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4:21
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一、选择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旋转(zhuàn)泪潸潸(sān)B.痕迹(hèn)挨时间(āi)C.翻箱倒柜(dǎo)缥缈(piāo)D.耽搁(dān)蚁穴(xiè)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C.绿色的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推荐度:
导读第三单元达标测试一、选择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旋转(zhuàn)泪潸潸(sān)B.痕迹(hèn)挨时间(āi)C.翻箱倒柜(dǎo)缥缈(piāo)D.耽搁(dān)蚁穴(xiè)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C.绿色的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

一、选择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旋转(zhuàn)  泪潸潸(sān)  

B.痕迹(hèn)   挨时间(āi)

C.翻箱倒柜(dǎo)  缥缈(piāo)

D.耽搁(dān)  蚁穴(xiè)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C.绿色的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

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动作描写)

B.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语言描写)

C.护士阿姨的脸色更难看了,眉毛顿时拧成了疙瘩,额上沁出了汗珠。(神态描写)

D.我感觉到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心理描写)

4.同样都是描写夜晚的景色,下列哪一项表达了作者的喜悦情感?(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填空

1.读拼音,写词语。

duǒ cǎng       nuó yí     tíng dùn      zhēng róng      kōng xū

(        )    (       )  (         )   (           )   (        )

jīng huáng     yī wēi     míng mèi      niàn dao     huàng dòng

(         )  (       )  (          )   (        )   (           )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遽”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画。“遽”字的意思有:①匆忙,急;②惊慌;③立即,赶快。“急遽’’的“遽”应选第______种解释;“惶遽”的“遽”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3.给下面句子中的“徘徊”一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A.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B.比喻犹疑不决

C.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1)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何去何从犹豫不决。(   )

(2)这个人一直在学校门口徘徊,不知道要干什么。(   )

(3)这个工厂的年生产量一直在三百万件左右徘徊。(   )

三、按要求做题

1.把词语与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一目十行    看书快           涔涔         泪流不止的样子

健步如飞    变化快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瞬息万变    走得快           潸潸         汗流不止的样子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3)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改为直述句)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匆匆》这篇散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时间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那个星期天》中以“___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我”____________的心情。两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口语交际。

放学前班主任告诉你,这周日要到你家去家访。想想你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周围的景物,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用几句话写一写,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四、阅读理解

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   )去了_____有(   )的时候____(   )枯了____有(   )的时候____(   )谢了____有(   )的时候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按原文填空,并在第一自然段的____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无法挽留的无奈和惋惜

B.作者提出这个问题,并对此作出解答,因此,这个句子是疑问句

C.作者在文中深入思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因此在文章开头提出了这个问题

D.作者借这样的问句,看似发问,实则已有答案,问句更能唤起读者对时间的思考

(3)对画线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多的是,像汪洋大海

B.在时间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无声无息,消逝得那么快,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4)“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糯米,经过淘洗,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米粉带回家,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地把包着馅料的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把双手洗净,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米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美味无比!

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用简洁的文字补全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饼→(   )→捏雏形→(   )→(   ).

(2)短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用心读下面的句子,分别从用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①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从用词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②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3)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③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这是为什么?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五、习作

题目:我不再__________了

要求:1.先想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任性、拖延、莽撞、自卑、孤独、马虎、懒惰等)。2.围绕所选词语,回顾相关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感变化写清楚。

答案:

一、1.C   2.C   3.D   4.B

二、1.躲藏 挪移 停顿 蒸融 空虚 惊惶 依偎 明媚 念叨 晃动

2.辶13 ① ②

3.B;A;C

三、

1.   

2.(1)我从未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2)示例:聊天日子从嘴边过去

(3)“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

3.拟人;比喻;排比;反问;匆匆流逝;盼;“我”盼望着母亲带“我”出去玩却最终落空;从满怀希望到焦急等待最后彻底失望;真情实感

4.示例:听到老师要家访的消息,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因为我最近在学校又淘气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树上的小鸟发出刺耳的讥笑声,路边的野花也像在嘲笑我似的随风

摇摆着。

四、

1.(1)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 。

(2)B

(3)C

(4)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自己却无所作为而感到慨叹、伤感

2.(1)磨成米粉  裹馅料  打模  蒸烤

(2)①“萦绕”“钻进”“咽着”等词运用了细节描写,衬托出母亲做的月饼的美味以及“我”对母亲做的月饼的喜爱。

②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叫(生竺焰的跳动,衬托了作者高兴、期待的心情。

(3)用单位发的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和母亲做的“土月饼”作对比,突出母亲做的月饼的好吃,表达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并通过写小时候吃月饼的往事引出下文母亲为“我”做月饼的情景。

(4)首尾呼应,同时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母亲做的“土月饼”的怀念之情。

五、略

文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一、选择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旋转(zhuàn)泪潸潸(sān)B.痕迹(hèn)挨时间(āi)C.翻箱倒柜(dǎo)缥缈(piāo)D.耽搁(dān)蚁穴(xiè)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C.绿色的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D.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