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善良是无私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时政结合法,歌曲欣赏法等,懂得什么是与人为善的品德,懂得与人为善必须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助人的过程中。通过对有关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无私的,博大的,要是非分明,要见诸行动。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时事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收集地震中的感人事迹,与人为善的事例。
板书设计
与 人 为 善
勇敢 宽容 博大的
真诚 为人 无私的
克己 是非分明
尊重 正直 行动
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目的 | 
| 一、歌曲欣赏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 课前3分钟放音乐《善良的人》 | 听音乐,感受爱的温馨 | 通过音乐营造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烘托主题 | 
| 二、感受地震中善良 | 展示图片《姚明》和《林浩》视频,引导学生善良蕴涵的意义 | 1、了解林浩的事迹和地震后感人事迹。然后说说林浩的闪光点。 2、简述图片中的事迹 3、说感想  | 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感受患难见真情 | 
| 三、大善无形 | 1、展示林秀贞图片和林秀贞的故事 2、指导学生结合林秀贞的故事分析善良的品德  | 1、了解林秀贞的故事 2、说林秀贞的善良品德  | 1、学生形成对善良等高尚品德的共鸣和认同 2、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 
| 四、大爱无声 | 指导学生结合林秀贞的故事分析善良的特点 | 1、林大姐帮助的,都是她的亲人吗? 2、你认为林大姐帮助这些人,图的是什么? 3、曾经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年青人,也想找林大姐“帮忙”,你认为林大姐该不该帮忙? 4、你认为林大姐凭什么感动了中国,语言还是行动?  | 懂得 1、善良之心是博大的 2、善良是无私的 3、要是非分明,善恶分明。不能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和国家的法律。 4、善良要见诸行动 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 
| 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介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 | 1、了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 2、宣誓  | 1、善良要见诸行动 2、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  | 
| 六、善良行动计划 | 制定善良行动计划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与人为善,共建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