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文 浙江2017年高三模拟考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4:23
文档

语文 浙江2017年高三模拟考1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奔忙,使音乐家无法谱(pú)曲,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guā)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获缺。B.1982年,长发过耳、蓄着一抹雅皮士唇髭(zī)的乔布斯身价“一夜暴涨”,首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财富的急剧膨胀并未让这个青年产生心理倾斜,他对自己的扮相滞后于身份还
推荐度:
导读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奔忙,使音乐家无法谱(pú)曲,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guā)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获缺。B.1982年,长发过耳、蓄着一抹雅皮士唇髭(zī)的乔布斯身价“一夜暴涨”,首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财富的急剧膨胀并未让这个青年产生心理倾斜,他对自己的扮相滞后于身份还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奔忙,使音乐家无法谱(pú)曲,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guā)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获缺。

B. 1982年,长发过耳、蓄着一抹雅皮士唇髭(zī)的乔布斯身价“一夜暴涨”,首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财富的急剧膨胀并未让这个青年产生心理倾斜,他对自己的扮相滞后于身份还懵(měng)然无知。

C. 诗意味着浪漫,激情迸(bèng)发,可拿来比喻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玉女;散文呢,是诗和应用文的折中,兼有红尘的琐碎和形而上的寄托;至于应用文,则完全着眼于实用,可称为“佣(yòng)人”型。

D. 让他看见天空中的飞鸟,日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繁花,静思其亘(gèng)古流传的奥秘。教予他,置群氓(máng)的喧嚣于不顾,在自觉正确时要挺身而战。请温柔地教予他,但是,不要骄惯他。

(出题意图:字音、字形部分的易错点部分来自学生日常练习题和作文,部分来自报刊杂志,都是常用且易错的。

难度值:0.6)

【原创】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应的产物。【甲】……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乙】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丙】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应  B.存在  C.相形见绌  D.彼时彼地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出题意图:该语段选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作为考试对象的词语都来自学生平时的易错点。而且,今年高考考试说明增加了对标点符号的测试,也在本题有所体现。

难度值:0.7)

【原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四部门联合通告指出,对2017年1月14日前来自动投案的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司法机关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B. 我国将在研究生考试改革方案中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考试模式,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很快刊载了此消息。

C. 总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

D. 北京时间2月18日,2017年NBA全明星周末开启,率先进行的是名人赛的对决。全场打完,东以88-59大败西。

(出题意图:病句辨析题来自网络新闻或报刊杂志,综合考察了表意不明、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不合逻辑四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难度值:0.7)

【原创】5. 语言交际时应认真倾听,机智应对。假设你正在参加某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请听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不超过70字,标点符号不占字数)(4分)

面试官:你的成绩很优秀,也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能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的学生。

你:

□□□□□□□□□□□□□□□□□□□□□□□□□□□□□□□□□□□□□□□□□□□□□□□□□□□□□□□□□□□□□□□□□□□□□□

(出题意图:在新高考形式下,高校自主招生成为高中生升学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本题的情境即来源于此。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能否在口语交际中判断出他人话语的“言外之意”,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较大意义。

难度值:0.6)

【原创】6. 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模仿下面的例句,为这篇课文写一段文学奖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5分)

例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层现错出的险恶境地里,文天祥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也没有随意让自己“委骨于草莽”,而是选择了为义而活,为了南宋的江山社稷而活。一本《指南录》,不仅是文天祥艰难回国路的记录,更是他忠心赤胆的史诗!

