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2019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6:03
文档

人教版2019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新课程教案设计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课题(内容)19大象的耳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耷、咦”等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教学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推荐度:
导读新课程教案设计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课题(内容)19大象的耳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耷、咦”等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教学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新课程教案设计

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
课题(内容)19 大象的耳朵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耷、咦”等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

2.出示谜底图片。

你们见过大象没有?你能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大象的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大象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以下生字和词语。

2.和同桌合作,互相指认字词。

3.出示卡片,指导学生识字。

(1)指名读生字。

(2)教师重点指导“似、扇”这两个多音字,出示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指出这两个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引导学生用不同读音组词、造句。

(3)游戏识字:小组内“开火车”识字。

4.指名读词语,分组读,齐读。

5.把带有生字和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感知内容,读好问句

1.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大象 小兔子 小羊 小鹿 小马 小老鼠)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1)出示问句:

①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②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③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④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学生尝试读。

(3)学生猜一猜这些问句要读出什么语气。

(4)教师示范读。(第①句:惊奇;第②句:疑问;第③句:担心、不解;第④句:思考。)

(5)学生再读。

六、写一写,写好生字

1.出示“扇、慢、遇、兔”4个生字,认一认,并为这些生字组词。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结构。

3.说一说在写这几个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复习生字新词。

2.指名读问句。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听课文录音,默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1~8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像扇子。大象的耳朵很大。)

(3)再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问题。

①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他又是怎么想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大象此时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体长得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②后来,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时,大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大象自己对自己说话。)

C.由这句话想一想: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4)小组议一议,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

(5)全班交流。

3.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小组讨论:大象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你知道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3)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

(4)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6)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本领。不用羡慕别人,更不要因为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而觉得伤心难过,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坚持做自己。

五、指导书写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会写的4个生字,跟随老师书空。

2.为“安、根、痛、最”找词语朋友,并读一读。

3.师范写并点拨:

4.学生观察这4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开始描红、临写。

6.展评优秀作品。

拓展活动:

收集小动物们耳朵的作用,并做成知识小卡片带到学校与班上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让耳朵竖起来→做自己最好

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案设计

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
课题(内容)20蜘蛛开店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

3.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教学难点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在识字量、自学能力和讨论思考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他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本课内容生动、故事性强,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蜘蛛的资料。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儿歌:小蜘蛛, 拉银丝, 织个网, 丝连丝, 捉到虫子它就吃。

1.师引生齐唱,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2.谈话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只无聊的小蜘蛛,他突发奇想,要开商店,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播放课件听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在文中画出课后要求会认的字,自己读几遍,读准确。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音: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飞虫 决定 商量 木屋 围巾 星期

(3)齐读词语,注意读准确、读流利。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5)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蜘蛛分别卖了什么?

3.蜘蛛开店时遇到了哪些顾客?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把这些字记住的?

3.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展评学生书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想想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精读课文,学习讲故事

1.“开火车”读课文。

2.细读课文,弄懂蜘蛛换招牌的原因。

(1)找出文中描写蜘蛛换招牌的句子,画上“——”。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换了。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又换了。

(2)指导朗读上面两句话。

(3)小组探究,蜘蛛为什么换招牌?你觉得他这么做好吗? 

(4)教师总结:因为蜘蛛觉得织口罩和织围巾不像自己想得那样简单,就不停地换招牌。

3.同桌互读课文。

4.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1)根据示意图,和同桌合作,尝试讲一讲。

(2)举行故事大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讲得精彩的学生在全班讲,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三、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师:刚才大家的故事讲得可真好。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老师读这篇课文呀,总觉得没有结尾,蜘蛛后来又怎样了呢?他的店到底有没有开成功呢?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给故事续编个结尾?

2.讲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下故事的大纲,再根据大纲往里面添加内容。

3.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全班评选续编故事大王。

四、课堂总结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收获。

拓展活动:

    蜘蛛还会不会再继续开店呢?他会接受教训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你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可以说给家人和小伙伴们听。

板书设计:

蜘蛛开店

蜘蛛很无聊

开口罩编织店:河马来了----难

开围巾编织店:长颈鹿来了----累

开袜子编织店:见到蜈蚣----跑了

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案设计

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
课题(内容)21 青蛙卖泥塘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卖、烂”等14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掌握“喝”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买泥塘了。

教学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懂得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语言也有了一些积累,所以学生已经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但学生在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方面比较欠缺,需要教师注重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泥塘景色的图片、动物头饰等。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出示谜语:

宽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打一动物)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会认字,带拼音认读生字。(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读准文中的生词词语 

4.读通课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听朗读录音,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

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指名组词         2.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自主记忆。

4.生在书上田字格里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认读复习。   2.齐读课文1、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3~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不买青蛙的泥塘呢?

2.指导读老牛说的话。(注意读老牛说的话时,语气要低沉,并读好转折)

3.为什么老牛会这么说?老牛是怎样想的?

4.青蛙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呢?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6.这一次青蛙又吆喝了。指名读青蛙第二次吆喝的话。比较两次吆喝

7.指名读野鸭说的话,想想野鸭不买泥塘的原因。

8.学生分组讨论: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

1.读课文第9~12自然段。

2.学生质疑。读完后,你懂得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还不懂?

3.青蛙种了草,引了水,泥塘卖出去了吗?

4.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指名读第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这里经过?他们说了些什么?

5.拓展: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什么说缺路?小猴子为什么说缺房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6.小动物们提了这么多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7.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指名说说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8.青蛙做了这么多,他的泥塘到底卖出去了没有?

