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世纪:最早的的手抄新闻\书写新闻\新闻信,古罗马时代“每日纪闻”,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最早的民间“报纸”,不同于一般书信,是连接地方和的信息纽带。古典时代的手抄新闻传统断裂一千年之后,罗马人后裔继承,即文艺复兴时起源与威尼斯,流行于欧洲的手抄新闻(《威尼斯公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提及)。手抄新闻是西方书写传播历史的终结,终结于地中海地区,新闻事业崛起于大西洋地区。
17世纪创世纪——北大西洋地区:
一、纸张与印刷
●西方长期用莎草纸和羊皮纸。西方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国约翰古登宝,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的印刷体系,标志大众传播时代来临
●印刷传播在欧洲的扩散影响:文字信息批量复制、线性思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欧洲各国语言方言土与规范化并形成标准的民族语言、新闻事业原始形态开始孕育,出现小册子和新闻书
二、新闻事业萌芽
●新闻事业的三次浪潮:德国、英国、美国,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活跃
●新闻事业卓然亮相的第一个标志:17世纪定期报刊的兴起(公开发行——代表者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出现、内容驳杂、定期出版,体现现代文明精神),定期形式现代报刊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也是衡量现代报刊与古代报刊的尺度。
●定期报刊的已出现的背景之一:现代邮政体系建立
●荷兰:社会氛围自由,1620“科兰特”,最早的英文报纸,第一份英国报纸,荷兰人印刷送往英国
德国:1590最早的周刊《观察周刊》发一条新闻;德国报业之父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刊登多条新闻;《马格德堡新闻》世界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329年)
英国:“科兰特”,直接原因即三十年战争。1621年,英国直接翻译荷兰的科兰特。1625《英国信使》英国第一份有正式刊名的报纸。功能类似报纸,但是形式书籍,所以又称作新闻书\小册子,各国早期报纸都是新闻书。从新闻书到新闻纸是发展的共同趋势。当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报人,经营者是书商或出版商。
法国:文艺与政治并重。红衣教主黎塞留路易十三,使雷诺多特创办第一家报纸《法国公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为法国报纸的政论性色彩图下一笔。
上述为周报
●日报(时效性):18世纪兴起,但第一份日报在17世纪,1660德国(第一份周报,第一份日报,位居前列)《莱比锡新闻》,但是这已经是第一次浪潮的结束。
●杂志(广博性):和日报同时诞生,兴起于法国,创刊于德国《教诲月刊》
三、新闻事业第一次狂飙突进
●历史背景:英国资产阶级,对印刷严格管控,许可制、检查制、惩处制,星。意大利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集权统治,形成“报刊集权主义理论”。
●英国大的阵营,对战争恐怖的描写,开了“黄色新闻”的先河。这次狂飙突进,是报刊向现代形态过渡。
●《公共广告人》是第一份纯登广告的报纸,昭示新闻事业的商业化趋势。
●1652伦敦第一家咖啡店
●米尔顿《论出版自由》14,言论出版自由,“让我凭着良知自由的认识、自由的发言、自由的讨论吧。”
●第一张新闻纸:《牛津公报》,第一张真正的现代型报纸
18世纪——理性启蒙时代、浪漫主义:
●英国的日报与杂志:
背景条件:
1.政局动荡,工商业繁荣
2.《许可证法》废除
3.咖啡馆、沙龙兴盛
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巴克利使其崭露头角
杂志:新闻时政类
笛福(辉格党)(英国报业之父)《评论》(1704)
斯威夫特(托利党)《检查者》(1710)
生活杂志类
斯梯尔《闲谈者》(1709)
艾迪生《旁观者》
后的管制:印花税(继许可证之后的最大桎梏)、津贴制、法律制裁
●美国:殖民地时期——崛起于新英格兰地区,“广告报”。第一份印刷报纸《海内外公共事件报》;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出现了付费广告。詹姆斯富兰克林《新英格兰报》(1721),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格案件:1733创办《纽约周报》,安德鲁汉密尔顿审判。是里程碑,新闻自由原则备受推崇。