 

课文:____

颁奖词:

□□□□□□□□□□□□□□□□□□□□□□□□□□□□□□□□□□□□□□□□□□□□□□□□□□□□□□□□□□□□□□□□□□□□□□□□□□□□□□□□□□□□□□□□□□□□□□□□□□□□

(出题意图:本题为探究题,考点涉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既考查了表达应用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对高中语文课文的回忆,有话可说,可以说好。教师出此题的另一目的是检测考生对高中语文课文的熟悉和理解程度。

难度值:0.65)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最不喜欢航班延误的,首推航空公司。

世界上大概没有第二个行业,如同航空公司这样以分秒来计算自己的运营成本。因为它运转过程中的每一项支出,都是以分钟计算的——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燃油消耗、机位租赁、旅客服务等。

正常情况下,机票可以涵盖所有这些支出。一般来说,机票全价中的35%用来支付航油成本;25%用来支付飞机折旧费;给机场空管、服务的费用大概共占10%;航空公司内部管理费用(比如办公费用、行政人员薪酬)约占10%;旅客们在飞机上享受的服务,包括餐饮、空乘人员的工资等占10%。剩下的10%,就是航空公司的利润。

一张从北京飞往广州的全价经济舱机票,价格大约是1700元人民币,其中有595元买了航空燃油,425元用来更换零件和维护飞机,付给机场、航空公司行政部门、空乘服务各170元,最后,每位乘客大约要贡献170元给航空公司作为利润。

但是,一次航班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买了全价票,也并不是所有航班都能满员。那些买了打了5折及以上折扣机票的乘客,占的便宜可不小,这样的价格,连飞机运营的固定成本都无法收回。航空公司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想“赚个吆喝”,在旅游淡季勉强做到“不赔油钱”。

在这种情况下,航班每延误一分钟,航空公司的损失都是直观可计算的。倘若把这些损失用出租车上的计价器表示出来,那个计价器跳表的速度,恐怕会让任何一个不心疼钱的人也要捂住胸口。

比如,一架波音737(可搭乘150人)每在地面上多滞留1小时,就要付给机场额外的停机费。一两个小时的延误,飞机不能熄火,平均每小时会耗费2.5吨航空油料。旅客在地面的食宿、餐饮、误机补贴,空乘人员的加班费用另算。此外,一架波音737每年的租赁费、维修费、航材费等就要耗费60万元,间接运营成本为585万元,按每年可飞365天、平均每天飞行12小时计,它每小时花在这些项目上的运营成本就达到1.61万元,也就是说,每停在地上1小时,就凭空浪费了1万多块,还不算额外支出的费用。

机场也不能算是高兴者。

机场收入的绝大部分最初都来自航空公司: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旅客服务费,安检费及夜航、高峰时刻附加费。换句话说,看起来旅客在机场享受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然而实际上——哪怕上一次厕所——都已经通过机票付过钱了。

不要提机场建设费,那些和机场的服务没有一点关系。

然而,倘若有飞机延误,机场可不像饭馆一样,“预订餐位,过时不候”——你不来,还有下一拨客人。无论是飞机无法起飞,还是无法到达,机场都只能等候。而且,一次航班延误,很可能导致机场整体调度都要调整。

倘若遇上滞留旅客太多,人们情绪激动,一呼而起,打砸机场设备,那成本就更高了。2012年,国内发生多起滞留旅客打砸机场设备事件,大部分情况下没人为此赔偿机场的损失。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皱眉头,机场的终端服务商便是航班延误的最大受益者。

零售、停车、广告、特许经营和其他商业合作伙伴,来自这些非航空方面的收入,在1997年时,只占中国民航机场全部收入的30%。后来国内机场纷纷积极开展商业零售业务,至2011年时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了41%。不过,发达国家的机场已有60%的收入来自非航空收入。

“非航空收入占比越高,机场的盈利能力越强。”中国民航大学经管系教授李晓津说,“航班延误时非航服务做得好,也可以降低航班延误带给旅客的不良心理影响。”

的确,航班延误时,谁会抱怨肯德基、麦当劳、永和大王或星巴克呢?来一杯拿铁咖啡吧,除此之外,还能干什么呢?

