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已知函数,则( B )
A.有最小正周期为 B.有最小正周期为
C.有最小正周期为 D.无最小正周期
解:,.
2.关于的不等式任意两个解的差不超过9,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
和是( C )
A.2 B.1 C.0 D.-1
解:方程的两根是,.
3.已知向量、,设,,,则一定共线的三
点为 ( A )
A.A、B、D B.A、B、C C.B、C、D D.A、C、D
解:.
4.设、、为平面,、为直线,则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D )
A. (缺少条件)
B. (当∥时,∥)
C. (当两两垂直,时,)
D.
5.若,其中,,并且,则实数对表示平面上不同点的个数为 ( C )
A.60个 B.70个 C.90个 D.120个
解:由及题设知,个位数字的选择有5种.
⑴若十位有2种,则百位的选择有5种;
⑵若十位有2种,则百位的选择有4种;
于是,符合题设的不同点的个数为种.
6.已知,且,则的值有 ( D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解:由题设知为偶函数,则考虑在时,恒有,
所以当,且时,恒有,
由于的解集为,的解集为,因此当时,恒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54分)
7.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公差为-1.
解:.
8.设的图象经过点,它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等于4.
解: (舍去).故.
9.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则满足的的
取值范围为.
解:因为,
由图象知,于是,
,解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10.圆锥曲线的离心率是.
解: 原式变形为,
所以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
故此动点轨迹为双曲线,离心率为.
11.在三角形中,已知,,,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解: 在三角形中,由,得.
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角可取锐角或钝角,从而.
,故.
12.设命题,命题对任何,都有。命题与命题中有且仅有一个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由得,
由对任何,都有,得,即.
因为命题与命题中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
13.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区域D内的动点P到直线和直线的距离之积为2.记点P的轨迹为曲线C.过点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若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轴相切,求直线的斜率.
解:由题意可知,平面区域D如图阴影所示.设动点为,则
,即,由知
,即,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
设,,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因为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轴相切,所以半径,即.
因为直线AB过点,当轴时,不合题意,
所以设直线AB的方程为,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
即.
因为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所以,
所以, ,
所以
化简得.解得.
由及,得,所以.
14.如图,斜三棱柱中,面是菱形,,侧面,.
求证:⑴;
⑵求点到平面ABC的距离.
解:⑴设中点为D,连BD、.因为,
所以.因为面,所以.
又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所以,从而.
⑵设点到平面ABC的距离为,则,
, 所以.
,
设ABC的高为AE,则 ,,
,于是有.
或:以为轴、以为轴、DB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设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
令,得,则.
15.已知数列中, , ,.求.
解:由题设,,则
。
由,得,则
,
于是,.
所以,.
易知,数列符合本题要求.
16.已知平面上10个圆,任意两个都相交.是否存在直线,与每个圆都有交点?证明你的结论.
解:存在直线,与每个圆都有交点。证明如下:
如图,先作直线,设第个圆在直线上的正投影是线段,其中、分别是线段的左右端点。
10个圆有10个投影线段,有10个左端点,有10个右端点.
因为任意两个圆都相交,所以任意两条投影线段都有重叠部分,设是最右边的左端点,则所有的右端点都在的右边,否则必有两条投影线段无重叠部分,与对应的两个圆相交矛盾.
再设是最左边的右端点,同理所有左端点都在的左边,与不重合,线段是任意一条投影线段的一部分,过线段上某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则与10个圆都相交.
2007年全国高中数赛福建赛区预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满足不等式
,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B )
A.5 B. C.6 D.
解:,于是,斜边长为.
2.数812934756是一个包含1至9每个数字恰好一次的九位数,它具有如下性质:数字1至6在其中是从小到大排列的,但是数字1至7不是从小到大排列的.这样的九位数共有( C )个.
A.336 B.360 C.432 D.504
解:在1,2,3,4,5,6中插入7,有6种放法,然后插入8和9,分别有8种和9种,所以共有
个满足性质的九位数.
3.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度是1,三个角的正切值都是整数,则该三角形的最长边的长度为( B ).
A. B. C. D.2
解:该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不妨设.则,又,所以.非直角三角形中,有恒等式,
即是方程的一组正整数解.所以.
易解得长边为(另外一条边长为).
注:,,
故.
4.正三棱锥底面一个顶点与它所对侧面重心的距离为8,则这个正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D ).
A.18 B.36 C.72 D.144
解:设正三棱锥P-ABC的底面边长为,高为,为三角形ABC的中心,G为侧面PBC的重心,GH垂直底面ABC,垂足为H.则,,
由得,
故。由平均不等式得
,
所以,,于是,.
当,时等号成立.故体积的最大值为144.
或: ,
,令,得.
当时,,当时,,
当时,,因此,.
5.对每一个正整数,设,则
等于( B )
A.-1025 B.-1225 C.-1500 D.-2525
解:
.
6.集合的五元子集共有21个,每个子集的数从小到大排好后,取出中间的数,则所有这些数之和是( B )
A.80 B.84 C.100 D.168
解:显然中间数只能是3,4,5。 以3为中间数的子集有个,以4为中间数的子集有个,以5为中间数的子集有个.
所以,这些中间数的和为.
或:对某个子集A,用表示A中每个元素被8减所得的集合,这个这个集合也是一个满足条件的5元子集,这是一个一一对应,且这两个集合中中间数之和为8,平均数为4。故所有的中间数的和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请直接将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7.函数,若<2恒成立的充分条件是,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依题意知,时,<2恒成立.
所以时,恒成立,即恒成立.
由于时,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
因此,,即.
8.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正方形ABCD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2,19)、(3,22),则顶点B、D的坐标分别为.(A、B、C、D依逆时针顺序排列)
解:设线段AC的中点为M,则M点的坐标为,
利用复数知识:设,则
,得,即.
设,则
,得,即.
