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地理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6:31
文档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地理试题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答案涂在答案卡上;第Ⅱ卷为综合题,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a—b—c—dB.a—b—d—cC.d—c—a—bD.c—d—b—a2.图中四个地点按昼
推荐度:
导读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答案涂在答案卡上;第Ⅱ卷为综合题,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a—b—c—dB.a—b—d—cC.d—c—a—bD.c—d—b—a2.图中四个地点按昼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答案涂在答案卡上;第Ⅱ卷为综合题,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

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2.图中四个地点按昼长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a—b—c—d    B.a—d—c—b        

C.b—a—d—c            D.d—a—b—c

读“ABCD四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回答3-5题。 

3. D地位于                   (   )

   A.南极点             B.南极圈上    

C.南极圈内           D.南极圈外

4.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   )

   A.白昼等长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正午日影同向     D.季节相同

5.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

都增加5度,则P点位置会  (   )

   A.左移             B.右移       

C.上移             D.下移

 右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6—7题。

6.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   )

A.可能在23026‘N上             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034‘S上         D.可能在极圈上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运动轨迹的是     (   )

A.AB线   .CD线   .EF线 .AF线

图中a为某地直立旗杆,b为春分日正午时该竹杆的影子,据此完成8题。

8.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与55°S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太阳直射点在( )

A.50S    

B.赤道

C.50N     

D.100N

9.在5月1日到5月10日这段时间内,位于南纬45°的某地       (    )

   A.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变短    B.昼长夜短,但白昼不断缩短

C.昼短夜长,且黑夜继续变长    D.昼短夜长,但黑夜不断缩短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资料。据此回答10题。

地点
R2小时26分

24小时

0小时

5小时42分

10. 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1—12题。

1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      (    )

A.23°26′N和120°E       

B.23°26′S和60°E     

C.23°26′N和120°W      

D.23°26′S和60°W

12.此时,B点的区时是                    (    )

A.6月22日6时           B.6月22日15时   

C.6月22日18时           D.12月22日24时

右图中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吻合。读图回答13—14题。

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00  700E             B.23026‘ N 200W

    C.00  1100W            D.23026‘S  1000E

14.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

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3月21日15时20分   B.3月21日8时40分

    C.9月23日15时20分   D.9月23日8时40分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完成15—16小题。

15.当哈尔滨日出时间最早时,对应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哪个点  (    )        A.①       B.②      C.③      D.④

2,4,6

16.当太阳直射点从④到⑤这一段时间内  (    )

    A.哈尔滨昼长夜短

    B.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赤道上白天时间越来越长

17.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18.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    )

A.吸收太阳辐射                    B.臭氧吸收紫外线

C.吸收地面辐射    .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

19.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吸收   ③大气逆辐射   ④大气削弱     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20.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21.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

是:青藏高原的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

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22.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    )

23. 下图中的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正确的是                 (    )

读右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5.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26—27题。

26. 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    )

A. ab         B. bd     C. ac        D. cd

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C.b地吹偏南风,c地吹偏北风                D.c地出现连续性降水

28. 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代表地中海气候,乙代表温带季风气候

B.图中乙代表地中海气候,甲代表亚热带季风气候

C.乙与甲高温期一致,多雨期不一致

D.乙与甲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

读某地多年平均的月降雨量及月均温统计图,回答29~30题。                

29.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

A.30°N~50°N之间     

B.10°N~20°N之间     

C.10°N~10°S之间        

D.10°S~20°S之间

30.该气候的成因可能是   (   )                                    

A.副高与西风交替影响    B.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C.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下面“印度半岛某城市月均温与月降水量(1971~2008年)表”,回答31题。

31.对于印度半岛气候的正确描述是                         (    )

    ①3~5月日照强烈  ②6~9月云量多  ③10~12月湿度大  ④1~2月吹西南季风

    A.①④         B.①②          C. ③④         D.②③w.w.w.k.s.5 u.c.o.m

32. 红海将会不断扩大,是因为它位于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C.板块的消亡边界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33-34题。

33. 5.12汶川大地震是由于图中的哪两大板块碰撞引起的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34. 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35. 下图中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 

36.下列地貌成因搭配中,错误的是                           (    )