9.这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了,自己试着读一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

10.青蛙说这里多好啊!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画下来,自己再读一读。

11.(出示改造后的泥塘图片)看到现在的泥塘,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想些什么?

12.思考:最后青蛙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看看课文中的两幅插图,青蛙的表情都有什么变化?

13.教师总结。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同学们也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马上行动吧!

四、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讲讲课文内容。

3.小组分角色演一演,戴上头饰后上台表演。

拓展活动:

想一想,如果向同学推荐一样东西,如一本书、一种文具,你会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青蛙卖泥塘

  青蛙卖(烂泥塘)

老牛         没有草       种草

野鸭           水太少         引水

小鸟           缺   树        栽树

蝴蝶           缺   花        种花

小兔           缺   路        修路

小猴           缺房子         盖房

    青蛙不卖(美泥塘)

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案设计

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
课题(内容)22小毛虫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昆、怜”等15个生字,会写“整、抽”8个生字,掌握“尽”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1.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2.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小毛虫的图片)师:再看看这是什么?它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板书:小毛虫 蝴蝶)

3.神奇的大自然把这两种外貌完全不同的昆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小毛虫变成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毛虫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字读词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读一读。

生机勃勃  尽心竭力  与世隔绝   色彩斑斓  笨手笨脚  “九牛二虎之力”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句子: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打量”是什么意思?(观察,仔细查看周围事物或现象)

(2)“周围的一切”是怎样的?(指名读后面的内容)

(3)小毛虫和其他昆虫有什么区别?(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你觉得这只小毛虫可怜吗?(可怜)让我们读出小毛虫的可怜吧!

3.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4.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1)动画演示理解“挪动”,引导学生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2)指导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5.出示句子: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练习读句子,把小毛虫笨拙的样子读出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会认的字,指名读。

2.指名介绍小毛虫。出示:小毛虫真可怜,________。小毛虫真笨拙,________。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悲观”“失望”“羡慕”是什么意思?(同桌交流)

(2)小毛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其他人,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3)出示句子: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名读第5、6自然段。

①小毛虫把自己裹进了茧屋,它由小毛虫变成了什么?(茧)

②出示句子: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

(2)自由读第7自然段,画出描写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的句子。想一想:变成了蝴蝶的小毛虫有哪些变化?

3.配乐朗读第3~7自然段。

4.说话练习:看到小毛虫变成蝴蝶,你想说些什么?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读一读。     2.指名口头组词

3.教师范写。      4.全班交流,学生练习书写,展示交流。

拓展活动:

绘画一幅小毛虫变蝴蝶的画。

板书设计:

小毛虫

不悲观   不失望

(可怜、笨拙)小毛虫―→蝴蝶(灵巧、轻盈)

尽心竭力

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案设计

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
课题(内容)语文园地七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规范地书写汉字。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将字音与字义弄准确。

4.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5.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学情分析:“字词句运用”中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容易忽视“书写提示”中汉字变成了偏旁后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要注意引导。“写话”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五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劳动工具的名称。

3.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4.出示玻璃、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识字。

5.同桌互认生字,出示词语,齐读词语。

6.说一说你在家中能做哪些家务。

二、字词句运用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3)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如“摸”中的“扌”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抚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2.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齐读,指名读。

(2)分组讨论:从这三个句子中,你有哪些发现?

(3)指名说这三个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师生评议。

三、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转、特”四个汉字,请学生认一认。

2.在书上圈出这些字的偏旁,读一读。

3.观察这些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的偏旁都是一个单独的汉字。)

4.试着写一写这些偏旁作为一个单独汉字时的写法。 

5.比较一下区别。(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6.总结规律。

(“又”变成偏旁后,捺变成了长点;“土”变成偏旁后,末横变成了提;“车”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横,且此横变成了提;“牛”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末横,且此横变成了提。)

7.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注意偏旁的写法。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播放《二十四节气歌》视频。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有哪些节气吗?

3.教师出示二十四节气。

4.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5.学生对照节气歌说节气。

6.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7.尝试背诵。

二、我爱阅读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阅读。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学生自由猜) 

2.播放录音,学生思考: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学生根据图片讲故事。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呢?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月亮的词句。如:①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②好像弯弯的镰刀。③像只核桃。④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

5.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能说出月亮一个月之内的变化吗?(学生自由发言)

6.欣赏视频《月亮儿歌》。

初一月亮看不见, 初二月亮一根线。 

初三初四像镰刀, 初七初八月半边。 

一天更比一天胖, 直到十五月才圆。

十七十八月出迟, 廿二半夜月半圆。

一天更比一天瘦, 廿九三十见月难。

三、写话

(一)课前猜谜,导入。

1.出示几个谜语,猜一猜。 

(1)扁扁嘴巴,叫声嘎嘎,走路摇摆,爱吃鱼虾,脚荡双桨,游泳专家。这是什么呀?(鸭子)

(2)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螃蟹)

(3)凸眼睛,阔嘴巴, 尾巴要比身体大, 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2.你们怎么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为什么这么容易猜?

正是因为谜语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所以我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

(二)激发兴趣,说话。

1.出示主题: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2.出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动物的叫声)

3.看了照片以后,你们想说点什么呢?用一两个词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说一说自己最想养什么小动物,以及为什么想养它。(小白兔、小猫、小狗、小乌龟等)

(三)给予提示,写话。

1.我最想养的小动物是           , 因为                         。

2.写好后,自己多读几遍,再修改一下。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评价。

4.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

拓展活动:

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搜集比喻句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劝  堆    转     特

我最想养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文档

人教版2019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新课程教案设计年级(册次)二年级(下册)书写教师杨芬课题(内容)19大象的耳朵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耷、咦”等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教学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