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好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直人话题
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人题的一种方法。这种开头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 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可以是起笔点题, 可以是开宗明义提示主旨等。如《打工》一文的开头: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中考落榜后,我毅然背起我小小的行囊,悄悄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艰辛旅程。故乡的云渐渐飘淡,亲友的视线渐渐拉长,我庆幸自己终于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你看,这个开头就非常简洁地导人正题,开门见山地叙述故事,很美!又如: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 (选自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这篇文章运用排叱的形式,开门见山地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米,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提示了文章主旨。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这个开头直接交代人物关系,因为可以使阅卷老师很自然地进入下文的情节中。
【友情提示】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如果在考场上我们的作文开头有困难时,直入正题也许是一种最佳选择。
2.景物渲染,设置情调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可以渲染环境气氛,可以烘托事件背景,可以衬托人物心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景物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如下面的三个例子:
例1.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2002年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
例2.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示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选自2002年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例3.晚风吹过河面上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高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逝过,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选自2003年安徽中考满分文《曾经拥有》)。
上面三个开头,例l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接下来写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例2则写夕阳西下的美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下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
例3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这三个例子都给文章渲染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极大地引发了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又如:《红乡鞋白布里》的开头: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笼罩着如诗如画的江南时,我却常常梦到冬日有着暖暖阳光的午后。老屋的后院,背倚着门的曾祖母手里拿着针线微微笑着。所有的怀念都是源于一双绣花鞋,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泪水和欢笑。”这个开头用工笔细描的方法,将谈读者引入诤隋画意的境界,接着顺承一笔,导人对曾祖母以及珍藏在内心深处的泪水和欢笑的回忆,读者也情牵心动。古人云:“文章争一起”,有如此熔铸匠心的起笔,自然“争”得精彩,能赢得读者的青睐。
【友情提示】这种开头的方法常常用在记叙文、散文、小说的写作中。短短的几句景物描写,常常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就能使文章增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
3.题记装饰,平中见奇
近两年的中考作文,不少佳作都运用了题记,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这些题记,或剖析话题,或巧妙点明主旨,或设置悬念引发阅卷老师想象,或以情动人,意蕴深长。题记的语言优美,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仅装饰了作文的标题,还使文章通篇生辉。如下面的三个例子:
例1.“生活中,有一种馨香,叫作心平气和。生命中,有一种气度和意境,亦叫作心平气和。——题记”(2004年兰州市中考佳作《馨香醉人》)。
何为“馨香”?它与话题“心平气和”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精心设计了题记,剖析题意,让人对文中的“馨香”有了特定的认识,而后通过“月儿弯弯”、“歌声动人”、“茶香四溢”三个片断阐述了“心平气和待人,是醉人的馨香,更是豁达的胸襟与气度,是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这一题旨。立意巧妙,主题深刻,题记之妙不言而喻。
例2.“葡萄架上,一只蜗牛寂寞地哭泣,同伴们也许早就尝到了葡萄的甜美,可它究竟还要走多远呢?——题记”(2004年南通中考佳作《听,蜗牛不再哭泣》)。
“蜗牛”会“哭泣”吗?不会,显然这里是比喻义,那“蜗牛”是谁呢?“可它究竟还要走多远呢?”它要走到哪里去呢?不看罢下文,又怎能知道?这个题记显然起到了悬念的效果,引发人们的想象和思索,让阅卷老师产生迫不及待的阅读欲望。
例3.“生命需要一种情怀,一种面对浮躁时平静的从容心境;生命需要一种胸襟,一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非凡气度;生命需要一种哲学,一种洞明世事,练达人性的睿智。——题记”(2004年重庆市中考作文《一帘思绪》)。
这个题记从三个角度诠释了“生命”,品读这段文字,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小作者那扑面而来的“气度”与“睿智”,而主体部分紧扣题记,讴歌了生命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追求与热爱。层次清晰,富有结构美。
【友情提示】精彩的题记是篇首的一盏光彩夺目的明灯,运用得当,就能为文添彩增色。但要写好题记,还需我们不断阅读、不断借鉴、不断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精彩的题记,才能使自己的题记在考场作文中闪光。题记的具体拟写方法请参看本书《浓缩言语动人心——题记的拟写技巧》部分的解析。
