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说教材
“介绍一种事物”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次习作。本组教材分别选编了《太阳》《松鼠》《鲸》和《风向袋的制作》。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和习作例文,学生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生的具体运用做好知识准备。
为了让学生既能生动形象地把事物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方面有顺序地介绍清楚,又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假设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同时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可通过看与说相结合、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把文字变成实际的操作能力,并把说转化成习作的互换能力。
二、说学情
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介绍一种事物,可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方便学生提前进行 观察或搜集资料。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存在打不开思路的现象,多选择常 见的动物、植物等作为介绍对象。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说一说 自己打算介绍什么事物。引导学生从兴趣、生活等方面入手,确立说明对象,在小 组内交流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引导学生针对所选事进行交流,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体。
2.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一种事物。
3.恰当地运用“直接描述”或者“说明方法”,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体。
2.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来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直接描述”或者“说明方法”,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 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 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 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 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 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 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 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 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 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 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 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介绍哪种事物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有《太阳》《松鼠》《鲸》《风向 袋的制作》,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事物。
人世间“事物”千千万,有没有这样一种,让你很熟悉、很喜欢,眼睛一闭上,满脑子都是它?它可能——
(PPT 出示教材习作内容)
你熟悉并喜欢的一种事物是——(评价:这是动物、植物、物品、美食……)
你想不想让更多的人也熟悉它,并且和你一样喜欢它?那该怎么办呢?(板书:介绍)
环节二、介绍哪些方面
1. 一种事物,该介绍哪些方面才能让大家迅速了解它,并且能将它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呢?
▲如果是动物——
外形不同,习性不同(捕食、睡觉、换毛、居住),与人类的关系不同。
▲如果是植物——
产地不同,样子不同,叶子不同,花不同,果实的形状、味道不同。
▲如果是物品——
外形不同,材料不同,构造不同,做法(用法/玩法) 不同。
▲如果是美食——
外观不同,食材不同,做法不同,味道不同。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一些不同。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种事物?请挑出3~4 个你最拿手的方面。
在交流基础上小结:“你介绍的方面越多,就证明你对这种事物越熟悉;你介绍的方面越多,就越能将这种事物介绍清楚。”
环节三、如何介绍清楚
那怎样将一种事物的每个方面都介绍清楚呢? 我们来具体学习两位小作者不同的介绍风格。
▲风格一:直接描述。(出示)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朝外, 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立 即四散游开。
作者介绍了鲸的哪一方面特点?
鲸睡觉时,最让你难忘的地方有哪些?(板书:独特)
小结:“介绍一种事物的某个方面时,要尽可能地捕捉它的独特之处(板书:捕捉)。独特点越多,它这方面的特点就会越鲜明。”
▲风格二:方法说明。
在介绍“鲸”睡觉时,作者采用“直接描述”(板书)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下面一位小作者介绍的“路线”,完全不同了——(出示)
“湘西辣子鸡”真是太辣了!饮食界将辣度分为 5级,“湘西辣子鸡”可达4.8 级。剁椒鱼头、尖椒鸡、毛血旺、干锅辣鱼这些老牌的湘菜、川菜以辣得名,但比之“湘西辣子鸡”望尘莫及。这让一些无辣不欢的老食客 望而却步。在湘西有一家饭店,老板与点“湘西辣子鸡” 的食客签订协议,如果吃这道菜产生不良后果,饭店不承担任何责任。
听了小作者的介绍,这道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自己的介绍将这道菜的“辣”牢牢地留在读者心中?
讨论小结:“一是通过数字列举,可以表现‘辣’。
(板书:列数字)在介绍一种事物某个特点时,数字是最 有说服力的。二是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可以表现‘辣’(板书:作比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三是用真实具体的事例,也可以表现‘辣’(板书:举例子)。一个真实可靠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
小结:“在介绍事物的某个特点时,可以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进行说明。这些说明方法可以帮助你将这种事物介绍得更清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写法总结。
孩子们,当我们在介绍一种事物时,可以采用 “捕捉独特”的直接描述;也可以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 白描”(板书);后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彩绘”。(板书)
介绍一种事物,“白描”和“彩绘”,你觉得哪一种更好?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白描”和“彩绘”相结合, 让一种事物的某个特点更加鲜明,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环节四、介绍一个特点
“白描”与“彩绘”怎样结合?我们动笔试试吧?
