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管理学案例◆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与华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9:26
文档

管理学案例◆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与华为

管理学案例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VS华为)陈明丹联想做大,华为做强联想、华为两个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30年来,两家公司都成为世界100强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能力。联想主攻IT,华为主攻通信。华为以“厚积能力”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开始发力,而联想以“资源整合”为特征的发展战略似乎渐显疲态。在中国高科技制造全球崛起的今天,联想的路该如何走,通过联想与华为的对比和剖析,寻找一些启示。1、创始人:柳传志VS任正非管理VS技术柳传志在创业之前在中科院工作,但一直在
推荐度:
导读管理学案例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VS华为)陈明丹联想做大,华为做强联想、华为两个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30年来,两家公司都成为世界100强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能力。联想主攻IT,华为主攻通信。华为以“厚积能力”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开始发力,而联想以“资源整合”为特征的发展战略似乎渐显疲态。在中国高科技制造全球崛起的今天,联想的路该如何走,通过联想与华为的对比和剖析,寻找一些启示。1、创始人:柳传志VS任正非管理VS技术柳传志在创业之前在中科院工作,但一直在
管理学案例

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VS华为)陈明丹

联想做大,华为做强

联想、华为两个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30年来,两家公司都成为世界100强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能力。联想主攻IT,华为主攻通信。华为以“厚积能力”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开始发力,而联想以“资源整合”为特征的发展战略似乎渐显疲态。在中国高科技制造全球崛起的今天,联想的路该如何走,通过联想与华为的对比和剖析,寻找一些启示。

1、创始人:柳传志VS任正非

管理VS技术

柳传志在创业之前在中科院工作,但一直在管理岗位上,技术研发从来不是柳传志所擅长。任正非在经营华为之前是的一个技术人员,自己就有几项科技成果之手,参加过全国科技大会,是一个优秀的电子工程师。所以可以说任正非对技术最有感觉,柳传志对人最有感觉,对技术有感觉的任走向了技术立企的道路,而“二十年驭人术成就柳式联想”。

中庸VS偏执 

联想是民营企业,因为它是几个人拿20万资金创业出来的,联想是国营企业,因为中科院是它的控股单位;联想是中国企业,因为它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和先锋,联想是美国企业,因为它的总部在美国;联想擅长专业化,因为很少有其他企业在单一市场象联想那样占据尽三分之一的份额,联想擅长多元化,因为它几乎是中国行业跨度最大的企业,在一些在别的企业看来比较矛盾的变量上,联想几乎都做到了很好的平衡。甚至当联想一直强调拐大弯的时候,它却做出了收购IBM电脑业务这样“蛇吞象”方式的惊世骇俗的举动。

按《联想风云》中的大事记,联想历史上也数次几达破产的边缘,但是,回顾柳传志在各个时期的言论,几乎都是以兴奋的乐观论调为主,“让戴尔见识见识谁是杨元庆”、“再造几个联想”,就是在收购IBM之后的一段时间,柳传志在各个场合的演讲传达的都是联想整合非常顺利,沃德是最佳人选,尽管大家知道几个月之后沃德就被换掉,可以说,柳传志是习惯于用乐观情绪来鼓舞士气、粉饰环境,但是私下里是什么样,头脑非常清醒,下手也决不手软。

华为做事看起来则更像“一根筋”,颇有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猛劲,甚至撞了南墙也想破个洞过去而不是回头,开拓俄罗斯市场,几年颗粒无收,仍然痴心不改;超过企业承受力贷款开发产品,:“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这种决绝的态度,已经不能单从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上去考量,只能说是一种信念的支撑。

2、企业战略

核心价值差异: 联想追求多元化扩张和多行业的成功,看重“影响力”,强调“求实”“进取”;华为以实现顾客梦想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价值追求,更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强调“专业专注”精神,在价值观方面倡导开放、合作、共赢。

核心能力差异:运营驱动VS技术驱动

联想走的贸易派的路线、运营驱动为主,华为走的是技术派的代表为主。虽说华为是以“技术派”为主、技术驱动的路线,联想走的“贸易派”为主、运营推广和渠道驱动,但华为的推广做的同样犀利,在B2B的运营商领域,华为的销售铁军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当华为手机领域,成功从B2B模式转型B2C模式之后,推广做的同样犀利,说明华为在运营上,是有一只能征善战的铁军。

但是,很明显华为的竞争力中,技术驱动还是大于运营驱动,华为在技术上投入的比重一直超越国内同行科技企业, 2015年华为收入3900亿,研发投入500亿,研发支出占比12.8%,而过去10年,联想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从未超过2%,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与华为2014年的研发支出的一半持平。

华为的技术派、联想的贸易派,这两种模式没有绝对的孰对孰错,两者都是优秀的企业,但华为明显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优秀,未来竞争的赢家从营销优势转向技术、营销综合实力更优企业!

核心业务差异:

联想的核心业务PC行业,行业毛利率一向在10%左右,全球整体行业利润基本在零左右上下波动,活下来的都是省吃俭用的贫苦孩子。华为主航道是通信设备,行业毛利率一向在50%以上,多少年良好利润的滋润下,华为的研发投入和人才积累,开始厚积薄发,势不可挡。与联想多元化业务发展模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为钟情于专业化,倾情于专业化,坚定不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早在1996年华为构建的《基本法》就明明白白规定: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而且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华为不仅是这么宣称的,也是这么做的。

联想的主业——PC行业无疑是这场产业变局的震中,沦为夕阳产业的拐点早已经出现,生命周期不可抗拒,走向衰退无可挽回,一个主营PC的企业再也不可能引领时代。切换赛道成为联想的最好选择。

2014年,全球网民接近30亿(具体为29.37亿),双方比例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网民占比进一步退缩到30%(具体为9.97亿),发展中国家网民占比将近70%(具体为19.40亿)。而根据预测,作为高科技产业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引擎——下一个30亿网民(顺利的话在下一个10年将会实现),将有90%来自发展中国家,只有10%来自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当全球网民达到60亿的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网民占比将近80%(47亿),而发达国家网民比例只有20%(13亿)。意味着曾经引领全球高科技的发达国家市场,只是1/5的相对边缘市场。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将成为绝对主导性的市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主场优势将得到极大的发挥。这无疑是未来改变全球格局的最大趋势。也是联想发展可以借势的最有力条件。

文档

管理学案例◆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与华为

管理学案例联想的未来与发展(联想VS华为)陈明丹联想做大,华为做强联想、华为两个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代表,30年来,两家公司都成为世界100强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能力。联想主攻IT,华为主攻通信。华为以“厚积能力”为特征的发展战略开始发力,而联想以“资源整合”为特征的发展战略似乎渐显疲态。在中国高科技制造全球崛起的今天,联想的路该如何走,通过联想与华为的对比和剖析,寻找一些启示。1、创始人:柳传志VS任正非管理VS技术柳传志在创业之前在中科院工作,但一直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