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体系是指由不同层级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即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A:城乡规划行政的纵向B:城乡规行政的横向C:城乡规划的编制D: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E:综合治理
2、扇形理论是提出的。A:霍伊特B:哈里斯C:马尔曼D:伯吉斯E:综合治理
3、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A: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B:居住用地规划布局C:工业用地规划布局D: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E:综合治理
4、镇与乡同为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实行直接管理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点,是依据我国设立的。A:B:刑法C:民法D:行E:综合治理
5、下列选项中,是以对外交通的货运枢纽为中心。A:商业中心B:服务中心C:文化中心D:物流中心E:综合治理
6、社会监督是指。A: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C:城市中的所有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等行为的监督,其中包括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执法行为和相关程序的监督D: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E:综合治理
7、在城市燃气管网中,是城市的配气管网,基本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布置时主要考虑网路的密度。A:中压管网B:低压管网C:中低压管网D:高压、中压A管网E:经济
8、对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三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B: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C: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自然生态亚系统是主导D: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主导E:经济
9、中国现存年代最早建于北魏的登封嵩岳寺塔是。A:喇嘛塔B:密檐砖塔C:楼阁式塔D:单层塔E:经济
10、下列选项中,最早成为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的是。A:金钱B:城市C:土地D:人E:综合治理
11、下列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中不包括的是。A:类推分析方法B:空间模型分析方法C:定性分析方法D:定量分析方法E:综合治理
12、直接式变速车道过渡段长度由变速车道外缘线斜率计算得出,驶出端外缘线斜率为。A:1/5~1/10B:1/10~1/15C:1/15~1/20D:1/20~1/25E:经济
13、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是。A:开间B:斗栱C:斗口D:步梁E:经济
14、城市中的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A:道路、绿地B:机场用地C:港口用地D:教育科研用地E:综合治理
15、在公共设施开发的阶段,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中所确定的各项公共设施分步骤地纳入到各自的建设计划之中,并予以实施,尤其是对于发展性公共设施开发。A:项目设想B:可行性研究C:项目决策D:项目实施E:综合治理
16、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但它不包括子系统。A:经济B:政治C:社会D:科学技术E:综合治理
17、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任务是通过管道、加压泵站、水塔、高位水池等设施将满足一定水压要求的水量分配到用户。A:输水工程B:取水工程C:净水工程D:配水工程E:经济
18、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中,针对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某些特定议题进行的立法是。A:主干法B:专项法C:从属法D:相关法E:综合治理
19、对场地面积的选择中区域地形图宜采用的比例尺为。A:1:100B:1:1000C:1:500D:1:5000E:经济
20、为了有效地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用地指标,《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将城市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其中Ⅰ级为/人。A:60.1~75.0B:75.1~90.0C:90.1~105.0D:105.1~120.0E:综合治理
21、当代建筑美学观念和流派中,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源于的一种哲学思想。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E:经济
22、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基本工作内容的是。A: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的发展,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预测城市交通总体发展水平B:提出对道路交通建设的分期安排、相应的措施和管理要求C:在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后,采用交通规划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进行交通校核D:依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结合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方案,具体提出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方案E:综合治理
23、城市经济区组织的首要原则是。A:联系方向原则B:中心城市原则C:可达性原则D:腹地原则E:经济
24、在公共建筑中,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A:空间组织B:交通组织C:功能分区D:群体组织E:经济
25、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们收入水平差距的加大以及通勤条件的改善,城市中上阶层开始移居到市郊或外围地带,该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住宅、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门以及力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是阶段。A:集聚城镇化B:郊区化C:逆城镇化D:再城镇化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相关规定,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的活动包括。A: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除、开发B: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C: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D:占用或者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E:改变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古树名木等的形态
2、有效成立的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具有__的效力。A.说服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E.强制叻
3、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的缺点有。A: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B:各城区不易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分开建设成本较高C:跨区工作和生活出行成本高,居系不便D: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现象E: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紧邻;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4、村庄规划的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A:现场调查:对村庄的基本情况如人口、经济、产业、用地布局、配套设施、历史文化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调查的内容和深度与村庄规划的内容相结合B: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村集体企业,出租土地厂房,村民福利C:分析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找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村庄规划建设、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和原因,分析问题注意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现实情况,分析问题的成因不仅有普遍意义,也要能反映当地的特点,并对后面的村庄规划有指导和借鉴作用D:道路市政:现状道路情况,机动车、农用车普及情况,停车管理,饮用水达标,黑水(厕所冲水)、灰水(洗漱污水)和雨水的收集处理,供电,电信,网络,有线电视,采暖方式,燃料来源,垃圾收集处理E:村庄背景情况:周围关系,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历史沿革等
5、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供热热管平面布置要求的是__。A.主要干管应该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B.一般地沟管线敷设深度最好浅一些,减少土方工程量C.供热管道要尽量避开主要交通道和繁华的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D.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是人行道下面E.地面到沟盖顶面不少于0.5~1.0m
6、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条件包括。A: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B: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C: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D:对具备申请资格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E: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
7、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主要是。A: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B: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供社会公众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C: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D: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E: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8、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选择与组合主要取决于道路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环境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要求。A:性质B:等级C:通行能力D:结构E:功能要求
9、住宅间距大小的确定,一般要考虑__因素。A.采光、通风B.消防、防震C.管线埋设D.绿化种植E.避免视线干扰
10、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城市规划业务的影响也将是深刻的,它在城市规划中的典型作用有。A:数据共享B:设备资源共享C:信息发布和公众讨论D:分散而地工作E:处理功能共享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的是。A:多样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地方性原则D:自然原则E:匀布原则
12、城市道路横断面由等部分组成。A:车行道B:绿地C:人行道D:路灯E:分隔带
13、一般道路运输系统中的技术要求中,关于对道路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表述错误的是。A:距无出人口的车间3 mB:距有出人口的车间1.5 mC:距乔木1 m,距灌木0.5 mD:有汽车引道6 m(单车道),距围墙1.5 mE:距有出入门洞的围墙6 m,距围墙照明杆1.5 m
14、在编制大中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完成__。A.确定排水B.提出规划期内每年的投资预算C.对旧城区用地进行评定D.制定全市的规划模型E.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5、行政区的最基本要素包括__。A.地域B.行政中心C.人口D.行政区名E.行政等级
16、镇区建设用地标准包括。A:镇区的用地规模B:公共设施用地规模C:建设用地选择D:镇区的绿化规模E:建设用地比例
17、场地竖向设计时,设计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包括。A:自然地形的坡度大小B: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影响C:减少土石方工程量D: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E: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
18、在行学中,法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A: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B: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D:法律是对已有的或可能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可E:法律是制定的依据
19、下列属于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的是。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B: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C:明确市域及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的措施D: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E: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制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20、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间接影响因素有等。A:水文B:用地范围C:文化传统理念D:城市性质E:国家和行政
21、通过的变革尝试,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法律的严肃性方面取得进展。A:机构设置B:规划编制C:审批D:决策E:公众参与
22、城市规划体系是由__子系统所组成的。A.法律法规体系B.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C.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D.行政体系E.工作(运行)体系
23、镇规划编制的方法包括。A: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B:镇的性质的确定C:镇区建设用地标准D:镇的人口规模预测E:规划基础资料搜集
24、群体的主要特征是__。A.一定数量的成员B.特定目标C.严格的组织D.对领袖的绝对服从E.成员归属感
25、下列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的是。A: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B: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区域空间局部协调发展的原则D: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原则E:因地制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