(出示)
狗嗅觉神经分布密集,嗅觉细胞数量巨大。即使很远的地方,它也可以“闻香而至”;即便味道很细微,它也能辨析出来。狗的嗅觉记忆很长,它能凭借记忆找到失散多年的主人。
小作者直接采用了“白描”的方法进行介绍。可否加些“彩绘”呢?
在哪儿加上“列数字”?在哪儿可以添上“作比较”,在哪儿可以添上“举例子”?
动笔改一改吧。
现场随机交流和评点。
孩子,现在明白了吗?介绍一种事物,用“白描” 还是“彩绘”,是由什么决定的?最好的方法是——
总结:“孩子们,要成功介绍一种事物的某个方面,必须认真观察,捕捉它的独特之处;还需要围绕独特之处,搜集资料,将独特之处写得清楚明白。”
环节五、整体介绍事物
其实,事物每个方面都可以这么介绍,或者“白描”,或者“彩绘”,或者“白描”加“彩绘”。
但是,一种事物,大家一连选了几个方面来介绍,谁先谁后,总得有个顺序吧?请大家拿起笔来,为即将介绍的几个方面排排序。
这样介绍,你可能自己很清楚,但读者不一定清楚呀!
其实,不同种类的事物,介绍的顺序也不一样。
(PPT 出示)
动物:外形+生活习性。
植物: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芽+叶+花+果)。物品:样子+制作过程(玩法)+用处。
美食:样子+做法+味道。
这样比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请大家介绍时,对号入座。
4. 总结全课:“这堂课大家确定了介绍的一种事物,选定了这种事物要介绍的几个方面,还理清介绍顺序。更为关键的是,大家学会了用‘白描’和‘彩绘’的方法将每一个方面介绍清楚。”(出示)
介绍事物搜资料, 选择角度来介绍。数字比较举例子, 还可直接来白描。介绍顺序排列好, 读者就会忘不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都说教学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能让我们在遗憾的同时,驱除迷茫,给与我们修正的方向。本节《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意在帮助学生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并且能够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结合教研员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明确习作要求很重要。
单元导读以叶圣陶老先生的“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句话开始,告诉我们说明文首先一定要说明白。那么,怎样才能把事物说明白呢?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本单元课文为例,明确要求,梳理习作思路。
在本单元的文本,以及习作例文的阅读中,明确习作要求:1.要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观看微课,引导学生明确写作顺序,提取说明方法的学习经验,以及介绍事物可以描写的不同方面。这一环节,对本单元有关说明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理清了思路和方法的指导。
思考二:以点带面,以一达全。
明确习作要求,梳理习作思路占用课堂时间15分钟,那么25分钟完成整篇习作难度很大。所以,整篇习作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很难。最终我进行了取舍,选择让学生从构思中选择电动牙刷的一个方面进行描写。但是,教学是为了让孩子们形成写作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如果课堂上能给学生更广泛的范围,更加宽广的思考方向,相信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针对教研员老师给我的意见,我在这次习作课的第二课时中,我吸取经验教训,又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
1.上一节课的书写内容,读给同桌听,互相评价的同时也能互相学习。班内交流、评价的过程中,互相提出好的建议,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帮助自己的修改,同时也为自己的习作增加素材。
2.二次写话。课堂上,学生已经能很好地进行描写,但这还不够。习作要求:对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整理,列出提纲,加血加肉丰满起来。还额外提出了要求: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知识,你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习作。所以,若要实现“获得了知识”这一目标,就需要完成整篇习作。若要很好地完成整篇习作,就要把我们选择的这一方面的内容写的精彩,并引起同学的兴趣。所以,我又借助优秀作品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拟人化语言的生动形象,并试着用拟人化的语言进行二次修改。学生写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语言表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同学都能运用拟人化的语言进行描写。尤其是引用“金无足赤,扇无完扇”对小电风扇的描写,“金无足赤,机无完机”对模型飞行机的描写,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了。
思考五:注重孩子们的能力培养
在学生评价环节中,举手评价的学生偏少。我觉得一是因为我在引导学生习作时只注重了方法的指导,没有注重到学生评价语言的指导。二是学生胆怯,其实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怎样说,不知道如何说。由此可见,主要原因在于我对学生评价语的引导不到位,如果能在课件上出示交流提示语,学生的评价会更顺利一些。如何让学生在评价中流畅表达,有话可说,注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便是我课下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