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7:14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3)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从内容上看:《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成了维系和发展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另外,课文的情感线索也十分明朗,“乐坏了”、“难过”、“受不了”和“高兴得哭了”这四个词、词组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令人感动。这便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推荐度:
导读《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从内容上看:《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成了维系和发展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另外,课文的情感线索也十分明朗,“乐坏了”、“难过”、“受不了”和“高兴得哭了”这四个词、词组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令人感动。这便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从内容上看: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成了维系和发展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另外,课文的情感线索也十分明朗,“乐坏了”、 “难过”、“受不了” 和“高兴得哭了”这四个词、词组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变化。

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令人感动。这便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时应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朗读感悟。因此,教师利用动态板画、生动感人的课堂语言、音乐的铺衬、虚拟情境的构建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并采取“角色转换”这一情感体验方式,帮助学生在与文本的一次次对话中,在层次分明的朗读指导下,理解角色、体验角色,最后再从文本走向生活,升华主题,内化行为。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 体会、感受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之后,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感人场面。

第一课时(略)

1.初读课文,认识“坏、扎、抓、莓、幸、福、吵、受”等8个生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尝试简要复述故事大意。

4.学写“坏、松、扎、抓、句、幸”等6个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真挚友情;

2.通过课文的学习,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3.理解“飘”与“漂”的区别。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真挚友情,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学习难点:

体会、感受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之后,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感人场面。

教具准备:贴板、音乐、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营造学习氛围。

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读题。(板书课题)

2.引出课文主人公。

现在我们以掌声请出本课的两位小主人吧!他们是      (松鼠和小熊)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一条小溪正好经过它们的家门口。(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板画。)

【设计分析:通过请出主人公、板贴人物图片的方式,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选词填空、辨析“飘荡、漂流”两词。

出示题目: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再读读课文,然后想一想该选哪个词填空?

题目:                 

飘荡    漂流

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看,小溪里那一只只顺水()着的纸船,是松鼠亲手折来送给小熊的。天空中那一只只随风()着的风筝,是小熊亲手扎来送给松鼠的。

a.“漂流”和“飘荡”能不能换个位置?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偏旁入手,理解“漂”和“飘”的不同含义。)

b.读一读,巩固生字、加深理解。

【设计分析:通过小练习引导学生理解“飘”和“漂”二字在意思上的差别。并以此创设课文情境,巧妙地引入课文。】

二.朗读感悟,体验情感,走进人物内心。

(一)学习1-6自然段。

1.从图入手,品读词语,形象感知主人公“乐坏了”的样子。

a.同学们看啊,当小熊收到这顺水漂流而来的纸船,当松鼠收到这随风飘荡着的风筝(边说边板贴风筝和纸船),它们心情怎样?(出示课本中的第一和第二幅插图。)

b.观察插图,说话。

你是从图中哪些地方看出他们非常快乐的?

c.课文用了哪个词来形容它们非常快乐?(板书:乐坏了)

d.品读“乐坏了”一词。

2.抓住重点段落,朗读感悟,体会友谊给主人公带来的快乐心情。

a.让我们带着这股子高兴劲儿读一读第四段或者第六段。你喜欢哪位主人公就选择哪一段来读。

b.学生自读体会。

c.指名个别读、评读。

d.女生扮演角色读。

3.全班配合读1-6自然段。

喜爱小松鼠的就读描写小松鼠的段落,喜欢小熊的就读描写小熊的段落。其余齐读。

【设计分析:从图入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人物的高兴心情。立足于词语的感悟和品读,进而辐射到相应的重点段落,帮助学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友情的欢愉。】

(二)学习7-12自然段。

1.引述导入。

可是有一天,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撕下板画中的纸船和风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了一件小事吵架了)

2.齐读第八自然段。

3.他们这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继续往下朗读第9-10自然段。(板书:难过)

4.从哪儿体会到他们非常难过?(板书:“每天”和“不好意思”)

5.课件相机出示:“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和“他还是每天这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

