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 | 山 | 执教时间 | 一年 | |
执教科目 | 语文 | 执教年级 | 四年级 | |
教学内容 | 搭 石 | |||
教学目标 |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悟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心灵之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 |||
教学准备 | 课堂练习本,ppt | |||
课 时 | 第二课时 | |||
教 学 过 程 | 一、谈话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什么是搭石? 2.这一排排搭石既平凡又普通,然而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他说这些不起眼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二、品词赏句,体会情感 (一)、课文中有很多地方让我们感受到这道风景的美,让我们跟着刘璋爷爷一起去走走搭石,感受那美丽的风景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文中描写的那些场景让你感受到了美,划下有关的语句。(生静静地默读、圈划,2分钟左右) (二)、指名学生发言,说说自己找到的美。 交流句1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时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师课件出示语段,指导读准“行”字。(“行”变红)这是一个多音字,读什么? 师:对,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而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叫我们排成很整齐的一队,叫作排成一— 2.这句话还有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美?抓住“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品读。 1)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2)指导朗读,读中悟词意 小组合作读 多么清脆,踏踏的声音真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两组走前面,这边两组走后面。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其实又没有人指挥,却配合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3)“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姿态柔美”的意思。 4)不错,那么读着“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闭上眼想一想。 指名说,读相结合 师:听你这么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像画一样,我们一起读读。 师: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你看——(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音乐起) (全班同学推荐一生读,生读,台下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读—— (男生齐读) 师: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读(诗变回文中的语段)—— (女生再次融情朗读) 师: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指板书)—— 生:一道风景 交流句2: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这句话哪里最感动你?在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比赛读一读。 (师相机点红无论、只要、一定、直到) 2.读得确实不错,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摆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这不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吗? 交流句3: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什么?这种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你从哪里读懂? (师相机点红同时、总会、让、才) 2.在这平常举动中还体现出互相谦让同样感动着你我,这也是 | |||
教 学 过 程 | 家乡的一道风景! 交流句4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这个句子读一遍是不够的。你们再读读,读着读着,那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1:“理所当然”打动了我。 生2:我觉得“伏”字打动了我。 2.“伏”是什么意思? 生:深深地弯下腰 3.师:透过这“伏”、和“理所当然”,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回归全文,提升情感 师小结:家乡的这道风景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你,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作者,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美,(出示第五自然段,生齐读)。 师: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搭石吗? 师:正如同学们体会的那样,这一排排的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闻,这更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相处的情感纽带,-板书(相亲相爱、友好相处)所以说它们联结着(生接: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生接: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是啊!在作者刘璋的家乡,美就在秋天里溪水中那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搭石,美就在乡亲们从搭石上协调有序地依次而过,美就在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的那一瞬间。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那些美呢? 生:美是乘车是人们按顺序排队上车 生:美是给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生:美是一声声礼貌的问候语 生:美是同学们相互的鼓励 生:美是和同学们闹矛盾后彼此握手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 五 、板书设计: | |||
板 书 设 计 | 21、搭石
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相亲相爱 友好相处 |
执教者 | 山 | 执教时间 | 一年 |
执教科目 | 语文 | 执教年级 | 四年级 |
教学内容 | 搭 石 | ||
《搭石》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朴实。这节课重在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内容感受人们之间那种打动人心的感情。怎样让孩子们感受画面美呢?我在板书上下功夫,既要体现家乡风景美,又要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搭石在家乡起的作用以及它本身蕴含的美。于是把家乡人的品质写在每块搭石上,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回归本色,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分层次的读,在读中领悟,在读中解词,每次读的目的不同。 2.拓展练习说话 3.小练笔 在本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对于这种抒情性文章,要带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够有感染力,因此没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自身的语言素养,对文字的情感把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需要继续努力提高。真正在课堂上从不同的角度引领孩子们更好地学习。 | |||
教 学 点 评 | |||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态大方,有亲和力,能积极走入学生进行交流,看似课堂上很无意的举动,实则是预先设计好的。这样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为课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少教多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堂课显得前松后紧,在时间的安排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检查复习字词的环节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应该在检查订正之后,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以强调,并就学生的听写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 在感情引读上做的不够,课堂一开始就应该为后文的情感升华去奠定基建处,所以需要在教学设计中有激发学生、带动学生情感的环节设计。这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就会为后文学生把悟这节课的情感做好基础,领会文章主旨难度自然降低。 教师对文字的情感把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自己充沛的情感带动学生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