2011年,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收入平均值为51.16亿元,远远超过其他机场的收入,它们的非航收入占比分别为38.35%、48%和46.24%。

随着乘客提前候机时间越来越长、航班延误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地面经营商的前景极为乐观,许多地区的机场不只有餐厅、咖啡厅、商店、报刊店,甚至还有按摩服务。

机场看似是一个封闭的超级商场,但李晓津说,候机楼商家的竞争其实很激烈,尤其是大机场,进驻的终端商很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尽可能多的客人,各个商家都很花心思。“比如首都机场,2012年的客流吞吐量可能超过了8100万人次,只要稍微降价,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消费。”

“航班延误有可能会刺激这些消费,”李晓津说,“不过也不一定,它们的命运还是和航空业作为一个整体紧密相关的。航班延误多了,谁也没心情消费,商家最后还是要关门。”

(选自王臣《航班延误也有受益者》,有删改)

【原创】7.下列对航空公司成本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航空公司在运转过程中成本构成包括运营成本、人力成本、燃油消耗、机位租赁、旅客服务等,它们都是以分钟计算的。

B.在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中,大部分的资金被用在了飞机上。

C.一次航班上,一旦有旅客买了打折票或飞机没有满员,航空公司就只能“赚个吆喝”。

D. 以一架波音737飞机为例,每多滞留1个小时,就凭空浪费了1万多块,还不算额外支出的费用。

【原创】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旅客在机场享受的所有服务看起来都是免费的,然而实际上这些服务的费用都包含在机票中了。

B.如果旅客因滞留机场而发生打砸事件,造成的损失只能由机场自己承担。

C.非航收入的占比越高,机场的盈利能力就越强,也表示因航班延误带给旅客的不良心理影响就越小。

D.航班延误有可能会刺激旅客在终端商的消费,但也不是延误越久越好。

【原创】9.请分别简述航班延误给航空公司、机场和机场终端服务商造成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意图:作为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本题主要考察了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等要点,并且适当增加选文篇幅,旨在引导学生锻炼出速读能力。

难度值:0.7)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消逝

陈染

①人们的“偏执”会表现在对于往昔喜爱过的人或物专心致志的怀念上。但是,世界在变,貌似始终如一的自己其实也在变化——多年以后,当与被怀念者再次相遇时,我们竟悲哀地发现,他出现的那一刻,竟成为在我们心目中消逝的一刻。

②有一年,一个我早年爱过的男友从遥远的国度回来探亲,他给我打来电话,说希望见见面。在分隔多年,我们都走完了各自的婚姻之后,电话中他的声音听起来虚幻又渺然。

③放下话筒,我坐到一张黑色帆布椅中,在一口袋凌乱不堪的旧相片里翻找出他10年前的一张照片。我端详着照片中的他——那是一个身材修长的漂亮男孩,他站立在一棵高大的褐色树干上,上身向下倾斜探出,正欲纵身跳下。穿着灯芯绒长裤的两条颀长的腿弯曲出一条漂亮的弧线,那双东方式的细长眼睛眯成一条缝……我看着这张照片追溯他的模样,然后,我提醒自己,今非昔比,往事不再了。

④然而,当我终于在冬日的某一天晚上,在一间微光摇曳的酒吧里见到他的时候,我所做的一切精神准备还是被他的出现彻底粉碎了——一个宽阔壮实,脸膛红润的男人,忽然从昏暗烛光里的一把木椅上窜到正在酒吧门口四处探寻的我的面前。他向我伸着一只大手走过来,另一只手拎着一个咖啡色的商务大提包,沉甸甸的,俨然一个成功的推销商或春风得意的生意人。他大着嗓门声音洪亮地向我问好。

⑤我一时惊住了。此时此刻,四周阑珊模糊的景物与眼前切实的人物,低回朦胧的音乐与面前嘹亮的问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吻合,不对劲。关键是,10年前的那个英俊清纯的男孩,就在这一瞬间忽然消失了。

