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4:24
文档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掌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之后改变了生活态度(由先前的自卑变得活泼开朗、有自信)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课文以英子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小学语文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掌握了很多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掌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之后改变了生活态度(由先前的自卑变得活泼开朗、有自信)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课文以英子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小学语文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掌握了很多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掌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之后改变了生活态度(由先前的自卑变得活泼开朗、有自信)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课文以英子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小学语文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乐于朗读新颖的课文,再加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乐于学习。

    【设计理念】

    1、把阅读、理解、感悟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把点拨、引导、激励留给教师,让教师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2、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3、以质疑明确学习方向,以自读自悟体会课文内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感受,以表达促成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课时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感情朗读来体会英子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以及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2、初步感受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3、用文字来诠释爱,从而更深刻地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和鼓励。

      【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诗歌。

    2、学生:爱心卡、收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请大家伸出手掌拍一拍,你听到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生:(生鼓掌)畅所欲言!

    2、看来掌声里也藏着许多奥秘!多好的掌声啊,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掌声》这一课。

    3、齐读课题,读出我们三(7)班的热情来。

    4、是啊,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英子的生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一封英子的来信。

    5、引读最后一段:(出示导学单)(课件出示来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谁愿意来为大家读一读?请学生读。

    书写指导:鼓励。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师范写。

    过渡:对啊,是掌声改变了英子的生活,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从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二、前后对照,感受变化

    1、引读第一自然段。

    回顾上一节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英子从小得过——

    生: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也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英子总是……(引导学生回答)

    生: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上课前——

    生:她早早地来到教室,

    师:下课后——

    生: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师:这场可怕的病魔,给英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同时也带走了英子灿烂的笑容和面对生活的勇气。多么可怜的英子啊!让我们一起把她的痛苦、孤独读出来。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英子?指名回答。

    生:孤独、忧郁、自卑……

    【设计意图:人的情感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能唤起人们一定的情感。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情景再现,语言描述等手段,再现了英子困境,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萌发对英子的同情之心。】

    过渡:而就是这样一个自卑、忧郁的英子,后来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快点找一找。(第4 段) (出示导学单)

    2、学习第4 自然段。

    (1)自读第4 自然段。(课件出示)指导朗读,现在英子变得什么样了?

    (2)英子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指名回答:

    生:活泼、开朗、自信、不再忧郁……

    (3)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开心、高兴……

    (4)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

    (5)不同形式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

    3、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现在的英子和从前判若两人,此时她最想说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来信)我请刚才读这封信的同学再来读读。

    过渡:掌声拥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讲故事中去。

      三、深入课文,明确重点

    1、课文中几次提到了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我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3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出示导学单,小组交流。)

    2、指名读句子,谈体会:出示:

    句子一: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句子二: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四、领会掌声,理解含义

    (一)解读“第一次掌声”

    1、谁来读一读第一次描写掌声的句子。(指名读)

    2、读得真好。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

    3、指名说。(随机理解“骤然间”的意思)

    4、过渡:英子才刚刚站上讲台,还没开口讲故事,同学们为什么送给英子掌声呢?请同学们再认真仔细地读读2、3 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英子的动作、神态的句子,仔细体会英子当时的心情,然后与同桌交流交流。

    5、生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来。师巡视指导。

    6、让我们先看看掌声响起之前的英子。出示:

    (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2)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3)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7、随机交流:(读句子、找词语、谈体会)

    (1)指名读一读找到的第一个句子。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找出一个描写英子动作的词,是哪一个?(低)

    ②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英子低下头的时候,她在想什么?

    ③从中想象得到英子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英子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

    ④生回答。

    师引: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也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给她留下胆怯、自卑与孤独,所以当同学们把目光投向她时,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⑤指导朗读,读出英子内心的自卑、紧张和痛苦。

    过渡:从你们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自卑的英子。谁接着读你找到的句子。

    (2)自由读第2 句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①师:“犹豫”是什么意思?生:(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怕同学们嘲笑我)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又怕老师批评。)

    ②师:多么矛盾的英子啊!师:英子犹豫了,还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生:慢吞吞。 师:是的,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啊,她慢吞吞地站起来。看,英子的眼圈怎么红红的?生:因为她很痛苦。 生:她太为难了,很想哭。

    ③文章虽然没有写出英子心里边的想法,但我们却可以从她的动作“慢吞吞”、表情“眼圈儿红了” 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那你们你能把英子的这种矛盾、痛苦、自卑、无奈读出来吗?