解:设线段AC的中点为M,则M点的坐标为,,,故直线BD的方程为,即,①
设,则②
①②联立解得、.利用向量知识也可,不过计算稍繁点.
9.已知、分别是椭圆(0<<3)的左、右焦点.若在椭圆的右准线上存在一点P,使得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点,等价于.设椭圆的右准线交轴于点K,则在椭圆的右准线上存在一点P,使得,等价于.
所以.因此,故的取值范围是.
10.方程的正整数解有4组.
解:由题设可知,.两边模3,知,所以,,对应的分别为301,201,101,1.故满足方程的正整数解有4组.
11.设,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解:原不等式即为,因为的定义域为,且为减函数,所以,解得.
12.设函数,如果方程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满足,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
当时,无解;当时,只有一个解;
当时,有两个解;当时,有两个解.
当时,由,得,由,得,
,,得,故;
当时,由,得,由,得,
,,得,故;
综上可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80分.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13.已知,,若对任意(应当改为若存在)恒有,试求的最大值.
解:因为,
. 所以 .
又,所以,
当时,上述各式的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大值为.
或: ,
令,得,或,
当时,,当时,,考虑一个周期,
0 | 0 | ||||
增 | 极大值 | 减 | 拐点 | 减 |
14.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斜率为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于A、C两点,过且与垂直的直线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于D、B两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设点P是直线、的交点,求证:>;
(3)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
解:⑴由条件知,、的方程分别为、.
由,得.
由于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于A、C两点,
所以,解得.
由,得.
由于直线交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于D、B两点,
所以,解得.
因此,,的取值范围是.
⑵由条件知,点P在以为直径的圆上,所以,
因此.
⑶由⑴得, .
.
,
因,故.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为18.
也可用导数求的极值.
令,,则.
令,得.
1 | |||
0 | |||
减 | 极小值 | 增 |
15.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是两条角平分线,I,O,H分别是的内心,外心,垂心,连接HO,分别交AC,BC于点P,Q.已知C,,I,四点共圆.
(1)求证:;
(2)求证:.
(1)因为C,,I,四点共圆,所以
,
,
,,.
(2)因为,
,
所以,A、H、O、B四点共圆.
于是,
又,
所以,于是.
因为,
,
所以,于是.
故.
16.已知两个整数数列和满足
(1)对任意非负整数,有
;
(2)对任意非负整数有
证明:数列中最多只有6个不同的数.
证明:设,奇偶性相同,,则
。
因此设,从而,
,
,.
于是,在中,任意两项的差的绝对值最多是2,所以,它们最多能取3个不同的值;
同理,在中,任意两项的差的绝对值最多是2,所以,它们最多能取3个不同的值;
综上所述,数列中最多只有6个不同的数.
2007年吉林省高中数学竞赛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设集合,则满足的集合的个数是 (D)
A.1 B.3 C.7 D.8
解:,即求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个.
注:①;②个元素集合的子集个数.
2.若,则有(A)
A. B.
C. D.
解:由图象可知.
或:,两边取对数得,
从而,.
3.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ABCD中,M、N分别为AD、BC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MN的距离是 (C)
A. B. C. D.
解:如图,分别取AB、CD的中点E、F,联结EN、NF、FM、ME、EF. MN、EF交于点O,显然四边形ENFM是平面四边形且是菱形,故MN⊥EF,又EF是等腰三角形AFB的高,因此有EF⊥AB,且.
其实显然这个距离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的距离的一半.
4.等差数列中,,它的前11项的平均值是5,若从中抽取1项,余下10项的平均值为4,则抽取的是(D).
A. B. C. D.
解:.
5.已知S-ABC是三条棱两两互相垂直的三棱锥,O为底面ABC内一点,若,,,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解:过O分别作与SA、SB、SC垂直的平面,得到一个长方体,且OS为长方体的对角线,所以,则,
同理
,
。
故.
6.设集合,一一映射满足条件:对任意的有
,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映射的个数为( )
A.40 B.41 C.80 D.81
解:若有得,,则有与已知矛盾。因此,对任意的,要么,要么,,,且,,互不相同,故只有以下三种情形:
⑴对任意的,,这样的只有1个;
⑵中存在一个循环,而其它的元素时,
这样的有个;
⑶中存在两个循环和,
这样的有个;
因此共有81个满足条件.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
7.已知ABC是正三角形,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PB=PC,若,则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
解:设P在平面ABC中射影为O,由PA=PB=PC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
又由面积射影定理知,所以二面角P-AB-C的大小为.
8.所有棱长都等于1的三棱锥的内切球的体积等于.
解:设内切球半径为,则,从而.
9.已知,过点作直线与轴、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则使AOB(O
为坐标原点)的周长最小的直线的方程是.
解:设,,则AOB的周长为
,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等号成立.
则的斜率,
所以的方程为.
注:这里用到了万能公式:,则, ,.
一般结论 第一象限,设,当且仅当时,周长最小,
直线的方程是.
若是求面积最小时,则题目简单得多.
解:设,则AOB的周长为
.
当且仅当,即时,上式等号成立.
则的斜率,所以的方程为.
也可以用初中平面几何知识证明,当P点为线段AB的中点时, AOB的周长最小。
10.已知函数,若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则的取值范围为.
解:因有最大值或最小值,故满足或,解得或.
11.设向量、满足、,且、的夹角为.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由得,当与共线时有,而时,与反向,故.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椭圆的右焦点作一条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则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是 .
解:(常规方法)
①当轴时,易得的面积是3;
②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P、Q两点坐标分别为,,
由,得,
故,,
而的面积
,
令,则
,函数是增函数,故,的面积.
因此当轴时,的面积有最大值3,因的周长是定值8,故此时
内切圆的半径最大,因此其面积也最大,设此时内切圆的半径为,则,
,所以内切圆面积的的最大值为.