6.朗读感受,初步体会。

a.根据喜好选择其中一句重点指导朗读,另一句齐读。

b.指名读第9、10自然段,初步感受他们的难过之情。

7.创设情境、转换角色,朗读感悟。

a.走近角色:他们这样难过,心里想些什么呢?(后悔,觉得不该为小事吵架;思念)

b.指名朗读,再次体会。

是的,小熊和松鼠后悔极了,难过极了,我们再次来感受他们的心情吧!

c.担当角色,书写留言,理解主人公的想法。

师:我们知道松鼠和小熊都有在风筝和纸船上留言,为对方送去祝福的习惯。那么现在,他们想不想在上面写些什么?(想)是的,在这几天里,他们也许会回忆起一起玩耍的情景,也许会有一肚子话想跟对方说,也许已经在心里千百次地向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和好啊!那么,如果你就是松鼠,你就是小熊,你会在这些没有送出去的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呢?请拿出风筝或者纸船,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d.交流留言,引发讨论,走出角色,升华理解。

学生交流留言后,问:如果是你,会把这些风筝、纸船送给对方看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积极主动的修补“裂缝”才能拥有一份持久的友谊。)

e.配乐朗读,加深体会。

8.表演读课文9-11自然段。

9.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揭示主题。

a.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又重新做回了好朋友!他们高兴吗?有多高兴?(板书:高兴得哭了)他们又会跟对方说什么?

b.朗读体会。

【设计分析:体会、感受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之后,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感人场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移情作用,采用“角色转换”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层次分明、目的明确地朗读感悟,与文本展开深层次对话。从动态板画,铺垫情感。到走近角色,揣测心理;再到担当角色,理解想法;最后走出角色,升华理解,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在一次次朗读感受中,进行了写话训练,形成了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陶冶了情操。】

三.课后拓展,升华主题。

1.看图说话,走向生活。

从此,松鼠和小熊格外珍惜友情,再也不吵架了!快看啊,他们给大伙送来了合照,喜欢吗?那就带上你们的想象,来说一说吧!(课件播放一组松鼠和小熊一起生活,互帮互助的“生活照”)

2.畅谈感想,升华主题。

同学们,今天你们从松鼠和小熊的身上,一定知道了怎样才能和身边的朋友友好相处,拥有天长地久的友谊了吧?谁来说?

【设计分析: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应立足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当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时,就应当向生活延伸,让思想内化为行动。因此,教师再次创设情境:看松鼠和小熊的“生活照”,说说经历了这场友情考验后,他们在相处中再次遇到问题时,会如何处理。让学生在发挥形象,练习说话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规范自我行为。最后再通过畅谈感想,外化表现。】

四.学写 “祝、福”二字:

1.今天,我们就来写“祝福”这两个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范写。

3.试一试!先仔细观察范字,再描红,最后自己认认真真地写上一遍。

4.讲评学生书写。你能把写好“福”字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吗?

板书设计:

乐坏了

难过(每天、不好意思)

高兴得哭了

20.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 蒋瑾兰

一.巧设情境,激情朗读,感悟友谊的珍贵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课程改革也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情感主线的变化,运用多种手段,巧设情境,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了友谊的弥足珍贵。

1.动态板书,诱发情感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教学伊始,我当场板画,利用明快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并和孩子们掌声欢迎小主人公,板贴人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接着,板贴风筝和小船,朗读上面的祝福语,悄悄地引领学生走进了主人公唯美的情感世界,初尝友谊的甜美。当学到松鼠和小熊为小事吵架的部分时,我又撕掉了风筝和小船,当这两样代表着珍贵友谊的信物不见了,淡淡的忧伤萦绕在了孩子们的心头,失去了友谊便失去了快乐。而学到文末,小熊和松鼠和好了,许多承载着真挚友情的风筝和纸船又回到了黑板上。学生们对友谊的感受也正是在板书的一次次变化中由浅入深,慢慢体悟着友谊的真谛,知道了“友谊是需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的。”

2.音乐伴读,铺垫情感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愉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的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忧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3.依托画面,激发情感

