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秋水》练习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4:39
文档

《秋水》练习及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一、课内练习: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秋水时至时:()百川灌河河:()河伯始旋其面目旋:()不见水端端:()2.指出下列“之”的含义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少仲尼之闻()3.古今异义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大方4.指出文言句式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翻译下列句子。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文学常识填空。《秋水》选自。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与并称“老庄
推荐度:
导读《秋水》同步练习一、课内练习: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秋水时至时:()百川灌河河:()河伯始旋其面目旋:()不见水端端:()2.指出下列“之”的含义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少仲尼之闻()3.古今异义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大方4.指出文言句式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翻译下列句子。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文学常识填空。《秋水》选自。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与并称“老庄
《秋水》同步练习

一、课内练习:

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秋水时至         时:(         )         百川灌河   河:(         ) 

   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          )        不见水端   端:(         )

2.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野语有之曰  (        )             我之谓也 (        )

   少仲尼之闻  (        )              

3.古今异义

  百川灌河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至于北海

  大方

4.指出文言句式

   以为莫己若                 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6.文学常识填空。

《秋水》选自          。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            。与            并称“老庄”。《庄子》又叫             ,是由                                  所著。全书现存            篇。

7.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8.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轻伯夷之义(轻视)     B.少仲尼之闻(名声)

C.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D.我之谓说(说的就是我)

9.与“莫己若”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

A.秋水时至     B.何陋之有C.顺流而东行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是(    )

①以为莫己若者       ②指九天以为正兮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终老不复取         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11.下列各句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是社稷之臣也                D.非我也,岁也

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己任        B.少仲尼之闻 

C.而轻伯夷之义者          D.泾流之大

二、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文后习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连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⒈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于是惠子恐  ②于是鸱得腐鼠      B.①发于南海      ②飞于北海     

 C.①惠子相梁,  ②欲代子相          D.①子知之乎      ②仰而视之

⒉与“或谓惠子曰”中的“或”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如以吾之所长攻其所短,或能负乎?       B.或坐或卧,或仰或俯

 C.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D.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惠子相梁  担任相国                     B.或谓惠子曰  有人

 C.非梧桐不止   停止                      D.非练实不食  竹子的果实

⒋对本文中庄子的话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井蛙不可与之语海

 C.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附译文: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水流注入黄河。水面宽阔,两岸、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当时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北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候河伯才掉转脸来,抬头看着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是说我呀。而况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有机会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真的危险了,我会永远被大方之家耻笑。”

《秋水》练习答案:一、1、 按时  黄河  旋转、掉转   尽头  

2、这样;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的; 

3、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于是(古:在这时;今:表示承接)

   至于(古:到了;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大方(古: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不吝啬或自然、不拘束)

4、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

5、在这个时候,河伯高兴极了,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听到了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是说我呀。

6、《庄子》  道家  《庄子》  老子  又叫《南华经》,是由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全书现存三十三篇。

7、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8、B “少仲尼之闻”的“闻”应该是“学问,学识”。 

9、B  “莫己若”与“何陋之有”均为宾语前置。

10、B ②“正”通“证” ④“取”通“娶”

11、A   A项是被动句,其余为判断句。

12、.D A项“美”形容词作名词,指美好的事物。B项“少”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少,小看”。C项“轻”形容词意动用法。

二、1.D  2.B  3.C  4.A   

相梁,在魏国做相国,梁,梁是魏国的都城,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根据史实魏国都城叫大梁,所以魏也叫梁。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或:有人。

①于是:与现代意思相同,可直接翻译为“于是”

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因为色白如洁白的绢,故称。

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醴:甘甜

②于是:在这时。

鸱(chī):人教版语文书中解释为猫头鹰。

夫(fú):句首语气词,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 那鹓鶵。

发于南海:于,从        飞于北海:于,到

(译文)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文档

《秋水》练习及答案.

《秋水》同步练习一、课内练习: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秋水时至时:()百川灌河河:()河伯始旋其面目旋:()不见水端端:()2.指出下列“之”的含义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少仲尼之闻()3.古今异义百川灌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大方4.指出文言句式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翻译下列句子。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文学常识填空。《秋水》选自。庄子,名周,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是。与并称“老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