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50分)
下图是 “四幅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2、关于图中各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 B.②地所在海区盛行季风洋流
C.③地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 .⑤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读图1回答3~4题。
3.图1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
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
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
A.4cm2 B.40cm2 C. 8cm2 D. 80cm2
4.会议期间,某日坎昆日出时,某地也恰好
日出,但昼长比坎昆长,则该地位于坎昆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近年来,省已成为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读图完成5-6题。
5.游客出发前观察图2,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
A.多数从西流向东 B.多数从南流向北
C.从中部流向四周 D.从四周流向中部
6.游客从M走到N,其所经地区地势起伏与图3所示剖面线对应的是
A. B. C. D.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7~8题。
7、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西北向东南
8.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
大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9-10题.
9、该周所在月份最可能是 ( )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
10、关于该周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最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一天是星期五
B.最有利于农作物糖分含量提升的一天是星期一
C.周三和周四两天受冷锋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D.周六和周日两天的最高气温均出现在太阳辐射强度最大之后
甲、乙、丙、丁为不同纬度的四个地区,乙地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丁地盛产茶、毛竹。读表l完成11~12题。 表1
甲 | 乙 | 丙 | 丁 | |
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 | 0° | 46°52′ | 6° | 46°52′ |
A.甲丙丁乙 B.丁丙乙甲 C.乙丁丙甲 D.丁乙甲丙
12.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
A.90° B. 46°52′ C. 23°26′ D.0°
图六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该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同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 D.极点附近
14.在该地GPS地图中,GPS显示的方向应是
A.上北F南,左西右东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下左右都是南 D.上下左右都是北
甲图为M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乙图为N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根据右面甲乙两图,回答15—16题。
15.甲图中a值可能是 ( )
A.2b-23°26′ B.b+66°34′
C.b+23°26′ D.90°
16.当M地正午大阳高度为b时,N地太阳高度在乙图Q处,则N地的地理坐标为( )
A.(70°N,90°E) B.(70°S,90°E)
C.(83°26′N,90°E) D. (70°N,90°W)
右图中MN为晨昏线,阴影与空白区域分属不同的日期,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度,读图回答17~18题。
17. 如果图为南半球,北京时间为( )
A.0时 B.8时 C.12时 D.16时
18.如果图为北半球,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 )
A.湄公河正值汛期
B.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墨西哥高原
C.三江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D.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右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当日太阳高度最大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回答19~20题。
19.当该地的地方时为10时时,太阳位于(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20.下列诗句反映的时间与该日最接近的是 (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图5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大圆表示以极点为中心的50°N纬线圈,弧MN为晨昏线。理论上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T、Q之间(劣弧段)和P、M.之间(劣弧段〉均为陆地。读图回答21〜23
21. 此日, N地日出的地方时是
121°
A. 3 : 56 B. 4 : 04 C. 7 : 52 D. 8 : 04
22. 此季节
A. 圣地亚哥炎热干燥
B. 华北平原正播种小麦
C. 东北河流正值一年内第一个汛期
D.中国前往波斯湾的油轮逆风逆水
23. P、Q、M、N 各地
A. T,P气候类型相同 B. Q地气温年较差小于T地
C. M地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D. N地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图5为甲、乙、丙三地6月22日至l2月22日等高旗杆正午影子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颢。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小的是甲地
25.图6中四条曲线能够基本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50分)
26.下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的是纬度2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C点位于B点的 向,其地理坐标是 。(4分)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 。(2分)
(3)关于图中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2分)
A.B点大于C点 B.C点等于F点 C.D点大于F点 D.D点大于G点
(4)若此时F点地方时为6时,在右图中画出DAGBC线此日的昼长变化折线图。(2分)
27.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A、C、D三地的地理纬度:
A. ,C. ,D. 。(3分)
(2)上海(121.5°E,31.5°N)东方明珠塔的影长一天中最短的时刻是 (北京时间)(1分)
(3)从A到D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2分)
(4)判断A、C两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值:
A. ,C. (2分)
(5)若要在A、B、C三地建一卫星发射中心,从节省燃料考虑,宜选 地,理由主要是 。
(2分)
28.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图所反映的是 (夏、冬)季,理由是
(2分)
(2)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改善的措施是 。(2分)
(3)M、N两处中宜建设度假村的是 ,判断理由是 。(3分)
(4)当地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能源港口,应选择在 最适合,理由是 。新建港口拟实行江海联运,最经济的实现方式是 。(4分)
29.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1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A
图2
图1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某地理野外考察组发现B处古代聚落遗址及建筑,试从聚落安全、农业区位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古代聚落选址的位置特点及其理由。(3分)
(3)说出C附近河流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0.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甲 图乙
(1)该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________(1分)
A. N河正处于丰水期 B. 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
C. Y河流域植被枯黄 D. 该日M处的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2)Y与M两处气候类型相同,其形成原因有什么不同? (4分)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乙中a洋流流经海域表层水温分布状况的是________图。(1分)
(4)简述Y河流域典型植被的全球环境效益。(3分)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25×2=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26.
(1) 、
(2) (3)
(4)作图
27.
(1) 、 、
(2)
(3)
(4) 、
(5) 、
28.
(1) 、
(2) ;
(3) 、
(4) 、
、
29.
(1)
(2) 、
(3) 、
30.
(1)
(2)
(3)
(4)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
一.选择题(25×2=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C | D | D | A | C | A | D | C | B | B | C | C | D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C | D | A | D | A | B | C | A | D | A | C | B |
26. (1)正南 70°N,120°W (4分)
(2)③ (2分) (3)D(2分) (4)答案见图(2分)
27. (1)0° 66°34′S 90°N (3分)
(2)11时54分 (1分)
(3)纬度愈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愈大 (2分)
(4)23°26′ 46°52′ (2分)
(5)A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 (2分)
28. (1)夏季 该地区的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径流量也是夏季最大,故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比年平均盐度低,等盐度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每点1分,共2分)
(2)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 做好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进入河流的数量。(每点1分,共2分)
(3)M (1分) M为一小岛屿,N为近海盆地。(2分)
(4)C (1分) 深水航道、避风良港、港区用地广阔。(2分)开挖运河。(1分)
29. (1)南部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海岸线曲折;冰川地貌显著。(答对3点得3分)
(2)特点:位于河流的凸岸(1分)
理由: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凸岸不易受流水威胁;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的沉积和土壤形成,便于发展农业生产。(答对两点得2分)
(3)C处河段:航运(1分)
原因: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宽阔,水流平稳(1分),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径流量较大且水位季节变化小(1分),河流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1分)
30. (1)D(1分)
(2)Y与M两处的气候类型均为热带雨林气候(1分);Y处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分);M处于来自海洋的湿润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分),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分)。
(3)A(1分)
(4)维持全球碳氧平衡(调节气候;缓解荒漠化);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