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稻作植保情况调查*
王召1,杨洪1*,汪学俭1,金道超1,金星2
(1.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为了解贵州省水稻种植中植保农事现状,科学指导农户正确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于2010年在贵州省6县开展了水稻种植植保农事调查。调查以户为单位,调查内容包括水稻品种、播种移栽及收割时间、施肥情况、施药时期、施药方式、防治对象、药剂种类、施药次数等,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为.33%。结果显示:贵州省水稻种植品种多样化;不同地区农业耕作发展水平不一致,施肥水平差异较大;在田间防治时,农户不能准确掌握防治时期,防治目标不明确,在水稻生育时期,施药次数为4 6次,国家禁用农药仍有施用。贵州省水稻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从事植保农事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农户盲目、滥用农药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技术等问题。
关键词:水稻;植保;农药;调查
中图分类号:S48;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11)04-300-05
Survey of Plant Protection Situation in Rice Produc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WANG Zhao1,YANG Hong1*,WANG Xue-jian1,JIN Dao-chao1,JIN Xing2(1.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 of Mountainous Region,Institute of Entomolog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2.Guizho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plant protection in rice of Guizhou Province,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trol of rice disease and pests,the plant protection in rice planting period was surveyed for in-dividual household in six counties of Guizhou in2010,including rice cultivar,time of seeding and harvest,fertilizer use,times and frequency of spraying,controlling target,sorts of pesticides,methods of pesticides application etc.The questionnaires of300copies were provided,193copies were retrieved and the recovery ratio was.33%in the surve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ltivars and fertilizers used varied highly,an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level also diversified among the investigated regions.In the paddy control,the optimal time could not be grasped accurately by the farmers,the control target wasn’t explicit.During rice growth period,the spraying times focused on4 6times,and illegal pesticides was still used.Additionally,there were some social problems affecting rice cultivation,including low education background,blindfold and abu-sing of pesticides,the lack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techniques etc.Some suggestion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improvement of plant protec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rice;plant protection;pesticide;survey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中心地带,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不合理地施用化学农药,使病虫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增加,同时污染环境。近几年来,贵州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如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稻秆潜
收稿日期:2010-12-15;修回日期:2011-04-19
基金项目: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9CB125908);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黔科合NY字(2010)30号];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教2010011)
作者简介:王召(1984-),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生态与入侵生物学。
*通讯作者:杨洪,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害虫防治与入侵生物学
蝇等
[1]
,特别2004年以来“两迁”害虫的猖獗,全省稻飞虱发生面积每年均在59.29万hm 2
以上,
防治面积每年均在58.23万hm 2以上,
2008年发生面积高达72.34万hm 2,防治面积高达65.04万hm 2
,防治成本约1.5亿元,所致损失仍达6.2万t ;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每年均在39.37万hm 2
以上,防治面积每年均在
36.07万hm 2以上,2008年发生面积高达75.71万hm 2,防治面积高达65.万hm 2
,防治成本亦约1.58
亿元,所致稻谷损失亦高达7.5万t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与各个稻区水稻种植品种[2]、
耕作制度[3-4]
和气候[5-6]等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为掌握贵州省水稻种植中的植保农事现状,科学指导农户正确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笔者等于2010年在贵州省6县对水稻种植的基本现状、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1.1调查时间2010年4月 11月。
