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4:23
文档

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于今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学生开始把就业方向转向公。以至于公已经超过高考成为淘汰率最高的考试,被称为“国字第一考”。不过我们也能从大规模的弃考中,我们已看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另外的选择。但最近几年国考热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年份招考职位招录人数审核通过参考人数最终比例20131292720879138.3万————20121048617941130万96万53:1201
推荐度:
导读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于今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学生开始把就业方向转向公。以至于公已经超过高考成为淘汰率最高的考试,被称为“国字第一考”。不过我们也能从大规模的弃考中,我们已看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另外的选择。但最近几年国考热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年份招考职位招录人数审核通过参考人数最终比例20131292720879138.3万————20121048617941130万96万53:1201
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 利的工作人员。由于今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学生开始把就业方向转向公。以至于公已经超过高考成为淘汰率最高的考试,被称为“国字第一考”。不过我们也能从大规模的弃考中,我们已看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另外的选择。但最近几年国考热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年份 招考职位 招录人数 审核通过 参考人数 最终比例 
20131292720879138.3万 —— 

——
20121048617941130万 96万 53:1
2011976315290141.5万90.2万59∶1
2010927515526144.3万92.7万59∶1
2009755613566105.2万77.5万58∶1
200866911378780万46∶1
200763611272474万53.5万42∶1
200660531028254万50万48.6:1
20055456827131万29万35∶1
20044036757218.2万12万15∶1
20035400547512.5万8760916∶1
调查概况;

调查内容:在校大学生对报考公的看法,大学生竞争公务员的优势,以及有报考意向的占到的比重。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一)调查内容及数据整理。

1)在校大学生对报考公务员的看法;

首先,公务员职业依然有显著的相对优势,尤其是待遇优势仍然明显。包括工作稳定性、社会地位等,甚至隐性的东西,如住房;工资虽然名义上不高,但隐性的待遇其他行业还是比不了的。此外,现在权力越来越大,掌控资源越来越多,这就有可能成为个人捞取好处的手段,按政治学的说法,就是寻租,不可否认有些考生具有这样的报考心态。总的来说,公务员的职业优势,有些是合理合法,各国公务员都存在的,但有些是我们国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现在公务员报考程序相对比较公平、公开和便捷。尤其是实行网上报名后,更是方便了报名,使得许多人可以将公务员成为其多项职业选择中的重要一项。

  再次,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总体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尽管我国总体经济形势还不错,但受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有意愿报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占调查中原因的30%,其次,优厚的薪金也是吸引部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原因,占总比率的18%,另外还有将近14.5%的大学生是受社会导向的影响才有报考公务员的意向,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因公务员所具有的社会地位选择报考公务员的,而像性格趋向、实现政治抱负这类的因素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意向影响较小。

  二)大学生竞争公务员的优势

   1·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大部分青年公务员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这是大学生的显著优势。   2、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大学生公务员的教育背景共涉及达30余个专业,涵盖了法律、经济管理、工程、计算机等文、理科专业,较之专业背景相对集中于行政管理、中文等专业的其他公务员,体现出教育背景上的多元化。同时,丰富的专业背景为青年公务员带来了合理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英语、计算机、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储备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3、具有较大的工作潜力。大学生公务员眼界比较开阔,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比较强,对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掌握的比较好。这使得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发挥专业优势。  4、具有较强的进取意识。大学生公务员对自己的事业有着较高的热情,普遍具有追求事业成功的激情和渴望,想做事并且想把事情做好。同时,具有较强的自我提高的意识。  5、充满生机与活力。大学生公务员是公务员队伍中最活跃的因子,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各项活动的参与意识比较强,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在调查中有意参加公的比重。

   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国家公共有140余万人报考,国家提供有1.6万个岗位,根据此来计算的话,考录比为87.5:1。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通过最后审核人数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人。伴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考研、考公务员更是众多大学生避开找工作这一难题的佳径。毕业之后有意愿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为47%,没有意愿报考公务员的比例为53%,没有意愿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中考研的占到67%,可以发现毕业之后有意愿报考公务员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其次,在调查中发现有少数大学生对公不太了解的现象。

四、意见和建议 

面对持续走热的报考公务员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自主创业的观念,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创业型人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锻炼,培养自己自主能力和创新创造精神。此外,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勇于去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提高自我,而不是贪图公务员职位所谓的稳定与安逸,那不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从学校而言,要为大学生提供前期创业准备。

2) 要严苛国家其他考试、录取制度的公正性

由于过多的潜规则让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流失,所以国家严苛考试录用制度,保障各行各业录取的公平性,降低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3)加强引导,让大学生走出误区

有些大学生盲目跟风,根本不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只是想抱着公务员这一“铁饭碗”悠闲地过一生。其实从公务员的工作负荷和岗位职责来看,机关的职位设定有具体的标准,有明确的工作质量和数量规定,工作并不轻松,有些工作岗位也需要加班加点。因此大学生的跟风行为明显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没有找与自己专业对口,兴趣相符的工作,在公务员岗位上也不会做出很大的成就,这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要加强引导,让社会各界清楚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了解公务员的责任和权力,使每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工作时能够贴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从而找到一份自己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工作。

调查表

您好,我们是汽车运用工程的大学生,现正在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潮持久不退的现象进行了解和调查,需要了解同为大学生的你们的真实想法。希望大家可以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下列问卷,感谢您的参与!打扰之处,请大家原谅。

1、 请问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2、 您了解公务员制度吗?

A 了解 B 不了解

3、 您有考公务员的打算吗?

A 有 B没有 C还在考虑中

4、 如果有机会让您成为公务员,您愿意吗?

A 愿意 B 不愿意 C视情况而定

5、 考公务员是基于什么?

A 自己喜欢 B 父母期望 C 同学们都在考,自己也跟着考吧

6、 您认为公务员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A 社会地位高 B 收入稳定 C 福利待遇高

7、 您认为现在的公务员录取制度公正吗?

A 公正 B 不公正 C 相对公正

8、 您认为的公务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多选)

A 人民公仆 B 工资高的人 C 有权力的人 D 有社会地位的人 E 其他

9、 您认为公务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可多选)

A 思维能力 B 信息收集能力 C 协调能力 D 组织能力 E 决策能力

10、 您认为现急需完善公务员哪些社会制度?(可多选)

A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 工伤保险 D 医疗保险 E 其他

文档

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务员现状的调查报告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由于今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学生开始把就业方向转向公。以至于公已经超过高考成为淘汰率最高的考试,被称为“国字第一考”。不过我们也能从大规模的弃考中,我们已看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另外的选择。但最近几年国考热还会一直持续下去。年份招考职位招录人数审核通过参考人数最终比例20131292720879138.3万————20121048617941130万96万53:120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