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读书笔记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是薛涌美国政治笔记一系列着作中的其中一记,描述的,是美国新精英集团的崛起和社会的进一步分化。中高产阶级将他们在荆棘、社会和文化上的优势转化为他们对子女从小奠定的教育上的绝对优势,把子女培养成下一代的社会精英,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别的阶层很难与之形成有力的挑战,而巩固中高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造成美国社会分化愈来愈严重,各阶层之间的流动也愈来愈小。
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对一名教师来说尤为受用。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在《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的序中提及到,美国家庭供孩子上钢琴课的事例。家长一年花5000多美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上钢琴课的孩子还是络绎不绝。这是为什么呢?有位钢琴老师十分得意地说:我的学生长大后干什么的都有,都非常出色。因为学了这些以后,学什么都快。 钢琴课实际上是塑造美国未来精英的文化品味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不仅有世俗的成功,而且有一个感性丰富的灵魂,既能创造生活,也能享受生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将来的一切竞争都是全球性的。孩子必须有全球的竞争力。创造力、想像力、领导才能、人文价值、艺术品位等综合性素质,成为他们从小训练孩子的根本。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孩子都具创造力,父母、老师、孩子结成三位一体对其进行引导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在美国,多数孩子都是幸福的。例如以弹钢琴为例,家长不会逼迫手指不长的孩子天天练钢琴,而是依据孩子自身的特性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特长。在中国,很多家长在孩子还不是很了解这个世界需要家长的引导时,会让孩子去做一些孩子不喜欢,或者是不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一些事情。独具慧眼的家长是让孩子做自己擅长的事,自然健康成长,不是主观代替孩子确立发展目标,更不是贪大求全,要求孩子全能,而是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公平、公正的观念在美国教育的观念中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每个孩子从小就知道隐私的重要性。在美国,由于很好的保护了每个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生活的昂首挺胸的,如果在我们有些地方可能就不会了。在美国,家长在孩子心中树立的都是你只是平凡的一员,任何你想要的都得通过你的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在我们这里,有些人总想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宁愿自己苦,也要为孩子营造奢侈的环境,十多岁就开豪车,这就造就了我爸是李刚药家鑫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虽然不是普遍,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学学美国的教育之长,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动手能力,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多操作与尝试,使他们遇到挫折是能积极面对,不消极,努力解决困难。孩子长大后始终要的,该来的问题始终也会呈现的,我们应该借鉴书中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个个对生活热情的,面对问题乐观的,不死板,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新一代青年。要想实现这些,她需要父母的引导,每个教育者的辛勤付出。
精英是开放社会竞争产生的,贵族是世袭的。精英集团的兴起,像是一场文艺复兴,以塑造完整的个人为宗旨,并不仅仅是传授手艺。耶鲁大学的学生,选历史专业的竟达15%,高居第一。政治学和经济学(这是纯理论的经济学,并非教你怎样做生意)紧随其后。明摆着,这些精英将来是要统治世界的。教育给他们的是价值观念、社会理念、对未来的远见、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不是怎样在那里数钱。
读了此书后,我觉得培养孩子做一个完整的人,尤其做一个有能力的人,这是今后发展生存之根本。尤其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培养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一个个书呆子,还有一些靠吃自己家里的老家本的,我也很想做一个完整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