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
学 年 论 文
题 目 | 上海体育休闲设施发展的分析 |
二级学院 | 旅游与食品学院 |
专 业 | 旅游管理 |
班 级 | 091 |
学 号 | 09451040113 |
学生姓名 | 程震铭 |
指导教师 | 徐薛艳 |
职 称 | 讲师 |
“十二五”期间,上海着力打造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推行市民休闲旅游计划,以及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而体育休闲设施作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的重要的载体是最为基础的。本文主要针对体育休闲设施进行现状的问题分析以及以日本对于学校设施开放作为例子并最后提出体育休闲设施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上海;体育休闲;设施;发展
Abstract
"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Shanghai to create the world famous tourism city, carry out the public leisure tourism pl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 industry of sports leisure and leisure sports facilities, a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leisure tourism the important carrier is the most basic.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sports facilities problem analysis and to Japan for the school facilities are open as example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facilities.
Keywords: Shanghai;sports leisure;facilities;development
一、引言
体育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寻求身心的调节与放松,以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达到生命保健,身心愉悦为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发展体育休闲设施将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进一步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挖掘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休闲设施,将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进一步给上海经济添增新的增长点。体育休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日渐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喜爱,让体育休闲成为社会之权益,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人生活方式品质的提升。
二、研究方法
(一)体育休闲的含义
1、本研究需要具备的条件
体育休闲提法来源于西方的“Leisure Sports”,因休闲学和休闲产业研究需要,体育是休闲方式之一,提出体育休闲以区别于其他形式的休闲方式。体育休闲的逻辑起点是休闲,即体育休闲是下位概念,从属于休闲学。关于体育休闲产业的界定尚无定论,体育休闲产业是指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新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二)上海体育休闲设施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体育休闲设施将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进一步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从旅游角度看,体育休闲设施是旅游产品系列中的一种,但是从体育角度看,体育休闲设施是体育产业的一项重要的关联性产业,因此可以认为体育休闲具有双重属性。挖掘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休闲设施,将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融合发展,进一步给上海经济添增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上海国际国内各项体育赛事接连不断,网球大师杯赛,国际马拉松赛,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等在上海落户的国际比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F1汽车中国大奖赛的落户,曾一度把上海的国际体育赛事推向新的高潮。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吸引众多国内外观众,对体育相关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也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目前上海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超过45%。随着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同时加快,人们亟需借助某种方式释放心理上的紧张,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以保持充沛的体力或精力。体育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是恢复和保健的行之有效方式。人们可以在体育休闲旅游活动中,释放和缓解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烦恼。因此体育休闲设施将大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持。