1.1.2调查地点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生产区:盘县、三都县、惠水县、锦屏县、思南县和道真县。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水稻品种、播种移栽及收割时间、施肥情况、施药时期、施药方式、防治对象、药剂种类、施药次数等。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形式。即在水稻播种之前,由调查员将问卷发放到农户手中,按要求及时填写问卷内容,待水稻收获后收回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实地调查由项目研究人员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此次调查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生产区进行,每个调查点随机发出问卷50份,回收合格问卷193份。其中盘县收回15份,三都县收回47份,惠水县收回39份,锦屏县收回23份,思南县收回50
份,道真县收回19份,回收率为.33%。2.2水稻品种的选择
调查发现,贵州省水稻的种植品种多样化:盘县8个品种,三都县14个品种,惠水县15个品种,锦屏县14个品种,思南县8个品种,道真县11个品种(见表1)。
表1
贵州省6县种植水稻品种
Tab.1
Main rice cultivars planting in six counties of Guizhou Province
调查地点品
种
盘
县
特优599、金优785、金优T16、镇籼优184、糯优16、毕粳43、奇优915、滇杂31
三都县泸香8258、川香108、黔优88、黔优、黔优838、国豪1号、绵优838、渝香218、Ⅱ优838、Ⅱ优63、内香优18、中优
5617、湘优109、宜香99
惠水县红优209、T 优618、尚优63、科优21、金优315、香优109、中优117、中优63、T 优300、金优6号、江优151、宜香8374、桂朝2号、D 优527、泸香615
锦屏县Ⅱ优602、Ⅱ优6号、D 优202、川香优2号、川香优178、泸香603、中优508、中优169、内香2924、泰优99、江优9527、
科优21、宜香527、富优1号
思南县冈优527、中优177、中优169、Ⅱ优838、Ⅱ优835、川优6号、Q 优6号、金优177
道真县
川江优527、糯优1号、川香108、冈优527、冈优158、农香880、中优158、宜香725、泸香635、中优177、内香优8518
2.3
水稻种收时间
调查发现,三都县、锦屏县水稻农事进行时间比其他县早,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移栽时间为5月上旬,收割时间为8月下旬;盘县、惠水县、道真县水稻播种时间为4月上旬,移栽时间为5月下旬,收割时间
为10月上旬;思南县水稻农事进行时间处于中间阶段,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移栽时间为5月中旬,收割
1
03第4期
时间为9月中旬。调查结果显示,水稻的种植时间和移栽时间与各县的气候与农业耕作制度有关。2.4施肥情况
调查发现,各县常规施肥次数和用量为:道真县、惠水县在水稻移栽返青后施肥1次,尿素10 20kg /667m 2或复合肥20 30kg /667m 2;三都县、锦屏县施肥2次,即移栽前施用底肥复合肥35
50kg /667m 2,稻苗返青后施入尿素10 20kg /667m 2。思南县、盘县多数农户施肥3次,分别为秧田期施
用氮肥3 7kg /667m 2或有机肥80 120kg /667m 2,
移栽前底肥施入复合肥20 30kg /667m 2
或有机肥100 120kg /667m 2,移栽稻苗返青后施入氮肥10 20kg /667m 2
。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各稻区水稻施肥种类和
水平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可能体现了各地的水稻种植水平、农民的生产水平、经济条件以及对农业的重视度。2.5田间药剂防治情况2.5.1
防治时期
大多数农户不知道什么是防治指标和施药时间。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重治轻防。
60%的农户自己查看田间虫量,通常是发现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才打药,往往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期,以后
虽加大药量,但防效甚微;二是存在从众现象。20%的农户不管有无病虫害,看见邻居防治也跟着打保险
药、
放心药,既浪费人力、财力,又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只有约20%的农户按植保站提供的信息对病虫进行防治。2.5.2防治对象调查发现,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防治的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三化螟、纹枯病、稻秆潜蝇
。图16县稻田施药次数频数统计
Fig.1
The frequency of pesticides spraying
in six counties ,Guizhou Province
2.5.3
施药次数由图1可见,在水稻生
育时期,
6县施药次数集中于4 6次。其中,盘县、惠水县、锦屏县和道真县施药4
次,出现频率最多,分别占57.14%、56.41%、43.48%、44.44%。三都县51.11%的农户施药6次。思南县集中于5次和6次,分别占56%、
44%。在调查中发现,施药次数的多少与防治效果并不呈正相关,关键在于能否把握最佳的防治时期。2.5.4施药方式调查发现,施药方式均采用手动喷雾器。喷雾防治病虫害时,约占90%的农户只喷施稻株上部及叶正面,而不喷施稻株下部及叶背面,仅有10%在施药时能做到上下兼顾。2.5.5
施用农药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多数农药属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但调查发现,目前国家已禁用的农药如甲胺磷等仍有施用,且用药量比商家规定用量高2 3倍。施用的农药中传统剂型比例偏高,乳油(EC ,占55%)、可湿性粉剂(WP ,占13.8%)、可溶性粉剂(PX ,占1.7%)、粉剂(DP ,占4.5%)和颗粒剂(占5.2%)等的合计比例占80.2%;
而新剂型的水剂(WC )、悬浮剂(SC )和微乳剂(ME )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8.9%、1.2%和9.8%,合计约
占20%。
3
存在问题
3.1
从事植保农事人员文化水平较低
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以45岁以上男人和妇女为主,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被调查的农户中,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35名,占11.67%;初中学历、小学学历和文盲各92、113、60名,占30.67%、37.67%和20%。在回收调查表时,20%的农户表示不会填写,有18.67%的农户也因文化素养不够而不能按要求及时填写,这是导致此次调查问卷回收率较低的原因。
2
032011年
表2
贵州省6县稻田农药施用统计
Tab.2
Pesticides application statistics on rice in six counties of Guizhou Province
药剂类型药剂种类剂型667m 2用药
量(g /次、mL /次)
667m 2用药有效成分量(g /次、mL /次)
农药价格(元/667m 2)
有机磷类
40%乙酰甲胺磷50%甲胺磷80%敌敌畏77.5%敌敌畏40%氧化乐果乳油乳油乳油乳油乳油12012010012012048.0
60.080.093.084.04.05.03.32.46.040%毒死蜱45%辛硫磷5%辛硫磷乳油乳油颗粒剂180********.067.510.010.07.55.080%敌百虫20%磷40%丙溴磷
