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8:46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兴趣6、方出神方: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兴趣6、方出神方: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七年级上册:  《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兴:   兴:兴趣

6、方出神方: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答: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3、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a、仔细观察   b、丰富的想象力  c、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d、有强烈的好奇心

6、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答:天真,童稚,善于观察,严惩强暴,同情弱小者的孩子。

7、生活中,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答:要做一个有情趣的人,第一要热爱生活;第二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情趣;第三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理解填空

1)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类似的毛病。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四、按要求从文中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这一则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六、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答: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

2、层层指数         数:计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形状不一。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译: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但经常是几年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答、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

唐―― 李白)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答、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答、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答、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答,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定 。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 。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         “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

答: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试题答案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兴趣6、方出神方: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