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大学生要尽快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大学是一个陶冶人文气质、引领精神文明、促进学术争鸣、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园地。“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不仅仅因为这里有蕴藏着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种专门书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大楼”,而且因为这里有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大师”。同学们不仅能从这些良师那里学到系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接受他们人格的熏陶和感召,从而汲取思想道德的营养,为自己的成长和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大学学习,意味着人生的奋斗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①.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
②.统一与并存的生活环境
③.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
④.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大学生要尽快培养生活的能力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培养生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
②.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
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④.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在智育方面,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在体育方面,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在美育方面,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断提高审美水平。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理解。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育爱国之情、立报国之志、成建国之才、履效国之行,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自觉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心系人民群众,关爱社会大众,扶贫帮困,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做贡献,自觉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按照科学规律来办事,抵制和反对迷信、教条等各种违反科学的思想和行为。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精神和品德,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通过劳动来奉献社会与提升自我价值,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强团队意识,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与行为准则,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恪守诚信,抵制和反对惟利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要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纪律、规章制度,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轻视纪律规章、干扰公共秩序、违法犯法、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为。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勤俭节约,自觉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个人理解,(略)。
4.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成才立业。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第一,学思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联系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思考,打通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变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
第二,学以致用。学习“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不是为了背条文、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应付学校与老师,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成才。因此要学以致用,即带着问题去学习,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交流监督。“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需要个体的努力,但并不等同于个人行为。需要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相互提醒,相互促进与提高。
5.大学生如何确立和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呢?
第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第二,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自身特点相结合。
第三,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现实可能相结合。
大学生一旦确定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和近期的学习生活目标,就应该锲而不舍地为之努力,全力以赴地为之奋斗。
首先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其次要调整目标、修正目标、不断实践。
最后要充满信心、矢志不渝、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