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49:52
文档

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

2007年第9期山会科学No.9总第145期SHANDONGSOCIALSCIENCESGeneralNo.145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宫肖愿(山东省科学器材供应服务站,山东济南250014)[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7]09008702与突飞猛进的教育发展相比,有限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形势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要求财政投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综观世界各国,无一不是主要依
推荐度:
导读2007年第9期山会科学No.9总第145期SHANDONGSOCIALSCIENCESGeneralNo.145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宫肖愿(山东省科学器材供应服务站,山东济南250014)[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7]09008702与突飞猛进的教育发展相比,有限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形势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要求财政投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综观世界各国,无一不是主要依
2007年第9期 山会科学 N o.9

总第145期 SHANDONG SOC I AL SCIENCES GeneralN o.145

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

宫肖愿

(山东省科学器材供应服务站,山东济南 250014)

[中图分类号]F812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7]09008702

与突飞猛进的教育发展相比,有限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形势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要求财政投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综观世界各国,无一不是主要依靠的财政拨款来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而财政拨款又主要依赖于税收。所以,如何拓宽财政拨款这一主渠道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拓宽税收筹集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呢?我们以为,借鉴国外征收教育税的做法,开征教育税,将教育费附加改为教育税是必然的选择。

一、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的公品性质

从公共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一项物品或服务是由出资,还是由个人出资,是由该物品或服务的属性所决定的。如果是纯公品,应由出资;如果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品,应由与私人共同出资。按公品的定义,教育应归于准公品,只是不同阶段或种类的教育所属公品的成分有所不同而已。义务教育所含公品要素的份量比重较大,高等教育所含公品要素的份量比重则较小,越是高等教育,带给个人的收益越高,因而,高等教育更具有私人性质。从这一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投资成本个人负担的比例应当高一些。

义务教育不收费,实质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资金筹集和负担方式的问题。如果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不变,投入资金总量及效益不变,在对个人不收费时,个人少交的那部分经费就必然由通过税收来筹集。而一般的税制结构中,增加税收,富裕阶层负担的相应较多;贫困阶层负担的相应较少。因此增加义务教育的资本支出或对义务教育免费,相当于将一部分收入从富裕阶层中转移给贫困阶层,这对增加贫困阶层的受教育程度有好处。而高等教育则对个人的就业选择和自我价值实现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给个人带来比较丰厚的经济回报。

尽管由于扩大招生、结构调整,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但仍可观察到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这是因为动用公共财政资助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的私人回报率高于社会回报率。从学生角度看,较高的私人回报率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最重要价值。这一点从民办或私立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

(二)更好地体现!投资收益原则∀

研究表明,天赋能力只占受过教育者额外收入的20%,教育仍然是决定收入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高教人才未承担其应支付的高教投资情况下,仅以个人经济收入为标准的所得税征收法有违!投资收益原则∀。依据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征收!教育税∀可调节这种状况。另外,由于市场具有盲目性、短期性等特点,目前非常!热门∀的专业若干年后也许会!失宠∀,时下少有人问津的专业不乏将来有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因此,仅用缴纳学杂费方式进行成本补偿难免有失偏颇。征收!教育税∀可克服上述不足,实现教育成本的合理补偿。

世界银行的阿尔布雷克特和齐得曼在研究向毕业生征税问题时,将征收教育税与学生贷款作比较,从用途、意义、款额偿还、管理机构以及材料保存等8个方面作了比较,结论是:从教育投资成本回收角度看,征税方式更有效。从资本回收角度看,征收教育税比贷款回收更具法律效力。贷款回收中,银行信贷部门与毕业生之间是一种借贷关系。教育税征收中,国家拥有对毕业生创造收入的征收权,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税法规定的期限为止。征收!教育税∀增加了一些个人成本负担,可以使学生或家长因为付出代价并牺牲其它需要,而更好地刺激学习;同时也能促进高校改革,以人为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满足学生和市场的需求。

二、收取教育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将教育收费改为教育税,可以进一步理顺现行财政分配,减少教育经费的体外循环,增强财政监管力度。结合教育收费的现状,教育费改税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87

