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年青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49:35
文档

年青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

年青老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摘要: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课堂,要想教好课,并且课堂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可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而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接下来的授课起到有效的作用,即备课的有效性.一、宏观备课的有效性1.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性.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就是备教材的过程,因为教材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所以教师要
推荐度:
导读年青老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摘要: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课堂,要想教好课,并且课堂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可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而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接下来的授课起到有效的作用,即备课的有效性.一、宏观备课的有效性1.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性.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就是备教材的过程,因为教材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所以教师要
         年青老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

摘要: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课堂,要想教好课,并且课堂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可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而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接下来的授课起到有效的作用,即备课的有效性.  

  一、宏观备课的有效性  

  1.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性. 

  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就是备教材的过程,因为教材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所以教师要通读整本教材,了解教材的全部内容和编排意图,从而明确各部分(章节)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点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拿八年级数学为例:全册共5章: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轴以称;第十三章:实数;第十四章:一次函数学;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编者的编排分两部分,即:前两章属于几何范畴,后三章为代数范畴.其中第十一章是研究两个三角形的特殊关系,而第十二章是研究一个特殊三角形的性质.虽说是从不角度研究图形(其主要研究三角形,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我们更好了解三角形的性质).第十三章引入了实数的概念,数的领域扩大的同时为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求自变量取值范围打下基础.第十五章略显,但它却是为下学期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做了一个铺垫.而在这些章节中第十一章和第十四章是重点和难点章节,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这两章上,可以多安排课时,把知识吃透(注:具体第十一章:13课时;第十四章:17课时).最后其他三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课时,在确定了主要章节的课时后可以确定学期的教学进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把握教材准确,重点清晰,难点明确,使接下来的教学更具有效性. 

   

   2.针对教学对象要有目的性备课的有效性. 

  所谓要针对教学对象备课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和熟悉自己教学对象(吃透学生),怎么才能吃透学生呢?可以采取每堂课后通过和学生交谈听课情况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从听课效果上给学生分层次,这样可以在课后辅导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而要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具体说来,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课堂内容,比如说:在讲解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例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A(2,3)、B(5,1)、 

  C(-2,4)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点.可以对普通学生提出:(1)观察这些对称点并总结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点;(2)总结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点或规律.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拓展到:关于直线x=a和关于直线y=b对称的点的坐标之间的规律.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教学的全面性,使教学没有死角,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3.增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要重视学校每周都有集体备课的时间,所有老师在一起研究教材,提出各自想法,集体备课不是走形式,因为每一个老师所接触到的知识面是不同的,如果能做到集体备课,势必会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博采众长,除了集体备课还有就是大量搜集资料,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参考不同资料,不断研究得出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讲解方法,这样就达到精、简的特点.比如说:如角平分线的中考考点:一考性质,二考判定,三考综合.所以在讲解习题时就从这三方面着手具体例子: 

  考查性质:如图1所示,已知△ABC中,∠C=90度,AD平分∠CAB,BD=2CD,点D到AB的距离是6.2CM,求BC的长. 

  考查判定:如图2所示,已知F、G是OA上两点,M、N是OB上两点,且FG=MN,△PFG和△PMN面积相等,试判断点P是否在∠AOB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考查综合:如图3所示,D为BC边上一点,连接AD,将△ABC分成两部分.已知:AB=2,AC=4,且△ABD与△ADC的面积之比为1 2.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 

  这样,只要弄清这道典型例题,基本上也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选择训练题也是这个原则,即题在精不在繁.)但要注意参考资料只是丰富教学内容,而不能改变教学内容. 

  4.在练好教学基本功的同时,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注重表达的艺术.在备课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首先要训练自己扎实的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主要是“三要”:一是要有一个和蔼可亲的教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条件;二是要有一个如谈家常的教学声调——有情有意,吸引住学生;三是要有一个察言观色的习惯——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除了这些基本功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自己的东西,如表情、肢体语言等,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又会让学生更爱上你的课. 

  如在讲解正面推导和逆向思维时,你可以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比如教师现在要让学生做一张椅子,学生就会想,他得需要一些木头和一些钉子还有一些工具,只要弄到了以上这些工具,再研究制作它的操作顺序和流程,一把椅子就可以做出来了.这就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出发一步一步的去寻找你所需要的条件,最终把问题解决了.而什么又叫正面推导呢?就是教师给学生一些木头、钉子和工具,学生能用它做成什么.那方向就多了,这时就需要学生对所给材料的多少用处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正面推导. 

  这样的例子形象易懂,容易理解.这样学生对待你的学科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并使课堂授课更有效,从而达到从课堂45分钟要成绩的目的. 

   

  二、微观备课的有效性(分两步) 

   

  第一步: 

  一堂课要备好,必须做到把握准确,结构清晰,一般情况下要注重以下四部分的有效性. 

  1.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抓住主要授课内容. 授课是一堂当中最复杂的部分,它包括确定内容,选用教法,安排教学步骤,所谓的确定内容,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所谓选用教法就是根据课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法,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学会、学懂、学得有趣;比如“作轴对称图形”这节,就应选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修正、学生总结的教法. 而安排教学步骤,就是根据教学计划,认真考虑每一个课题或一个章节要用几个课时才能教完,甚至在一个课时内授课的具体内容和每一个环节,各种活动得用多少时间都要仔细计算(一般情况下应为5分钟复习,2分钟引入,30分钟授课,5分钟巩固练习,3分钟总结),每一部分都要精心安排,才能使整节课份量适当,松紧得宜. 

  3.总结拓展.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修正的原则.而拓展要适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深了会让学生觉得这堂课没有上好,有失败感;浅了又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拓展选题要适中. 

  4.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其一要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布置作业,即作业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发挥它的作用,通过作业学生能够检验自己学的好与坏,另外也起到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目的.其二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作业要有层次. 

  第二步: 

  通过上述的备课,最后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也就是把备课的全过程加以整理编排,使之系统化(确定教学目的,把握重点、难点,选用合适的教法等).这样教师上课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了. 

  总之,备课是一种艺术,是一个艰苦的劳动.教师上的每一堂课,讲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是经过认真备课的.使备课真正达到切实有效.当教师吃尽辛勤耕耘之苦后,定会尝到满园丰收之乐. 

 

   年青老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

   

 姓名:王健

                                单位:乌市37中学

文档

年青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

年青老师如何有效进行教材分析摘要: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课堂,要想教好课,并且课堂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课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是否切合实际.可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而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接下来的授课起到有效的作用,即备课的有效性.一、宏观备课的有效性1.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性.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就是备教材的过程,因为教材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所以教师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