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改革有关精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卫生项目各项任务,督导评估项目实施效果,特制订本督导评估方案。
一、督导评估内容
(一)本方案督导项目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二)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各县(市)及相关部门对项目的重视程度,组织协调力度,多部门参与机制的建立,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的制订,项目资金的管理与落实等。
(三)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管理和执行单位相关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资金的使用情况,机构、人员的资质和能力,服务的数量及质量,信息数据的管理等。
(四)项目实施效果。主要包括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健康指标的改善,服务对象医疗负担的减轻和满意度的提高等。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二、督导评估机制
(一)承担妇幼卫生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成立项目质量控制小组,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定期开展质量控制并自查。
(二)县(市)卫生局,会同财政局每年对辖区内所有承担妇幼卫生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面督导评估。
(三)州级每年对辖区内50%以上的县(市)进行督导评估。
(四)在各级督导评估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要以书面形式反馈,注明整改期限,追踪整改情况并及时将每一轮督导评估情况报上一级卫生和财政等相关部门。
三、督导评估结果应用
(一)督导评估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二)督导评估结果将作为对各县(市)和承担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核拨项目经费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作为医疗卫生机构是否能继续承担妇幼卫生项目的依据。
(三)根据督导评估结果,制定和完善妇幼卫生项目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措施。
四、督导评估组织领导
各县(市)要成立由卫生、财政牵头,各相关机构参加的督导评估工作组,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妇幼卫生项目各项任务的落实。
附件: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2.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3.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 附件1 | ||||||
|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 ||||||
| 考核对象 | 内容 | 考核要点 | 分值分配 | 总分值 | 考核方法 | |
| 各级地方及卫生、财政等行政部门 | 组织管理 | 明确部门职责 | 10 | 80 |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 | |
|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 10 | |||||
|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 10 | |||||
| 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10 | |||||
| 制定项目督导评估方案 | 10 | |||||
| 制定本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 | 10 | |||||
| 制定本县(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限价标准 | 10 | |||||
| 制定本县(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规范及补助流程 | 10 | |||||
| 资金管理 | 落实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 50 | 110 | 查阅相关文件;查阅财政、卫生部门财政预算、资金划拨单、进帐单 | ||
| 及时(3个月内到县级)拨付项目资金 | 40 | |||||
| 严格管理,落实专款专用,无经费挪用 | 20 | |||||
| 宣传动员 | 组织相关部门(包括媒体),每年至少开展3次面向社会的宣传活动 | 30 | 30 | 查阅活动通知、宣传材料、活动影像资料等 | ||
| 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建设 | 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制度 | 10 | 40 | 查阅相关制度和文件资料;实地考察孕产妇抢救中心,进行急救转诊模拟考核 | ||
| 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服务流程 | 10 | |||||
| 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 10 | |||||
| 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通畅 | 10 | |||||
| 项目管理和执行单位 | 资金使用 | 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符合要求 | 30 | 90 | 查阅项目相关信息报表和保存单据及服务对象人员名单,现场查看,随机抽查服务对象进行核实 | |
| 定期向社会公布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及补助对象的情况 | 15 | |||||
| 建立群众监督制度及监督方法(如设立监督电话或意见箱) | 15 | |||||
