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师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求教师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西平这样认为,当然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师德、师智和师魂方面金身。
第一、尊重生命的价值,教师要有仁爱之心,要有善良的品质
我们首先应该有一种生命的意识。生命是宝贵的,需要尊重和关爱,需要敬佩和敬畏。尊重生命首先是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对自我的生命负责,不要虚度光阴,要感恩给你生命的人,感恩帮助你的生命成长的人。除此还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有一种生命的敬畏,要有仁爱之心,要涵养善良的品质。表现为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宽容学生的不足,关心学生的成长。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尊重头脑的价值,教师要有好奇心,要有丰富的心智。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头
脑人有思维。好奇心则是人们智力生
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好奇心不仅
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也使得教育变
成了一门艺术。现实生活中,一个有
头脑的教师,一个智力素质好的教师,
他一定对世界对教育始终保持好奇心,
始终有旺盛的求知欲的,始终喜欢用
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研究学情,
钻研教法,精益求精。为了保持这份
纯真的好奇,让它开花结果,就需要
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认真。头脑的
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
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一定
要追问其根据。一种教育方法是否合
理,一定要追问其成效;二是推理是
否合乎逻辑,教育是否符合规律,需
要不停靠教学实践去验证。为了保持
这样一种智力生活的习惯,教师不仅
要有好奇心这一原动力,钻研探索,
研修专业,同时还要有宽阔的精神视
野,丰富的精神生活,做一个精神富
有的人。
第三、尊重灵魂的价值,教师要
有责任心,要有高贵的信仰。
人和动物的另一个根本区别就是
人有灵魂、人有追求。人不光以活着
为目的,他必须要寻找比“存在”更
高的意义,寻求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寻求的过程形成了人的灵魂生活,显
然比活着本身具有更高的意义。从灵
魂的价值角度上看,我觉得教师在人
为素质上,还要有高贵的信仰。教书
不仅是谋生的职业,还是有灵魂的职
业,教师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首
先是一个精神上富有高贵的人,有高
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内在的精神追求。
而事实上中国的教师大多没有信仰,
徐平利在《教师是知识分子吗》一文
中曾批判:“进入教师队伍的一般都是
保守求稳者,因循守旧者和怯懦胆小
者,这些人对外界信息缺乏敏感度,
并对未来缺乏想象力,至少是对生命
缺乏激情。总之,如今在中国做教师
的大都是不敢或不愿意接受风险挑战
的人。”或许,他的评价大大损伤了做
教师者的尊严。但仔细想来,事实可
能就是如此。选择做教师,有几个是
出于喜爱;当上了教师,又有几个有
自己的信仰。信仰就是一种责任就是
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
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
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
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
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
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
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
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教育是需要信
仰的事业,它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
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
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才能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有教育
信仰的教师才能专一而执著,他们才
会为孩子们的成长和自己人生理想的
实现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百折不挠,
鞠躬尽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
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
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
品质。然而,“亲其师,信其道”,一
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
重要影响——让学生喜欢能使学生拥
有良好的情绪去热爱学习。师德、师
智和师魂不仅涵养教师的人为素养,
提升其教学智慧,塑造其教育人格,
而且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心弦,激
发其学习的志趣,增强其求知的信
念,无疑会共筑师生共同成长的鱼水
情谊。 ▍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
江苏省海门中学 王 伟瞭望
Liaowang
DOI:10.16704/j.cnki.hxjs.2016.10.062
77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