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体现创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师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特开展本次多媒体优质课及课件评选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来尽力展示教师的精神面貌、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小组(兼评委)
组长:张继磊
组员: 张松、郭伟、孙燕、范世伟、各教研组长。
二、参赛对象
全体教师
三、参赛说明及制作要求
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XP操作系统。
说明:多媒体课件应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
四、报送形式
以电子文档形式(均需附简短文字说明)报送到教务管理部。
五、报送时间
2015年11月15日——12月10日
六、参评及评比办法
1、凡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使用,且由老师本人制作的课件,均可参加本次评比活动。(所用的软件不限)
2、参赛作品需交多媒体课件和书面《制作说明》、《使用说明》各一份(样表见附表)。
3、评比过程中将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4、评委作品参与不参评。
七、评比标准(满分100分)
1、教育性(20分):紧扣教学大纲;选题恰当,适应教学对象需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易于接受;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作业典型,例题、练习量适当。
2、科学性(20分):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模拟仿真形象,举例合情合理、准确真实;场景设置,素材选取、名词术语、操作示范符合有关规定。
3、技术性(20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设计合理;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文字醒目;配音标准,音量适当,快慢适度;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
4、艺术性(20分):媒体多样,选材适度,设置恰当,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画面简洁,声音悦耳。
5、实用性(20分):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灵活;容错能力强。
八、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教学管理部
2015年11月2日
附表一:
课件制作说明
制作人: 年 月 日
| 课件名称 | |
| 上课的班级及时间 | |
| 制作该课件所使用的软件 | |
| 设计制作此课件的意义和作用: | |
| 使用课件后的体会: | |
使 用 说 明
| 本课件软件类型 | 播放所需的应用程序名称 | ||
| 使用的方法(各种超连接、其他插件的按钮位置、次序及幻灯片的切换顺序等): | |||
| 评审指标 | 评审标准 | 
| 教育性 (20分) | 符合教育方针、,紧扣教学大纲(4分) | 
| 选题恰当,适应教学对象需要(4分) | |
|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易于接受(4分) | |
| 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4分) | |
| 作业典型,例题、练习量适当(4分) | |
| 科学性 (20分) | 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6分) | 
| 模拟仿真形象,举例合情合理、准确真实(7分) | |
| 场景设置,素材选取、名词术语、操作示范符合有关规定(7分) | |
| 技术性 (20分) | 图像、动画、声音、文字设计合理(5分) | 
| 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逼真,文字醒目(5分) | |
| 配音标准,音量适当,快慢适度(5分) | |
| 交互设计合理,智能性好(5分) | |
| 艺术性 (20分) | 媒体多样,选材适度,设置恰当,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15分) | 
| 画面简洁,声音悦耳(5分) | |
| 实用性 (20分) | 界面简洁,操作简单,灵活(15分) | 
| 容错能力强(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