⑥那一晚,他的话题始终围绕着那个为他赢取了人生的大皮包展开,他讲述着他穿梭于各国之间的生活与发迹史,讲述那个曾与他一起生活过的女人还应该给他多少多少钱……他脸上堆满了多余的肉,看上去如同一张臃肿的老太太的脸,眼睛被挤得睁开都显得有些困难,嘴唇像两只油汪汪的肉虫子蠕动着。那一晚,我只记住了这张脸,在这张脸上我看见了时间的残酷。

⑦当然,我所指涉的绝非只是那张平面的脸,更多的是脸孔里边包裹的内容。

⑧母亲有一次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当你老了,你身边的男人女人们都把流连的目光停留在你周围那些年轻光滑的脸上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衰老的滋味。”我懂得母亲的话。但是,我依然觉得衰老本身并不可怕,那“消失的被怀念者”绝不仅仅是一张不再年轻英俊的脸造成的。

⑨倘若让沧桑而丰富的尤瑟纳尔或杜拉斯与一位简单,漂亮而性感的年轻女子在一起的话,我一定会被尤瑟纳尔或杜拉斯那无与伦比的恬静而波澜起伏的内心所吸引。在她们历经沧桑的记忆深处,在她们若有所思地用不再年轻的手指撩拨起来的白发鬓角里边,肯定有一个无比幽深的仓库,里边储藏着人世间无限的思想,眼泪和爱情。她们坐在破损的沙发椅上,声音如流水一般缠绵,每一个字,词从他们的嘴中流出,都像珍珠一般,如泣如诉,有饱满的水滴一般的质感。我会为之深深感动。至于那位年轻漂亮的女子,我观赏她一分钟就够了,而且我不想与她交谈,因为担心一说话便把这美感给破坏了。

⑩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自己的变化肯定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滑来。所有的变化都势不可挡。所以,在观望世界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要经常“照镜子”,而且,还要看到“镜子的背面”。

(选自《读者》2011年第10期)

【原创】10. 为什么作者要仔细描写男友10年前的照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11.概括10年后男友的形象,并说说第⑦段中“包裹的内容”的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12.在第⑨段中,为什么“我”担心“一说话便把这美感给破坏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13.你怎样理解第⑩段中的“照镜子”和“镜子的背面”?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意图: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高中生正处于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面对生理、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他们也常常会感慨时间的流逝,并思考时间流逝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同时,2015、2016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均考查了关于人物的散文。基于该背景,我选择了《消逝》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篇目。四道题共考察了行文作用、人物形象分析、关键语句理解、主旨理解等四个考点,涵盖范围较广。且13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属开放题型。

难度值:0.6)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

(明)黄宗羲

  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故毅宗尝患之也,为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思以得度外之士。乃拔贡之试,犹然经义也,考官不遣词臣,属之提学,既已轻于解试矣。

  保举之法,虽曰以名取人,不知今之所谓名者何凭也,势不得不杂以贿赂请讬。及其捧檄而至,吏部以一义一论试之,视解试为尤轻矣。准贡者用解试之副榜,特授者用会试之副榜。夫副榜,黜落之余也。其黜落者如此之众,将何以待中式者乎?积分不去赀郎,其源不能清也;换授以优宗室,其教可不豫乎!凡此六者,皆不离经义,欲得胜于科目之人,其法反不如科目之详,所以徒为纷乱而无益于时也。唐进士试诗赋,明经试墨义。所谓墨义者,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疏,五道全写注。宋初试士,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其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设科虽异,其墨义同也。

  王安石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中书撰大义式颁行,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然非创自安石也,唐柳冕即有“明《六经》之义,合先王之道者以为上等,其精于传注与下等”之议。权德舆驳曰:“注 疏 犹 可 以 质 验 不 者 有 司 率 情 上 下 其 手 既 失 其 末 又 不 得 其 本 则 荡 然 矣”