4.妙用修辞,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倏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文采。中考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修辞办法有八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和设问。对修辞作用的理解同学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应该已经体会颇深,所以在此小再赘述。在考场作文中,如果你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得到良好的效果,请看下面的
例1.爱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2002年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开头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诠释了爱心的内涵,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例2.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村西头的那两块老槐树叠加起来的、我们上学必须经过的“桥”吗?(选自2003年山西省中考满分文《美丽的桥》)。
开头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并用反问增强语言气势,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又如:
例3.生活如诗,诗意有尽情难尽;生活如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如歌,歌到深处情难留;生活如酒,酒将醉时笑语盈……(选自2005年江苏无锡半命题“精彩”的满分作文《精彩一幕》)。
开头将生活比喻成诗、茶、歌、酒,并以工整的排比句式,抒发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节奏感强,情意绵绵,令人陶醉。
例4.“在前进的道路上,我经受过失败,也获得过成功。失败使我警醒,成功使我欢乐。”(《记我的一次成功》)。
这个开头两句话用了两组对偶句,对比鲜明,言辞斐然。
【友情提示】修辞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使用修辞开头,我们要综合考虑体裁、内容、风格等因素,力求开头与下文的和谐完美。在衔接过渡时要自然得体。只有这样,这种方法才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感染效应。
5.巧妙引用,彰显魅力。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可以是名言警句、谚语俗语,也可以是歌词诗文。名言精炼,歌词新鲜,俗语流行,只要引用适当,往往能增强文章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意境高远,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下面列举的三个例子:
例1.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做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经过了几番起伏,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这则开头,引用形象而富有哲理的名言,让阅卷老师品味到睿智和深刻,使人急于知道下文的曲折经历。
例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一直相信,人的生存是为了接受不同的挑战,攻克各式各样的难题,这样才会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自己的才干,甚至于于完善自己。所以我们要接受不同的挑战。(选自2005年海南省课改区材料半命题“我生活在——中”满分作文《我生活在挑战中》)。
开头紧扣文题中的“挑战”,引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言,阐述道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然后摆出论点——我们要接受不同的挑战,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
例3.《陶醉》的开头“‘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每当吟咏这诗句,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便真正展现出一幅画来。”
诗句内容与文章的内容融为一体,诗句的语言也为文章的语言添光争彩。
【友情提示】运用引用法开头要注意三点:1.引用的内容要尽可能准确,因为再华美的语言,如果表不了情达不了意,与题意毫不相干,仅等于废话,没有分量,没有价值;2.如果引用是名言警句,要尽量引用不常见的,给阅卷老师一个“陌生感”的印象,以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3.如果要引用的是歌词,要尽量引用比较流行的,给闭卷老师一个“熟悉”的印象。
6.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中考作文时,有同学选择写记叙文,书写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200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设计了一个悬念:妈妈说“我”是天使,但“我”为什么认为不是?于是阅卷老师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为什么认为不是?谁是?为什么是?这样一来,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阅卷老师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阅卷老师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例2.寂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选自2002年陕西省中考满分文《感受生活之美》)。
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将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例3.“我想,我快要死了吧?因为我听到了你磨刀的声音。”(选自2004年山东潍坊中考满分作文《逝去的风景》)。
这个开头,设置疑团让读者去猜测,增加了作文的神秘性,让读者看了开头之后,就想再往下去看。
例4.我脸红,我羞愧,我将头低了下去。虽然耳边正响着“赞许”我的掌声。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选自2005年江苏宿迁命题满分作文《掌声又响起来》)。
开头紧扣题目点明掌声,设置悬念——为什么这“赞许”我的掌声,却“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为下文落实“又”作了很好的铺垫。
【友情提示】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要符合生活规律,也要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这样才真实感人。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作文开头有法,但无定法。除了以上的几种开头方法,还有“欲扬先抑”、“倒叙开头”、“类比切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议论文的“解题式开头”、“故事先行”等等。总之,引发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自然导入下文,这是我们对作文开头的基本要求。文无定法,贵在创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自己加以揣摩,大胆创新。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构思,精心积累,多加揣摩,就能打造出精彩纷呈的“凤头”了。
作文题目: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