学习4-6自然段,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人物表情,有的学生说松鼠拿着风筝哈哈大笑,有的说小熊捧着小船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很快理解、体会了“乐坏了”一词,并自觉将获得友谊的欢愉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再加上评读时,对表情的适当点拨,如:“从你灿烂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了你高兴的心情”等,也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声情并茂的表演让人感动。

学习7-11自然段,松鼠和小熊吵架了,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他们的难过心情,我借助富有感染力的导语移情,并播放一些松鼠和小熊一起玩耍的欢乐画面,帮助学生融入角色,回忆“快乐”,体会失去友谊的忧伤,就这样,他们写下了一句句感动人心的留言,珍惜友谊的心声油然而生。

在拓展训练中,通过一幅幅他们和好之后一起劳动、玩耍时遇到矛盾的画面,引导学生走进角色,发挥想象,帮助松鼠和小熊解决矛盾。他们在练习说话的同时,不仅得到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同时也知道了如何珍惜友谊,如何和朋友相处,做到了知行统一。

4.想象补白,升华情感

体会松鼠和小熊吵架后的难过心情,懂得珍惜友情并能在生活中主动修补友谊的“裂痕”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一些美丽的“留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补白。如:引导学生扮演松鼠和小熊回忆以前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场面,在风筝或纸船上撰写留言,抒发难过之情。同学们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语:“小熊哥哥,我们和好吧,我想请你教我扎风筝”;“松鼠弟弟,我不该为了那一点儿小事和你吵架,其实一吵完架我就后悔了”;“从吵架到现在我都很少笑了,我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小松鼠,其实我每天都扎了风筝,都想放飞它们,可是,我真怕你不原谅我,不要我的风筝”;“小松鼠,我想吃你摘的松果。我们明天就见面吧”……在撰写留言、交流留言的过程中,孩子们走进了主人公纯洁的内心世界,在一次次情感的洗礼中,感悟了友情的真谛:“尽量不吵架,吵架了要主动和好!”(学生语)。有感情地朗读、表演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扎实训练,升华主题,学习保持友谊的方法

在课程改革提出的三个维度中,摆在首位的是“知识与能力”,因此在语文课上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不容忽视的。本课教学中,我立足文本,设计训练点,让学生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朗读感悟。

1.选词填空,解文析义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我利用选词填空这样的练习形式,既和学生一起回顾了课文大意,明白了礼轻情意重的深刻含义,又引导学生利用偏旁区别了这两个字的不同意思,感受了汉字独有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2.注重表达,升华主题

在这堂课中,写话、说话训练共有三处,一处是引导学生看图观察,描述人物表情,理解“乐坏了”。孩子们说了很多形容高兴的词,如:高兴极了、哈哈大笑、笑得合不拢嘴、咧着大嘴呵呵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丰富了词汇,语言表达也更准确了。一处是撰写留言,提高学生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还有一处是拓展表达:“松鼠和小熊和好后有时也会闹矛盾,但他们知道珍惜友谊了,他们会怎样解决问题?你又有什么好建议呢?”当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引燃,情感被彻底激发出来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看到松鼠和小熊推让玩具的画面时,他们说: “我想小松鼠会让小熊哥哥先玩,因为他看到了小熊哥哥眼睛正盯着竹蜻蜓呢,他多想玩啊!”瞧,学生们学会了互相谦让!当看到小松鼠被欺负的画面时,他们马上就想起了小熊哥哥:“小松鼠你别哭,小熊哥哥会来帮你的!”看,学生们知道了互相帮助!当看到小熊红着脸向小松鼠承认打破鱼缸的错误时,孩子们有的替小熊求情:“小松鼠,小熊是不小心才打破鱼缸的,他不是故意的,你原谅他吧!”有的则成了宽容的松鼠:“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再去买个新鱼缸!”是啊,只要勇于承认错误,宽容待人,那么友谊“裂痕”就不难修补!这一点,孩子们也明白了!

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3)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从内容上看:《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成了维系和发展松鼠和小熊友谊的纽带。另外,课文的情感线索也十分明朗,“乐坏了”、“难过”、“受不了”和“高兴得哭了”这四个词、词组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令人感动。这便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