  其后宋祁、王珪累有“止问大义,不责记诵”之奏,而不果行,至安石始决之。故时文者,帖书、墨义之流也。今日之弊,在当时权德舆已尽之。向若因循不改,则转相模勒,日趋浮薄,人才终无振起之时。若罢经义,遂恐有弃经不学之士,而先王之道益视为迂阔无用之具。

  余谓当复墨义古法,使为经义者全写注疏、大全、汉宋诸儒之说,一一条具于前,而后申之以己意,亦不必墨守一先生之言。由前则空疏者绌,由后则愚蔽者绌,亦变浮薄之一术也。

或曰:“以诵数精粗为中否,唐之所以贱明经也,宁复贵其所贱乎?”曰:“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同一诵数也,先儒之义学,其愈于饾饤之剿说亦可知矣。非谓守此足以得天下之士也,趋天下之士于平实,而通经学古之人出焉。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必费考索,推声病,未有若时文,空疏不学之人皆可为之也。”

(选自《明夷待访录》,有改动)

【原创】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积分不去赀郎               赀:通“资”,钱财。

B. 考官不遣词臣               遣:派遣。

C. 其教可不豫乎              豫:参与。

D. 至安石始决之               决:决定。

【原创】1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换授以优宗室               几以不纳死

B. 而不果行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 其教可不豫乎              其可怪也欤

D. 人才终无振起之时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原创】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为当今的制科有很大的弊端,然而明毅宗采用的其他办法,其实只是造成了人才选拔的混乱,没有太大意义。

B.作者认为,通过准贡和特授而被取士的人本来就不如那些通过考试被取士的人,反而抢走了了那些考试合格之人的职位。

C.王安石改革了考试的规则,推行一种叫作“大义式”的考试方法,必须通晓经书,有文采,才能符合要求。然而这种考试方法并非王安石首创。

D.作者认为应当恢复墨义考试这条古代规则,因为能去除空洞疏漏的人和愚蠢而受蒙蔽的人,因而能得到天下所有的人才。

【原创】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注 疏 犹 可 以 质 验 不 者 有 司 率 情 上 下 其 手 既 失 其 末 又 不 得 其 本 则 荡 然 矣

【原创】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此六者,皆不离经义,欲得胜于科目之人,其法反不如科目之详,所以徒为纷乱而无益于时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若因循不改,则转相模勒,日趋浮薄,人才终无振起之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意图:对于人才的求取,是从古至今永恒的命题。而对于科举取士,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因此该文章符合他们的认知程度。本题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的判断、“以”、“而”、“其”、“之”四个常用虚词用法的辨析。在句子翻译中,考查了状语后置句,以及一些课文中的实虚词意义,以此提醒学生要在课内多下功夫。

难度值:0.55)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洛阳道

(南朝陈)江总 

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日暎下山逢。

关山月

(南朝陈)江总

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复欲几年行。

暎光书汉奏,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长戍受降城。

【原创】19.结合诗歌内容,简析两首诗的情感差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20.两首诗都有一个“暎”字,试分析它们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意图:将有相似点的两首诗(词)进行对比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主流,因此本卷也沿用了这一方式。通过江总在不同境遇下作的两首诗来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鉴赏能力。

难度值:0.55)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原创】21.结合材料,谈谈孔子和庄子对待人生态度的区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创】22.选择这两种人生态度中的一种,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意图:从政致君还是远离庙堂,是古代文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并且这个命题可以延伸到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进取,还是顺遂自由。22题考查了学生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深度。

难度值:0.65)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2)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5)青山隔送行,            ,           。(《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留洋十余载的清华博士后在嘉兴闹市区开了一家猪肉专卖店,开启了他的卖猪肉生涯;2015年西安交大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开了一家果蔬生鲜店,专职卖菜;最近,吉林延边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谭超六年送60万件快递的新闻,又引发了热议……有人说,如今世风日下,高学历卖猪肉送快递,这是资源的浪费;而也有人认为,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有什么错。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出题意图:该作文题体现了新高考对作文题的导向:加强对论述类文章写作,尤其是体现辩证思维的论述类文章写作的考察。胡勤在《议论文语体新认识》中说:“论述类文章的目的在于丰富人生感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科学地认知自然世界。从能力上来说,学习论述类文章的写作能够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提高思辨性表达的水平。”基于该目的,本题以当前社会上热议的“高学历者从事卖猪肉、送快递等基础行业是否是资源浪费”为话题设计,引起学生对于高学历者以及高学历者对社会的贡献的认识和思考。

