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中物理复习题声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8:26
文档

初中物理复习题声学

初中物理声学光学部分知识复习声学知识回顾1.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2.声音靠_______传播。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传来的。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在固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4.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和音色。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处减弱;(2)在___过程中减弱;(3)在人____处减弱。6.人可听到的声音频率在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初中物理声学光学部分知识复习声学知识回顾1.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2.声音靠_______传播。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传来的。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在固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4.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和音色。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处减弱;(2)在___过程中减弱;(3)在人____处减弱。6.人可听到的声音频率在_________
初中物理声学 光学部分知识复习

声学知识回顾

1 . 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

      2.声音靠_______传播。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传来的。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在固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和音色。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处减弱;(2)在___过程中减弱;(3)在人____处减弱。

      6.人可听到的声音频率在____________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Hz的声波。

7、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8、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1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记忆检测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建礼堂或电影院时,有意将四周墙壁装修成凹凸不平,其目的是(    )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墙面立体感            D.增强回声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6、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的是(     )

A.白光      B.激光    C.超声波     D.电磁波

7、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

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8、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光学知识回顾

     1. 光源:自身能够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3.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________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________米/秒。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______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________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7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法线两侧,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8‘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______、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9.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10.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记忆检测

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

2.一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位置对换,则【    】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3.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C.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4.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A.大于120mmB.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日食现象                                B.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 

C.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

6.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

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

7.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cm            B.15cm            C.20cm            D.30cm。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9.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10.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填空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 图l6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______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4. 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5.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       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

6.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右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7.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

8.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_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

9. 如图6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

10.右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射入______中。

心灵手巧

1. 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14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如图8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3.图14所示的a、b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4.如图7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发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5.完成图10的光路图。            

6. 如图8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7.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8.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文档

初中物理复习题声学

初中物理声学光学部分知识复习声学知识回顾1.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__。2.声音靠_______传播。_____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传来的。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在固体中传播比_____中快。4.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___和音色。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____处减弱;(2)在___过程中减弱;(3)在人____处减弱。6.人可听到的声音频率在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