战争时期:印花税风潮(1765)使殖民地意识萌发。
4.詹姆斯利里文顿的《保皇公报》。这时候的报纸,宣传色彩鲜明,论战精神、鼓动气势强烈。
5.塞缪尔亚当斯(约翰亚当斯的堂哥)发行《波士顿公报》,发起“通信委员会”,被看做通讯社的前身。
6.艾赛亚托马斯《马萨诸塞侦探报》,首屈一指的喉舌。
7.托马斯潘恩,小册子《常识》(1776)
●法国:大时期17是最伟大的最彻底的资产阶级。第一次正式确立了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的原则。
8.前封建势力强大,出版收到检查,1777布里索《巴黎新闻》第一张日报;后西哀士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
9.马拉《人民之友报》,民主派的战斗机关报。
10.《宣言》基本意思:言论出版自由,为此负担责任
●报业具有的共同特征:
1.资产阶级生死攸关的战线宣传鼓动
2.宣传鼓动,营造思想和基础
3.把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当做首要任务
●18世纪的“高级报纸”
高级报纸:刊登国内外重大新闻和严肃评论,读者是精英阶层
大众报纸:有趣有用的社会新闻,有娱乐性内容、黄色新闻,对重要新闻剪简短报道,读者是一般大众
18世纪三份生命力最强的报纸《泰晤士报》《新苏黎世报》(瑞士1780,特色是观点性的报纸)《贝林时报》(丹麦1749)
19世纪上——政党报到商业报
19世纪新闻事业的三次飞跃:商业报刊的出现、通讯社的产生、大众报业的崛起。按照西方报业的功能及特征,可将新闻事业分成四个阶段:
1.官报(王朝)
2.政论报刊(资产年代的报业,主战派和反战派争论)
3.政党报刊(从资产阶级成功到19世纪中叶工业基本完成,成为喉舌)
4.商业报刊(19世纪之后经营的)
●美国:1783战争结束——1833商业报刊《太阳报》,美国新闻史“黑暗时期”
联邦党:
1.《美国公报》(17)约翰芬诺
2.《箭猪公报》(1797)威廉科贝特
3.《纽约晚邮报》(180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社论之父”。美国历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后来改名《纽约邮报》成为煽情性的小型报
共和党:
1.《国民公报》(1791)菲利普弗雷诺
2.《曙光报》(1790)本杰明富兰克林贝奇(外孙)
3.《国民通讯员报》(1800)杰斐逊(总统)
特点:
1.政论多新闻少
2.党派性强可信性差
3.读者少销量低
4.造谣诽谤谩骂攻讦
说到底是“观点纸”,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纸
●美国三大便士报(黑暗时期结束)
1.(大众报)《纽约太阳报》(1833)本杰明戴。商业报刊最早的代表。改进报道内容,革新发行方式。被F莫特称为“太阳东升”
2.(大众报)《纽约先驱报》(1835)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开系列报道的先河(寻找利文斯通)
3.(高级报)《纽约论坛报》(1841)霍勒斯格里利,特点在于“论”,首创美国报刊上的“评论版”
4.(中间路线)《纽约时报》亨利雷蒙德,开始揭丑报道。
“达氏新闻定义”(人咬狗是新闻)查尔斯达纳
●英国:
《泰晤士报》英国商业报刊诞生的标志。前接受津贴,时期,沃尔特接管。此时工业,实力上升,中产阶级兴起。
1.托马斯巴恩斯把《泰》办成英国首屈一指的权威报纸,重视社论;提高新闻人的地位,成为第四等级。
2.约翰德莱恩把《泰》办成世界首屈一指的报纸
3.威廉霍华德拉塞尔,第一个战地记者
●法国三大廉价报纸:
政论性和文艺性,世界最早政论报纸《法国公报》最早文艺刊物《法国信使》
1.《新闻报》(1836)吉拉丹,法国第一份廉价报纸
2.《世纪报》(1836)迪塔克
3.《费加罗报》(1826)威尔梅森。“法国中上阶层的圣经”
●商业报刊三大特征:
1.标榜
2.注重新闻
3.企业化经营
三点说明:
1.商业报刊不等于大众报刊(销量——兴起之时大众报刊的条件未成熟;时间——工业前\后;贡献——商业报刊把重心由政论转向新闻,大众报刊把报纸变成大众媒介)
2.商业报刊星期不等于政党报刊灭亡,平分秋色
3.其性不是绝对
●商业报刊背景:
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以洛克理论为基础,此理论是商业报刊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
2.出版自由的鼻祖(约翰米尔顿);
3.“观点的自由市场”(霍姆斯)
4.促成新闻自由和《法案》(即前十条修正案)(托马斯杰弗逊)
5.《论自由》,从功利主义出发,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约翰密尔)
●关于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1.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19世纪商业报刊兴起之后一直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指南;