A.峡谷———流水侵蚀    B.冲积扇———流水沉积

C.沙丘———流水沉积 .风蚀洼地———风力侵蚀

37. 下列地质构造中不可能形成山地的有  (    ) 

A.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38.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

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

分别探测到 ( )

    A.天然气  水    石油        B.水    石油    天然气                                  

C.石油    天然气  水        D.天然气   石油     水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39—40题。

39.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东北 .西北

C.东南 .西南

40. 该地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41—42题。

4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是  (    )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42.图中四地该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    )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下图是某校的天文观测小组某日进行实地测量得到的资料:当校园内的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是13时,夜晚精确测得地平线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为25°,回答43—44题。

43.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25°N、135°E         

B.25°N、105°E

C.65°N、135°E         

D.65°N、105°E

44. 该日(观测当日),当北京时间13点时,属于新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比例大约是(  )

    A.9/24          B.15/24         C.17/24         D.7/24

读下图,完成45—46题。

45.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 远的陆地,

②③为水平气流,①④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

处气压的关系为 (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46.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乙地纬度较甲地低,则       (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47.右图表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甲地气流下沉运动

C.乙地天气晴朗        

  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吹向甲地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读图回答48---49题。

48. ⑥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49.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    ) 

    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

50. 关于下列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地下水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含有化石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

   D.丁图所示U型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51.读地球“昼夜长短与纬度关系示意图”回答

问题。(5分)

(1)此图表示的节气为          ;晨昏圈平面

与地轴的夹角是          。

(2)D点昼长约为         小时。

(3)B点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度。

(4)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钟。

52. 读“大洋板块俯冲”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问题。(8分)

(1)写出地质构造的名称:

B为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为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割板块的构造带,在海底地形上,E处是__________,F处是____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E处地形的成因是_____      __;F处地形的成因是

________        。

53.读“某地等压线分布及风向图”,分析回答问题。(5分)

(1)画出气压梯度力。

(2)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南或北)半球,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地,

理由是_                             _____________                   。

54. 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左图)与“亚太地区季风环流剖面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B之间气压带名称是                 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

(2)左图表示北半球        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是            ;伦敦的盛行风是ABCD中的      。

  (3)右图所示季节,亚欧低空等压面向           (高空、地面)凸出,太平洋上等温线向            (南,北)凸出。

55. 下图沿60°N所作的“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5分)

(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季。

(2)a点的气温高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原因是                         ;b地所

在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盛行风向是         风。

(3)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性为                     。

56.读“亚洲部分地区2007年9月5日的近地面等压线天气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4分)

(1)A处为一强台风中心,受其影响图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_。

   (2)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受_   __天气系统影响过程,简述其具体

表现:过境时__________________              ___   ;过境后                      

        ____。

57.下图中图乙是图甲所示B地区的降水月份分布图,读后回答问题。(5分)

400

(1)甲区域在        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分布规律是                            。

地理参

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

1—-5 DBCBD    6—10 AAACA   11—15 CCACB   16—20 BBCCC

21—25 CABBB   26—30 CCCDC   31—35 BDBBA   36—40 CDDBC

41—45 BABCB   46—50 CBDAB

二、综合题(共40分)

51.(5分)(1)北半球夏至   23026’  (2)14—15  (3)66034’    (4 )  20 

52.(8分)(1)背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 (2)大洋中脊(或海岭)  海沟  (3)板块张裂     板块碰撞  

53.(5分)(1)略  (2)北  风向向右偏转

  (3)N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54.(8分)(7分)(1)副热带高气压带    印度(亚洲)低压     

(2)冬     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     炎热干燥   A     (3)地面    南        

55.(5分)(1)冬季     (2)a处于位于海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东北       (3)负相关(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56.(4分)(1)东北     (2)冷锋      (过镜时)产生阴雨、刮风、降温天气    (过镜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57.(5分)(1)南     B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纬度向南增加为南半球

   (2)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西岸

文档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地理试题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答案涂在答案卡上;第Ⅱ卷为综合题,答案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60分)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A.a—b—c—dB.a—b—d—cC.d—c—a—bD.c—d—b—a2.图中四个地点按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