解:设直线的方程为,P、Q两点坐标分别为,,
由,得,故,,
而的面积,令,则
,函数是增函数,故时
有最小值,此时的面积有最大值3,因的周长是定值8,故此时内
切圆的半径最大,因此其面积也最大,设此时内切圆的半径为,则,
,所以内切圆面积的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共4道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
13.设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A、B(可以重合),与圆
有两个公共点C、D(可以重合),求的最大值.
解:直线截曲线的弦长公式为.
将直线代入椭圆和圆得到方程:
,.
根据韦达定理求得:,,
.
由于直线与椭圆和圆有公共点,所以
.
由于对称轴,所以其在处取得最大值.
14.证明:任给7个实数,其中必存在两个,实数满足:.
证明:设7个实数分别为:,且不妨设,将区间平均分成6个子区间:
,,,,,.
由抽屉原理,上述7个中必有某两个数在同一个子区间内,不妨设、在同一个子区间内,因,则,
即。记,,即得所要证的不等式.
15.设为一个整数数列,并且满足:对任意的,均有
且2008,求最小的正整数,使得2008.
解:取时,有.
原式变形为:
令,则有,
于是,当时,均有,
从而
故.
由已知条件2008知,故设,则.
由2008,
,
则2008,
则,则,又251是质数,,
故.
16.回答下列两个问题,给出例子或给出证明.
⑴对任意正整数,在平面上是否都存在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使得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为正整数?
⑵在平面上是否存在两两不同的无限点列组成的点集M,使得M内所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M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正整数?
解:⑴存在.
对于任一,取互不相同的个质数,令,,(),显然,令,于是().
在轴上取点,在轴上取点,().易知这个点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为整数().为整数.
⑵不存在.
不然,假设存在不共线的无限点列组成的点集M,且M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为正整数,取不共线的三点A、B、C,注意到三角形两边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边,则M内其余点到点A与点B的距离之差,只能取到之间的整数值,而到之间的整数值总共只有有限个.由双曲线定义可知,M内除去A、B、C三点的其余无限多个点必在以点A和点B为两个焦点的有限条互不相交的双曲线上,称它们为AB族双曲线.同理,M内除去A、B、C三点的其余无限多个点必在以点B和点C为两个焦点的有限条互不相交的双曲线上,称它们为BC族双曲线.
由于A、B、C三点不共线,故两族双曲线的交点显然只有有限个,然而M内除去A、B、C三点的其余无限多个点中的每个点既在AB族双曲线上,又在BC族双曲线上,从而必在两族双曲线的交点上,而两族双曲线的交点个数有限,矛盾.
200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A卷)
一、选择题
1.如果,则使的的取值范围为 (B)
A. B. C. D.
解:显然,且.
.
要使。当时,,即;当时,,此时无解.
由此可得, 使的的取值范围为.
2.集合,,则=(C)
A. B.R
C. D.
解:
,没有实数可以使上述不等式成立。故。
从而有.
3.以为六条棱长的四面体个数为 (B)
A.2 B.3 C.4 D.6
解:以这些边为三角形仅有四种:,,,.
固定四面体的一面作为底面:
当底面的三边为时,另外三边的取法只有一种情况,即;
当底面的三边为时,另外三边的取法有两种情形,即,.
其余情形得到的四面体均在上述情形中。由此可知,四面体个数有3个.
4.从1至169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3个数构成以整数为公比的递增等比数列的取法有(C)
种.
A. B.90 C.91 D.92
解:若取出的3个数构成递增等比数列,则有。由此有.当固定时,使三个数为整数的的个数记作.由,知应是的整数部分.,,,,,,,,. 因此,取法共有.
5.若在复平面上三个点构成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则△ABC的面积为 (A)
A. B. C.1 D.
解:依题意,,.
△ABC的面积为.
2007重
6. 的末二位数字是 (C)
A.01 B.07 C.43 D.49
k重
解:记 . 题目要求的末二位数.
其中M为正整数. 由此可得的末二位数与的末二位数字相同. 首先来观察的末二位数字的变化规律.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的末二位数字 | 49 | 43 | 01 | 07 | 49 | 43 | 01 | 07 |
(为奇整数)
(为正整数)
.
因此,与的末二位数字相同,为43.
二、填空题
7.设为的单调递增数列,且满足,则.
解:
(由题意可知取正号.)
因此,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即.从而可得.
8.设为方程的根(),则
.
解:由题意,.由此可得
,,以及 .
.
9.设均为非负实数,则
的最小值为 2007 .
解:在直角坐标系中,作点,,,
,.则
I=
=+++ (应用三角不等式)
+++=2007.
如果取,即,那么I取到最小值2007.
10.设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满足;又当时,,则=.
解:依题意,,即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因为当时,,且为奇函数,所以当时,.
此时有 .可得.又因为是以4为周期的周期函数,所以也有,().
11.设,则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为.
解:
,
,
,
,
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为.
12.整数,且,则整数组为.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8,得.因为,所以要使左边为奇数,只有,即.则.要使左边为奇数,只有,即.从而有 ,即。故有.
三、解答题
13.已知抛物线和点.过点任作直线,交抛物线于B,C两点.
(1)求△ABC的重心轨迹方程,并表示成形式;
(2)若数列,,满足。试证:.
解:(1)设过的直线方程为。又设,,
联立方程组, 消去,得. 从而有,
,.
设△ABC的重心坐标为,则
消去k,即得 .
(2)因为,,所以
,
上式右边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假设,则
,
上式右边等号成立当且仅当。由此得到().从而有
.
14.设正实数及非负实数满足条件
求的最小值,并论证之.
解:根据,有
. ()
上式取等号当且仅当 .
15.设,.若,且存在,,,则称为“好集”.求最大的,使含的任意33元子集为好集.
解:令,.
显然对任意,不存在,使得成立.故P是非好集.
