关系数为0,则无关;>0,则正相关;<0则相关。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3,为低度相关;0.3~0.7为中度相关;0.7~0.8 为高度相关。0.8以上为非常高度相关。
函数:CORREL(区域1,区域2)
② XY散点图
无相关
完全正相关 完全负相关
中度相关 低度相
)相关分析例子
① 相关系数
大学生旷课现状调查数据整理后,其中得到旷课次数与成绩的一个表格,下面用相关系数来分析旷课次数与成绩的关系。
表5-1 旷课学生成绩表
| 旷课次数 x | 平均成绩 y |
| 0 | 85 |
| 1 | 80 |
| 2 | 78 |
| 3 | 74 |
| 4 | 67 |
| 5 | 60 |
| 6 | 54 |
| 7 | 50 |
| 8 | 48 |
| 9 | 40 |
| 10 | 30 |
由于相关系数受样本数据大小影响。得到相关系数后,到底认为多大的相关系数才可以说两变量存在显著相关呢?
针对样本数较小的(n≦30),总相关系数的检验以自由度n-2的t分布进行的,具体的计算如下:ra =ta/sqrt(ta2+(n-2)),如果|r|> ra,则两者明显相关,否则两者无明显相关。ta =TINV(系数,自由度),如图5-1所示。操作步骤省略。
图5-1 相关系数及验证
针对样本数较大的(n>30),总相关系数的检验以标准正态分布进行的,具体的计算如下:sqrt(n-1)|r|,如果sqrt(n-1)|r|>Za/2,则两者明显相关,否则两者无明显相关。Z a/2=NORMSINV(1-a/2),操作步骤省略。
② XY散点图
使用相关系数的数据表5-1,绘制XY散点图,绘制方式与前面绘制饼图相似,省略操作步骤。绘制的XY散点图见图5-2 所示。从图形来看,旷课次数与学生成绩非常相关。
图5-2 旷课次数与平均成绩的XY散点图
、线性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EXCEL中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有:XY散点图、回归函数、数据分析三种方法,其中“数据分析”自行学习。
① XY散点图
通过添加趋势线,计算线性拟合方程。
② 回归函数
线性回归函数有:SLOPE()、INTERCEPT()、LINEST()、TREND()等。
2)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举例
① XY散点图
使用相关系数的数据表5-1,绘制XY散点图,再添加趋势线(方法是:选中图中的节点,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趋势线”),计算线性拟合方程(方法是:鼠标选中刚才添加的趋势线,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趋势线格式”,选择“选项”卡,勾选显示公式复选框和显示R平方值)。如图5-3所示,根据得到的线性拟合方程,就可以进行预测。
注意两个概念:R值是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百分比,即是回归线可帮助数据解释的部分,成为判定系数,判定系数越大,代表可解释的部分越大)。残差:有了拟合方程以后,即可利用它来计算Y的预测值,而预测值与实际值会有差距,这个差距即称为残差。
图5-3 XY散点图回归分析
② 回归函数
ⅰ 计算y=ax+b(线性回归方程的a、b的函数)
SLOPE()函数计算线性拟合线的斜率a。斜率的计算方法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垂直距离除以水平距离,它用来表示回归线的变动率。语法:SLOPE(y,x),其中y是因变量的数值数组或数据点区域;x是自变量的一组数据点。
INTERCEPT()函数计算直线的截距b。语法:INTERCEPT(y,x),其中y是所观测的因变量值或数据。X为所观测的自变量值或数据。
例子:使用相关系数的数据表5-1,计算旷课次数与平均成绩的拟合方程式。如图5-4所示。
图5-4 SLOPE()函数和INTERCEPT()函数的例子
ⅱ 线性拟合分析LINEST()函数
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最适合于观测数据组的拟合直线公式,并返回该直线公式的数组。直线公式:y= mx+b 或y=mixi+b,i=1,2,3…n(x值不是一个区域)返回的数组是{m1,…,mn-1,mn,b} (使用Ctrl+shift+Enter)
语法:LINEST(y,x,const,stats),其中y是一组符合y= mx+b运算关系的已知y值,x是自变量的取值(可能是一组数据,也可能是多组数据);const是强迫制定b为0的逻辑值。为真或忽略,b根据计算得到。否则,b=0;stats是否要返回额外的回归分析统计数据的逻辑值。为真,则返回;否则或省略,则不返回。LINEST只返回m和b。
例子:使用相关系数的数据表5-1,计算旷课次数与平均成绩的拟合方程式。如图5-5所示。
图5-5 LINEST()函数的例子
例子:为了解预售房屋销售率与经济活动力之间的关系,某建设公司统计其过去案例的销售率、广告费及贷款利率,如表5-2所示。计算销售率与广告费、贷款利率的拟合方程式,如图5-6所示。
表5-2 房屋销售率与经济活动力关系表
| 销售率 | 广告费(RMB百万元) | 贷款利率(%) |
| 30 | 3 | 16 |
| 50 | 5 | 15 |
| 70 | 5 | 12 |
| 80 | 7 | 11 |
| 75 | 4 | 11 |
| 85 | 6 | 10 |
| 90 | 8 | 9 |
| 80 | 5 | 8 |
图5-6 LINEST()函数的例子
ⅲ 趋势与预测函数TREND()函数
