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21 酸碱中和滴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8:34
文档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21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21酸碱中和滴定【课标要求】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物质检测、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的浓度。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中和滴定的原理(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常称为标准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常称为待测液。(2)实质:H++OH-===H2O,在中和反应中,H
推荐度:
导读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21酸碱中和滴定【课标要求】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物质检测、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的浓度。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中和滴定的原理(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常称为标准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常称为待测液。(2)实质:H++OH-===H2O,在中和反应中,H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

学案21    酸碱中和滴定

【课标要求】

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物质检测、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的浓度。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中和滴定的原理

(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常称为标准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常称为待测液。

(2)实质:H++OH-===H2O,在中和反应中,H+、OH-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n(H+)=n(OH-);可变形为c(H+)V(H+)=c(OH-)V(OH-),由此可计算c(H+),其表达式是c(H+)=;也可计算c(OH-),其表达式是c(OH-)=。

(3)用0.103 2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和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完成后用去盐酸27.84 mL,请你根据上述关系式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主要仪器及使用

(1)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和滴定管。滴定管分为两种,如右图所示:

①酸式滴定管:包括玻璃活塞、长玻璃管,可盛放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及氢氟酸。

碱式滴定管:包括长玻璃管、橡皮管、玻璃球,可盛放碱性溶液。

②滴定管的上端都标有规格、温度、0刻度;图中滴定管全部盛满溶液至0刻度时,溶液的体积大于50.00 mL;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

③加入溶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刻度线以上2~3mL处。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课堂探究]

课本P103的活动·探究

1.操作步骤:(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⑴ 滴定前的准备:

①查漏:检查滴定管的活塞是否灵活、滴定管是否漏水。

思考:第一步操作需查漏的仪器是                                 

②洗涤:酸式、碱式滴定管、锥形瓶依次用洗涤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

③润洗:用         溶液将酸式、碱式滴定管润洗2~3次,保证装入溶液时不改变溶液的浓度。

④装液:溶液装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所装溶液至“0”刻度或者“0”刻度上方2 cm~3 cm       处。      

⑤排气:调节活塞(或挤压玻璃球),赶走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⑥调液面: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处。

⑦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               最低处相平,记录刻度。

⑵ 滴定:

①用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2~3滴酚酞试剂,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下面。

②用     控制活塞,      不断旋转振荡           ,眼睛注视                        ,当滴入                                      即为滴定终点,记下刻度。

滴速:先      后      (填“快”或“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3)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计算待测液浓度。

思考:

(1)本实验的关键是?

(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吗?

(3)在向锥形瓶中量取待测液时,为何不选用量筒?

2.误差分析:

下面就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分析造成误差的常见因素,并判断对待测碱浓度的影响。

产生误差的常见因素的误差

仪器洗涤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
量器读数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
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
操作不当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滴定结束,滴定管尖端挂一滴液体未滴下
将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液体吹出
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至橙色,半分钟内又还原成黄色,不处理就计算
小结:

分析误差时:依据c(待)=,将操作引起的误差转化成“相当于标准液体积的变化”进行分析。

[巩固练习]

1.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2.有一支50 mL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0 mL 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流下排出,盛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的体积是    (  )

A.大于40.0 mL          B.40.0 mL      C.大于10.0 mL      D.10.0 mL

3.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硫酸;以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硫酸25.00 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 mL。

⑴ 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硫酸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

2 cm~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⑶ 配制100 mL准确浓度的稀硫酸,必须使用的主要容器是____________。

⑷ 如有1 mol·L-1和0.1 mol·L-1的NaOH溶液,应用________mol·L-1的NaOH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

⑹ 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硫酸浓度测定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P107迁移应用T4

[课前预习]

1.①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     ③待盛、 ⑦ 应与溶液凹液面   

2)① 碱式滴定管、

②左手,右手、锥形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及滴定流速,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颜色,快、慢

思考

1.关键:①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点,不一定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

3.在向锥形瓶中量取待测液时,不选用量筒。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精确的定量实验,量筒是一个粗量器(可估读到0.1 mL)不能在中和滴定实验中量取液体,应选用滴定管

2.由上往下依次为: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大 偏小 偏大 无影响 偏大 偏小 偏小

 (1)中和滴定的步骤为检查→洗涤→润洗→加液→滴定,故顺序为ECDBAGF;指示剂可以使用酚酞;达到滴定终点时,滴入最后一滴,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2)若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溶液润洗,相当于溶液被稀释,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就大,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大。(3)配制100 mL的溶液应选用100 mL的容量瓶。

(4)进行滴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故选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应注入碱式滴定管乙中。(6)当读数时,开始仰视,会使读数偏大,后来俯视,会使读数偏小,计算出的体积会偏小,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小。

5.(1)①ECDBAGF ②酚酞 ③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退去

(2)偏大 (3)100 mL容量瓶 (4)0.1 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5)乙 (6)偏小

文档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21 酸碱中和滴定

高三化学高效课堂资料学案21酸碱中和滴定【课标要求】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物质检测、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的浓度。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中和滴定的原理(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其中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常称为标准液,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常称为待测液。(2)实质:H++OH-===H2O,在中和反应中,H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