因此 .
下面证明:包含21的任意一个33元子集A一定为好集.
设.
若1,3,7,42,63中之一为集合A的元素,显然为好集.
现考虑1,3,7,42,63都不属于集合A. 构造集合
,,,,,,,,
,,,,,.
由上可见, 每个集合中两个元素都是倍数关系.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也即中16个元素全部选作A的元素,A中剩下16个元素必须从这15个集合中选取16个元素.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一个集合有两个元素被选,即集合A中至少有两个元素存在倍数关系.
综上所述,包含21的任意一个33元子集A一定为好集,即的最大值为21.
200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B卷)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则=(D)
A. B.
C. D.
解:
. 从而可得 .
2.当时,下面四个函数中最大的是 (C)
A. B. C. D.
解:因为,所以,
于是有,.
又因为,即,
所以有 .因此,最大.
3.已知椭圆上一点A到左焦点的距离为,则点A到直线的距离为(C)
A. B. C. D.
解:设左右焦点为,则,. 椭圆的离心率为.而即为右准线,由定义得,A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4.设非常值函数是一个偶函数,它的函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该函数是 (C)
A.非周期函数 B.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C.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D.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解:因为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而函数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
,即.
故该函数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5.如果,则使的的取值范围为 (B)
A. B. C. D.
解:显然,且.
.
要使,当时,,即;当时,,此时无解.
由此可得, 使的的取值范围为.
6.设,则 (B)
A.1 B.2 C.3 D.4
解:作图比较容易得到 .
二、填空题
7.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A,B,C.
若,则 2.
解:由,得.
于是.因此.
8.已知数列,,前n项部分和满足,则
.
解:
.
于是 ,().
9.方程的解集合为.
解:当时,,(取到等号).
而,(取到等号).于是有当时,方程只有一个解.由于奇函数的性质,可知是方程的另一解.
故方程的解集合为.
10.今天是星期天,再过天后是星期 六 .
解:
其中均为正整数. 因此答案为星期六.
11.从1至169的自然数中任意取出3个数构成以整数为公比的递增等比数列的取法有_ 种.
解:若取出的3个数构成递增等比数列,则有。由此有.当固定时,使三个数为整数的的个数记作.由,知应是的整数部分.,,,,,,,,. 因此,取法共有.
12.整数,且,则分别为.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8,得.因为,所以要使左边为奇数,只有,即.则.要使左边为奇数,只有,即.从而有 ,即。故有.
三、解答题
13.设P,Q为圆周上的两动点,且满足与圆内一定点,使,求过P和Q的两条切线的交点M的轨迹.
解法一:连接PQ,OM,由圆的切线性质知 ,且PQ与OM交点E为PQ的中点.设,则,. 从而得到E点的坐标为.由于,所以.又,于是有
,即有
化简得 。 上述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周.
解法二: 设P,Q的坐标为. 由题意知,过P,Q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 ①
………… ②
………… ③
………… ④
由,得
………… ⑤
若①和②的交点仍记为,由此得到
()
代入③和④,得
联立上述两式,即得
因为,所以,即.
同理可得 . 于是有
再由⑤式,推出.
由上可得,. 即有.
即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周.当时,也符合所求的轨迹.
14.设,,求的最大值.
解:
,
当时,上式可以取到等号。故函数的最大值是.
15.设,求证:.
证明:因为,所以有. 又,故有.
于是有得证.
2007年全国高中数合竞赛湖北省预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 已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 ( )
A. B. C. D.
解 原方程变形为,即.
令,则,解得.
所以或,所以方程的两根分别为和,
所以. 故选(C).
2. 设为△的边上一点,为△内一点,且满足,
,则 ( )
A. B. C. D.
解 连PD,则,所以,
故,故
. .
3. 定义在上的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x∈[0,)时,,则的值为 ( )
A. B. C. D.
解 根据题设条件可知
故选(B).
4. 已知是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是底面的中心,是棱上的点,且,则四面体的体积为 ( )
A. B. C. D.
解 易知平面,设是底面的中心,即平面.
因为,
所以,故.于是
,
所以. 故选(C).
5. 有编号分别为1,2,3,4,5的5个红球和5个黑球,从中取出4个,则取出的球的编号互不相同的概率为 ( )
A. . B. . C. D.
解:从10个球中取出4个,不同的取法有种.
如果要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互不相同,可以先从5个编号中选取4个编号,有种选法.对于每一个编号,再选择球,有两种颜色可供挑选,所以取出的球的编号互不相同的取法有种.因此,取出的球的编号互不相同的概率为. 故选(D).
6. 使得是完全平方数的正整数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解 当时,易知不是完全平方数.故设,其中为正整数,则.
因为是完全平方数,而81是平方数,则一定存在正整数,使得,即,故都是3的方幂.
又两个数相差2,所以只可能是3和1,从而.
因此,存在唯一的正整数,使得为完全平方数.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本题共有6小题,要求直接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7. 设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集合,,则 _________________.
解 不等式的解为,所以.
若,则所以只可能取值.
若,则,没有实数解;若,则,解得;
若,则,没有符合条件的解;若,则,没有符合条件的解;
若,则,有一个符合条件的解.
因此,.
8. 若数列满足:,则_______.
解 由两边平方得,
又,两式相减,得
.
由求得,又由递推关系式易知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所以,故,即,即,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于是
,
所以.
9. 设复数其中,当取得最小值时,__________.
解 易求得,于是=10,取得最小值,当且仅当,解得,所以12.
10. 设,则函数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解 因为,所以,设,
(1)
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成立,此时,设,则.而
故,
注意到,判断易知满足条件的根只有.
当时, ,不等式(1)取得等号.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11. 对于函数,存在一个正数,使得的定义域和值域相同,则非零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
解 若,对于正数,的定义域为,
但的值域,故,不合要求.
