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土地登记?
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2.土地登记的程序是什么?
申请土地登记---地籍调查---权属审核---公告---注册登记并颁发证书。
3.什么是土地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对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依照国家法律作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国有土地所有权是指国家依法对其所拥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有土地所有权由代表国家行使。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其所拥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或乡镇农民集体。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可以不进行登记。
4.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主要包括哪些?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定到每个合法使用者,宅基地使用权确定到户。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依法使用集体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确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村组办公场所、社区医院、客堂、门市、村办集体企业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地)。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的住房、辅助用房(厨房、禽畜舍、厕所等)沼气池和小庭院(天井)用地。农村宅基地土地使用权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的,占有和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
5、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目的是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解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的问题,防止和减少土地权属纠纷,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改善农村和农业发展环境,强化耕地保护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全面到位。
6、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什么意义?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农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切实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和党的农村,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村改革实施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7、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目标是:在全面查清每宗集体土地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等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地籍调查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改变农村土地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夯实管理和改革的基础,为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严格规范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8、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原则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以下简称1号文件)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统一部署,开展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一是依法依归原则,必须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推进。二是便民高效原则,坚持将便民、利民、护民的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同时尽可能提高登记发证效率。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和基础工作,在满足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和管理需要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四是急用优先原则,对开展综合整治和需要流转的农村土地,优先进行登记发证,为整治和流转提供条件。五是全面覆盖原则,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应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
9、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包括哪些范围?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
集体土地所有权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包括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定到每个合法使用者,宅基地使用权确认到户。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依法使用集体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确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村组办公场所、社区医院、客堂、门市、村办集体企业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地)。
10、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类型有哪些?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遵循“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类所有权主体,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即凡是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存在(清楚无争议)的,土地应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发证到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对于村民小组(原生产队)土地权属界线不存在、并得到绝大多数村民认可的,应本着尊重历史、承认现实的原则,对这部分土地承认现状,明确由村农民集体所有,发证到村农民集体。对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应依法确认给乡(镇)农民集体。
11、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时间安排如何要求?
2012年12月31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12、权利人申请确权登记应提供哪些资料?
土地申请者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必须提交下列资料:土地登记申请书;村民小组、村、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代表人证明等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和个人身份证明;土地权属来源证明、乡(镇)需出具《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来源证明书》;委托代理人申请土地登记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资格身份证明。
13、办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应提供哪些材料?
宅基地使用权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农户为基本单位,土地使用权人为“户主”。由使用宅基地的农户申请土地确权登记,并提供以下材料:(1)土地登记申请书;(2)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和户口册;(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4)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材料;(5)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点成果表;(6)其他证明材料。以上第五项规定的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点成果表,可委托有土地登记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地籍调查获得。
14、一户多宅能确权发证吗?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时严格执行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拥有不止一次农村宅基地的,除继承外,只能确认其中一处面积符合标准规定的宅基地使用权。
15、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4)《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
(5)《土地登记办法》
(6)《土地调查条例》
(7)《土地登记规则》
(8)《云南省土地登记条例》
(9)《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
13、街道、居委会、居民小组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中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1)街道职责:
组织街道、村、组干部参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负责辖区内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土地权属争议调处;
负责组织协调村、组有关人员参加权属界线调查的现场指界、确认;
配合调查队伍开展农村地籍调查。
(2)居委会职责:
组织村小组干部参与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做好土地权属调查指界工作;
协助好本村内各村民小组之间的权属纠纷调解工作;
配合调查队伍开展农村地籍调查。
(3)居民小组职责:
参与并出席村民小组之间集体土地确权工作和土地权属界线现场指界工作,提供相关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资料;
协助好本村民小组内的土地权属纠纷调解工作;
负责收集本村民小组各农民人口信息,提供各户宅基地情况;
配合调查队伍开展农村地籍调查。
(4)农民建房户:
主要义务是积极配合好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属调查、界址确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