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00:58:03
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之所以有高名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材内容:《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教材简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运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
推荐度:
导读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之所以有高名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材内容:《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教材简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运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之所以有高名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材内容:

《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运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及其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本节课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运用题做准备。这为过渡到下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从认知结构上看:本节课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学生在学习代数的全部进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控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知道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控解方程的一样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动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渗透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解简易方程》这节课在全部教材中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方程性质解未知数,它是后续知识发展的起点,学生对未知数的知道对今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和掌控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学情: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体会动身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控坚固,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程,具有视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样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换合作,自主探讨。 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更习惯运用算术方法解题,这是由于他们之前长期用算术的思路摸索问题,再学列方程时,常常会遭到干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过渡和对照,克服干扰,多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而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想侧重突出这么几点。

1、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串,激发学生爱好,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摸索,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摸索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示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取问答法时,特别重视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部,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伏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示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干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爱好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借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情势,顺手推舟、适时、努力营建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进程:

一、。复习铺垫

(1)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想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义。结合引导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判定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定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 36+17 (3)234÷a 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设计意图】在老师启示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教法,课堂讨论法。巩固方程的性质,承接后面利用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的运用。

二、探究新知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说的真好,那么请同学视察这幅图(P57主题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运用方程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换后汇报)

学生可能显现的回答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设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设计意图】这样的提问,有多种回答,锤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伏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那么它对不对呢?

生:对,由于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进程就叫做叫解方程。(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请同学在书中找到这两个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进程叫解方程。)并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齐读的时候,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并且在学生读的进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你们能说出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分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生: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进程,是一个运算进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交换,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分,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2、例1解析

师:(出示例1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

生:x+3=9(板书:x+3=9)

(1)引导学生摸索怎样解方程。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借助天平(电脑显示)

师: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求想x,怎样使天平一边只剩x呢?

生:天平两边同时减去3个球。(电脑显示)

师:天平两边还安稳吗?怎样反应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师:为何同时减3而不是其它数呢?

生:方程两边同时减3就可以使方程一边只剩x。

(2)检验方程的解。

师: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由于X=6使方程左边是6+3=9,右边是9,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我们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力求运算准确。

【设计意图】自学摸索汇报交换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公道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用清楚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强调解方程的格式步骤

解方程要注意:(1)先写“解”,等号要对齐。

(2)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设计意图】再一次强调,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掌控解方程的正确格式和步骤,再今后的解题中不会显现格式毛病的问题。

3、巩固练习

师:你会学老师这样解方程吗?

请同学们解方程x+3.2=4.6, x+19=30。

先完成,再招学生板书练习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知道例1的解法后再完本钱题,巩固对同种题型解题方法的认知,使学生对知识掌控的更坚固。

4、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

师:刚才的题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那么下面的题你们会解么?(出示题目:x-2=15,x-1.8=4)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怎样解方程x-2=15,x-1.8=4并说出你这样做的根据。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出上面两道方程,并板书、汇报自己的解题进程。

师:在这个进程中哪些是解方程,哪些是方程的解。

生:我们运算的进程是解方程,而x=17和x=5.8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享遭到自学的乐趣,明白解这类方程就是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让方程的左右两边仍旧相等。与此同时再复习巩固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三、实践运用。

1、填空

(1)含有( )的( )叫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方程的解。

(3)求( )叫做解方程。

(4)x-15=20 这个方程的解是( )

指名学生口头回答。

2、解下列方程

x+0.3=1.8 x-1.5=4

x-6=7.6 x+5=32

学生完成并集体订正。

3、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列方程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控情形。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请同学们摸索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解方程和知识帮我们解决问题,把你想到的和同伴一起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诞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形,灵活挑选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换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

一,知识回想:

1,解下列方程.

X+2x=147 y-34=71

2,根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形图)讲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善于视察的小军,勤于研究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觉足球的秘密.小军发觉……小华发觉……小刚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 )

让学生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形图).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1)审题,寻觅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提问: 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说明:例1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教师板书:稍复杂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师板书线段图讲授)

看图摸索: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可能显现的等量关系是: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3)同桌讨论怎样列出方程.

(4)交换汇报并让学生根据题意说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答应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书学生的方程并挑选2x-4=20讨论它的解法.

学生小组讨论解法.

汇报交换板书: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检验:(引导先生口头检验)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5)学生挑选其余的方程解答.

2,变式练习.

(1)教师: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个条件改成 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块 该怎样列方程 (课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中的 少 换成 多 )让学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较,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种用算术方法解需要 逆摸索 的运用题,不论是 几倍多几 还是 几倍少几 列方程都比较容易.

3,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运用

1,只列式不运算.(课件出示)

①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x本.

②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x只.

③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x只.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学生完成,集体汇报交换

①北京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天安门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亚洲的面积比大洋州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③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到达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到达每小时多少km

④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②甲乙两数的和是18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多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的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知道字母表示数既可表示数量,也可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的妈妈又在你的耳边唠叨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回答:“妈,你这都说过n遍了!”还有,你跟你的同学夸耀时说过这样的话吗?“这游戏我n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那这里的n表示多少呢?

它是一个不能肯定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展现情境,引导探究

(一)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

讲讲从情境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出示表格。

小红的年龄/岁

爸爸的年龄/岁

1

5

10

……

……

1.将表格补充完全(列出算式和求出结果)。

2.表格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你能通过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用字母 表示小红的年龄)?