若,对于正数,的定义域为.
由于此时,故函数的值域.
由题意,有,由于,所以.
12. 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若过点作斜率为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交轴于点,且是与的等比中项,则双曲线的半焦距为__________.
解 设渐近线的方程为,由题设得,解得,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故可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
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双曲线方程消去,得 .
当,即时,上面的方程恰有两实根,且
.
由题设可知,,可化为,即
,即,解得或.
因此,双曲线的方程为或,即或.
所以双曲线的半焦距为或.
三、解答题(本题满分60分,每小题20分)
13. 过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
(1)证明:点是线段的中点.
(2)分别过点作双曲线的切线,证明: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3)设为直线上一动点,过点作双曲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证明:点在直线AB上.
解 (1)直线的方程为,即,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
设,则是方程的两根,所以,
于是,故点是线段的中点. ………5分
(2)双曲线的过点的切线方程分别为,
.联立,得两式相加,并将,
代入,得,这说明直线的交点在直线上,
即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10分
(3)设,,则的方程分别为和
,因为点在两条直线上,所以,,
这表明点都在直线上,即直线的方程为.
又,代入整理得,
显然,无论取什么值(即无论为直线上哪一点),点都在直线AB上. …………………………20分
14. 已知数列满足递推关系式:,.
(1)若,证明:(ⅰ)当时,有;(ⅱ)当时,有.
(2)若,证明:当时,有.
证明:因为,故,
即数列为递增数列.
(1)(ⅰ)由及可求得,
于是当时,,于是,
即当时,. …5分
(ⅱ)由于时,,所以时,.
由可得.
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
Ⅰ)当时,,结论成立.
Ⅱ)假设结论对成立,即,则结合(ⅰ)的结论可得
,即当时结论也成立.
综合Ⅰ),Ⅱ)可知,不等式对一切都成立.
因此,当时,,即.
又,,所以当时,有.
…………………………10分
(2)由于,而数列为递增数列,故当时,有.
由可得,而,于是
.
下面先证明:当时,有 (*)
Ⅰ)根据及计算易得
,,
而,
故,即当时,结论成立.
Ⅱ)假设结论对成立,即.
因为,而函数在时为增函数,所以
,
即当时结论也成立.
综合Ⅰ),Ⅱ)可知,不等式对一切都成立.
于是当时,,故,所以.
…………………………20分
15. 求所有的正整数,使得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且除了2或3以外,没有其他的
质因数.
解 设,其中,则.依题意,可设
其中均为非负整数,于是 (1)…5分
如果,则,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于
是和均为偶数,从而均为正整数.
若,则,显然只可能(否则左右两边被4除的余数不
相同),此时,显然只能是,此时. …10分
若,则是4的倍数,从而也是4的倍数,故,此时
(2)
显然中至少有一个应为0(否则(2)式左右两边奇偶性不相同).
1)当,即时, (3)
此时(否则等式左右两边奇偶性不相同),故.
若,则(3)式左边是9的倍数,而右边为3,矛盾,故只可能,从而(3)式即,它只有两组解和即和此时,对应的值分别为24和96,相应的值分别为8和10368. …………………15分
2)当,即时, (4)
此时显然(否则等式左右两边奇偶性不相同),故.
若,则(4)式左边是9的倍数,而右边是3,无解.故.
若,则,只可能,此时.
若,则(4)式即,它只有两组解和即和此时,对应的值分别为12和36,相应的值分别为288和1728.
因此,符合条件的值有6个,分别为,108,288,8,1728,10368.
2007年全国高中数赛天津赛区预赛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方程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大于
解:设,则,因此
,从而可得,因此是方程的两个实根,
判别式,无解,所以选.
2.正边形被它的一些不在内部相交的对角线分割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三角形,则锐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大于 与分割的方法有关
解:只有包含正边形中心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只有一个,选。
3.已知关于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是关于的函数,则的最小值为( )。
以上结果都不对
解:当时,的最小值为,其中。
因为对称轴为,所以当时的最小值为,选。
4.已知为正整数,,实数满足,若的最大值为,则满足条件的数对的数目为( )。
。
解: 因为,所以,
于是有,因此。由于,得,其中的最大值当,时取到。又因为,所以满足条件的数对的数目为,选.
5.定义区间的长度均为,其中。已知实数,则满足的构成的区间的长度之和为( )。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当或时,原不等式等价于.
设,则.
设的两个根分别为,则满足的构成的区间为,区间的长度为.
当时,同理可得满足的构成的区间为,区间的长度为.
由韦达定理,,所以满足条件的构成的区间的长度之和为,所以选.
6.过四面体的顶点作半径为的球,该球与四面体的外接球相切于点,且与平面相切。若,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 )
解:过作平面的垂线,垂足为,作,垂足为,,垂足为,则,且有.由于,则,,,因此为半径为的球的直径,从而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的延长线上,于是有,解得.
二、填空题(每小题9分,共54分)
7.若关于的方程组有解,且所有的解都是整数,则有序数对的数目为 .
解:因为的整数解为
,
所以这八个点两两所连的不过原点的直线有条,过这八个点的切线有条,每条直线确定了唯一的有序数对,所以有序数对的数目为.
8.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为 .
解:因为,所以。设,类似的可得 。设,则原方程化为,,即。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为偶数,于是,经验证,,所以.
或由,得,又因为为奇数,所以经验证。
9.若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边上的点,与的内切圆半径分别为,若,则满足条件的点有两个,分别设为,则之间的距离为 .
解:设,由余弦定理得。一方面,,另一方面,,解得.同理可得.从而有.当时,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所以.由于,所以.设两个根分别为,则.
10.方程的不同非零整数解的个数为 .
解:利用,原方程
等价于 .
方程两端同除,整理后得。再同除,得
.
即,从而有.
经验证均是原方程的根,所以原方程共有个整数根.
