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千人糕》第二课时 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43:50
文档

《千人糕》第二课时 教案

6千人糕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一点一滴的来之不易,并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2.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从制作到销售的总过程。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指导朗读人物对话,体会父亲话语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了解米糕的制作、生产、销售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生字复习:展示幻灯片,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为上节课所学生字加拼音,巩固记忆。2
推荐度:
导读6千人糕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一点一滴的来之不易,并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2.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从制作到销售的总过程。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指导朗读人物对话,体会父亲话语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了解米糕的制作、生产、销售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生字复习:展示幻灯片,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为上节课所学生字加拼音,巩固记忆。2
6 千人糕  第二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一点一滴的来之不易,并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2.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从制作到销售的总过程。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指导朗读人物对话,体会父亲话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米糕的制作、生产、销售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字复习:展示幻灯片,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为上节课所学生字加拼音,巩固记忆。

2.词语巩固: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3.比一比,选字填空:提升认字能力,引导学生选字填空

4.填一填:回顾课文大意。

这篇课文通过记叙爸爸和孩子吃千人糕时的对话,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了解了千人糕的制作过程,明白了每一件物品的制成都包含着很多人的劳动。

二、品读词句

1.再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2)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朗读: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对重点内容和词语开展讨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朗读第2自然段。指名学生解释“好奇”一词。

师:文中的孩子在好奇什么呢?

生:孩子在好奇千人糕是什么。

师:说的没错,那有没有人可以扮演“孩子”的角色,带着好奇的表情读出语气呢?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分析课文:

(1)朗读第4自然段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孩子的想法是根据什么?从对话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说明孩子好奇糕的“大小”.

(2)让学生自由讨论,第5自然段中“急忙”和“笑”说明了什么。

急忙:着急想品尝新奇的食物,要读出急切的语气。

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点笑话爸爸糊涂的意思。

教师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提醒要读出急忙的语气。

重点:说明孩子好奇糕的“味道”

(3)学生朗读第6-7自然段,出示课件。

米糕怎么做的? 

爸爸在问孩子什么? 

从孩子的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孩子认为做千人糕很简单。

4.发挥想象:

默读8-10自然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醒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小组讨论大米又是怎么种出来的。

要求全班朗读父亲的三段话,思考“平平常常”的用意。

师:“平平常常”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普普通通、平常等。

师:为什么要用“平平常常”,不用“平常”?

生举手回答。

教师指名三名学生分别总结父亲三次对话内容。

重点:平平常常更突显出一块普通米糕背后经历的劳动,对比更鲜明。

5.理解课文:

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思考:

师:从哪里看出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叫千人糕了?

生:从孩子“仔细”想了想,还有“的确”一词可看出来。

教师讲解“仔细”说明了什么,“的确”是什么意思:孩子经过思考懂得了米糕制作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所以应该叫千人糕。

师:现在大家试一试读出文中“孩子”的语气吧!

6.教师播放米糕制作视频,便于理解文字。

7.借助文章插图,请学生举手说说米糕经历了哪些劳动做成的,锻炼学生逻辑能力。

8.出示课件,让学生自由讨论。

从米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千人”在这里指什么?爸爸看着一块平平常常的米糕,想到了什么?

重点: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对不了解的地方进行答疑。

9.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分享平时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是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例说一说。

10.模拟实践: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拓展延伸

1.读诗,说说体会

假如

假如没有农民伯伯春种秋收,我们将饿断饥肠。

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

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送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

假如没有医生为我们救死扶伤,我们将远离希望。

正因为

有了各行各业的分工,

有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努力工作,

我们的生活才能方便、舒适、顺畅,

我们的世界才能如此灿烂、辉煌!

教师要求全班进行朗读,请学生回答这首诗提到了几种职业,有什么体会。

四、总结梳理

1.我知道:为什么爸爸把米糕叫做“千人糕”?

引导学生从材料、人员、制作、成果来说。

2.我明白了:根据本文你了解了什么道理?

这是一篇哲理小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所有的东西都来之不易,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所以应该珍惜。

五、巩固基础

1.选字填空。

味   未              甘   干

甜(味) (未)来    (干)净 (甘)蔗

菜   采              劳   老

蔬(菜) (采)摘    (老)人 (劳)动

2. 写出近义词。

回答——( 回复 )      仔细——( 认真 )

也许——( 可能 )      甘——( 甜 )

平时——( 平日 )      的确——( 确实 )

六、板书设计

很多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努力的成果。

七、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说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2. 以生活中的一种东西为例,说说这种东西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做成的。

文档

《千人糕》第二课时 教案

6千人糕第二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一点一滴的来之不易,并鼓励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2.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从制作到销售的总过程。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指导朗读人物对话,体会父亲话语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了解米糕的制作、生产、销售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生字复习:展示幻灯片,教师指名几位学生为上节课所学生字加拼音,巩固记忆。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