收稿日期:2007-06

作者简介:宫肖愿(1961-),山东省科学器材供应服务站助理工程师。

1、效能的原则。教育税改革方案设计上要考虑其操作性和实用性,要有利于纳税人对教育税的理解、税务部门对教育税的宣传及日常征收管理。因此,在教育税税率设计上应力求统一税率,在纳税环节要有利于税务部门监管。

2、普遍性原则。在计税依据设计上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充分保障教育经费的来源,避免因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大的起伏。在教育税的纳税人确定上,要充分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既要考虑到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业生产者,也将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纳入征税范围。

3、稳定增长的原则。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投入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因此,教育税的税率选择上应考虑比例税率,从而确保教育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

三、收取教育税方案设计及评价

1、方案设计

方案一:

纳税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及个体经营者、农业生产者。

税率:工资薪金所得的1.5%、个体经营所得的1.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计税依据:工资薪金所得额、个体经营所得额、农民人均纯收入。

纳税环节:个人收入分配环节。

纳税地点:供职机构所在地或经营所在地。

纳税期限:从业人员及个体经营者按月征收,农业产生者按年征收。

特殊规定:从业人员年薪收入在3600元以下者免征, !三资∀企业外方工作人员免征。

征收管理:工薪人员由供职单位代征代缴,个体经营者实行核定征收,农业生产者由乡镇财政所代征代缴。

征收机关:地方税务局

方案二:

纳税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农业生产者)。

税率: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计税依据: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额、农民人均纯收入。

纳税环节: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实现环节。

纳税地点:经营所在地。

纳税期限:按月征收,农业生产者按年征收。

特殊规定:商业批发及零售业减半征收。

征收管理:按月申报缴纳,农业生产者由乡镇财政所代征代缴。

征收机关:地方税务局

方案三:

纳税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农业生产者)。

税率:工资薪金所得的1.5%、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2#、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计税依据:工资薪金所得额、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额、农民人均纯收入。

纳税环节: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实现环节、个人收入分配环节。

纳税地点:供职机构所在地或经营所在地。

纳税期限:按月征收,农业生产者按年征收。

特殊规定:商业批发及零售业减半征收。

征收管理: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按月申报缴纳,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供职单位按月代征代缴,农业生产者由乡镇财政所供代征代缴。

征收机关:地方税务局

2、方案评价

方案一:优点:(1)该方案设计原则基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人人有责∀,其纳税人直接为劳动者个人,既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包括各类经济实体的从业人员、个体劳动者、农民,涉及面相当广泛。

(2)该方案设定教育税直接为劳动者个人负担,参与劳动者个人收入再分配,不增重企业负担。

(3)该方案设计为比例税率,教育税将随着全社会劳动报酬的增加而稳定增长,收入高者多作贡献,收入低者少作贡献。

缺点:(1)该方案计税依据为工资薪金所得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多变性,监管难度大。

(2)该方案直接涉及到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社会影响大,税法宣传工作量大。

(3)该方案征管方式基本依赖于委托代征,征收成本较高。

方案二:优点:(1)该方案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不受流转税的制约,既有利于地税部门独监管,也有利于保持教育税的稳定增长。

(2)几年来,税务部门有征收教育费附加的基础,社会振荡小,纳税人接受该方案快,有利于教育税改革的平稳过渡。

(3)!三资∀企业纳入教育税的征收范围,符合公平负担的原则。

(4)征收教育税,增强了税收执法的刚性。

缺点:税率设计较为困难,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教育税负担有较大变化,可能引起部分企业亏损增加。

方案三:该方案较好地结合了方案一、方案二的优点,在确定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为教育税的纳税人外,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作为教育税的纳税人,使教育税的纳税人具有广泛性;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仍确定其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教育税的计税依据;农业生产者仍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计税依据,从而确保了教育税改革的平稳过渡,具有较好的征收基础,同时,由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高,能够理解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税的征收压力不大,也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税负担的公平合理性。

(责任编辑:佘克)

88

文档

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

2007年第9期山会科学No.9总第145期SHANDONGSOCIALSCIENCESGeneralNo.145开征教育税理论依据及方案设计宫肖愿(山东省科学器材供应服务站,山东济南250014)[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7]09008702与突飞猛进的教育发展相比,有限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资显得捉襟见肘。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形势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要求财政投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综观世界各国,无一不是主要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