返回线性趋势上的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先得到拟合直线方程式,然后代入所指定的x,返回估计的y值。
语法:TREND(y,x,新x,const),其中const是强迫制定b为0的逻辑值。为真或忽略,b根据计算得到。否则,b=0
例子:使用相关系数的数据表5-1,预测当旷课次数为11时,对应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计算方法如图5-7所示。
图5-7 TREND()函数的例子
5、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报告: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时选择1~2种方法完成分析过程。
2)实验报告参考格式,参见附件。
实验六 信息预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信息预测的方法;
2、掌握EXCEL中进行信息预测的方法;
二、建议学时:课外2~4学时
三、实验条件
1、硬件环境:配置完整的奔腾计算机;
2、软件环境:中文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EXCEL软件(有数据分析功能)等。
四、实验内容
1、了解信息预测方法;
2、利用EXCEL进行信息预测。
五、实验要求
1、用EXCEL进行预测
大学生旷课现状调查数据整理后,其中得到旷课次数与成绩的一个表格,如表6-1所示。
表6-1 旷课学生成绩表
| 旷课次数 | 平均成绩 | 旷课次数 | 平均成绩 |
| 0 | 85 | 6 | 54 |
| 1 | 80 | 7 | 50 |
| 2 | 78 | 8 | 48 |
| 3 | 74 | 9 | 40 |
| 4 | 67 | 10 | 30 |
| 5 | 60 | 15 |
第一步:将数据录入到EXCEL工作表中。
第二步:选择“工具”菜单中的“数据分析”菜单项,弹出如图6-1所示的对话框。
图6-1 数据分析对话框
第三步:在“数据分析”框中选择“移动平均”,单击“确定”按钮,弹出移动平均对话框,相应作如下输入,即可得到如图6-2所示的对话框。
在“输入区域”内输入:B2:B12,即原始数据所在得单元格区域。
在“间隔”内输入:3,表示使用三步移动平均法。
在“输出区域”内输入:C2,即建输出区域的左上角单元格定义为C2。
选择“图表输出”复选框和“标准误差”复选框。
图6-2 移动平均对话框
第四步:单击“确定”按钮,便可得到移动平均结果,如图6-3所示。
分析: 在图中,单元格区域C4:C12对应的数据即为三步移动平均的预测值;单元格区域D6:D12为标准误差。
图6-3 移动平均分析结果
2)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
第一步:将数据录入到EXCEL工作表中。
第二步:选择“工具”菜单中的“数据分析”菜单项,弹出如图6-4所示的对话框。
图6-4 数据分析对话框
第三步:在“数据分析”框中选择“指数平滑”,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指数平滑对话框,作相应输入,即可得到如图6-5所示的对话框。
图6-5 指数平滑对话框
第四步:单击“确定”按钮,便可得到指数平滑结果,如图6-6所示。
图6-6 指数平滑法分析结果
3)趋势预测法进行预测
第一步:将数据录入到EXCEL工作表中。
第二步:选择在工作表中选择一个空的单元格。我们选择D2 单元格。
第三步:选择“插入”下拉菜单中的“函数”菜单项。
第四步:在出现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类别“统计”,在函数名中选择FORECAST(预测)函数,如图6-7所示。
图6-7 插入函数对话框
第五步:单击确定按钮,出现预测对话框,x中输入15,在know-y’s中输入B2:B12,在know-x’s中输入A2:A12,如图6-8所示。
图6-8 函数参数对话框
第六步:单击确定按钮,预测结果出现在D2单元格中,如图6-9所示。
图6-9 趋势预测法预测结果
2、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报告: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预测,预测时选择1~2种方法完成预测过程。
2)实验报告参考格式,参见附件。
附件:实验报告格式
成绩: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实验报告
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X XXXXXX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结果
正文格式要求:
1、用宋体5号;行距:固定值20磅;首行缩进2字符;页眉(学号姓名)页脚(页码)。编号采用层次表示
1 (5号宋体,加粗)
1.1 (5号宋体,加粗)
1.1.1 (5号宋体,加粗)
2、文中表格用小5号字;表格统一编号在表格前。
表1 检索结果表
| 刊物名称 | 搜索表达式 | 搜索结果 | 备注 |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username |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Lung Cellular & Molecular Physiology( Uid=inst, Pwd=journal) | (是否可用) |
图1 年销售量线性回归XY散点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