难度值:0.7)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参与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分)

参:B

A项:谱(pǔ)曲、聒(guō)噪;不可或缺。

C项:佣(yōng)人

D项:亘(gèn)古、群氓(méng);娇惯

2.(3分)

参:A

A项:“反应”在抽象层面上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在抽象层面上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由于此处是社会生活对人头脑的影响,因此“反映”正确。

B项:“存在”指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可以用于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正确。

C项:“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可以用于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和其他文学艺术的比较。

D项:“彼时彼地”指那个时候、那个地方,符合文段中“古人和外国人”的情境。

3.(2分)

参:B

A项:省略号在此处的作用是“标示引文的省略”,正确。

B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此处是两个并列的词语,中间应该用顿号而不是逗号,错误。

C项:此处“书本上的文艺作品”与“古代和外国的文艺作品”都属于短语,故不用顿号而用逗号,正确。

4.(3分)

参:D

A:歧义。“前来”到底是指2017年1月14日之前,还是1月14日当天来自动投案不清楚。

B:搭配不当。“电视”是不能刊载消息的。

C:成分残缺。“发挥”后少了“他们”。

D: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会不理解“大败”的意思而认为该句有逻辑错误。

5.(4分)

参:

一(承认不足,争取机会):老师不好意思,我确实因为参加社会实践而耽误了阅读。但希望你能给我一次机会,我相信会让你看到一个内外都出彩的学生。

二(强调优势,化解尴尬):老师,有这么一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虽然在阅读量方面可能比不过其他同学,但我相信我在实践中的收获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

评分标准:能听出面试官认为该学生阅读量不大得1分;能积极争取得1分,放弃不得分;语言得体、简明扼要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6.(5分)

评分标准:颁奖词符合课文内容得2分,运用修辞得2分,语言优美得1分。字数不足扣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10分)

7.(3分)

参:C

(过于绝对,并非所有这样的情况下航空公司都会亏损。)

8.(3分)

参:B

(文中只提到了2012年中国的情况,B选项扩大了范围。)

9.(4分)

参:①对航空公司:增加了运转成本;②对机场:增加了非航空收入,但也可能带来滞留旅客因情绪激动而打砸机场设备的风险;③对机场终端服务商:短暂的延误可能能增加它们的收入,但过长时间的延误同样会让收入降低。(每点1分,答出3点给满分)

(二)(20分)

10. (4分)

参:①突出10年前男友的英俊清纯,与后文男友的形象形成对比,说明时间流逝对人的改变之大;②为下文见到男友后感到的极大反差做铺垫,推动文章发展;③表明作者对那段恋情的印象之深,证明“偏执”是难以避免的。(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11.(5分)

参:

男友形象:①脸膛红润,肥胖臃肿;②功成名就,志得意满;③炫耀自己,夸夸其谈。(每点1分)

“包裹的内容”含义:①男友由原来的英俊清纯变成了一个世俗气很重的人,彻底打碎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②这张脸孔提醒“我”,往昔喜爱过、怀念过的人或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说明了时间的残酷。(每点1分)

12.(5分)

参:①尤瑟纳尔或杜拉斯的话是沧桑、丰富、饱满,有质感的,与这样的人交谈会带给“我”深深的感动和收获。②和尤瑟纳尔或杜拉斯相比,年轻漂亮的女子缺乏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内涵,一说话就会显露出她的浅白和无知,因此只适合静态观看。(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13.(6分)

