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7:50
文档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5年天津市)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3.(物理与科技题)如图所示,小林看到上门维修人员修理电视时用到焊锡和助焊剂松香,熔化的焊锡滴在松香上会“陷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5年天津市)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3.(物理与科技题)如图所示,小林看到上门维修人员修理电视时用到焊锡和助焊剂松香,熔化的焊锡滴在松香上会“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15年天津市)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3.(物理与科技题)如图所示,小林看到上门维修人员修理电视时用到焊锡和助焊剂松香,熔化的焊锡滴在松香上会“陷”进去,对这个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中,锡是放热,松香是吸热

B.锡的熔点大于松香的熔点

C.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而松香发生的是熔化

D.松香的熔化图像与锡的熔化图像不相似

4.如图所示是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2014年永州市)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中,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的是(    )

7.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则(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C.所成的像可能是正立的            D.所成的像可能是虚像

8.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9.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全部结成冰            B.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C.铝块拉制成铝线          D.将一铁块烧红

10.(易错题)某人骑自行车经过一段路,到达坡顶后又沿坡路返回,测得此人上坡时的平均速度为3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为5m/s,则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m/s           B.3m/s        C.5m/s        D.3.75m/s

11.(2014年黄冈市)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12.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矫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   )

A.1.5×1012kg/cm3  B.1.5×1015kg/m3

C.1.5×1018kg/m3  D.1.5×1021kg/m3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7分)

13.(人文信息题)如图所示,“马踏飞燕”

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现代工艺

品厂家将“铜水”倒入模具中使“铜水”

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马踏飞燕”

工艺品出售。浇铸过程中,浇铸用的铜的

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说明铜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4.在抗击雪灾中堆积到路旁的积雪,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久了也会逐渐变少。这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雪需要_________热量。

15.(物理与生活)如图所示的“金环日食”天象,是由于光沿________传播,当月球运行至______________之间时,挡住了一部分太阳光。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金环日食”,这是因为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发生了_________现象。

17.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调节___________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的情况如图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_________kg。

9.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c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18.刘翔多次在国际田径赛事中夺冠,是男子110米栏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如图是小明在网上发现的两张图片,第一张:刘翔是清晰的,身后的跑道却是模糊的;第二张:刘翔是模糊的,身后的跑道却是清晰的。对此现象小明做出了以下推测:第一张,照相机镜头跟随刘翔,相对于刘翔是_________的,照相机与跑道是相对__________的,所以拍摄到刘翔很清晰,跑道很模糊;第二张中以刘翔为参照物,照相机是______的,跑道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9.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__。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0.(2015年岳阳市)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的夹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1.(2014年长沙市)小军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的实验,当他们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以某入射角射入玻璃砖时,测得折射角为40°。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当他们逐渐增大入射角时,折射光线将逐渐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22.(2014年青岛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8分)

23.(2014年绥化市)小明想知道牛奶的密度,在实验室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10分)

(1)小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0g;②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则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g,密度ρ=_____g/c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现要求更精确的测量牛奶密度,请你只在步骤②的基础上完成实验(只写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共13分)

24.江西首条湖底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则:(6分)

(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5.有一批铁制工件共24个,其中一个是废品,它由于生锈而质量较大(外表看不出来)。请用最快的方法将废品挑出来。

文档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15年天津市)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3.(物理与科技题)如图所示,小林看到上门维修人员修理电视时用到焊锡和助焊剂松香,熔化的焊锡滴在松香上会“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