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
1.把下面的图形沿着虚线剪开, 用可以拼成一个(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2.如果大圆的周长是小圆的2倍, 当小圆的直径是2分米时, 大圆的直径是( )分米。
A.8 B.4 C.6
3.用三根同样长的钢丝分别围成下面三种图形,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
4.有大小两个圆, 如果它们的半径都增加1厘米, 那么大圆的周长增加的( )。
A.多 B.少 C.与小圆同样多
5.大圆的半径6cm, 小圆的半径3cm, 大圆和小圆面积的比是( )。
A.2: 1 B.4: 1 C.1: 2
6.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 它们的面积相比, ( )。
A.长方形=圆 B.圆<长方形 C.圆>长方形
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
1.把圆形纸片对折, 打开后得到的折痕一定通过圆心。( )
2.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2:1, 面积和周长的比都是2:1。( )
3.半径相等的两个圆的大小相等。( )
4.在同一个圆里, 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
5.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圆周率。( )
6.在一个大圆内剪去一个小圆, 就形成一个圆环。( )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3分)
1.一个圆形粮仓的半径是3米, 它的直径是( )厘米, 周长是( )厘米。
2.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3.三角形、四边形是直线图形, 圆是( )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 通过圆心, 并且( )都在 ( )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战国时期《墨经》一书中记载“圜(圆), 一中同长也。”表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 即( )都相等。
4.一座台钟的钟面直径是10厘米, 它的半径是( )厘米。
5.圆的周长和直径的( )叫做圆周率。
6.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用字母( )表示。
四.计算题(共1题, 共6分)
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 厘米)
(1)(2)
五.解答题(共6题, 共36分)
1.砂子堆在地面上占地正好是圆形, 量出它一周的长度是15.7米, 那么直径是多少米?
2.一个圆形洞口, 直径为1m, 一个身高1.45m的小男孩不能直身钻进去, 如果这个洞口的周长增加1.57m, 小男孩能直身钻进去吗? (填能或不能)
3.要在底面半径是14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 接头部分是6厘米, 需用铁丝多少厘米?
4.学校准备围绕一个半径是7米的圆形花坛铺一条1米宽的石子小路, 小路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投资150元, 修这条小路要投资多少元?
5.一只环形玉佩的外圆半径为2厘米, 比内圆半径多1.5厘米, 这只环形玉佩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圆形的花园內, 工人要在中间种花, 外围种草。已知花园直径为30米, 种花的圆半径为10米, 求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参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B
6.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600;1884
2.直径;d;直径
3.曲线;圆心, 两端, 圆上;半径。
4.5
5.比
6.圆心;圆上;r
四.计算题
1.(1)3.14×44×2
=138.16×2
=276.32(厘米)
(2)3.14×80÷2+100×2+80
=251.2÷2+100×2+80
=125.6+200+80
=325.6+80
=405.6(厘米)
五.解答题
1.解: 15.7÷3.14=5(米) 答: 砂子堆的直径是5米。
2.1.57÷3.14=0.5(m), 1+0.5=1.5(m),
因为1.5m>1.45m, 所以洞口周长增加1.57m后小男孩能直身钻进去。
答: 能直身钻进去。
3.解: 2×3.14×14+6
=87.92+6
=93.92(厘米)答: 需用铁丝93.92厘米。
4.解: 7+1=8(米)
3.14×(82-72)
=3.14×(-49)
=3.14×15
=47.1(平方米)
47.1×150=7065(元)
答:小路的面积为47.1平方米, 修这条小路要投资7065元。
5.2-1.5=0.5(厘米)
3.14×(22-0.52)
=3.14×3.75
=11.775(cm2)
答: 这只环形玉佩的面积是11.775 cm2。
6.解: R=30÷2=15(米)
3.14×(152-102)
=3.14×115
=392.5(m2)
答: 草地的面积是392.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