参:“镜子的背面”理解: ①“照镜子”是指我们在观望世界时,要常常观照自身,发现时间给自己的身体留下的痕迹;②“镜子的背面”指人在时间的磨洗中收获的独特生命经历、岁月给人的沉淀等只属于个人的生命体验。(每点2分)

感悟:谈到生活实际给1分,感悟和本题相关得1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20分)

14.(3分)

参:C

C项:改变,变动。

15.(3分)

参:C

A项:换授以优宗室(连词,表目的)       几以不纳死(连词,表因果,因为)

B项:而不果行(连词,表转折)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连词,表假设)

C项:其教可不豫乎(语气词,加强语气)  其可怪也欤(语气词,加强语气)

D.项:人才终无振起之时(结构助词)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标志)

16.(3分)

参:D

A.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故毅宗 尝患之也,为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其法反不如科目之详,所以徒为纷乱而无益于时也。

B.准贡者用解试之副榜,特授者用会试之副榜。夫副榜,黜落之余也。其黜落者如此之众,将何以待中式者乎?

C.王安石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中书撰大义式颁行,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然非创自安石也。

D.非谓守此足以得天下之士也。因而“能得到天下所有的人才”错。

17.(3分)

参:注疏犹可以质验/不者//有司率情上下其手/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则荡然矣。

(评分标准:“//”断不断均不扣分;少断1处扣1分)

18.(8分)

(1)(4分)

参:这六种取士的办法,都没有脱离的意义,想要得到胜过通过常规科举类目被取士的人,它的规范反而不如常规科举类目那么详细,所以只是造成纷乱并且对当时没有益处。

(评分标准:“科目”不翻译不扣分;“法”翻译为规则、法则、规范等得1分,翻译为方法不得分;“徒”1分;“无益于时”句式1分;句意完整通顺1分)

(2)(4分)

参:先前如果因循守旧而不改变,(大家)就会转而相互模仿、练习,(学问)日益趋向浮华浅薄,人才终究没有奋起的时候。

(评分标准:“向”1分;“勒”1分;“振起”1分;句意完整通顺1分)

全文翻译

求取士人的弊端,到了现在的制科而达到最大。因此毅宗曾经担忧这件事,采用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的办法),想得到被从前科举制度排除在外的人士。然而拔贡的考试,(内容)仍然是的意义,考官不派遣翰林之类的文学侍从,(反而)委托给提学(省级教育行政长官),已经是轻视乡试了。

保举的办法,虽然说是凭借名声求取人才,(但)不知道现在所谓有名声的人是凭什么得来名声的,势必不得不杂有贿赂和请托。等到那些被保举的人捧着檄文到来,吏部就用一次经义和一次策略考他们,(这样一来)就更看轻乡试了。通过准贡被取士的人列在乡试的副榜上,通过特授被取士的人列在会试的副榜上。那副榜上列的,是筛选后抛弃的人。那些被筛掉的人如此之多,那将拿什么职位来给考中的人呢?积分取士不去掉那些出钱捐官的人,它的源头就不能清明;换授取士是为了优待世家大族,这样的政令能不改变吗?这六种取士的办法,都没有脱离的意义,想要得到胜过通过常规科举类目被取士的人,它的规范反而不如常规科举类目那么详细,所以只是造成纷乱并且对当时没有益处。唐代进士科考作诗赋,明经科考墨义。所谓墨义,就是每本经书问十道意义题,其中五道全部写疏,五道全部写注。宋代早期考试取士,(要作)诗、赋、论各一首,策论五道,试帖(填空)《论语》十道,试帖并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其中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科目,设立科目虽然不同,但墨义的考法是相同的。