可溶性粉剂乳油乳油200150200160.030.080.08.09.515.0生物源类10%甲维盐乳油10020.019.05%甲维盐颗粒剂904.55.02%阿维菌素乳油1503.06.05%阿维菌素乳油1608.08.01.8%阿维菌素
微乳剂2003.610.0烟碱类70%吡虫啉粉剂6042.09.020%吡虫啉乳油18036.07.25%啶虫咪
乳油201.02.0拟除虫菊酯类20%甲氰菊酯
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乳油16013032.03.37.53.4氨基甲酸酯类20%异丙威乳油18036.08.0昆虫生长抑制剂沙蚕毒素类25%噻嗪酮25%杀虫双可湿性粉剂水剂6010015.025.03.03.3杀菌剂
4%三环唑75%三环唑40%稻瘟灵粉剂
可湿性粉剂乳油60601602.445.0.08.012.010.03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22.512.025%咪酰胺
乳油12030.016.0复配剂
10.2%阿维·磷16%辛硫·高氯氟25%氰戊·辛硫磷30%吡虫·噻嗪酮25%吡虫·异丙威25%噻嗪·异丙威40%氯虫·噻虫嗪72%吡虫·杀虫单
乳油乳油乳油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
可湿性粉剂
15010015020045451290
15.316.037.560.011.311.34.8.8
9.05.08.010.012.012.024.015.0
3.2
使用禁用农药和盲目混用、滥用农药现象突出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缺乏综合防治意识。由于长期不合理地施用杀虫剂,使
多种水稻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为能有效防治害虫为害,农户在施药时常加大用药量,增加施药次数,滥用国
家已禁用的高毒、高残留药剂,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高毒农药[7]
。但由于甲胺磷等禁用农药价格低廉,防治效果明显,农户受传统防治观念影响,仍喜欢施用。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低药价不等于低防治成本),还破坏了稻田生态系统,同时使病害虫抗药性增强,形成恶性循环。3.3
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
农户不能及时得到病虫防治信息,单靠自己查虫情发生状况、根据经验或者参照邻居的防治行为施药,往往不能准确掌握防治最佳时间;市场上可选择农药品种单一,农药信息传播慢、影响小,加之防治习惯多年不变和新型农药价格相对偏高等因素的制约,农户对新农药乃至新的防治措施均有保守心理,持观望态度。
3
03第4期
4.1培训从事植保农事人员的专业知识
从事植保农事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多数农民不知道什么是防治指标,不能准确识别病虫,很难做到“对症下药”。因此,各地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应定期为农民开设培训班,培训农药使用新技术及病虫识别方法、病虫发生动态、水稻肥水管理等实用技术,使农民掌握常见病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4.2加强农药管理
调查发现,国家已禁用的一些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使用。而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8]和绿色植保理念的要求,在粮食生产中应尽量减少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施用。因此,农药执法部门应继续加强对化学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尤其生产和市场环节的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严格执法,禁止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销售和施用,大力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产品。同时,国家和地方可制定引导农户减少用药,如美国实行了降低农产品税收、增加农药的税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农民采用最佳管理措施等,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9]。
4.3加强病虫害的测报及信息发布
要提高害虫防治效果,必须抓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10],只有健全病虫害情报预警机制,才能为科学防治奠定基础。因此,当地植保部门要加强害虫系统调查,查明害虫发生规律,准确发布虫情预报,及时广泛地将预报信息发布宣传到农户,指导农户适时防治。
此外,化学防治一直是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在一定时期内仍不可能完全摒弃。因此,农业科技工作者应大力做好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按照安全、环保、高效用药[11]的原则引导农户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防治,并切实指导农户做到科学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农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以提高防治水平。
致谢:贵州大学植保系龙友华老师对本文提出了宝贵修改建议,调查得到盘县、三都县、惠水县、锦屏县、思南县和道真县植保植检站农技推广人员以及项目组成员马恒、李帅、金曙光、温冬梅和刘天雷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刘久锋,张举并.贵州水稻重大病虫害得到遏制[N].农民日报,2009.
[2]陈恩甫,孙朝晖,沈永山,等.水稻品种布局变化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52-54
[3]王玲,黄世文,林贤青,等.两种氮肥用量对超级稻产量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7,33(3):76-79.
[4]张舒,陈其志,方锡文,等.水稻播种期与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关系初探[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4-17.
[5]朱藴茜,潘益农,沙光明,等.扬州地区水稻病虫害和温、湿度关系的调查报告[J].中国西部科技,2007,(15):29-32.[6]陈大文,谭猛.望谟气候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J].贵州气象,2006,30(5):26-27.
[7]洪崇高,丁晓宇,林伟,等.我国水稻主产区农药使用调查及安全生产的建议与对策[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2):136-140.
[8]郭桂义,孙慕芳.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61-1162.
[9]COMIS D,B HARDIN.Midwest water quality project matures[J].Agricultural Research,1993,41:4.
[10]詹祖仁,张文勤,罗盛健,等.化学农药污染问题及可持续森林保护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3):280-283.[11]王影,王宇.浅谈化学农药的污染及有效防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