4.交换式子,进行比较。

5.想一想, 可以是哪些数?可以是200吗?

(三)代入解题

设问:当小红的年龄 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三、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一)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

(二)出示问题。

1.将表格补充完全。

在地球上能举起

物体的质量/kg

在月球上能举起

物体的质量/kg

1

5

10

……

……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1)出示以下情境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请将你的式子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

(2)求出例2情境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3)完成例2“做一做”。

四、运用新知,巩固拓展

(一)看图填一填。

(二)算一算。

小红买了9本笔记本,每本 元,共需要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如果每本笔记本8元,小红付钱后找回了28元,那她总共付了多少元?

如果她付出相同的钱,却只找回了1元,那么笔记本一本多少元呢?

(三)解决问题。

客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2)当 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掌控分数和小数互化运算的方法。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

3、通过对规律的料想、验证和总结建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在比较中认识互化的必要性

师(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请视察图表,说一说图的意义。

(在学生说的进程中,板书:林林0.4(小时);明明1/4(小时))

师:请同学们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

(在比较时,可以先让学生估计,然后再精确比较)

生1:我们小组是把小时化成分钟来比较的。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大小的。0.4小时是24分钟,1/4小时是15分钟,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2:我们小组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的。我画了10个同样的小格,0.4涂4格,而只涂2格半,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3:我们小组也是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的。我画了100个同样的小格,0.4能涂40格,而只涂25格,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4:我们小组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来比较的。0.4是4个1/10,也就是4/10,约分后是2/5,大于1/4,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生5:我们小组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比较的。1/4=1÷4=0.25,0.4 0.25,所以林林用的时间多一些。

师:你们最爱好哪种方案,为何?

生1:我爱好分数化成小数那个小组的方案。由于画图太麻烦了,而分数化成小数,直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

生2:我爱好小数化成分数的那个小组的方案。分数化小数有的时候除不尽很麻烦,画图也很麻烦,比较时间能化成分钟来比,如果其它单位的还得又一种化法。所以我爱好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案。

生3: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比较大小,分母不同的时候还得通分,也很麻烦,还不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进一步的学习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数的混合运算。为了便于比较和运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探索分数化小数

师:谁来说一说第5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的?

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想到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数的?

生:由于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而分母相当于除数。

师:请你把71页“试一试”第2题这几个分数化成小数。

(学生解答,教师巡查指导。)

3、探索小数化分数的基本方法

师:老师问一下第4小组的同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生:我们是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的。

师:能具体的说一说吗?

生:0.4是4个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四,约分后是五分之二。

师:那0.04,0.004呢?

生:0.04是4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四,约分后是二十五分之一;0.004是4个千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四,约分后是二百五十分之一。

师:说的真不错,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一直约分成最简分数。

师:请视察化简前的分数,分母与小数有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生1:小数的位数与分母1后面的零的个数一样多。

生2:本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

师:请再视察分子与小数有什么关系?

生:本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后的数作分子,

师:请依照找出来的规律,把课本第71页“试一试”的第1题做到练习本上。

(二)练习提高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分数化小数。

2、判定是否正确,如果不对,请改正。

3、数学游戏:你说我答:同桌之间一个说分数一个说小数,相互交换着说。

(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的结果)

4、比较各组数的大小(主要是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进行练习)。

5、在直线上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三)小结延伸

师: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实践活动

在生活中寻觅用分数或小数表示的信息。

五、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 从学生原有知识体会动身,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换的方式掌控带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公道地进行运算。

2、 在探索学习的进程中,培养学生视察、比较、归纳、概括和表述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 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能获得情感体验,感遭到探索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

带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的带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进程: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

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分数加减法?(板书:分数加减法)

(学生回答: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1减真分数……)

2、根据你的学习体会想一想:接下去我们还会研究哪些分数加减法?

(学生叙述,教师)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控了同分母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法。通过复习旧知引新,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饶有爱好地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带分数的加减法。(补充课题:带分数加减法)

二、研究算法,探索算理

1、 你能举几个带分数吗?这几个数能组成哪些加减法算式?

(学生举例,教师板演,注意分类。黑板上应有一道同分母的加法、一道同分母减法、一道异分母加法、与一道异分母减法)

2、请大家从这四题中选一道加法与一道减法进行运算,边算边摸索下列两个问题

(1)是怎样运算带分数加减法的?

(2)能找到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教师巡查,让不同方法的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爱好的方法进行运算,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体会。

3、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何要这样运算?

(让学生说清楚算法与算理,对板演的不同方法进行对照,得出优化的方法;注意发觉有没有“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运算”的方法显现,如有的话,也可集体认识、辨析一下这样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这个提倡和增进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节,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虚心的聆听别人的学习体会中有了针对自己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的收获,而教师充分参与活动,做活动中学生们的支持者、参与者。

4、 那么你觉得带分数加减法应当怎样进行运算呢?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算理,熟练算法

1、运算。

2、生活运用。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概念,发觉和补偿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四、小结

学了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五、课后延伸(机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到此终止。

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数学之所以有高名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材内容:《解简易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节内容。教材简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定义,方程的性质和利用方程性质解方程。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运用),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