(三)上海体育建筑和设施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江湾体育场,上海国际赛车场,源深体育中心,上海游泳馆,黄兴绿地公共运动场,卢湾区国际体育舞蹈中心,杨浦区国际极限运动场,黄浦区道顺射箭馆,普陀区澳洋国际潜水俱乐部,徐汇区海上星国际潜水俱乐部,九子公园,根宝足球基地,奉贤海滨水上运动中心,奉新国际风筝放飞场,松声马术俱乐部,上海骏马园,金山区沙滩排球场,松江大学城体育中心,太阳岛高尔夫俱乐部,佘山生态体育旅游基地,天马赛车场,东方绿洲体育训练基地,上海射击中心,滨海高尔夫俱乐部,浦东体育公园,闵行旗忠网球中心,银七星市内滑雪场,锦江乐园以及上海各中小学开放运动场所等。
(四)上海体育休闲设施发展的问题
1、群众的广泛参与性是体育休闲设施发展的基础
上海体育休闲设施的发展必须提高群众的广泛参与性,把握好大众消费不同的需求。通常,可以将体育休闲旅游者氛围3类。(1)首要体育休闲旅游者,例如大众体育活动的参与,大众体育活动时间的参与等。(2)附带体育休闲旅游者,即参与体育休闲旅游的原因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体育休闲旅游者,比如马术观众,高尔夫球参与者等,其首要动机是为获得“附带体验”,尤其是地位和声望的象征。(3)体育休闲爱好者,即把体育活动作为其主要目的之一的游客。比如传统滨海度假者参与趣味体育,非忠实的赛事观光者等。
2、体育与旅游等部门必须加强合作关系及其连续性
虽然大型赛事和节庆是体育和旅游部门联系最明显最主要的活动,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大型赛事和节庆具有吸引游客的潜力,但体育和旅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却存在时间很短或不和谐的问题。由于体育与旅游等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少,对体育休闲设施资源的内涵,外延及其市场开发价值认识不足,估计不足,导致各种设施资源没能很好发挥作用。
3、可持续再利用各种体育设施
上海有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公会系统内部的体育场地设施没有向社会公众包括社区居民和游客等开放。不少设施先进的体育场地,早晚和节假日出于闲置状态,这是体育休闲设施资源的很大浪费。因此如何调整和安排一些场地的对外开放以避免资源的闲置是可持续再利用体育休闲设施的关键。
(五)以日本为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启示
日本现有的中小学体育设施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给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的开放有助于增加体育人口,提高民族体质,同时可以给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是推进国民体育发展的有力之举。以下将分析日本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的三项举措
1、经费筹集渠道从单一化转为多元化
由于日本的学校体育设施大部分都对社区居民开放,因此在开放过程中的管理方面,学校也需要投入一定的管理费用,如照明空调等。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所需费用每个学校每年约在25万日元,约20109元人民币。以前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来源于的补贴,渠道单一。而现在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时资金筹集的渠道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合理利用给予的补贴金。对实施体育设施开放的学校给予一定的补贴金,主要对学校的基本设施一些开放话费较大的场馆和项目进行补助。其次是适当收取俱乐部会费。组建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的学校通过向会员征收会费来筹集部分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做到俱乐部培养会员,会员反过来建设俱乐部的理念。最后,学校还通过开设一些运动培训班,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培训班既可以给居民提供和了解该运动的机会,又可以获得一部分的收益。
2、建立多方参与的突发性安全事故管理机制
日本的学校在常规的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对人和物两方面的常规安全管理。其中在涉及到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时的常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对校园内以及校园外的设施设备的安全点的定期检查及日常维护。通过对设施的严格督查尽可能地减少设备老旧,缺少维护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问题。此外日本的学校体育设施在平日开放过程中会配有专门的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的指导,从而减少因设施使用不当或运动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平日校方也会制定一套突发事故的应急机制。一旦居民在使用学校体育设施时发生突发事故,学校有必要才去迅速适应适应的对策,对遭受伤害的人尽全力救助。事故发生后,学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会对事故发生的场合状况及事故原因和进过进行详尽的记录。较为完备的安全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为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不断完善设施开放过程中的配套服务
日本学校体育设施的配套服务也是其吸引居民前来锻炼的一个特色。首先较高的开放频率是吸引居民锻炼的基础。促进学校体育设施的定期对外开放不仅需要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提高,还需要相应提高设施开放频率。日本的学校室外运动场在每周一至周五的非教学时间段开房率达68%,周末开放率也可达50%以上。由此可见日本学校体育设施在开放时间上避开了学校的教学时间,因此既不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学校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其次,学校配有专职兼职的指导员对锻炼人群进行科学的指导。他们可以在社区居民锻炼时给予科学的指导。配备的专职指导员由承担指导员的工资费用,而兼职的指导员则多为社会团体或志愿者无偿服务。
