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 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 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 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 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 “健 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体育课课程安排
每周安排 3 节体育课; 25 分钟大课间(广播操) ; 15 分钟眼保健操;30 分钟兴趣活动。
三、大课间(广播操)
上午:9:55-10:20 眼保健操:
下午 15:00-15:15
四、大课间活动形式及要求:
1.活动形式
活动以年级为单位,活动内容以广播操、游戏,适合学生多 种选择的文体活动, 在校园内指定范围提供给学生进行较充分的 活动。 使学生通过广播操活动和其他活动, 头脑得到充分的放松, 身体得到充分的调节;使校园充满活跃、积极向上的热烈气氛; 体现“我参与、我快乐、我健康”的校园风貌。
2.活动内容
广播操、跳橡皮筋、跳绳、踢毽、篮球、羽毛球、呼啦圈等。
3.活动要求
(1)必须全班参与。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班主任具有管理、 保障活动秩序和安全的职责。 各班班主任活动时间要在活动场地 指导学生的活动,值日行政负责检查登记。
(2)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充分考虑时间的有 限性和局限性。
尽力做到体育活动运动量适宜、项目内容健康、 符合学生兴趣、场地距离合适,方便管理、安全性高等因素。
(3)贯彻“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方针。
此活动实施阳光 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充分调节学生学 习中身心健康的有益措施。
4、注意事项
(1)活动要有秩序,听从指挥,上下楼梯不得拥挤;要珍 惜和爱护活动器材。
(2)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场地周围的人群,避免伤到别 人。
(3)活动器材以学生自带为主,学校提供适量活动器材, 由体育科组统一分配,然后各班自行保管。
(4)身体不适的同学可以不参加活动,但必须向班主任请 假或者不要参加过于激烈的活动。当听到活动结束铃响时,应马 上停止活动,迅速将器材收好,然后回教室。
五、建立评比表彰制度。
每周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的“阳光班级”和阳光少年,把阳 光体育活动真正搞好。
昆北小学
昆北小学校园体育活动安排表
| 年级 时间 | 第一周 | 第二周 | 第三周 | 第四周 | 
| 一年级 | 游戏 | 接力赛跑 | 游戏 | 比赛 | 
| 二年级 | 比赛 | 跳绳 | 游戏 | 接力赛跑 | 
| 三年级 | 接力赛跑比赛 | 跳绳 | 比赛 | 游戏 | 
| 四年级 | 接力赛跑比赛 | 游戏 | 跳绳 | 比赛 | 
| 五年级 | 跳短绳 | 球类 | 比赛 | 接力赛跑 | 
| 六年级 | 跳大绳 | 比赛 | 接力赛跑 | 球类 |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精神,有效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我校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落实责任
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建立健全多部门负责的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责任到人。校长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各班主任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
体育教师、科任老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责任人。
四、活动时间
大课间30分钟,上下午眼睛保健操10分钟,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20分钟。
五、活动项目
广播操、眼操、长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赛跑、下棋、仰卧起坐、扳手腕等。
六、组织实施
1.当天的值班领导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和值周老师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巡查,及时妥当地处理活动中的突发事件。
2.广播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眼操由当堂授课教师负责。
3.其他活动,值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选好组长,由组长带领大家活动。
4.值班老师要严密关注学生活动的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当地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要及时报请值班领导甚至报请校长妥善处理。
七、活动评价
1.每学期期末都要组织一次“一小时课外活动”专项评价活动,评选该项活动的合格、优秀班级。
2.将该项活动的评定成绩纳入优秀班集体的评价之中。
2016年度昆北小学大课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坚持“健康第一”,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努力增强学生体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树立健康就是质量的思想,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运动,养成每天坚持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让学生乐于运动并主动掌握基本技能,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并促进学校教育的良性循环;
3.以大课间体育为辐射点,和谐师生、生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浓厚健康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打造活力校园。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值周、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在校学生多,人均占地面积不足的特点,采取以年级为单位,分组活动的形式。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5.多样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学生多的特点,大课间活动时选择有利于健康的游戏,集体舞,踢毽子,跳绳,板羽球,拍球之类的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四、活动项目、活动器材及形式
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室外体育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进行活动。及大部分项目要靠班主任及体育老师培训、辅导学生。部分复杂的室外活动项目由相关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总整流程是先整体再分散,时间为35分钟,
1.活动的具体项目:
自主活动:在学校的组织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球类活动、体育游戏、跳绳、跳皮筋、踢毽子、呼拉圈、等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选做)
以上这些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和选用,全体教师要集思广益,挖掘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
其中以下一些项目为本学期学校组织的比赛项目:
跳绳(双脚) 立定跳远
拔河 体操比赛
2.形式
因学校场地有限采取室内与室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分时间、分场地的办法。
学校添置一些运动器材,提供给学生活动。班主任也要动员学生自愿购置或自制一些体育活动辅助器材,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活动的考核
由值勤的带班领导对每次体育活动进行考核,根据师生的参与度,活动的强度与密度,运动项目的选择搭配、室内活动的正常,进行四级评分(优、良、中、下),期末对考核结果好的班级及个人进行表彰。
六、领导小组
组长:苏璟
责任组长:各班主任及各班体育老师
七、制度建设
(一)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5.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体育教师指导活动。
6.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负责值日的老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7.班主任职责同等,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各成员职责
1.领导职责:正副组长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职责:负责活动器材的提前准备;负责各班活动场地及进退场的安排;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负责阳光活动的日常训练与运动技能的即时指导。
3.教务处职责:监督学生的进出场秩序,并组织体育教师或值周班进行大课间活动评比,做好班级专项考核工作。
4.班主任职责: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伤害突发事件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6)及时做好活动记录,随时接受各级督查。
5.副班主任职责: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并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参与学生活动之中。