| 定点医疗卫生机构能按财政补助标准免收相关费用 | 30 | |||||
| 服务能力 | 严格执行助产机构、技术人员的准入制度 | 15 | 90 | 查阅卫生行政部门执业许可审批情况,并到相关机构核实 | ||
| 制订相关工作制度(包括检查、诊疗、转诊、随访和健康教育宣传等) | 15 | 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 | ||||
| 制定产科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 | 15 | |||||
|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活动(至少每年一次) | 15 | |||||
| 具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的设备 | 15 | 按照国家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要求,抽查相关机构进行核实 | ||||
| 具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的药物 | 15 | |||||
| 服务提供 | 孕期检查项目规范 | 20 | 130 | 询问专业技术人员及服务对象或现场考核,了解服务是否规范 | ||
| 高危孕产妇规范管理及转诊、追访 | 20 | 查阅门诊孕产妇管理相关资料 | ||||
| 分娩期保健服务规范(产程各阶段处理及时、规范) | 20 | 查阅自然分娩病历记录 | ||||
| 规范实施剖宫产 | 30 | 抽查剖宫产病历,了解剖宫产指征是否充分 | ||||
| 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至少2次 | 20 |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并询问服务对象 | ||||
| 印制健康教育材料并发放给服务对象 | 20 | |||||
| 人员培训 | 举办至少一期综合或专项技术培训班 | 20 | 70 | 查看卫生局或妇幼保健机构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培训班相关档案(通知、签到、教材、课程表、考试卷、总结)等资料,并到相关机构核实,按要求 酌情扣分 | ||
| 培训班档案齐全 | 10 | |||||
| 培训覆盖率达到90% | 20 | |||||
| 医务人员知识掌握率达到80%以上 | 20 | 模拟考核或问卷,现场考核医务人员,分数80分以上算合格 | ||||
| 信息管理 | 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信息报告、质量控制、信息安全制度) | 10 | 85 | 查阅相关制度、工作记录和分析报告等资料;到现场考察,询问相关人员 | ||
| 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规范 | 10 | |||||
| 各项原始资料、个案登记表和汇总报表记录完整,保存完好 | 20 | 查阅上报资料,抽取各类表册进行检查 | ||||
| 信息上报及时 | 15 | 查阅上报资料 | ||||
| 数据错漏项小于5% | 10 | |||||
| 数据完整率达到95% | 20 | 
|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项目管理及执行机构 | 督导质控 |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 | 10 | 50 |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 | |
| 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自查 | 10 | |||||
| 县(市、区)级每年100%评估 | 10 | |||||
| 市级每年对辖区内50%县(市、区)进行评估 | 10 | |||||
| 省级每年对辖区内20%以上的县(市、区)进行评估 | 10 | |||||
| 效果评估 |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 | 50 | 225 | 查阅妇幼卫生年报等相关资料,及医院相关资料 | ||
| 达到阶段性住院分娩率 | 50 | |||||
| 服务对象住院分娩负担逐年减轻至免费 | 35 | |||||
| 剖宫产率降低 剖宫产率<30%及以下的县,每年的剖宫产率保持基本不变 剖宫产率31~50%的县每年降低至少3% 剖宫产率>50%的县每年降低至少5% | 40 | |||||
|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70%以上 | 50 | 随机调查服务对象 | ||||
| 合计 | 1000 | 1000 | ||||
| 注: | ||||||
| 1、住院分娩率:住院分娩的产妇人数/同期同地区产妇总数*100%。 | ||||||
| 2、孕产妇死亡率:指年内每10万名孕产妇的死亡人数。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期至产后42天内,由于任何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死亡者。按国际通用计算方法,“孕产妇总数”以“活产数”代替计算。 | ||||||
| 3、剖宫产率:行剖宫产人数/同期同地区活产数*100%。 | ||||||
| 附件3 | |||||||
|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督导评估标准 | |||||||
| 评估对象 | 内容 | 考核要点 | 分值 分配 | 总分值 | 考核方法 | ||
| 各级地方及卫生、财政等行政部门 | 组织管理 | 明确部门职责 | 10 | 100 |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 | ||
|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 10 | ||||||
|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 10 | ||||||
| 制定项目督导评估方案 | 10 | ||||||
| 按时完成叶酸招标采购 | 40 | ||||||
| 规范叶酸发放流程 | 20 | ||||||
| 资金管理 | 落实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 50 | 110 | 查阅相关文件;查阅财政、卫生部门财政预算、资金划拨单、进帐单 | |||
| 及时(3个月内到县级)拨付项目资金 | 40 | ||||||