王安石改革科考规则,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中书编撰大义考试颁行天下,必须通晓经书,有文采,才能符合要求,不仅仅像明经、墨义,只是大概理解章句而已。然而(大义式)并非由王安石创始,唐代刘冕就有“明了《六经》的意义,合乎先王之道的是上等,那些精通注解的人给予下等”的议论。权德舆反驳说:“注解还可以对证检验,不然的话,(负责考试的)部门会循着人情玩弄手法,暗中勾结,(这样)已经失去了最低的限度,又不能得到它的本质,(这样)法度就被毁坏了。”

在那以后,宋祁、王珪一直有“(考试)只问大的义理,不询问记忆背诵的内容”的奏章,却不能最终施行,直到王安石才对此作出决断。因此作时文的人,是(学习)帖书,墨义之类的。现在(科举)的弊端,当时的权德舆已经说完了。先前如果因循守旧而不改变,(大家)就会转而相互模仿、练习,(学问)日益趋向浮华浅薄,人才终究没有奋起的时候。如果停止经义的考试,就恐怕有抛弃不学习的人,因而先王之道就更加被看作迂腐空阔、没有用处的器具。

我认为应当恢复墨义考试这条古代规则,让参加经义考试的人全部写注疏、大全、汉代宋代诸位大儒的学说,一一分条列举在前,在它们的后面说明自己的理解,也不必拘泥于某位老师的学说。从前面(的做法)看,空洞疏漏的人就被去除了,从后面(的做法)看,愚蠢而受蒙蔽的人就被去除了,(这)也是改变浮华浅薄的一种方法啊。

有人说:“以背诵数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合乎标准,这是唐代之所以轻视明经科的原因,难道要崇尚唐代人所看轻的东西吗?”回答说:“现在的时文,(其中)有不是背诵了好几篇时文所得来的吗?在背诵同样数量文章的前提下,先代大儒的义理之学,胜过后人堆积剽窃言论而得来的文字也可以知晓了。并不是说固守这个考试方法就足以得到天下的人才了,而是要使天下的读书人趋向平允诚实,因此通晓经、学习古法的人就会从中出现了。以前的诗赋考试也哪里能够得到人才呢!然而(通经学古)一定要花大力气考究探索,推算声病,不像作时文,那些空洞疏漏的人都可以写作。”

(二)(8分)

19.(4分)

参:①《洛阳道》一诗描写的景物非常富贵华丽,如“玉节”、“锦车”、“濯龙”、“环佩”等,表达了身居显位的作者,在迎接路上的愉悦和快适之情;②《关山月》一诗描写的景物较为冷清,如半轮月等,“流落”、“长戍”直接表达了作者戍边的境遇,其情感是落寞凄凉的。③差异在于,《洛阳道》的情感基调是高昂的,《关山月》的情感基调是低落的。

(评分标准:能根据诗歌内容答出诗歌情感,一首给2分,2首给3分;分析差异得1分。)

20.(4分)

参:①内容:《洛阳道》中指的是日光映照,《关山月》中指的是月光映照(2分);②情感:《洛阳道》中,作者在和煦的日光映照下于花障中荡舟,抒发的是悠然自得之情;《关山月》中,作者在凄清的月光映照下写奏章,抒发的是孤寂悲凉之情。(2分)

(三)(6分)

21.(3分)

参:①孔子在“滔滔者天下皆是”的混乱环境中,仍然坚持要和世间众生在一起,以求匡正天下,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②庄子面对“以境内累”的巨大诱惑,用楚地神龟作比,来表达自己远离政事、自由自在的态度。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22.(3分)

(评分标准:结合材料1分;看法过于消极,如避世、绝对自由等不得分。)

(四)(6分)

23.(6分)

参:

(1)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

(4)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疏林不做美                    淡烟暮霭相遮蔽

文档

语文 浙江2017年高三模拟考1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奔忙,使音乐家无法谱(pú)曲,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guā)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获缺。B.1982年,长发过耳、蓄着一抹雅皮士唇髭(zī)的乔布斯身价“一夜暴涨”,首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财富的急剧膨胀并未让这个青年产生心理倾斜,他对自己的扮相滞后于身份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