(三)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伤情发生后,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伤害严重必须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及时送医院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教导处。
八、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暑期组织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培训校园集体舞。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大课间活动制度”和“大课间活动评比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全体教师紧密配合,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昆北小学“大课间”活动线路图
| 教学楼 | 
昆北小学“大课间”各班活动位置图
| 教学楼 | 
| 二年3班 | 三年2班 | 三年3班 | 五年3班 | 四年2班 | 一年2班 | 
| 二年2班 | 六年2班 | 五年2班 | |||
| 四年1班 | 一年1班 | ||||
| 三年1班 | |||||
| 二年1班 | 六年1班 | 五年1班 | 
| 年级 时间 | 第一周 | 第二周 | 第三周 | 第四周 | 
| 一年级 | 游戏 | 接力赛跑 | 游戏 | 比赛 | 
| 二年级 | 比赛 | 跳绳 | 游戏 | 接力赛跑 | 
| 三年级 | 接力赛跑比赛 | 跳绳 | 比赛 | 游戏 | 
| 四年级 | 接力赛跑比赛 | 游戏 | 跳绳 | 比赛 | 
| 五年级 | 跳短绳 | 球类 | 比赛 | 接力赛跑 | 
| 六年级 | 跳大绳 | 比赛 | 接力赛跑 | 球类 | 
上午
8:10——8:25分班活动(15分)
9:55——10:00眼保健操(5分)
10:00——10:10广播操、武术操(8分)
10:08——10:30各班活动时间(22分)
下午
3:10——3:25眼保健操、各班活动(15分)
昆北小学“体育艺术2+1”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运动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创设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追求艺术、文化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二、方案目标
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项目设置
1.体育类: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象棋、田径等.
2.艺术类:音乐表演类(器乐、声乐、舞蹈)美术类(儿童
画、素描、漫画、国画、剪纸、书法)
四、实施对象和时间
对象:
根据我校实际,本学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对象为
1——6年级学生。
时间:
1.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25分钟。
2.每星期二、五下午的第七节课合理安排“2+1”项目的训练。
3.利用班队活动等其他时间。
五、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教师的“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体育、艺术2+1项目”评价体系。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充分认识活动重要性,有计划、有备课,将该项常规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体系,将各班“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的成绩和教师年度业绩考核挂钩,从制度上保障该项工程的积极稳步推进。
组 长:苏璟
成 员: 体育教师及各培训班主任
2.做好学习与宣传工作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和教育局文件与会议精神,拟订出适合本校特色的实施方案。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为实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开齐并上好体艺类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
4.安排好“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表
做到“定项目、定内容、定地点、定学生和定辅导老师”,实实在在开展活动。
5.多元评价,重在鼓励
活动的开展和评价以掌握技能为主,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兴趣,并终生受益。
6.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为主题的对抗赛,挑战赛等比赛或才艺作品的展示活动
7.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达标评定
1.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 “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评定标准》。
2.成立“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评定小组,由教导处和少先大队联合指定成立。
3.达标评定采取灵活的方式,训练测试评定可随时进行,做
好记载。每期学期结束前进行汇总达标评定,评定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记录袋。
昆北小学
2016年2月
体育课安全常识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时的着装要求。
2.了解上体育应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3.了解参加运动会时应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上体育课时衣着上应注意些什么?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l.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
2.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3.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4.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5.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6.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7.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二)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铅球、铁饼、标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三)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什么?
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多、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 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 、技能目标: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 、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发
的运用。
四、教法与学法
1 、让学生自主探索、想象、发现、寻求答案。
2 、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以及活动经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型: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研讨课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1 )学生各变己见。
(2)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④恶性肿瘤;⑤ 传染病及慢性疾,如乙肝等。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
1.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
2.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3.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
4.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
5.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6.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三)拓展延伸
哪些体育运动少儿不宜过早参加?致使关节变形的项目、肌肉负重项目、负荷量大的项目、消耗能量大的项目等不宜过早参加如:长跑、倒立、举重、拔河、掰手腕等。
八、板书设计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2)检查地和器材
(3)做好运动准备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要掌握动作要领
(2)要正确使用器材
(3)运动负荷要适当
3.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1)做好恢复整理活动
(2)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3)适当补充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