| 严格管理,能够做到专款专用,无经费挪用 | 20 | ||||||
| 宣传动员 | 组织相关部门(包括媒体),每年至少开展3次面向社会的宣传活动 | 30 | 30 | 查阅活动通知、宣传材料、活动影像资料等 | |||
| 项目管理和执行单位 | 资金使用 | 按照项目要求确定服务对象 | 30 | 50 | 查阅项目相关信息报表和保存单据及服务对象人员名单,现场查看,随机抽查服务对象进行核实 | ||
| 定期向社会公布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及补助对象的情况 | 10 | ||||||
| 建立群众监督制度及监督方法(如设立监督电话或意见箱) | 10 | ||||||
| 服务能力 | 按照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药品管理 | 40 | 110 |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及服务对象人员名单,并到相关机构核实 | |||
| 掌握本辖区服务对象情况 | 20 | ||||||
| 合理安排各地区和叶酸发放机构的叶酸发放量、存留量 | 20 | ||||||
| 制订相关工作制度(包括药品管理、叶酸发放、随访、高危待孕妇女、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宣传等) | 10 | ||||||
|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 | 10 | ||||||
| 定期开展质量评估活动 | 10 | ||||||
| 项目管理和执行单位 | 服务提供 | 能提供规范服务,现场进行咨询指导 | 20 | 140 | 现场考核,了解其咨询指导能力 | ||
|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叶酸免费发放 | 40 |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并到相关机构核实,抽查叶酸发放登记表 | |||||
| 对服用情况进行随访,并做好记录,随访率达到90%。 | 40 | 抽查随访登记册 | |||||
| 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至少2次 | 20 | 核实健康教育相关资料,询问服务对象 | |||||
| 印制健康教育材料并发放给服务对象 | 20 | ||||||
| 人员培训 | 举办至少一期培训班 | 10 | 70 |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培训班相关档案(通知、签到簿或通迅录、教材、课程表、考试卷、总结);现场进行考核 | |||
| 进行人员考核 | 10 | ||||||
| 培训班档案齐全 | 10 | ||||||
| 培训覆盖率达到90% | 10 | ||||||
| 医务人员知识掌握程度达到80%以上 | 30 | 模拟考核或问卷,现场考核医务人员,分数少于80分为不合格 | |||||
| 信息管理 | 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相关制度(信息报告、质量控制、信息安全制度) | 10 | 100 | 查阅相关制度、工作记录和分析报告等资料;到现场考察,询问相关人员 | |||
| 建立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规范 | 10 | ||||||
| 项目资料管理设备齐全 | 20 | ||||||
| 各项原始资料、个案登记表和汇总报表记录完整,保存完好 | 30 | 查阅上报资料,抽取各类表册进行检查 | |||||
| 信息上报及时 | 10 | 查阅上报资料 | |||||
| 数据错漏项小于5% | 10 | ||||||
| 数据完整率达到95% | 10 | ||||||
|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项目管理及执行机构 | 督导质控 |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督导评估标准 | 10 | 50 |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 | ||
| 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开展自查 | 10 | ||||||
| 县(市、区)级每年100%评估 | 10 | ||||||
| 市级每年对辖区内50%县(市、区)进行评估 | 10 | ||||||
| 省级每年对辖区内20%以上的县(市、区)进行评估 | 10 | ||||||
| 效果评估 | 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阶段性的目标(2009年达到60%,2011年达到90%) | 50 | 240 | 查阅妇幼卫生监测和年报等相关资料 | |||
| 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达到阶段性的目标(2009年达到60%,2011年达到90%) | 50 | ||||||
| 目标人群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阶段性的目标(2009年达到30%,2011年达到70%) | 50 | ||||||
| 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降低(以省为单位) | 50 | ||||||
| 服务对象的满意度70%以上 | 40 | 随机调查服务对象 | |||||
| 合计 | 1000 | 1000 | |||||
| 1、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增补叶酸知识知晓人数 / 调查人数*100% | |||||||
| 2、叶酸服用率:服用人数 / 产妇总人数*100% | |||||||
| 3、叶酸服用依从率:叶酸服用依从人数 / 叶酸服用总人数*100% | |||||||
| 4、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围产儿中神经管缺陷缺陷数 / (活产数+死胎和死产数)*10000/万 | |||||||
| 5、叶酸服用依从人数:怀孕前服用小剂量叶酸,从开始服用至怀孕头三个月的天数中服用天数占80%及以上的产妇数。 | |||||||
| 6、增补叶酸知识知晓人数:在调查人群中,知道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缺陷,且知道应在怀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的人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