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届高三上周考2(2014-11-17)
1. 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是的v—t图像。在0—8s过程中
A. 第1个2s内的位移和第4个2s内的位移相同
B.第5s内的加速度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4s末与第6s末的位置相同
D.前4s的平均速度与后4s的平均速度相同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式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轻绳的一端系一不太重的物体,另一端点套在食指上的B点,用一支铅笔(可视为轻杆)的一端水平支在轻绳的O点,铅笔的笔尖支在手掌上的A点,手掌和手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铅笔始终水平。则
A.食指上的B点感受到压力,手掌上的A点感受到拉力
B.若将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B点感受到的拉力变小
C.若将铅笔向下稍稍平移,保持B点位置不变,B点感受到的拉力不变
D.若将铅笔向下稍稍平移,保持B点位置不变,A点感受到的压力变小
3. 所示,两个倾角都为30°、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对接在一起并固定在地面上,顶端安装一光滑的定滑轮,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物体分别放在左右斜面上,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将A、B两物体连接,B与右边斜面的底端挡板C之间连有橡皮筋。现用手握住A,使橡皮筋刚好无形变,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松手后,从A、B开始运动到它们速度再次都为零的过程中(绳和橡皮筋都与斜面平行且橡皮筋伸长在弹性限度内)
A. A、B的机械能之和守恒
B.A、B和橡皮筋的机械能之和守恒
C.A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小于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D.重力对A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橡皮筋弹力对B做功的平均功率
4.2014年9月川东地区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如图为某救灾现场示意图,一居民被洪水围困在被淹房屋屋顶的A点,直线PQ和MN之间是滔滔洪水,之外为安全区域。已知A点到直线PQ和MN的距离分别为AB=d1和AC=d2,设洪水流速大小恒为v1,战士驾驶的救生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2(v1<v2),要求战士从直线PQ上某位置出发以最短的时间到达A点,救人后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直线MN。则
A.战士驾艇的出发点在B点上游距B点距离为
B. 战士驾艇的出发点在B点下游距B点距离为
C.救人后船头应指向上游与上游方向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D.救人后船头应指向下游与下游方向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5. 在竖直平面内,直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水平相切于O点,O点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B点与A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
6.(19分)
(1)(6分)小明同学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后,做了一个实验,将小球从距斜轨底面高h处释放,使其沿竖直的圆形轨道(半径为R)的内侧运动,在不考虑摩擦影响的情况下,
(Ⅰ)若h<R,小球 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选填“能”或“不能”)
(Ⅱ)若h=2R,小球 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选填“能”或“不能”)
(Ⅲ)若h>2R,小球 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选填“一定能”或“不一定能”)
(2)(13分)
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Ⅰ)实验小组甲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定量关系,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重物(质量为m2),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把重物C的重量作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则
①质量m1、m2应满足的关系是:m1 m2;(选填“远大于”或“远小于”)
② 平衡摩擦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Ⅱ)实验小组乙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之间的定量关系,他们在图甲的小车上固定了能将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的拉力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读出绳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其它器材相同,则
①此实验装置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小组甲的条件①;
②通过实验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小车的质量m1较小 B.重物的质量m2较大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大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偏小
(Ⅲ)图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15分)如图所示,将质量m=0.2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µ=0.5。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º的拉力F=3N,使圆环由静止开始沿杆运动,经时间t1 =1s立即撤去拉力F,取g=10m/s2 ,sin53º=0.8,cos53 º =0.6,求:
(1)在拉力F作用时,杆对环的弹力FN的大小和方向;
(2)环运动的总时间t。
8.(17分)2013年12月14日,我国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实现月面软着陆。落月是从15km高度开始,经过了大约12min时间,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1.7km/s逐渐减为零,最后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球表面。
(1)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若嫦娥三号从h = 8.1m高度自由下落到月球表面,与在地球上从多大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着陆速度相同?
(2)“玉兔号”是无人驾驶月球车,质量为140kg,最大速度可达到200m/h,在一次执行指令时,它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启动,在水平月面上做直线运动,经18s达到最大速度,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8m/s2,月球车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2倍。求这段时间内月球车运动的距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18分)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文化,它起源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码牌时,骨牌会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参与者时刻面临和经受着失败的打击。遇到挫折不气馁,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人只有经过无数这样的经历,才会变得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如图为骨牌中的一小段情景,光滑斜面轨道AB、粗糙水平轨道CE与半径r=0.5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C两点,D点为圆轨道最高点,水平轨道末端E离水平地面高h=0.8m,骨牌触碰机关F在水平地面上,E、F两点间的距离s=1m。质量m=0.2kg的小钢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自由释放,到达D点时对轨道压力为其重力的0.5倍,从E点抛出后刚好触动机关F。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圆轨道在B、C间交错的影响,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钢球在水平轨道上克服阻力做的功;
(2)A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10. 共二个小题,共1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减小,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增加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导热的圆筒形的气缸内,如图所示,活塞的质量为m=5㎏,横截面积为S=50cm2,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气缸水平放置,活塞距气缸底的距离L=33cm。大气压强P0=1.0×105Pa,保持温度不变,将气缸从水平位置缓慢地竖直立起,求稳定后活塞下移的距离ΔL。
1-5:C、D、B、A、A
6.不能,不能,不一定能;远大于,需要,不需要,C,3.2
7.0.4N,竖直向下;2.6s
8.1.6m
9.2.525J,2.125m
10.D,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