2.其思想传统属于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实质上是中产阶级的运动
3.其哲学基础来自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
4.任何新闻思想都有政治思想的内涵
5.专业主张: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
6.自由传播同民主政体联系在一起
弊端:黄色新闻泛滥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针对报刊自由主义的泛滥,1947哈钦斯提出,新闻媒介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我约束。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和发展
●概述:
通讯社是一种以批量采集和批量供应新闻信息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诞生与欧洲,和商业报刊一样是工业的产物,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新闻的传播与消费开始彼此分离,越来越专业化操作,即“新闻专业主义”包括专业理念、职业操守、行业技能等。
●种类:
国际通讯社(美联社AP 合众国际社UPI 路透社Reuters 法新社AFP)
国家通讯社(新华社 德新社-德意志新闻社 安莎社-意大利 共同社-日本)
专业通讯社(辛迪加)
●介绍:
1.辛迪加,与一般通讯社的区别是提供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特稿,也叫特稿辛迪加,都是专题性材料;一般通讯社提供新闻以及新闻材料。专业通讯社娱乐性趣味性,一般通讯社新闻性;专业通讯社仰赖专栏作家,一般通讯社仰赖新闻记者。
专栏作家:精英型——沃尔特李普曼、詹姆斯莱斯顿;大众性——莱德勒
2.法新社(AFP)(1835):
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创办人哈瓦斯,称为哈瓦斯社。录用两名的过者,后来成为德国沃尔夫通讯社和英国路透社创办人。构成19世纪三大通讯社,高潮是1870年《通讯社合约》,实质是瓜分世界新闻市场的路线图,这与当时三大国实力强大有关。一战之后《通讯社合约》名存实亡,一是战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二是无线通讯取代有线通讯。1934年废除。最初是民营机构,后来变成法国办官方喉舌,大部分经费来自补贴和津贴。
3.路透社(Reuters)(1851):
路透社首先是商业资讯社,其次才是新闻通讯社,商情为主新闻为辅;纯粹的国际通讯社,只报道国际新闻不报到国内新闻;同《泰晤士报》一样,其崛起与大英帝国息息相关。
4.美联社(AP)(1848):
1844年电报的发明为通讯社的发展提供了可能。1848年 纽约6家报纸组成港口新闻联合社。三大通讯社把新闻出售给“顾客”,美联社把新闻提供给“成员”,自愿结盟的合作社。斯通“美联社之父”把美联社壮大为国际通讯社,并提出5W。一战之后崛起,新闻业务提出“客观性法则“。
客观性法则的由来:即在新闻报道中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评判的报道原则和手法。李普曼提出不可能,刻板印象。
19世纪下——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
●概述:大众报刊,即一大批量发行和大规模读者为主要特征的报刊。兴起于20世纪初,是新闻事业飞跃的最后一跃。从此新闻事业成为大众传播事业。
●历史土壤:
1.政治民主自由
2.经济发展贸易繁荣
3.教育普及读者大增
4.科技进步传讯加速(纸张——木浆代替碎布纸,电信技术,铁路运输)
5.城市兴起人口集中(读者群和发行区,最突出的发展是晚报)
6.大众社会大众文化(大众是散乱的乌合之众,民众的联系是有机的如部落社群;大众文化即流行文化\通俗文化,不是文化的大众化或者大众化的文化,而是适应工业文明与都市社会的文化,“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同质化的文化。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商品化和标准化)
●大众报刊的代表:普利策(大肆煽情,黄色新闻)
“倘言一个国家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那么新闻夹着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及时发出警报”
1.创办《圣路易快报》(1878),其耸人听闻的作风,为普利策后来经营《纽约世界报》所掀起的黄色新闻开了先河。
2.《纽约世界报》(1883),大肆煽情,以致于酿成后来黄色新闻的轩然大波。
3.新闻遗产:
办报思想——文章有趣,文字简介版面活泼;大量刊载图片漫画(一幅漫画是黄色新闻的直接起因);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最重要)
●黄色新闻:赫斯特
黄色新闻就是以轰动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模式和风格,即耸人听闻。与煽情新闻的联系即耸人听闻;区别首先,煽情新闻更加宽泛,黄色新闻仅指消极的;其次煽情新闻由来已久,黄色新闻不过百年,由大众报刊应运而生。《纽约日报》
●黄色新闻导火索——黄孩子
赫斯特和普利策竞赛的结果。高潮时美西战争(18),赫斯特煽风点火最厉害。《公民凯恩》以他为原型。
●黄色新闻的发展——小型报
16起源于英国,世界上第一份小型报《每日镜报》(Lord Northcliffe)
1919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小型报,《纽约每日新闻报》
成舍我的《立报》是典型的小型报。
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
●广播事业的形成(20C20S):
1.早期电台(商业利益驱动):西屋电气公司KDKA电台,全球第一家正式广播电台(康拉德);
2.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管制:审批办台申请;更新营业执照;对违禁者警告或处罚
3.三大广播: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商业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公共事业型。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BC1926)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27)美国广播公司(ABC1945)
1.NBC,由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公司、西屋电气公司合资组建,后来只有美国无线电公司独家经营,老板戴维萨尔诺夫
2.CBS,威廉佩里,策略:免费供应广播节目、确立新闻的核心地位
3.ABC,前身是NBC的蓝网(垃圾站,残羹剩饭)
●广播的黄金时代(20C30-40S):
综述:
1.规模上——“报业—广播大战”
2.经济上——广告大规模投放
3.节目上——肥皂剧;罗斯福“广播总统”炉边谈话;新闻节目增多
美国大萧条和新政:
1.CBS火星人入侵(奥森韦尔斯)——美国立法禁止播放虚构新闻
2.“炉边谈话”
●广播与二战:
1.国际广播指一个国家为供另一个国家而进行的广播,国际广播心理战。宣传式(纳粹德国,狂热煽情)和新闻式(BBC冷静克制)
2.BBC,对抗法西斯宣传的壁垒,鼓舞英国抗战的精神支柱
3.VOA,宣传职能。
●爱德华默罗:CBS广播员。主持《面对面》。美国新闻广播界一代宗师。
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
●30-40
英国:1929年BBC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1936年正视播出电视节目
美国:1939年NBC正式开播电视节目
●40-60
最早以娱乐为主,后来电视新闻开始脱颖而出
肯尼迪“电视总统”
●60-80
有线电视发展四个阶段(P299)
美国第一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是CBS道格拉斯爱德华兹
最富盛名沃尔特克朗凯特CBS
●80S之后
美国:
1.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特德特纳创办)等全天候新闻媒体崛起,第一家全天候。只报道不分析。
2.包括影视媒体的大规模并购活动,即媒体聚合。形成“报团”。1995年,时代华纳和CNN所属的特纳广播公司合并,全球最大的媒体集团;2001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历史上最大的媒体并购案。
3.新自由主义,解除对传媒市场的管制
4.电视——一体化、平庸化极权化
扒粪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扒粪运动扒粪运动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又称“揭丑运动”)。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把当时从事揭露新闻写作的记者们挖苦为“扒粪男子”,记者们却把它接收下来,自称“黑幕揭发者”(muckraker,直译为扒粪的人)。这也是这场运动之名的由来。当时的揭黑幕斗推动了美国的一系列改革,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
世界报业大亨:默多克,澳大利亚。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