11.设集合,其中是五个不同的正整数,,若中所有元素的和为,则满足条件的集合的个数为 .
解:因为,所以。由于中有,因此中有.若,则,于是,无正整数解.若,由于,所以,于是.又因为,当时,;当时,,因此满足条件的共有个,分别为.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两点之间的交通距离为.若到点的交通距离相等,其中实数满足,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的长之和为 .
解:由条件得。
当时,无解;
当时,无解;
当时,无解;
当时,,线段长为.
当时,,线段长为.
当时,线段长为.
当时,无解.
当时,无解.
当时,无解.
综上所述,点的轨迹构成的线段的长之和为.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3.已知的外心为,,为的外接圆上且在内部的任意一点,以为直径的圆分别与交于点, 分别与或其延长线交于点,求证三点共线.
证明 连,与交于点,
由于,因此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
又,
故
于是可得,
从而有在的中垂线上。
由于,在的中垂线上,
于是有,即三点共线.
14.已知数列满足,对于所有正整数,有,求使得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解法一 设,的特征方程为,特征根为,结合,得。由二项式定理得.
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于是,即,所以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为.
解法二 下面都是在模意义下的,则,即,因此数列在模意义下具有等差数列的特点。又因为,所以.于是有,因此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为.
15.排成一排的名学生生日的月份均不相同,有名教师,依次挑选这些学生参加个兴趣小组,每个学生恰被一名教师挑选,且保持学生的排序不变,每名教师挑出的学生必须满足生日的月份是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的(挑选一名或两名学生也认为是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的),每名教师尽可能多选学生,对于学生所有可能的排序,求的最小值.
解:若,不妨假设这名学生生日的月份分别为,当学生按生日排序为时,存在一名教师至少要挑选前四名学生中的两名,由于这两名学生生日的月份是逐渐减少的,且后六名学生生日的月份均大于前四名学生生日的月份,因此这名教师不可能再挑选后六名学生;在余下的不超过两名教师中,一定存在一名教师至少要挑选第五名至第七名学生中的两名,同理,这名教师不可能再挑选后三名学生;余下的不超过一名教师也不可能挑选后三名学生,矛盾.
下面先证明:对于互不相同的有序实数列,当时,一定存在三个数满足或.
设最大数和最小数分别为,不妨假设。若,则满足;,因为,所以要么在的前面,要么在的后面至少有两个数,不妨假设在的后面有两个数,从而与中一定有一个成立.
引用上面的结论,当时,第一名教师至少可以挑选三名学生;若余下的学生大于等于名,则第二名教师也至少可以挑选三名学生;这时剩下的学生的数目不超过名,可以被两名教师全部挑选,因此,的最小值为.
2007年年全国高中数赛广西赛区预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若点P(x,y)在直线x+3y=3上移动,则函数f(x,y)=的最小值等于(A)
(A) (B) (C) (D)
解:
=,等号当且仅当,即时成立,故f(x,y)的最小值是.
2、满足的正整数数对(x,y)( B )
(A)只有一对 (B)恰有有两对 (C)至少有三对 (D)不存在
解:设,其中a,b均为自然数,则y=a+b,
.因为b+a与b-a有相同的奇偶性,且b+a>b-a,所以或解得或.
3、设集合M={-2,0,1},N={1,2,3,4,5},映射f:MN使对任意的x∈M,都有是奇数,则这样的映射f的个数是(A )
(A)45 (B)27 (C)15 (D)11
解:当x=-2时,x+f(x)+xf(x)=-2-f(-2)为奇数,则f(-2)可取1,3,5,有三种取法;当x=0时,x+f(x)+xf(x)=f(0)为奇数,则f(0)可取1,3,5,有3种取法;当x=1时,x+f(x)+xf(x)=1+2f(1)为奇数,则f(1)可取1,2,3,4,5,有5种取法。由乘法原理知,共有3×3×5=45个映射.
4、设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C )
(A)双曲线 (B)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C)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解:
于是,,同理。
因为,故应选(C).
5、将一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顺序颠倒,将所得到的数与原数相加,若和中没有一个数字是偶数,则称这个数为“奇和数”。那么,所有的三位数中,奇和数有(A)个。
(A)100 (B)120 (C)160 (D)200
解:设三位数是,则+。
若不进位,则和数的十位数必为偶数,不符合题意,所以=11,13,15,17。
因11=9+2=8+3=7+4=6+5,所以取值有种可能;
因13=9+4=8+5=7+6,所以取值有种可能;
因15=9+6=8+7,所以取值有种可能;
因17=9+8,所以取值有种可能;
由于不能进位,所以只能取0,1,2,3,4。
因此,满足条件的数共有:5(+++)=100(个).
6、设,,其中[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的个位数字为(B)
(A)1 (B)2 (C)3 (D)4
解:由猜想:
.由已知递推关系式,易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略)
于是,当n>1时,
故
因此,应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9分,共54分)
1、已知三个正整数x,y,z的最小公倍数是300,并且,则方程组的
解(x,y,z)=(20,60,100).
解:记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为(1),(2),消去x得
,即
所以, (3)
或 , (4)
由(1)、(3)得,即x:y:z=1:3:5,于是,由已知条件,必有x=20,y=60,z=100;
由(1)(4),得x=-y=-z,与已知条件矛盾.