    ④师:是啊,这真是一个痛苦、无奈的英子啊!谁来读读这句话。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痛苦的英子。谁还想读?女生齐读。

    (3)解读第三句,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引: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 ——(引读)。生:英子一摇一晃地走向讲台。

    ①师:什么叫注视?生:一直盯着看。

    ②师:同学们注视着英子,这目光中包含着什么?生:希望、期待。

    ③师:同学们期待着什么?生:英子能勇敢地走上台去。

    ④师:是啊,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英子终于鼓起勇气,战胜了自己,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⑤师:从这个一摇一晃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英子走路很艰难、英子走得很慢。

    ⑥师:尽管英子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但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英子终于鼓起勇气,战胜了自己,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4)领悟掌声

    过渡(出示句子三):

    师:面对这样一个勇敢的女孩,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她鼓掌喝彩吗?

    ①(引读第一次掌声)师引“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 生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师:英子能走上讲台,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让掌声来得更响亮些吧!生再读。

    ②掌声多么热烈,多么鼓舞人心啊!你们是想用这掌声告诉英子什么呢?

    ③师:这掌声包含着对英子的什么?——鼓励、关心、支持

    ④师:听到这掌声,英子的心情怎样?——感动、激动

    ⑤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生: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⑥多么感人的一幕,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

    8、引读最后一段:师引:这掌声让内心布满乌云的英子充满了阳光,难怪英子在来信中告诉我:生读(出示):“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二)解读“第二次掌声”

    1、第二次掌声又从哪里响起呢?谁来读?

    2、这一次,同学们是为什么给英子掌声呢?生:因为英子故事讲得好。 师:从哪里知道英子的故事讲得好?生: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师:让热烈的掌声响起来吧!(读)

    3、你们想用这掌声告诉英子什么?生:英子,你的故事讲的真好。(英子,你的声音真好听。) 师:这掌声里包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什么?——赞美和鼓励。

    4、在掌声后,她虽然还是一摇一晃地走着,可她的心情却和刚刚大不相同。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5、自由读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6、从这以后,英子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女孩?(引读第4 段)。

    自信、开朗、快乐……

    【设计意图:以英子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从描写英子的神态与动作中,深入解读两次掌声,更深领悟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之后改变了生活态度。】

      五、回顾课文,情感升华

    1、读到这里,你们一定对掌声的意思有了新的理解,在这里,掌声已不仅仅是鼓掌的声音了,它还是什么?

    2、齐读小诗。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花香能够使人振奋起来!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掌声是 ……

    3、掌声还是什么呢?读到这,说到这,相信你们对掌声会有更深的认识。出示:这掌声是 。(生说)用一个词,甚至可以用一个字来说。

    板书:爱

    4、拓展写话:

    师引:掌声里包含着浓浓的爱,让我们也学会把掌声送给自己、送给别人;为自己喝彩,为别人欢呼。让生活因为有了掌声而更精彩。

    (堂上小练笔)请拿起你的笔,在心卡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当 的时候,我想把掌声送给 ,我想对 说:“ 。”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棒了,让我们为自己今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写话小练笔的训练,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人是需要关心和鼓励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给予他人关爱,并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爱。】

    六、布置作业

    1、收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诗句

    2、收集残疾人自强不息或社会帮助残疾人的小故事,讲给父母、同学听。

    【设计意图:由文本引向生活,使学生在锻炼语言组织能力的同时,也令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29 掌声

    默默 不愿意 低下头 犹豫 (忧郁、自卑)

    掌声鼓励

    英子 爱 (关心、支持、赞扬)

    (变化)

    说笑 学跳舞 (开朗、快乐、自信)

文档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课文《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掌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的掌声之后改变了生活态度(由先前的自卑变得活泼开朗、有自信)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课文以英子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小学语文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掌握了很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