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
2、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①、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本数时可以带单位。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3、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4、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5、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10的10%是多少
(2)分率前是“多或少” :单位“1”的量×(1+—分率)=分率对应量 比10多(少)10%
3、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 100%
①求多百分之几:(大数÷小数– 1)×100% ②求少百分之几:( 1–小数÷大数)×100%
5、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0﹪,六折五=0.65=65﹪
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6、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 = 总收入 × 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总收入 总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7、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8、满100元减50元,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练习
1、74.6%读作( ) ,百分之零点二七写作( )。
2、 350的70%是( ) ,( ) 的25%是24,比80米少20%的是( ) 米,70比( )多40%。0.2比0.25少( ) %。
3.工地上有10吨水泥,第一次用去总数的,第二次用去吨,还剩( ) 吨。
4.一条裤子以原价的八五折出售,现价比原价降低 ( )%。
5.植树节今年种了200棵树,活了198棵,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
6.某饭店九月份的营业额是78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九月份应纳税( ) 元。
7.六月份用电量比五月份节约12%,是把( )看作单位“1”,六月份用电量是五月份的( ) %。
8..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的75%,下半月完成计划的,这个月增产 ( )%
9.明德小学在一次画展中,蜡笔画有240幅,比水彩画多60%,水彩画有( )幅。
10.王爷爷把5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4.41%。最后王爷爷能拿到( )钱。
圆柱圆锥知识点
1、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点的运动形成( ),线的运动形成( ),面的旋转形成( )
2、圆柱有3个特征 (1),圆柱有( )个底面和( )个侧面; (2),底面是( )的两个圆; (3),圆柱有( )高,所有的高都( )。
3、把圆柱平行于底面进行切割,切面是和底面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 ),把圆柱沿底面直径进行切割,切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 )。
4、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 ); 所以圆柱侧面积=( )×( ),用字母表示:S=( )
5、侧面积公式的几个推导公式,由于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由圆的周长公式:C=πd、 C=2πr,可以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公式还有:S=( ),S=( )。 3、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 )、正方形或者( )。
6、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侧面是一个( ),侧面展开是一个( )。
7、圆锥的特征: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只有( )条高。
圆柱的运用
知识点1、圆柱侧面积公式的应用
第一类,一只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形纸筒,底面周长72cm,高8cm,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二类,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测面积。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第三类,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 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知识点2、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圆柱的组成部分: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2、圆柱的表面积:S=侧面积+底面积×2. 3、侧面积的公式有3个,相对应的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3个分别是:
知识点3、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用分析法做题、用割补法做题)
第一类、求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无盖的桶、茶杯、水池等)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桶,高24cm,底面直径是20cm,做这个铁桶大约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数)
第二类、只求侧面积(压路机、排水管、烟囱、通风管等)
一个圆柱形烟囱,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50厘米,做这样100个烟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知识点4、圆柱的体积
2、长方形、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是( )×高。用字母表示:V=Sh
3、圆柱体积的几个推导公式:
知识点5、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公式的正确应用,不要与面积公式混淆!)
第一类、一只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1.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第二类、一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一根圆柱形木料,量的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2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第三类、一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一个圆柱形茶杯底面直径是6cm,高10厘米,求茶杯能装茶水多少毫升?
第四类、一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20米,求这个油桶能储油多少立方米?如果没立方米油重0.8吨,这个储油罐能储油多少吨?
知识点6、圆柱形容器的计算方法 计算容积和计算体积的方法一样。
1、一个饮料瓶瓶身是圆柱形,瓶颈非圆柱形,容积式3立方分米,其中装一些饮料,正放时高20cm,倒放时空余部分5cm,问瓶内饮料多少立方分米?
2、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5厘米的圆柱形容器中,有一块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完全浸入水中,当钢材取出时,容器内水面下降2厘米,这块钢材的高是多少?
四、圆锥的体积
知识点1、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是:---------------------------------------
知识点2、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第一类、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
一个圆锥的底面积为114.04平方厘米,高6厘米,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第二类、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圆锥的高 一个体积为30立方厘米的圆锥形铅垂,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求这个铅垂的高是多少?
第三类、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第四类、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第五类、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课外提高之一:(抓住变的量和不变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1、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n倍,高不变,侧面积扩大( );体积扩大( )。
2、等体积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比是( )。
比例必背知识点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3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3、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④、40÷x=y,x和y成反比例,因为:x×y=40(一定)。 ⑤、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