2、已知关于x的实系数方程和的四个不同的根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共圆,则m的取值范围是{m|-1 当,即时,方程有两个共轭的虚根,且的实部为,这时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构成等腰梯形或矩形,它们共圆. 当,即或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对应的点在以对应的点为直径端点的圆上,该圆的方程为 ,即,将及对应点的坐标(1,±1)代入方程,即得. 故m的取值范围是{m|-1 解:由已知,得,设与的夹角为,则 ,所以=. 4、设函数,则函数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图形中的封闭部分的面积是 7 . 解:函数的图象如图的实线部分所示。 所求的封闭部分的面积为 。 (这个题目应当是有错误) 5、已知单位正方体ABCD—EFGH棱AD与直线BC上分别有动点Q、P。若△PQG与△BDE相截得到的线段MN长度为y,设AQ=x(0≤x≤1),则y的最小值写成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 解:当AQ=x时,设GQ与面BDE交于点N,作NM⊥BD于点M,联结QM交直线BC于点,取点为点P,知此时y=|MN|最小. DQ Q z 建立如图1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Q(0,x,1)且△BDE所在平面上的点(x,y,z)满足x+y=z,故可令. MQ A 由点N在QG上,知在(0,1)内存在λ使QN=λQG。 N C P BGQ 代入消去λ得 EBGQ FGQ GQ HQ y x 从而, 于是, 而点M在BD上,故可令 由,知 于是, 6、设a1,a2,…,a2007均为正实数,且,则的最小值是. 解:设,则,且,所以 =. 三、(20分)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bc= (1)是否存在边长均为整数的△ABC?若存在,求出三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若a>1,b>1,c>1,求出△ABC周长的最小值. 解:(1)不妨设整数a≥b≥c,显然c≥2。 若c≥5,这时 由,可得 . 矛盾. 故c只可能取2,3,4。 当c=2时,,有 又a≥b≥2,故无解. 当c=3时,,即 又a≥b≥3,故 或或 解得或或 能构成三角形的只有a=8,b=7,c=3. 当c=4时,同理解得a=9,b=4或a=6,b=5. 能构成三角形的只有a=6,b=5,c=4. 故存在三边长均为整数的△ABC,其三边长分别为4,5,6或3,7,8 (2)由,可得 所以, 又,则有 故△ABC的周长最小值为,当且仅当时,取得此最小值. 四、(20分)已知⊙O1与⊙O2相交于两不同点A、B,点P、E在⊙O1上,点Q、F在⊙O2上,且满足:EF为两圆的公切线,PQ∥EF,PE与QF相交于点R。证明:∠PBR=∠QBR. O2 O1 N2 N1 M2 Y X M1 B Z Q A P G H F E R 证明:如图2,设⊙O1的半径为 r1,, , , 易知 . 故 由△EGX∽△BPX,知 同理,。故,即 由PQ∥XY,知,所以∠PBR=∠QBR 五、已知椭圆过定点A(1,0),且焦点在x轴上,椭圆与曲线|y|=x的交点为B、C.现有以A为焦点,过点B、C且开口向左的抛物线,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m,0).当椭圆的离心率e满足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椭圆过定点A(1,0),则a=1,c= ∵,∴,由对称性知,所求抛物线只要过椭圆与射线y=x(x≥0)的交点,就必过椭圆与射线y=-x(x≥0)的交点 解方程组,得 ∵,∴ 设抛物线方程为: 又∵,∴ 得 令 ∵内有根且单调递增。 ∴∴故. 2007年全国高中数赛江西省预赛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36分,每小题6分) 1、为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关系中可能成立的是( ) 、; 、; 、; 、; 解:若,则,不合条件,排除, 又由,故与同号,排除; 且当时,有可能成立,例如取,故选. 2、设,又记则( ) 、; 、; 、; 、; 解:,,,,据此,,,,。 因为型,故选. 3、设为锐角, , 则的大小顺序为( ) 、; 、; 、; 、; 解:, , 故. 4、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给图中的A、B、C、D四个小方格涂色(允许只用其中几种),使邻区(有公共边的小格)不同色,则不同的涂色方式种数为( ). 、; 、; 、; 、. 解:选两色有种,一色选择对角有种选法,共计种; 选三色有种,其中一色重复有种选法,该色选择对角有种选法, 另两色选位有种,共计种; 四色全用有种(因为固定位置),合计种. 5、正四棱锥的一个对角截面与一个侧面的面积比为,则其侧面与底面的夹角为( ). 、; 、; 、; 、. 解:设底面正方形边长为,棱锥的高为,侧面三角形的高为, 则,,则,. 6、正整数集合的最小元素为,最大元素为,并且各元素可以从小到大排成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并集中的元素个数为( ). 、 、; 、; 、. 解:用表示集的元素个数,设,由,得,于是 ,,; 从而.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54分,每小题9分) 7、若实数满足:,则 . 解:据条件,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 即的两个根, 所以;. 8、抛物线顶点为,焦点为,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为 . 解:设抛物线方程为,则顶点及焦点坐标为,若设点坐标为,则, 故.(当或时取等号) 9、计算 . 解: . 10、过直线:上的一点作一个长轴最短的椭圆,使其焦点为,则椭圆的方程为 . 解:设直线上的点为,取关于直线的 对称点,据椭圆定义, , 当且仅当共线,即, 也即时,上述不等式取等号,此时, 点坐标为,据得,, 椭圆的方程为. 11、把一个长方体切割成个四面体,则的最小值是 . 解:据等价性,只须考虑单位正方体的切割情况,先说明个不够,若为个,因四面体的面皆为三角形,且互不平行,则正方体的上底至少要切割成两个三角形,下底也至少要切割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且这四个三角形要属于四个不同的四面体,以这种三角形为底的四面体,其高,故四个不同的四面体的体积之和,不合; 所以,另一方面,可将单位正方体切割成个四面体; 例如从正方体 中间挖出一个四面体,剩下四个角上的四面体, 合计个四面体. 12、将各位数码不大于的全体正整数按自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个数列, 则 . 