(六)上海体育休闲设施的发展方向
1、倡导体育休闲生活化,全方位宣传和推广体育休闲
近几年,上海大力推广“人人运动”计划(即:参加一个体育组织,学会一项基本的体育运动锻炼项目,每星期有一次以上体育锻炼,每年参加一次社区体育比赛,每年现场观看一场比赛,每年接受一次健康体质测试,使体育锻炼成为终身习惯,让健身成为一种文明生活方式)。各级要积极探索生活体育新模式,把体育健身和休闲旅游融入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体育休闲旅游,“让城市更有活力”,“让生活更美好”
率先倡导体育休闲生活化理念离不开各区县体育与旅游部门牵头的宣传和推广,离不开通过若干品牌体育旅游产品和企业的形象引导。尤其是,扩大市民百姓参与面离不开运用互联网,国内外体育博览会,体育明星形象。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体育休闲宣传可以由组建或支持。
2、进一步加强各区县合理利用开发体育休闲设施
发展上海体育休闲设施,既要发挥市场机制,调动区县和社会各方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同时也应该注重的引导与,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秩序,加强财政等性支持和各方面的协调。尤其是相关部门首先要放弃自身行业的局部利益,要站在上海市市民生活发展的高度,加强体育业的发展,确立体育休闲与旅游之间的协调合作。统一规划,统一运作,促进体育事业与旅游事业的双赢发展。一方面,上海要整合广场,公园绿地等体育场地设施,推进各种体育休闲设施想居民和游客开放,实现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共享。比如,除了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应当积极向居民和游客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在节假日也要想居民和游客开放。另一点,要重视如何合理再利用体育和旅游设施。比如,破旧的20世纪30年代的远东第一体育场江湾体育场,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如今改建为国内首个体育休闲公园。而位于浦东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建场馆成为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主赛场,举行游泳和花样游泳两个项目的比赛,游泳世锦赛的主新闻中心,主招待村也设立在世博会馆内,使世博园区设施体育后续利用规划得到落实。
3、调动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并提高管理效率
开放学校体育设施经常会遇到因为管理方式不科学而产生的问题,比如开放时间不透明,导致居民锻炼与上课时间,训练时间的冲突。开放时的运营模式落后,权责不分,设施受损严重却无人维修,形成安全隐患。体育场馆内的管理队伍层次较低等,无法提供居民满意服务。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造成的。未来可以由学校和体育部门牵头,通过调动社会资源如社会体育组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力量,提高普通居民参与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使得设施开放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也提高了设施开放的效率。
4、完善体育设施开放过程中的配套服务
上海许多体育休闲设施在开放时间很少配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如缺少专职或兼职的体育指导员,缺少人性化的便捷附属设施等。往往居民都是自行锻炼,这样容易引起因运动方法不当而造成的运动损伤,并且也给居民在锻炼时造成了诸多不便。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体部门可以提倡退休教师或是大学生等人群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动中来,为锻炼的市民提供科学的指导或者其他服务。同时不断完善相配套的设备,使体育休闲设施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比如增设便于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在休闲场所提供饮料贩售机,专门的卫生设施。配套的服务质量提高可以使来体育休闲设施的市民进行科学的锻炼,同时在使用设施的过程中也能感觉到更加方便和人性化。因此在开放体育设施的同时不仅要做到开放率提高,同样也要做到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俞海滨. 后世博上海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研究[J]. 体育科研. 2011(6):10-13
[2]张建光. 论发展中的体育休闲——体育休闲应成为社会确定之权益[J]. 体育人文社会学. 2011(3):28-34
[3]季艺. 日本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开放新举措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 体育科研. 2012(2):79-82
[4]胡振宇. 体育健身休闲与体育健身休闲设施的发展方向[J]. 江苏建筑. 2003(1):23-25
[5]索红杰、陈锡尧、倪伟、张玉玲、张龙斐. 上海体育设施合理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1(12):113-123
[6]游松辉、秦海权、邱灿华、汪继兵. 体育休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J]. 上海体育学院院报. 2011(1):58-62
上海商学院学年论文(课程设计)评审表
二级学院:
姓 名 | 专业 | 班级 | ||||||
题 目: | ||||||||
评 审 意 见 | ||||||||
成 绩 | 指导教师签名 | |||||||
评审时间: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