解:简称这种数为“好数”,则一位好数有个;两位好数有个;三位好数有个;…,位好数有个;,记,因,,即第个好数为第个六位好数;而六位好数中,首位为的共有个,前两位为的各有个,因此第个好数的前两位数为,且是前两位数为的第个数;而前三位为的各个,则的前三位为,且是前三位数为的第个数; 而前四位为的各个,则的前四位为,且是前四位数为的第个数;则的前五位为,且是前五位数为的第个数,则. 三、解答题(本题满分60分,每小题20分) 13、数列满足:;令 ;求 解:改写条件式为,则 , 所以,; ; . 14、 如图,的外心为,是的中点,直线交于,点分别是的外心与内心,若, 证明:为直角三角形. 证:由于点皆在的中垂线上,设直线交于,交于,则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因是的内心,故共线,且. 又是的中垂线,则,而为的内、外角平分线,故有,则为的直径,所以,,又因 , 则. 作于,则有, ,且,所以,,故得,因此,是的中位线,从而∥,而,则.故为直角三角形. 证二:记,因是的中垂线,则,由条件① 延长交于,并记,则,对圆内接四边形用托勒密定理得,即②,由①、②得,所以, 即是弦的中点,而为外心,所以,故为直角三角形. 15、若四位数的各位数码中,任三个数码皆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则称为四位三角形数,试求所有四位三角形数的个数. 解:称为的数码组,则; 1、当数码组只含一个值,为,共得个值; 2、当数码组恰含二个值,. 、数码组为型,则任取三个数码皆可构成三角形,对于每个,可取个值,则数码组个数为,对于每组,有种占位方式,于是这种有个. 、数码组为型,,据构成三角形条件,有, 、数码组为型,,据构成三角形条件,有,同上得个数码组,对于每组,两个有种占位方式,于是这种有个. 以上共计个. 3、当数码组恰含三个值,. 、数码组为型,据构成三角形条件,则有,这种有组,每组中有种占位方式,于是这种有个. 、数码组为型,,此条件等价于中取三个不同的数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数,有组,每组中有种占位方式,于是这种有个. 、数码组为型,,同情况,有个值. 以上共计个值. 4、互不相同,则有,这种有组,每组有个排法,共得个值. 综上,全部四位三角形数的个数为个. 2007年湖南省高中数赛初赛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设集合,,定义对于任意两个集合的运算:,则= ( ) A. B. C. D. 解:由得或,即, 从而,所以。故选C。 2.函数与有相同的定义域,且对定义域中的任何,有,。若的解集是,则函数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解:因的解集是,故的定义域为即, 所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又, 所以为偶函数。 3.已知为锐角,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必要性)取,则。 (充分性)由三元平均值不等式,有 , 两式相加,得,即,, 这说明两式同时取等号,有,且,又为锐角,知。 4.如果点满足,就叫做点在抛物线的内部,如果点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与抛物线 ( ) A.有一个公共点 B.至少有一个公共点 C.恰有两个公共点 D.无公共点 解:取,显然在的内部。由于对应的直线为,与抛物线没有公共点,因此可排除A、B、C,选D. 或:由消去得,, 故直线与抛物线无公共点. 5.每个顶点的棱数恰好为3的正多面体共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设正多面体的面数为,棱数为,顶点数为,则,假设正多面体的每一个顶点有3根棱,每一面都是边形,则,,即 ,,代入欧拉公式,得, 即(),,知另一个只能是,,中的一个. 由实际计算,可以得出有以下3种: ,,. 正多面体的种数: 设正多面体的面数为,棱数为,顶点数为,则, 假设正多面体的每一个顶点有根棱,每一面都是边形,则,,即,,代入欧拉公式,得, 即(),由,知与中至少必有一个是,又由知,另一个只能是,,中的一个. 由实际计算,可以得出只有5种正多面体。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 A.直线 B.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7.同住一寝室的四名女生,她们当中有一人在修指甲,一人在看书,一人在梳头发,另一人在听音乐。①即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书;②既不在听音乐,也不在修指甲;③如果不在听音乐,那不在修指甲;④既不在看书,也不在修指甲;⑤既不在看书,也不在听音乐。若上面的命题都是真命题,问她们各在干什么? 答:A在_____________;B在_____________;C在_____________;D在_____________。 解:因为在上为奇函数且为增函数, 又可化为,所以有 ,解不等式组,得. 9.给定,定义使为整数的数叫做“幸运数”,则区间内的所有“幸运数”的和_____________. 解:因为, 所以,又,, 所以. 10.已知,且,为锐角,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 11.如图,在正三角形中,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分别为的中点,则将沿折成三棱锥后,与所在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 12.已知,当时, ,则_____________. 解:令,则当时,,故知1,2,3,4为的根.因为为五次式,故可设 , 于是 故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满分78分) 13.(本小题满分16分) 设为△内的一点,作于,于,于. 求证:是的充要条件. 证明:先证充分性. 如图,由于,所以D,Q,P,C四点共圆, 进而,. 同理,由D,R,A,Q四点共圆,得 ,. 在和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 又,所以. 于是,. 再证必要性. 同上可得,, 又,所以,即,所以. 14.(本小题满分18分) 记为个正数的“均倒数”。已知数列的前项的“均倒数”为. ⑴求和式的值; ⑵设函数,问是否存在最大的实数,使得当时,对于一切自然数,都有. 15.(本小题满分22分)已知是椭圆上任意一点,证明:过点存在一条射线,以该射线为角平分线,可作无数个椭圆的内接三角形,而且的对边都互相平行. 16.(本小题满分22分) 试求方程在区间内有多少个实根?
共得个数码组,对于每组,有种占位方式,于是这种有个.的取值 1 2 3 4 5 6 7 8 9 中的个数
6.在正方体中,是侧面内一动点,若到直线与直线 名称 3 3 6 4 4 正四面体 3 4 12 8 6 正六面体 4 3 12 6 8 正八面体 3 5 30 20 12 正十二面体 5 3 30 12 20 正二十面体
8.已知且。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修指甲 看书 梳头发 听音乐 A 3 2 B 6 5 C 1 2 D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